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毛泽东

来源:今日头条@小黄谈情感

毛泽东17岁时,父亲希望他辍学跟他做生意,毛泽东坚持去东山求学,没想到学校却不肯收他这个外乡人。校长李元甫看过毛泽东的入学题后惊呼“建国才”,放出狠话:不录取他,我辞职!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挑着一担行李,步行50多里山路,到湘乡公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报名读书。此前,他的父亲希望他能辍学回家,到湘潭一家米行做学徒。父亲告诉他,将来能打算盘会算账,一辈子就衣食无忧了。

然而,少年毛泽东对自己的未来却有着和父亲不同的想法。他从9岁开始就进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十几岁时他读了《盛世危言》、《论列强有瓜分中国之危险》等这些时论和新书,书中的“呜呼,中国其将亡矣!” 这句话在他心中留下了无与伦比的震撼,从此萌发了爱国思想。

1907年春到1910年夏,毛泽东因为父亲生意的缘故在家务农,他白天要干农活,晚上要帮父亲记账,这些事做完后他还要继续读书,如饥似渴地阅读凡是他能找到的书籍。

1910年秋,毛泽东违抗父命,拒绝去湘潭学做粮食生意,决定去湘乡公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报名读书。父亲震怒,将他赶出了家门,毛泽东跑到堂伯父毛麓钟家,伯侄两人谈心至深夜。

毛麓钟对毛泽东非常器重,常向人说:“润之有超群的领悟力和非凡的记忆力。他读《史记》、《汉书》、《通鉴纲目》、《日知录》,不仅读得懂,而且有独特见解,应该让他恢复学业。”

第二天,毛泽东邀请堂伯父毛麓钟、堂兄毛宇居 、“维新派老师”李漱清等人回家说服父亲,同意他去外地求学。

临行前,毛泽东给父母留下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随后,他挑着一担行李,步行50多里山路,到湘乡公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报名读书。然而,他的求学之路却一波三折。

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是在1905年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由东山书院改制的新兴学校。以其革故鼎新、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办学特点而大大有别于其他书院,并脱颖而出,成为湖南最早的新式学堂。

毛泽东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时,报名时间已经过去了,而且毛泽东不是本地人,学校有规定是不收外籍学员的,于是门卫就将毛泽东给拦住了。抱着出门求学、为国出力的毛泽东怎能就这样回去,他和门卫大声理论起来。一时间,吸引了一批看热闹的学生,在门口指指点点。

校长李元甫也被惊动了,了解事情的经过后打量了一番毛泽东后说道:“入学考已经过了,但若你有真才实学,也可一试。”于是李元甫重新给毛泽东出了入学题:《言志》。

当时参加考试的学生,大都写的是尊孔读经,表示要成名成家、光宗耀祖等庸俗内容。而毛泽东却与众不同,他联系农民的痛苦、社会的时弊、民族的危机、祖国的前途,一气呵成,纵情地抒发了自己救国救民的抱负。

校长李元甫和监考的老师看后惊呼:“我们学校来了一名建国才!”,李元甫当场决定要破格录取毛泽东。

但是,按照学校原有规定,不收湘乡县境以外学生,学费和膳食费不能津贴外县学生,毛泽东“非湘乡学子”这个身份,却成了众多老师和校董拒绝录取的理由。在收不收毛泽东入学这个问题上,学校的教员们展开了一场争论。

面对众多老师的反对意见,校长李元甫慷慨陈词:“中国学生可去外国留学,享受津贴;湘潭学子为什么不能到湘乡读书,获取津贴呢? ”

说完发现校董们仍然犹豫不决,李元甫放出狠话:“如果学校不录取毛泽东这样的旷世英才,我将辞去堂长(校长)的职务。”

第二天下午,一直在门外焦急等待的毛泽东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他被破格录取了。

东山高等小学堂为少年毛泽东打开了一扇认知中国与世界的窗:第一次看见中国地图,知道了中国的面积比法国、英国、德国加起来还要大,却打不过他们;知道了弹丸之地的日本却让清政府受到重创;他第一次见到地球仪,第一次接触到英语……

毛泽东最爱听李元甫校长“中国一天天贫弱,是遭受列强欺侮之缘由”的时事训话,也爱听贺岚岗先生运用新观点解释旧经文的经学课,特别对李元甫关于“中国的地形像一片桑叶,日本的国土像一条蚕子,中国有被‘蚕食’的危险”的讲述,感触更是深刻。

从此,在毛泽东的心里就播下了两颗种子:一是解除农民痛苦,二是打倒列强。

在东山高等小学堂短短一个学期的学习,毛泽东由一个充满抱负的少年开始向壮怀激烈的青年知识分子转变。李元甫认为,小学堂已经容不下毛泽东了,他应该去更广阔的地方去学习。

1911年春,毛泽东持李元甫、谭咏春的推荐信,随贺岚光老师去长沙,考取了湘乡驻省中学,奔向更大的历史舞台。


(浏览 504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