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张英才:24岁立9次特等功,全军仅此一人,三子女皆军中翘楚

宁文山文史局

张英才

“那次,我们四五个人乘着一辆小面包车进了中南海,一直来到了毛主席家门前。毛主席的家人特意到屋门口迎接客人。进到屋里,毛主席与我们一一握手……”

说话的,是我军“兵王”张英才。在猛将如云的解放军中,能配得上“兵王”二字的英雄,必有其过人之处。简单列出两个数据,就能直观地体现出张英才的本事有多高。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经历了数百场战斗,24岁就拿下了3次“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和9次特等功。从他参军那年开始算,平均一年一个特等功。

有句顺口溜说得好:“三等功流大汗,二等功有伤残,一等功拿命换。”可张英才不光活着拿了9次特等功,同时还是百万雄师中特等功最多的英雄,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十五从军征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的铁蹄开始全面侵入我国大好河山。在山西省万荣县一所我军开办的学校中,当地一个12岁的小男孩吵着要上前线杀敌。

校长看着这个瘦小的孩子,欣慰地调侃道:“别着急小鬼,等你长大了能扛得动枪,咱们肯定要你!”于是张英才一边在学校学习,一边数着日子。

一眨眼就到了两年后,还没来得及过春节,张英才就迫不及待地跟母亲表示要参军。

一开始母亲拽着张英才死活不同意,后来见张英才去意已决,第二天清晨便含泪把家里20个鸡蛋都煮了,让张英才拿到部队和战友们一起吃。

看着装满了鸡蛋的包裹,张英才立志要尽快把侵略者赶出去,早日回到母亲身边,给母亲养老送终。

1939年,张英才加入八路军后,被送到了115师的学兵队里。之后陆续担任八路军总部宣传队的宣传员、太岳军区57团的连长、指导员。

两年后,日军兵分四路,对岳南根据地展开丧心病狂的“大扫荡”。为了迎击敌军,我军212旅把阵地设在佛庙岭山上。

佛庙岭四周平坦、山体崎岖,日军冲了几次都没有拿下山。恼羞成怒之下,日军开始动用大炮和飞机,对我军阵地进行一轮又一轮狂轰滥炸。

识破敌军意图后,旅长孙定国让张英才等战士把机枪搬到壕沟里,以免被敌人的炮火炸掉。说时迟那时快,一枚炮弹呼啸着朝孙定国落下。

张英才等到声响,二话不说就把孙定国扑倒。看着毫发无损的旅长,张英才忍着伤痛和眩晕咧嘴笑了笑,带着战友们把机枪都搬了回来。

当时日军打仗有个“一招鲜”战术,步兵冲完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还没等阵地中的硝烟散去,日军就接着烟雾再次向山上摸来。

正当日军以为这次肯定能拿下佛庙岭时,我军的增援部队也从后面杀出。趁日军乱作一团,212旅的战士们也对日军倾泻着子弹手雷。

被气浪和弹片伤到的张英才,抱起枪灵活地在阵地中游走。碰到杀红眼、要拼刺刀的日军,他也毫不胆怯地跟敌人搏斗。战后,孙定国称张英才为“拼命三郎”。

铁九连袭北关

1945年日寇投降后,蒋介石一边跟以毛主席为首的我方代表谈判,一边派人侵占我方的解放区。

同年8月,“阎老西”出兵侵略长治地区,负责迎战敌军的是陈赓率领的太岳纵队。长治在古时也叫上党郡,因此此战也被称作“上党战役”。

此时的张英才,担任4纵13旅57团9连的指导员。开战后不久,57团连夜急行军奔袭北关,张英才所在的九连负责横插北关、埋伏在城门处,让敌人进退不能。

长治地区多关隘,其中北关更是号称固若金汤、易守难攻。此时天公也不作美,黑云压城、暴雨倾盆。由于雨量太大,山里还爆发了山洪。

趁着敌人视野受阻,战士们在一米多深的洪水中互相拽着行军,神不知鬼不觉潜入到北关中。

进了北关后,张英才让战士们兵分三路,一队负责搜索警戒,一队负责占据制高点,最后一队利用环境把要道堵住。

当九连按照原计划完成部署后,发现团里其他部队还没有到达预定位置,此时深入敌营的九连三面受敌:除了下一步要攻打的街东高楼外,右侧还有一处挖了壕沟、围着铁丝网的大院,更要命的是背后高地还在敌人手中。

