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 “50小炮”的设计和制造

郭焰

在八路军军工史上,“50小炮”的问世及批量生产,填补了我军没有自制远程轻型武器的空白,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40年冬季,在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太行军工部)工作的郭栋才按照军工部领导的指示,比照日式八九式掷弹筒设计了50小炮(俗称小臼炮),并具体组织和实施了50小炮的试制及批量生产,使八路军有了自己设计制造的远程轻型武器。在太行军工人的共同努力下,50小炮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部队,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太行军工功不可没,50小炮的设计者郭栋才功不可没。

郭栋才生于1909年, 1922年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1927年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机械系读本科及研究生,1936年回国,在西安东北工学院和天津河北工学院任教授,1938年11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7月调到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先在二所任技师,1940年2月随二所合并到三所,先后任工务科副科长、科长,主要负责技术开发、生产调度及劳动管理等,1942年6月到四所工作。郭栋才主要因50小炮的设计制造1943年8月被军工部评为“劳动英雄”。

当时八路军和日军作战的主要武器是步枪和手榴弹,适合近距离作战,缺乏远距离杀伤力大的武器。1940年10月彭德怀同志对军工部说日军的掷弹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射击准确、运转灵活、杀伤力大,很适于山地作战,我们要赶紧研制。时为军工部部长的刘鼎接到彭总的指示后草绘了一张类似掷弹筒的“示意图”,由工程处技术人员唐成仪、石祟江等人于1940年秋天用手工抠出了样品。正在这时总部送来缴获的一门日造八九式掷弹筒,军工部立即决定由一所和三所仿制这种掷弹筒,三所具体工作的负责人就是郭栋才。

郭栋才接到任务以后立刻组织人力把日造的掷弹筒拆开,进行详尽的研究。日本造的掷弹筒,是由炮筒、文管、击针、方螺纹丝杆、花轮、底座板等组成。炮筒里有来复线,炮弹有紫铜弹带而无尾翅,被称为“光屁股”弹。调节射程,靠手摇花轮升降丝杆改变炮筒长度和膛压大小。但根据当时太行军工的条件,完全仿制日式掷弹筒是根本行不通的,一是当时太行军工条件相当简陋,根本没有在炮筒内加工来复线的设备;二是严重缺乏紫铜这种稀缺才料,无法制作炮弹的弹带;三是根据地没有制造炮筒所需的最基本的钢管或园钢。所以,单纯的仿制确实是行不通的,只能参照掷弹筒发射炮弹的物理和机械原理,重新进行设计和试制。
郭栋才和徐璜智等技术骨干经过反复的研究后决定比照掷弹筒设计50小炮,没有加工来复线的设备,就加工成滑膛炮,滑膛炮是不需要加工来复线的,这样一来又同时解决了缺乏紫铜这类稀缺材料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保证炮弹出膛后的准确性和发射距离的调整,当时的太行军工没有钢管和园钢,只能使用轨道钢,用人工锻造炮筒,钢的质量不够优良。为了保证炮筒质量,反复思考之后决定把炮筒的长度设计为400毫米(掷弹筒的长度280毫米),同时增加了炮筒壁的厚度,炮管的内径为50毫米(后称50小炮)。滑膛炮因为没有来复线,不能使用“光屁股弹”,就把和炮筒配套的炮弹设计成有四个尾翼的尾翼炮弹。这样基本上保证了炮弹飞行的稳定性,射程也能达到500米。郭栋才进一步向有实践经验的老技工学习请教,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50小炮图纸设计,技术过关,设计合理,并且成功规避了在生产制造时可能产生的种种困难,为太行军工兵工厂批量生产50小炮创造了条件。图纸设计完成以后,三所的同志们努力奋战,进行了多次试验,终于试验成功50小炮,并竭尽全力用轨道钢锻造出符合要求的炮筒钢,于1940年底第一批生产出40 门50小炮。

50小炮在部队试用中总体反应不错,但螺纹丝杆强度不够,因是轨道钢制作的,钢质较软,打上几发炮弹以后由于丝杆变形而调整不了距离。三所这时恰好得到一门从敌人手里缴获了一门40毫米口径掷弹筒,这门掷弹筒的发火机构是扳机,而没有螺纹丝杆。郭栋才从中受到启发,取消了50小炮的螺丝杆,改为扳机发火:将扳把前推时,压缩击针簧,把击针拉回,挂在挂钩上;将扳把后拉时,击针脱钩,冲击底火,发火射击。射程则靠仰角调整。经过这次改进,解决了因丝杆变形而火炮发射距离调整不动的问题,适应了实战要求。后来,在实践中还对50小炮的局部进行过一些微调,例如调整膛压等,使50小炮的性能进一步提升。

1943年春天,军工部决定小炮的生产由一所和三所集中到四所 (郭栋才此时已调任四所) ,四所在生产过程中,又对小炮作了一些改进,例如:弹丸全部改为迫击炮弹式,可以外加药包,每增加一个药包射程提高150-200米。这样一来,50小炮结构更适于实战要求,也彻底脱离和区别于日产八九式掷弹筒的模式,杀伤力更大,很适合一千米距离内作战。
1944年6月,根据前方部队实战需要,四所的技术人员把小炮的口径从50毫米扩大到60毫米,其它零部件的尺寸也相应加大,增加了强度,炮弹也改成流线型,以提高小炮的威力和射程。1945年春,绘制出定型的60毫米小炮图纸,并按这套图纸生产了一定数量的60小炮。

1945年下半年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敌人常常龟缩在碉堡内被动防守,我军虽然也缴获了一些敌军的平射炮,但是由于运输不便和缺乏炮弹,大都搁置不用,而使用轻武器又奈何他不得,前线部队急需一定数量的轻型平射炮去摧毁敌人的据点和碉堡。八路军一二九师炮兵团赵章成副团长(八路军炮兵神射手)也特别提出平射炮的需求。郭栋才和封域中等技术人员研究后,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发火机构,装在小炮上,使小炮变曲射为平射。这可以说是“50小炮的一个大的演变和发展”。我军使用改造后的平射炮,摧毁了大量敌人的工事和碉堡,敌人对我军的“新式武器”惊慌失措,惶惶不可终日,真可谓“小臼炮起了大作用”。

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到1945年8月,被战土们称为小臼炮的50小炮在太行军工厂共生产了2500门,主力部队一个战斗班配备一门,装备了近30个团,大大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卓越战功。
在军工史料《晋冀豫根据地》一书中,第282页介绍郭栋才的文章中写道:他参加过西安里二所和兵工二厂的筹建工作,是50小炮的设计者和生产组织者之一,并研制和改进了不少机械设备,多次受到上级的奖励,被誉为“机械专家”。
本文正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缅怀先辈的业绩,更好地书写未来。

郭栋才之子郭定通 之女郭焰

(浏览 1,937 次, 今日访问 2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