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绝密情报人

长安黄梅



解放战争中, 蒋介石节节败退, 直退到最后一关———长江天险。蒋介石认为长江这道天然防线固若金汤, 共军插翅也难飞过江去, 希望凭借长江天险做最后的一搏。他曾得意地对身边宠将汤恩伯说:“这道防线只要守住了, 共军也就只好望江兴叹了。”汤恩伯也信心百倍地回答:“请委座放心, 守住天险决不成问题。”蒋介石笑道:“有你这句话, 我就满意了。”其实他们哪里知道, 我党早已在国民党军事指挥的高层安插了可靠的内线, 拿下长江天险早已在我军的筹谋中。

在我党潜伏的内线中, 有两位关键人物功不可没。一位是曾跟随张发奎北伐的老将吴仲禧, 他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师参谋长、师长。吴仲禧足智多谋, 机敏过人, 在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中, 以机智英勇的过硬本领成为国民党军有名的骁将, 因而取得了蒋介石的高度信任, 步步高升。解放战争时, 吴仲禧以中将的身份进入到国民党军事首脑高层。

另一位是国民党元老之子许锡缵, 其叔父曾是蒋介石的长官, 所以蒋介石对许家另眼相看。年轻时的许锡缵仪表堂堂、才智超群、作风干练, 深得宋美龄的喜爱, 也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1943年10月, 国民党选派40名航空技术员去美国留学, 许锡缵由蒋介石亲自提名, 被列入首批赴美人员名单。其实, 年轻有为的许锡缵已经是我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经党组织批准, 许锡缵欣然赴美。1946年秋, 许锡缵学成回国。蒋介石亲自安排他任国防部第六厅二科中校科长。许锡缵利用职务的便利, 接触到了大量国民党高层的各种军事机密。为了控制像许锡缵这样年轻的高级军官, 防止被共产党人“赤化”, 国民党军统特务在许锡缵身边安插了漂亮的女特务, 妄想以色情收买他。机智的许锡缵很快就识破了特务的阴谋, 经党组织同意, 他将计就计, 反而从女特务口中获得许多重要情报。

情报直接来自汤恩伯身边

1948年, 国民党败局渐定。围绕长江的徐州地区, 国共双方正酝酿着一场大决战。国民党正是用人之际, 蒋介石亲自点将吴仲禧调任徐州剿共总部。履职后, 吴仲禧一面积极应对国民党防御作战的各种工作, 作秀于人;一面与身在香港情报分局的地下党负责人潘汉年秘密联系, 通过地下情报渠道, 将国民党的各种重要军事情报传到我党手中。

1949年1月“徐蚌会战”之后, 以京泸卫戍司令汤恩伯为代表的少数国民党要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 坚持抛弃江北, 集中兵力固守长江天堑的决策。而以陈仪为首的爱国人士则针锋相对, 反对蒋介石再把战火烧到江南。汤恩伯是陈仪的学生, 所以陈仪对他寄于愿望。但是汤恩汤是国民党军中有名“黑头”, 人黑, 心更黑。表面上, 他采纳恩师陈仪等人反对内战的主张, 表示愿为国家和平作贡献;暗地里, 他却向蒋介石告密, 激怒蒋介石, 对陈仪等人实行残酷的镇压。汤恩伯的行为令蒋介石坚信他是忠诚的执行者, 随后蒋介石任命汤恩伯为国民党剿共总司令。

汤恩伯执掌长江防御大权后, 立即召开高级军事会议, 向沿江的部队军长下达作战命令, 部署作战任务、落实后勤补给等事项。在会上, 汤恩伯黑着脸再三强调:会议涉及的内容属重要军事机密, 如果谁泄露出去, 一律按通共定罪, 格杀勿论。其时, 汤恩伯做梦也想不到, 他最赏识的属下吴仲禧就是一名潜伏在他身边的中共地下党员。汤恩伯对吴仲禧从未怀疑过, 而且对吴十分信任和器重。利用身份的便利, 吴仲禧接触到了大量绝密情报, 这些情报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党中央。

情报的作用必然体现在军事作战中。这天, 汤恩伯突然召开紧急会议, 还煞有介事地对吴仲禧说:“我们内部有人通共。”吴仲禧心中一惊, 但他马上镇定下来, 泰然自若地回答说:“不可能, 决不可能。总司令亲自把关的要人, 还能有什么问题?”汤恩伯的眉头皱了几下, 面露难色地说:“我想也不可能吧, 但非常时期不得不防。”此后, 汤恩伯对情报工作管理得更加严格了, 凡是重要情报都亲自把关, 控制接触情报的人员数量, 审查和监控情报人员的举动。这些举动为吴仲禧传送情报增加了困难。

国民党长江防御计划毫无秘密而言

与此同时, 另一条秘密情报线———许锡缵也利用其身份条件, 向敌人核心部门靠近。许锡缵向蒋介石主动请缨, 要求留守长江为党国效力, 决战到底。还故意咬破指头在纸上写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双关语。蒋介石对许锡缵的临危请命大为震惊, 夸奖他不愧为党国的骄子, 当即批准他以国防第六厅的代表身份出席重要会议。汤恩伯更对许锡缵的举动感到由衷钦佩, 邀请他直接参与拟定长江防御作战计划的工作, 还让他会同第二厅、三厅、兵工署有关人员乘船沿江视察马鞍山、裕溪口、芜湖等渡江的布防形势。这客观上为许锡缵获取长江防务等军事情报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天, 汤恩伯偕吴仲禧到三厅留守处召开紧急会议, 许锡缵受邀参加。当时, 因为地下工作的保密需要, 许锡缵和吴仲禧虽都是为党工作, 但是他们两人并不知道各自的真实身份。两人在会议上见面并相互交谈, 全然不知双方其实都是在试图从对方身上获取情报。会上, 保密局负责人提出三条防御措施:一是将长江下游大批木船排成长队, 压上石头沉在江中, 以堵塞江道;二是必要时, 在长江各渡口倒放汽油, 燃烧成火网以封住江面;三是在长江南岸各渡口附近的村庄水井中放入毒药。经讨论后, 会议最后宣布:第一、二由部队实施, 第三由保密局执行。

情况万分火急!会议一结束, 许锡缵以处理军务为由, 亲自驾驶吉普车向他的上线送出这一重要情报。4月20日午夜, 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指挥的第三野战军根据吴、许提供的情报, 率领百万雄师, 飞渡长江, 在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了渡江战役, 一举突破长江天堑防线。

渡江战役的成功, 吴仲禧和许锡缵两位情报员功不可没。

长江防御的失利, 让汤恩伯深陷窘境。他不仅被蒋介石骂得狗血淋头, 还被称为骤失天险的罪魁祸首。国民党内的一些顽固派分子也纷纷落井下石, 骂汤恩伯是党国的耻辱、罪人。连他的学生、时任国防部第三厅厅长蔡文治也指着汤的鼻子怒斥:“你还有脸摆出你的老师臭架子吗?军校的学生哪一个再认你是个军人了。”汤恩伯四面楚歌, 心中暗想:这明明是一场稳赢的仗, 到最后怎么会输得如此惨呢?直到去世, 汤恩伯也没能解开心中的谜团, 至死也不知道他到底输在哪里。

来源:《党史纵横》2013年04期,作者:柯云 育欣

(浏览 369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