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是血统的标记; “氏”是生地的标记 炎帝神农生地考证


靳家街遗址
靳家街遗址

靳家街遗址房屋院落遗址
靳家街遗址房屋院落遗址

靳家街遗址“非”字型卧式陶窑遗址
靳家街遗址“非”字型卧式陶窑遗址

史载,神农是农业和中医药的发明者,他相天时、适地宜、制耒耜、垦草莽、兴五谷、创农耕、尝百草、作陶冶、织麻布、造琴乐,实可谓神而化之,故称神农。

《商君书·画策》曰:“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时代是古代中国德治的最高境界,也是5000年来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传承的文化根脉所在。值此中华儿女共谋伟大复兴的时代,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时刻,根脉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显得尤为重要。自古以来,华夏儿女即公认是炎黄子孙,但炎帝是何方人氏至今尚无定论。

《竹书纪年》和《纲鉴会篡》明明白白地记载着:“炎帝神农,其初国伊、又国耆,合而称之,又号伊耆氏。”究其所以然,必须清楚姓与氏的概念及其衍变。关于姓与氏的原本指谓,在三代(夏、商、周)之前,有着严格的区分。

《左传·隐公八年》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其中,胙:赐;供养。即生养之地为“氏”。

随着古代农耕的发展,人们由狩猎转为农耕,生活定居下来。于是男人作为耕种的主力,占居了统治地位,母系氏族衍变为父系氏族,并随之形成了一夫多妻制。比如:1个男人娶了5个女人,5个女人皆为异姓,而且各生了1个孩子。如果按“姓随其母”“异姓可通婚”的制度,等于兄妹可通婚,如此则无法分别血统。于是,衍变为姓随其父的制度。

《通志·氏族略序》曰:“姓所以别婚姻……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这一古代的婚姻定规,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说明,“姓”是血统的标记;“氏”是生地的标记。

《通志·氏族略序》曰:“秦汉以后姓氏不别,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顾炎武《日知录》载:“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今史志者因不知姓氏有别,故而杜撰了炎帝的生地,致使谬误流传。

一是炎帝神农生地考。炎帝并非一人,凡炎帝神农的继位者都称炎帝。依据《精编廿六史》计有:炎帝神农、炎帝临魁、炎帝承、炎帝明、炎帝宜、炎帝来、炎帝里、炎帝茎、炎帝榆罔共九代。炎帝榆罔为政苛急,法多酷民,轩辕氏与之战于阪泉之野,胜。代榆罔为帝,是为黄帝轩辕氏。鉴于此,全国诸多炎帝记载与本文并不矛盾。神农的继位者,必然奔走各地,传播农业、陶冶、医药等知识,以承先帝之志。

二是史志及地名考。《竹书纪年》曰:“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又国耆,合而称之,又号伊耆氏。”《纲鉴会篡·三皇篇》曰:“神农,其初国伊、继国耆,合而称之、号伊耆氏。”《山西通志·名贤辑要》载:“尧为黄帝五世孙,生长居处于伊耆二地,即今山西黎城县也。”所谓“初国伊、又国耆”“初国伊、继国耆”,意谓起初称伊,后又改名为耆。伊与耆是一地。正如“初北平,又北京”实为一地之说。

伊:始也。最早的部落。耆:古老之义。黄帝立万国后,伊耆改名为黎国。
  《史记·五帝纪》载:“伊祁,古帝名。”

《辞源》载:“伊,复姓,亦作伊祈、伊耆。”

《尚书》载:“黎,近王畿之诸侯,在上党东北。”

《史记·殷本记》载:“西伯伐耆国,灭之。”

《正义》载:“耆,即黎国也。”

《括地志》载:“故黎城,黎侯国也,在潞州黎城县东十八里。”

《说文》载:“黎,殷诸侯国也,在上党东北。”

《汉书·地理志》载:“黎,侯国也,在潞州黎城县东北十八里。”

明《黎城县志·古迹志》载:“黎侯故城,在县东北一十八里。”

《中国古地名辞典》载:“耆,即黎国也,故址在今县东北。”

综于上述,可知伊、耆、黎实为一地。炎帝神农伊耆氏生地即为今山西黎城县。

三是地理考。伊耆(今山西黎城)处太行中段,平地海拔600米,沟壑纵横,壑底之砂卵证明早先是河流。夏之前中国以水为患,人们择高而居。陶冶尚未发明,只会伏地饮水。因此,伊耆则为人类最佳生存之地。加之黎城四面环山,上山可狩猎,下山可农耕,河谷可饮水。于是,炎帝降生,岂非上天的合理安排。

四是遗址考。遗址是不可复制的证据,谓之伊耆是神农的生地,那么,他创农耕、兴五谷、作陶冶等必然留下生活的痕迹。1958年山西考古学家郭勇先生首次对黎城文物进行了重点调查,当时确定古县和北泉寨两地为新石器晚期的仰韶、龙山混合文化遗址。1982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多次出土文物普查,认定赵家山、靳家街、仵桥、北坊、望北、西仵、桂花等多处遗址,其时间同为仰韶、龙山时代。2000年春,长邯高速公路开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对公路经过靳家街的局部地段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证明:该遗址上至仰韶、龙山时期,下至夏、商、周以及汉唐。文化层重叠交错,内涵繁复。说明7000年以前,早有人类生活在此地。在发掘遗址中,有上古时期的半穴居房舍、陶窑、陶片、壕沟、葬骨等。

五是钱币及甲骨文考。在战国时期,上党各县均自制铜钱,实质上仍属易货贸易,是以铜换货的等价交换法。所以,铜钱可按份量自制,而自制铜钱都有各县的县名。比如:长子县即铸有“长子”字样;沁县即铸“铜鞮”(当时的县名);襄垣县即铸“襄”字。唯黎城县的铜币铸“耒”字。“耒”,是炎帝农耕创造的木制铲子。

可见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即2400年前,上党各县公认黎城县是炎帝神农创立农耕的地方。“黎”字是为纪念炎帝创立农耕之地而造的。“黎”从“黍”从“刀”,是以刀割黍之意,意为农业收获。

六是碑文考。今黎城博物馆存有隋代“九级浮图碑”一通。碑曰:黎为“炎帝获嘉禾之地。”

综上所述:《史志及地名考》《地理考》《遗址考》《钱币及甲骨文考》《碑文考》,证实炎帝伊耆氏,生地伊耆即今山西黎城县,无可置疑。

(浏览 99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