为了祖国统一 他们却无人知晓:值得国人铭记的十张台湾老照片

全球吃瓜局

今天的故事从一张五星红旗的老照片讲起。



照片拍摄于1953年1月,照片上这面五星红旗非常特殊,当时埋藏于台湾省台北县鹿窟山区(今新北市光明里)。

这面五星红旗当时深埋于鹿窟根据地的一座茅草屋里。

鹿窟根据地,是当时台湾岛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也是最后一个,当时被称为“小延安”。

根据地的战士们把这面五星红旗埋藏起来一周之后,国民党部队占领了整个鹿窟根据地,参与抵抗的战士全部战死。

鹿窟根据地的五星红旗是一个缩影:

在海峡两岸骨肉分离长达70多年的岁月里,有许多像鹿窟根据地战士们一样,为了祖国统一奋战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英雄们。

这些英雄中的许多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至今不为人知。

今天,在两岸分离整整72年的后,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那些值得记住的瞬间画面。

第一张:台北刑场上的女情报员


这张照片拍摄于台北市马场町刑场,时间是1950年6月10日。


这个目光坚毅的女子叫朱枫,公开身份是一家外贸公司的会计,真实身份却是中共驻台湾的最高军事情报员。

当时为了配合解放台湾,中央军委决定派遣华东局驻香港情报员朱枫赴台,收集国民党军布防和其他情报,为后续解放台湾做准备。

朱枫在台湾的事迹不必多说,网上已经有很多描述。

1950年2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朱枫暴露被捕。

四个月后,台北马场町刑场,朱枫身中数弹牺牲,年仅45岁。

朱枫牺牲之后,由于解放台湾的战役推迟,大陆和台湾长期分离,上级部门只知道朱枫失去联系,判断已经牺牲,并颁发了烈士证书。

但她是怎样牺牲的,遗骨埋藏何处,长时间无人知晓。

直到60年后的2010年5月11日,台北市辛亥路第二殡仪馆,一个编号为233的无主骨灰罐袋终于在灵骨塔被发现。

骨罐上面赫然出现三个油漆红字:“朱谌之”

这正是长达60年下落不明的朱枫烈士的骨灰。

一年后,朱枫的骨灰从台北被带回北京,国家安全部门专门出动一架包机,将朱枫骨灰空运会浙江镇海——这是她离开80多年的家乡。

朱枫的骨灰最终被安放在镇海革命烈士陵园。

当天,国家安全部门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祭奠这位为祖国统一、解放台湾做出贡献的英烈。



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细节是:

1950年1月14日,朱枫从台湾寄回最后一封信件,里面只有短短几个字:“月内返里”。

为了兑现这四个字,她足足用了一个甲子。


第二张:台湾首个革命根据地的五星红旗


1953年2月,位于台北县鹿窟山区的全台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失陷,许多支持祖国统一,配合台湾解放的游击队战士牺牲。

照片上这面五星红旗坚持到了最后。

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4年,鹿窟根据地的游击队员按照收集到的资料,制作了在当时可能是台湾岛唯一的一面五星红旗。

最终由于寡不敌众,鹿窟根据地坚持半年之后失败。

在牺牲前,战士们将这面五星红旗埋藏在鹿窟山区一间茅草屋里,想埋下革命的火种。

鹿窟根据地也是至今为止,台湾省唯一的一个革命根据地。



第三张:摆脱战斗机和防空导弹追踪,驾机起义回归祖国


照片上这个飞行员叫黄植诚,当时是国民党空军当时最年轻的少校飞行员。


黄植诚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家境非常优越。

由于黄植诚是空军世家出身,在国民党空军内部一路平步青云,26岁就成为最年轻的少校飞行员。

但是他内心深处一直向往祖国统一,从加入国民党空军那一刻起就发誓要回到大陆,要到老家广西横县去看看。

1981年8月8日,黄植诚驾驶当时国民党空军最先进美制F-5F战斗机起义回归大陆。

整个过程惊心动魄,生死一线:

黄植诚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全力穿越台湾海峡。国民党空军发现之后,出动多架战斗机全力追踪,接到的指令是“一旦发现,立即击落”,澎湖岛的防空导弹也打开雷达进行锁定。

最终在飞机燃料耗尽的危急情况下,黄植诚成功降落福州机场,起义成功。

后来,黄植诚成为在解放军中军衔最高的台湾起义飞行员,退役前担任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获授少将军衔。



第四张:墓碑上只有三个字的台师女教师


这个女孩子叫萧明华,照片拍摄于1949年的台湾。


萧明华是台湾师范学院国语系的老师,她的另一个身份则是解放军冀中军区情报部的一名驻台情报员。

萧明华在赴台情报人员中,年轻很小,学历却很高,其文学作品甚至得到高度评价,普遍认为她是一名前途无量的女作家。

1948年6月到达台湾时,她才26岁,先后已经在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北平师范学院就读。

为了赴台担任情报员工作,她最终放弃了在北平师范学院的毕业典礼,忍痛隐瞒当时已经年迈的父母。

毕竟自己是她们最疼爱的小女儿,如果说要去台湾那么危险的地方,肯定不会同意。

没想到,这一别就成为永别。

萧明华在台湾工作两年不到时间,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提供了大量海南岛、舟山群岛的国民党军防卫地图,有力配合解放军的军事行动。

1950年2月4日,萧明华在家中被捕,在狱中受尽各种残暴的酷刑。

后来有人回忆:当时萧明华满脸血迹,手臂和腿上被打得严重骨折,但她始终重复一句话:

我是一个拥护共产党,支持共产党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者!