在先前的战斗中,这三处敌人早已知道九连的大致位置。不过雨夜视线不佳,他们也不敢贸然出击,妄图等天亮后围攻九连。

趁着敌人龟缩固守的时间,张英才让战士们凿墙通路,把占领的房子串联起来,构成一道坚固防线。

紧接着,他让二排负责街东高楼的敌军,一排负责大院方向,三排作为预备队守在防线中。敌我双方都在等待日出,一场九死一生的决战即将打响。

拂晓,随着一声枪响,三面敌人集中火力朝我军制高点射击,守在制高点的同志只好利用烟雾弹脱身。

我军失去制高点后,敌人却没有进一步发起攻势。事出反常必有妖,张英才判断敌人正在集结兵力冲锋,而且冲锋前必然会用炮火轰几遍房子。

于是他让战士们在房子里搭建防御工事:挖出串联各屋的壕沟,并用挖出的土加上木板搭掩体,站在暗壕里就能贴着地面射击。此外,战士们在墙壁上也挖了不少枪眼,作为最外部防线。

果不其然,敌人几十门炮齐射,将九连防守的房子炸得残破不堪。炮火结束,敌人借着硝烟向九连阵地冲锋。

当他们靠近房子时,张英才大喊一声:“打!”,带着战士们打了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我军可以躲在掩体后,敌人却身处早已被炮火移平、无处藏身的街道,霎时间被我军杀得慌不择路。随后,敌人又安排了数次冲锋,均被张英才率部击退了。

张英才率部从拂晓一直坚守到日落,不到100人打退了敌人22次进攻,歼敌300多人,九连也因此荣获“铁九连”称号。

血战吕梁

1946年11月,胡宗南集中兵力准备进犯延安。为此,他从周边抽调了不少兵力,导致留守吕梁的国民党部队只有一个正规团和一个保安团,加起来只有万余人。

为了拖延胡宗南部的集结时间,同时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军决定集中兵力解放吕梁。

在吕梁战役中,张英才和“铁九连”负责抢占和死守东阳村。东阳村处在战场的关键点,只要我方拿下东阳村,就能将对方阵线撕开口子,形成分割包围之势。

当张英才率部到了东阳村时,发现敌人在外围布下层层铁丝网,阵地中还有众多挺机枪火炮虎视眈眈。

张英才观察了一番敌人阵地,觉得强攻划不来,于是组建了30多人的敢死队,亲自带队杀入敌阵。

张英才让突击队战士们分散开,悄悄摸到了敌人阵地,随后一声令下,战士们从四面八方往敌军阵地投掷手雷。

趁敌人乱作一团、摸不清我军方位,张英才带头端起枪朝敌人射击。在张英才的指挥下,战士们击毙了大量敌军,剩余一小撮敌人则抱头鼠窜逃走了。

此时按照原计划,团里的兄弟部队会赶到东阳村,与九连一起撕开敌人的防线。可张英才等了半天,也没见友军的身影。

原来,友军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敌人依托防御工事和先进装备负隅顽抗,他们一时半会也难以抽身。

雪上加霜的是,敌军很快就发现驻守在东阳村的只有30人,便兵分三路围攻东阳村。面对如此险境,张英才镇定自若,跟战士们一起搜集阵地中的武器弹药,安排每个战士驻守的点位。

喊杀声不绝于耳,敌人如浪潮般扑向我军,张英才和战士们则像浪涛中的巨岩般岿然不动,30人愣是死守了4个小时。

他们虽然没能按照原计划撕破敌人防线,却吸引和牵制了大批敌人,给兄弟部队分担了不少压力,最终全团齐心协力全歼敌人。

是以,指挥战斗的张英才被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号”。而这,并不是张英才最后的殊荣。

誓与阵地共存亡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已经处在至关重要的第二阶段,此时的张英才为中原野战军4纵13旅38团1营的营长,负责驻防在小张庄。

他要面对的敌人,是黄维兵团18军的2个团:11师31团和18师53团。

18军是国民党建军最早、实力最强、名将最多的王牌部队,也是陈诚引以为傲的王牌,11师更是其中精锐,而18师师长尹俊在国民党中以擅长打攻坚战而闻名,张英才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12月3日,天刚蒙蒙亮,敌人就用数轮炮火轰炸1营阵地。紧接着,黄维的两个团叫喊着冲向我军,张英才也让战士们不要吝啬弹药,依托工事把敌人打回去。

这时的敌我双方都杀红了眼,当敌人杀到阵前时,张英才跳出防御工事,带头跟敌人进行白刃战。

激战1小时左右,机枪连的指导员向张英才报告:“营长!敌人往咱们阵地打了不少烟雾弹,应该是为飞机指示目标!”

