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均
1949年4月24日早晨,我军即将对太原城发起总攻。第18兵团从太原城东方向进攻,第19兵团从太原城南方向进攻。第20兵团从太原城北方向进攻。第64军和第7军及晋中军区部队从太原城西方向进攻。


解放军围攻太原
攻击首义门的是第19兵团第63军,第63军187师师长张英辉、政委刘光裕、参谋长杨尚德在首义门外指挥所里静候着总攻的命令,我父亲王惠担任187师参谋长杨尚德的警卫员。

第63军187师师长张英辉

第63军187师政委刘光裕

第63军187师参谋长杨尚德

第63军187师警卫员王惠
首义门始建于明朝初期,最初名为太平门,后改为承恩门。辛亥革命为纪念起义,更名为首义门。首义门位于太原城南偏东,是一座坚固的瓮城,首义门向外突出,门洞被敌人堵死,形成一个庞大的堡垒。首义门左面的胜利门、右面的复兴门是抗战后新修的,为7层钢骨水泥工事。在这3个城门200米内,有6个大母碉堡,这3个城门实际是一个军事要塞,由敌83师残部防守。

1912年的首义门
距离总攻时间还有5分钟时,第187师参谋长杨尚德站在掩蔽部的瞭望口观察首义门的敌情。第187师师长张英辉叫参谋长杨尚德,杨尚德转身过去。这时,一个参谋上前观察,突然倒下。我父亲王惠和首长们赶紧过去查看,发现被城墙上敌人狙击手击中头部倒地牺牲。

第4野战军第1炮兵师支援作战

解放军用重榴弹炮展开攻击
5点30分,随着两颗绿色信号弹的腾空而起,总攻开始。我军1300门大炮齐声怒吼,炮弹铺天盖地,地动山摇。炮击使太原城头硝烟弥漫,我军从四面八方向太原守敌发起进攻。

解放军扛着梯子攻城
战士们扛着180公斤重的云梯攻城,攻击首义门的是第19兵团第63军。首义门左面的胜利门、右面的复兴门是抗战后新修的,为7层钢骨水泥工事。在这3个城门200米内,有6个大母碉堡,这3个城门实际是一个军事要塞,由敌83师残部防守。
5点50分,第63军188师顺着构筑的百米交通壕发起冲锋。6时10分,563团的2名战士登上城头,打退敌一个班的两次反扑。562团6连登上城墙后,在胜利门西被敌火焰喷射器烧伤20人。他们夺下敌人火焰喷射器,拿下敌炮兵阵地。在弹药已用尽后,端着刺刀攻占了胜利门和首义门城头。562团1连从首义门正面登城后,夺取敌城上的钢板卧虎堡,将复兴门上敌人压到城下。至6时50分,将首义门之敌全部歼灭,并攻占邮电局大楼。第63军187师第561团从首义门突破口入城,沿城墙接应在城东南角突破不顺利的第560团。187师指挥所跟随第559团登梯攻城,我父亲王惠紧跟着首长杨尚德登上云梯,城上的敌人负隅顽抗,战斗激烈,战斗中云梯被炸断,我父亲王惠和首长杨尚德还有梯子上的战士从云梯上掉下,幸好下面的土是松软的虚土,没有受伤,随后继续跟随部队登城攻入城内。

第63军奋勇登上首义门城头
在城西,第19兵团第64军先以炮火轰击城墙及地堡。6点40分,第64军第190师第570团9连2排经过爆破通道登上突破口。当他们攻下水西门上敌炮兵阵地后,只剩排长彭彦雪和小战士1人。两个人一直坚持到主力赶到。第64军第192师第574团于6点40分在水西门和旱西门登城,打开了水西门。使军主力得以迅速冲入城内,向半坡北巷、水西门街和麻市街展开进攻。第19兵团第65军第193师第579团涉过百米宽1米多深的西海子(“海子”二字是太原的方言,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水潭、水池、湖。),炸掉护城河上的石桥地堡。6点50分,有两个连从大南门以东登上城头。在云梯被打断后,城上我军两个连以白刃战守住突破口。后又攻占敌4个碉堡,用俘获的山炮重机枪打乱敌人。7点,第65军第193师第577团爆破队用625公斤将大南门炸开,并掩护军主力突入城内,向米市街、估衣街进攻。第65军第193师多路冲上城垣,第65军指挥所也从迎泽湖西迁到城上,大炮也拉上了城墙。
在城北小北门以东,第20兵团第66军197师589团两个尖刀连,从距城七八十米的隐蔽阵地突然跃起,抬着500多斤重的梯子,翻过1丈5尺深的城壕,消灭掉壕外的敌人,把梯子靠在城墙上。6点15分,两名战士先登上城头,把第一面红旗插在城上。敌人的火力封锁着我军登城的道路,梯子上不时有人被敌人打下来。城下我军迅速消灭碉堡内的敌人和从防炮洞内钻出的敌人。已登城的战士坚决守住突破口,打退敌人的三次反扑。6点40分,第589团主力登城后,迅速向城墙两面发展,炸开小北门,迎接197师入城,随后198师也经小北门入城。196师588团于7点零5分也从小北门以西登上城头。

