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长城魂 | 东团堡战斗:日寇被打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旅图河北

东团堡战斗:以顽强对顽强的典型战例

涞源境内的明长城从东北斜向西南,在峰峦峡谷间蜿蜒穿行,从东至西,设有乌龙沟、浮图峪、宁静庵、白石口、插箭岭等几座城堡。其中,宁静庵城堡比较特别,摄影家沙飞曾在这里拍下一组八路军抗战经典照片,发表之后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起到了很大的鼓舞宣传作用。


△ 战斗在古长城上 摄影:沙飞


△ 战斗在古长城上原址 摄影:张保田


那是1940年9月下旬,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发起“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涞(源)灵(丘)战役”,向盘踞在涞源县境内的日军发起全面进攻,先后拔除日军设在插箭岭、白石口、三甲村、北石佛等地的堡垒据点,遂向东团堡进军。


△ 东团堡抗日烈士纪念碑 摄影:王建军


战斗于9月22日晚打响,八路军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三团(团长丘蔚)在兄弟部队配合下,进攻日军170余人守备的东团堡村。当夜,第三团第三营在西面、西南面实施主攻;第二营在东面、南面担任助攻;第一营攻打上庄据点,切断东团堡与上庄日军联系。激战至次日拂晓,占领村西馒头山阵地,杀伤日军10余人。日军反扑并残忍地施放毒气,第三团进攻受挫。

23日夜,第三团在炮火掩护下再度进攻,突入村中,歼敌100余人。日军退守核心工事,顽抗待援。24日夜,第三团攻克村周围全部堡垒,但因中毒和伤亡人数多,遂转入围困。25日下午,日军焚烧据点内的武器、粮食,企图突围。第三团乘势猛攻,与日军展开肉搏。当夜,日军除一名朝鲜籍翻译最后投降外,其余悉数被歼。最后时刻,日寇被打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大队长井田率26名残兵投火自焚。此战,八路军全歼日军170余人,缴获机枪4挺、步枪100余支。


△ 涞源县乌龙沟村——东团堡战斗八路军战地医院原址 摄影:张保田


△ 东团堡战斗战地医院护士长的女儿在医院原址纪念母亲 摄影:张保田


整个涞灵战役后期,以东团堡战斗最为惨烈。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曾经说过,“东团堡之战,是以顽强对顽强的典型战例。”中国长城学会理事、晋察冀抗战史图片研究专家张保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此战有212位八路军官兵牺牲,其中留下姓名的只有3位。



△ 东团堡战斗全歼日军第二混成旅团士官教导队170余人,日军驻来源司令小柴俊男作所谓“长恨歌”刻为石碑,成为日军侵华的罪证,现存于涞源县阁院寺,图为涞源县文保所所长安志敏介绍日军侵华的罪证碑刻 摄影:张保田

东团堡战斗胜利后,八路军战地记者、著名摄影家沙飞拍摄了八路军战士在长城敌楼上欢呼胜利的照片,1946年在《人民战争》丛书中以“八路军解放东团堡”为名首次发表。


△ 八路军解放东团堡 摄影:沙飞


但东团堡本地并没有长城,这张照片到底是在哪里拍的?张保田经过近两年的搜寻,终于确认了照片的拍摄地——与东团堡相距40公里的宁静庵长城。原来,涞灵战役中,杨成武的前线指挥所设在宁静庵长城上。当东团堡全歼日军的消息传到指挥所时,沙飞拍下了警卫排战士在长城上举枪振臂欢呼的瞬间。


△ 八路军解放东团堡原址 摄影:张保田


“长城雄浑壮美的外观、抵御外侮的象征意义,与抗战完美契合。正是这些真实发生在长城上的历史画卷,讲述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长城为什么变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张保田说。


△ 涞源长城 摄影:郭贤芳

(浏览 494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