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斩楼兰

2001年《9·11事件》震惊了美国和全世界,美国开始了《斩首本拉登计划》,组织起海豹突击队,大力收集本拉登的活动情报。2011年5月1日,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郊区被海豹突击队成功“斩首”。实际二战时期,就有不少国家组建过特种部队执行斩首任务。

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曾组建过一支特种部队,并且成功的完成了一次千里之外的“斩首”行动。

电视剧《汉武大帝》的最后一集,讲述的是汉武帝托孤的故事,年老的汉武帝,将尚在襁褓中的刘弗陵托孤给了霍光等四大臣。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汉昭帝刘弗陵的那个年代。

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主管外交的大臣傅介子,向皇上禀报了楼兰,龟兹等国私通匈奴,暗杀汉朝使者的情报。皇上震怒。然而,为了几千里之外的一个楼兰小国,发动大军征讨显然得不偿失。傅介子建议组建小规模的特种部队,实施“斩首行动”。霍光问:“需要多少人?”“十人即可”。在霍光与傅介子制定出了一个周密的斩首行动计划之后,一支由十几人组成的特战小队,以出使大宛国使团的名义出发了。傅介子深知楼兰王的贪欲,为了诱使在使团到达楼兰国时,楼兰王出面接见,一路上,他向所有经过国家的国王赠送了金银珠宝。使团来到楼兰国时,楼兰王果然中计,提出召见使团,并且设宴招待。席间傅介子对楼兰王说:“我来时皇上有几句私事让我和你说一下”,楼兰王将傅介子引到后室,两名特战队员趁其不备将其斩杀。傅介子拎着楼兰王的头,当朝宣布:“楼兰王勾结匈奴,背叛朝廷已被诛杀,已立之前在大汉当人质的太子为新的楼兰王。汉朝大军就在城外,你们如果敢动,就消灭你们的国家!”傅介子震慑住了所有人。随即他派出几路特使分赴大宛,龟兹,大月支等小国,以斩杀楼兰王之事震慑其国,丝绸之路上的安全隐患被彻底清除了。

傅介子千里斩杀楼兰王的故事曾在我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其影响度,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甚至超过了张骞出使西域。

东汉时期,一个叫班超的小伙子,在傅介子故事的影响下,投笔从戎,一举便成了一代最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他纵横西域31年收复了50多个国家,成为东汉的头号功臣之一。班超曾经说过:“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中国的古诗文,传颂了傅介子的传奇和豪情两千多年。如,

李白的《塞下曲六首》中“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杜甫的《秦州杂诗·七》中“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岑参的《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中“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中“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辛弃疾的《送剑与傅岩叟》中“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孙良贵“自破楼兰穿甲还,凉秋八月古萧关。”

……。

毛泽东早在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上以“二十八画生”之名,也写道:“意志者也,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夫力拔山气盖世,猛烈而已;不斩楼兰誓不还,不畏而已;……”。

不知何故,近百年来,“傅介子千里斩楼兰的故事”却很少再有人提及了。以致不少人提出了疑问:“西域那么多小国,古人们都怎么啦?为什么总和楼兰过不去?还都想杀了楼兰王?”,甚至在对一些古诗词的注释中也表现出了对这段历史的不了解。如

王昌龄的那首《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的注释是“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这个注释显然过于想象化,字面化了,铠甲是穿在身上的,不是穿在脚下,穿上几千年也不可能磨穿。注释中居然连楼兰只字未提。注释者显然忽视了作者的怀古情怀,特别是后面两句,作者明显是在表达对河西走廊上两个著名历史人物的怀念,一个是百战沙场,为国家开疆破土打通河西走廊,荣获冠军侯的霍去病,作者用“穿金甲”比喻冠军侯荣耀,第二个人便是为了保障河西走廊的安全“千里斩楼兰”的傅介子了。

(浏览 47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