第66军197师589团通过小北门
我第20兵团第68军第204师7点40分炸开大北门,第203师从大北门以西架梯攻城。
在城东,我第1野战军第7军在大东门以北奋不顾身,通过爆破、架云梯登城。第二梯队从发现的城墙暗道攻入城内。7点10分。第18兵团第60军在大东门以北,第61军、第62军在大东门以南攻入城内。第61军第181师第541团7点20分登上城墙,三连占领大东门及阵地。打垮瓮城及城内敌人的3次反扑,向南发展的一连打退敌人从城下暗道的反扑,用刺刀拼杀,巩固了城头阵地。

解放军攻入太原城内
我军各部队从不同方向攻入城内,与敌人展开巷战。
我父亲王惠所在的第19兵团第63军第187师将刚刚占领的纯阳宫设成指挥所,指挥第559团,第560团、第561团同敌人展开巷战。第187师参谋长杨尚德给各团划分了进攻区域,不一会,接到第559团团长李金时的报告,得知第559团政委孙应乾(前)在红市街口以东的文庙同敌人展开的白刃搏斗中牺牲。李金时团长报告时心情沉重,几近哽咽。

太原纯阳宫

太原文庙

第187师559团政委孙应乾(前)
我父亲王惠提着盒子枪跟随首长杨尚德带领一个排,急忙赶到现场。看到孙应乾躺在一个叫贾斌的干事(解放后转业到太原钢铁公司工作,离休前任福利处长)怀里,已经没了气息。
孙应乾(前)政委是被子弹打中脖子而牺牲的,孙应乾(前)和杨尚德是小学同班同学,一起在1937年报考了晋察冀军区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都坚持过来了,没想到在华北的最后一战中倒下。杨尚德握着孙应乾(前)冰凉的手禁不住潸然泪下。

解放军攻入守敌最后巢穴——太原绥靖公署


孙楚、王靖国等敌将领被擒获
24日8点,各部队向守敌纵深猛插。9点,将其残部包围在市中心煤山和太原绥靖公署、省政府一带。9点30分,第18兵团第62军第185师第553团经过激烈巷战,攻入太原绥靖公署,并立即利用刚缴获的3辆坦克,向守敌指挥中心的办公大楼发起冲击。在我军攻城部队强大的武力震慑下,守敌纷纷放下武器,缴械投降。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孙楚、太原城防司令王靖国俯首就擒。山西省代主席梁化之畏罪自杀。
1949年4月24日上午10点,战斗结束,太原解放。守敌全部被歼灭,包括原侵华日军战犯今村中将、岩田少将以下日本人500余名。太原战役历时6个多月,投入兵力32万多人,支前民工24万多人,我军伤亡4.5万多人,歼敌13.5万多人。

第18兵团第62军缴获的坦克


太原解放入城式

第20兵团第66军在太原行进中接受保定市赠送的锦旗

中共中央1949年5月1日电贺太原解放

经查阅档案,我父亲王惠在解放太原战役中两次立功。在解放战争中,我父亲多次立功,但他从来没有给我们提起过他立功之事。比起那些牺牲的烈士,这算不上什么,功劳首先属于革命烈士。他是幸存者,是替牺牲的战友们见证新中国的成立。
太原解放两天后,1949年4月26日上午,出卖黄樵松起义的罪犯戴炳南被抓获。黄樵松是国民党第30军军长,为了反对内战,决定带领第30军阵前起义。却被自己一手提拔,跟随自己16年的老部下戴炳南告密。因为戴炳南的告密导致起义失败,致使黄樵松、王正中和我军干部晋夫被杀害。
1949年7月8日,经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军事法庭公审,罪犯戴炳南当庭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戴炳南破坏起义死有余辜。

戴炳南被抓现场
在太原战役中,有一个被俘的国民党军俘虏,太原战役后参加了解放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和我父亲王惠都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我父亲王惠在第20兵团司令部是正排级警卫,他在第20兵团68军,抗美援朝战争中成了著名的战斗英雄。他就是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严伟才的原型杨育才。

杨育才
2023年清明节,我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祭拜了孙应乾(前)等在陵园内的所有革命先烈。在烈士纪念大厅里,我发现孙应乾(前)烈士的部队编号有误,牺牲经过不详。为了表示对革命烈士的尊敬和正确宣传革命烈士的事迹,我及时和陵园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得到纠正。后来我又将杨尚德家人保存的孙应乾(前)烈士的照片和孙应乾烈士牺牲经过提供给了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孙应乾(前),档案中记为孙应前,牺牲时只有30岁。



1937年3月杨尚德和孙应乾(前)照片

这张照片是1949年4月太原战役前的合影,右边的是187师559团政委孙应乾(前),中间的是187师559团团长李金时。左边的是战斗英雄邓仕均,三位团职指挥员中,牺牲了两个,只有李金时一人幸存了下来。


1944年2月10日抗日战斗英雄邓仕均和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及爆破英雄李勇合影
邓仕均,1932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负伤,被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营救照顾。抗美援朝战争时,任第187师559团团长。1951年5月20日在第五次战役完成任务转移时,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35岁。
尽管我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没有体会过战争的残酷,但我心中会留下深深的烙印。
先辈们舍生忘死,才使我们山河无恙,祖国富强。先辈们的革命事迹,我要永远学习,不能忘记。
王亚均参照杨尚德回忆录及相关史料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