张英才爽朗大笑道:“好啊!那咱们就将计就计,也往他们那边打烟雾弹!”同时,张英才还派出去一支小分队,悄悄绕道敌人后方待时而动。

很快,战场上升起了阵阵烟雾,敌机飞过来摸不着头脑,上来就往自家人堆里丢炸弹。这时,小分队也对敌人阵地后方发起攻击,搞得敌人首尾难顾,瞬间慌乱了起来。

眼见计策已成,张英才让战士吹冲锋号,发起全面反攻。敌人军心已散,面对势如破竹的我军,逃的逃、逃不了的缴枪投降,纷纷作鸟兽散。

不过敌人到底是王牌部队,过了没多久就又集结了起来,准备步坦炮空协同作战,与我军进行最后决战。

经历了一轮轮血战,战士们虽然斗志昂扬,但体力和弹药储备其实已经快到极限了。

看着一张张满是血污的脸,张英才心中百感交集,下达了此战中的最后一个指令:“同志们,注意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咱们誓与阵地共存亡!”

从下午4点到月明星稀,张英才带着1营战士彻底粉碎了敌人最后一波攻势。

在持续一天的激战中,1营共击退了敌人19次进攻,歼敌1400余人,俘虏200人,没有让敌人踏入我军阵地一步。

此外,战士们还缴获了火炮30门、火焰喷射器1个、轻重机枪32挺、长短枪867支、各种炮弹408发、骡马200余匹。

战后,1营被授予写着“智勇双全,寸土不让”的锦旗,并荣获“钢铁营”称号,立下特等功的张英才也被授予“钢铁营长”和“特级战斗英雄”等称号。

被毛主席挂念的战斗英雄

1949年渡江战役期间,张英才被选为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加入了中国青年代表团,准备出国参加世界民主青年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发前,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了张英才等青年代表。

这是张英才第一次亲眼见到毛主席,不过由于时间紧,他和毛主席没说上话。等他回国后,毛主席亲笔写邀请函,请他到家里赴宴。

次年9月,张英才参加了首届全国战斗英模代表大会,并在闭幕会上作为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发言。

在闭幕宴会上,张英才去给毛主席敬酒后,毛主席还端着酒杯给张英才等战斗英模们敬酒。张英才在晚年每每回忆此事,心中仍不禁激动万分。

1973年,毛主席号召开展中央学习班,可他在审阅名单时并没有看到张英才的名字,于是便向周总理询问道:“恩来啊,没打过仗的都去学习了,怎么没有张英才同志的名字?”

周总理笑了笑回答道:“放心,张英才同志被安排在了第二期了。”毛主席闻言舒展了眉头,满意地点了点头。

作为被毛主席挂念的战斗英雄,张英才在建国后也一直发光发热,他参加过剿匪,也去过朝鲜战场,从副团长一路升任为副军长。

在担任副军长时,张英才还兼任过重庆市市委书记和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才离休后,被选为第九届、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张英才的三个儿女都继承了他的火种,为新中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长子参军后,凭借出色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担任过联合国驻柬埔寨的军事观察员;次子则毕业于空军飞行学院,后来成为了一级飞行员。

小女儿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不仅是我军第一位攻读作战指挥专业的女研究生、第一位作战部队女作训参谋、第一位野战部队装甲团女副团长,也是军事方面著名学者。钱学森在看了她的《论一体化指挥》后,还亲自给她写信表扬。

晚年时的张英才

2017年7月13日21时,“兵王”张英才于成都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93岁。英雄虽逝,精神永存,张英才的传奇经历至今仍鼓舞着无数人。

去年,《春城晚报》刊登了一篇小学三年级小学生的作文。这名小学生经常听爷爷讲打仗的故事,他爷爷总会激动地提起老首长,这名老首长正是张英才。

在文章结尾,孩子通过略显青涩的文笔,立下令人欣慰的雄心壮志:

“张英才以及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才是真正的大英雄,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

参考资料

[1]《中国人大》,《张英才:曾三次获“特等战斗英雄”称号的代表》

[2]《红岩春秋》,《在淮海战役中打出来的“钢铁营”》

[3]《春城晚报》,《学习英雄张英才》

(浏览 817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