1950年11月8日凌晨,萧明华在台北马场町刑场牺牲,年仅28岁。

牺牲前,她用母亲送给她的黄杨木梳,请同监狱的同志帮她梳理了最后一次头发。

萧明华在遗书中的留言,让人泪流满面:

“不要把我的遗骨带回家乡,让它留在台湾,我要看着祖国统一。请你们好好地生活下去!”

32年后的1982年,萧明华入葬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只有3个醒目的大字:归来兮!



第五张:最早进入台湾,学历最高的中共地下情报员


这个低头写遗书的男子叫刘晋钰,当时是台湾电力公司总经理,写遗书的位置是当时的“特别军事法庭”。


半个小时,刘晋钰在台北马场町刑场牺牲。

刘晋钰创下了两个纪录:最早进入台湾,学历最高的中共地下情报员。

刘晋钰曾是震旦大学教授,1945年起担任台湾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秘密从事地下情报工作。

1950年因叛徒出卖,刘晋钰被捕牺牲。


第六张:“余则成”真实原型 驻台国民党军级别最高的情报人员


照片上这名将军叫吴石,他是驻扎台湾的国民党军队里,级别最高的中共地下情报人员,牺牲前担任国民党军中将参谋次长。


1947年4月,吴石与中共上海局负责人见面,成为一名中共地下情报人员。

两年后吴石随军撤到台湾,被任命为中将参谋次长,随后为解放台湾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1950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吴石在家中被捕,受尽酷刑,一只眼睛被打失明。

在被捕前最后一刻,吴石将军不顾安危,为已经暴露的同志开出“特别通行证”,让其尽快离开台湾,返回祖国大陆。

1950年6月10日,年仅57岁的吴石将军在台北马场町刑场牺牲。

44年后的1994年,吴石将军的骨灰回归大陆,与夫人合葬北京香山公墓。

在他的墓碑背后,写着国家安全部门的评价:致力解放台湾和祖国统一,功垂千古!


第七张:为祖国统一献身的“台湾第一才子”


这个台湾青年叫吕赫若,被誉为“台湾第一才子”,在文学、音乐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在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名气很大。


本来在文坛上有着远大前途的吕赫若,却在1951年之后,突然在一夜之间神秘消失。

在台湾的吕赫若官方档案纪录中,只有寥寥几字:“吕赫若,三十二岁,台中县,台北歌手”。

“台湾第一才子”为何一夜消失,直到20年后才被解密:

这名作家兼歌手在50年代初进入台湾省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鹿窟根据地,参加“台湾人民武装保卫队”担任联络员要职,与祖国大陆进行电台联系。

不幸的是,为了躲避国民党军的围剿,1950年5月,吕赫若在一次战斗中受伤,最终牺牲。


第八张:从国民党军“未来之星”到大陆知名经济专家


这张照片上的主人公,相信许多人都认识,曾经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的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


但是林毅夫抱着篮球泅渡回归大陆的逆天事迹,却很少有人知道。

林毅夫是地道的台湾人,出生在台湾省宜兰县。

1975年,林毅夫参加国民党军,由于学历优秀,迅速成为军中未来之星。

1978年,刚刚获得硕士学位的林毅夫进驻金门岛,担任陆军上尉连长,前途一片光明。

谁也没想到,一年之后,27岁的林毅夫做出了一个大胆举动。

他抱着一个篮球,从金门岛跳入海中,游到了对岸厦门。

2002年,台湾方面宣布通缉林毅夫,可能被判死刑。

林毅夫回应:“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愿意背负十字架。希望两岸分离的不幸历史能早日结束,实现祖国统一。”


第九张:金门战役唯一游回大陆的被俘战士

照片上这位农家老人叫胡清河,他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乡村医生。


但在72年前,在为解放台湾发起的第一场战役——金门战役中,20岁的胡清河成为唯一的一名游回大陆的被俘战士。

1949年10月24日打响的金门战役,由于各种原因,参战官兵大部牺牲,少量被俘,其中就包括胡清河。

胡清河被俘后编入国民党部队,在金门岛担任卫生员。

一年之后,胡清河将两个篮球拴在身上,泅渡十几个小时,最终返回厦门。

回到大陆的胡清河转业回乡,当上了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晚年生活平静充实。

第十张:台北市区一面孤独却勇敢的五星红旗


2021年10月1日,台北市车水马龙的和平东路,在一栋普通居民楼的窗户上,挂出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这面五星红旗看上去是那么的孤独,却显得异常坚毅。

一名心向大陆的台北市民抓拍到这个罕见的画面,他在网上发布出这张照片:

还写下了这样一行字:

“台北闹市的一抹红,祝祖国生日快乐!”

(浏览 1,194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