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文英老师106岁诞辰,也是她去世10周年的日子。

师文英老师的回忆

老师祖籍山西怀仁县城。老师的父亲在县政府粮秣科当小职员,每月六元薪俸, 难以养活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四男一女,老师行三)的九口之家,长年负债累累。春节前往往外出躲债,等到鞭炮放过,天色渐亮了,才敢回家露面。时值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老师七岁启蒙受教,八岁就不得不辍学,在家里干杂活、带弟弟了。贫困和劳累陪伴她度过童年。

老师自幼倔强,生性好学。不能入学读书,她就让两个哥哥教自己识字、习文,从哥哥用过的小学课本里吸取知识。靠着勤奋努力,她获得了在高级小学旁听的座位。慢慢地,她竟可以阅读家里的《西游记》、《今古奇观》等小说,后来还能看懂《东周列国》、《曾国藩家书》等文言书籍。随着语文程度的提高,养成自学的爱好。

为了求学,老师刻苦背习《投考指南》,不惜变卖母亲的陪嫁物当作路费,去到大同市投考女子中学,竟然一榜考取第2名。谁料想,所携带的小学毕业证书,是三弟师文焕的,女中岂能收纳男生?她被挡在校门之外。只好一面向校方求情,一面设法补救,把已经夭折的堂姐师如凤的证书拿来顶用。校方念其考绩优秀,也就马而虎之,准她“蒙混过关”。老师用师如凤这个假名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学业。第2学期考试跃居榜首,第2学年再试,仍为第一,获得贫寒生的优胜补助(每年40元)。直至读完三年课程。

1935年爆发“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大同女中也成立了学生会,老师担任学生会主席,并参加了大同市学联。她和同学们一道从事爱国活动,宣传抗日,抵制日货,进行募捐,救济贫民。她曾因阅读“民先队”的 队刊《我们的队伍》和其他进步报刊《大众生活》等而被训育主任罚没,并引起校方对她的警视。从女中毕业后,老师并未遵从父亲的旨意:回乡当教员,养家糊口。她在女中好友陈玉美的慷慨资助下,只身奔赴太原市考进女师,继续求学。

1937年抗战爆发,国难当头。老师在爱国热情的鼓舞下,不顾个人安危,踊跃参加暑期后援会,宣传抗日杀敌故事,进行防空演习等活动。她参加读书会,学习、推荐马列主义和抗日书籍,是一位社会活动积极分子。

平津相继沦陷后,太原危在旦夕,女师迁到榆次县,根本无法上课了。老师急切要求参加工作,经赵校长介绍到“战地动员委员会”所属 的看护队,在零四医院护理伤员。后来,医院撤离,老师与陈玉美戴衡等六个人决心上山打游击,便从榆次车站扒车到侯马镇寻找抗日队伍。那时,八路军刚刚从陕西东渡黄河,行踪难寻。老师等只打听到当地有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新军决死队及其领导人戎伍胜。几经辗转,老师终于在曲沃县郊外大营盘找到并参加了决死队第三总队(后扩大为三纵队),成为一名抗日战士、革命军人。时在1937年11月。从此开始了她的戎马生涯。

老师等新战士被派到三营驻地新绛县城,一面去纺织厂发动女工,一面宣传抗日,在街头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秋阳》等活报剧。新生活为老师展现了新天地。

1938年,部队从西安买回一批马列著作和革命斗争读物,老师担任图书管理员。利用这个条件,她阅读了大量理论著作和列强侵华的史料,提高了革命自觉性。后来,她参加“民族革命青年团”(牺盟会的核心),担任过三纵政治部民运工作队第六队队长、宣教科干事等职。向民众宣讲抗战形势,动员民众参军,开展妇女工作,全力支援前线,是她们的主要任务。

老师亲历了阎锡山策动的“十二月政变”。当时,三纵队中部分反动军官控制的一个营,按照预谋发动叛乱,劫持了老师在内的直属队及其他许多同志。八路军的687团,闻讯火速赶来,将叛军击败逃窜,老师和遇险的同志们才被解救。老师回到部队正值过新年,吃大肉,庆团圆,心里特别激动。

老师随部队转战在山区,打游击,反“扫荡”,经受了艰苦斗争的锤炼。后来,老师调到部队的卫生所工作。她不幸患了伤寒病,只得住在老乡家休养,还有一位老医官专门照顾她。有一天忽然发现敌情,她被抬上担架转移,走在积雪的山间小路,抬担架的一步蹬滑,老师竟滚落下来,多亏身上有大衣棉被,坡下有树根石头,才没有跌下山涧,差点“革命到底”。老师住在被服厂继续养病,又遇阎锡山旧军的散兵游勇到村子里骚扰,姐妹们把老师掩藏起来才又躲过一劫。后来,老医官治好了老师的病,而他自己却被伤寒病魔夺去了生命。当谈到这些危难遭遇时,我分明看见老师那久经风霜的脸上,流露出深沉的怀念和坚韧的神情。

1940年冬天,卫生所李所长(曾给毛主席当过警卫员)和老师在油灯下谈心,向她讲解党的性质和理想,启发她早日成为党员。其实,老师的行动表现,证明她对党的热爱和追求由来已久,而且已经献身党领导的民族解放事业。烽火中迎来1941年的春天,老师被批准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既是她政治生命的一个里程碑,又是她毕生行动的方向盘。

1941年夏,老师从部队转向地方,到太行三专署民政科工作。1942年初,到太行第三中学任教。年仅28岁、刚刚转为正式党员的她便挑起三中党总支书记的重担。后来,太行联中成立,老师任联中三队教导员,参加整风学习。不久,老师任太行行政干校一队主任。

日本投降后,国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解放战争打响。1946年,老师从教育战线调到一个对敌斗争的特殊阵地——太行区党委城工部,任干部干事,任务是掌管敌占区的地下工作,配合我军尽早解放`辖区内的中小城市。城工部连阎锡山在太原的城防工程图都弄到手,足见这项工作多么难险而又机密。后来,她调任太行五地委城工科长。安阳解放后担任安阳 地委妇委书记,开始作“半边天”的工作。建国前后,广大地区急需干部,老师奉命南下,任福建龙溪地委妇委书记。不久,进入上海市,任华东区妇女干校教导主任。这个学校以培训县妇联主任为宗旨,建制规格都不一般。妇女干校结束后,老师任华东局妇委工作组(处)第一副组长,在专职妇女工作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1954年底大区撤销,1955年1月老师就任上海虹口区委组织部长兼监委书记。两年后提任虹口区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和监委书记。在上海这样大城市的市区工作,既要把握方针政策,又要深入基层务实。她管过工业,曾在益民食品厂、信益药厂等大企业蹲点,下车间和工人同劳动、搞调研。她抓过 财贸,曾以繁华的四川路为基地,树典型推动全面工作。她还抓过公安、政法、文卫诸多领域的业务。大跃进年代的日日夜夜,是老师任务最繁重、心身最劳累的时期。上海市委领导人常常直接听汇报,下边不能有半点疏忽。而作为市区的负责人,天天又要处理许多实际问题,时时和群众见面打交道,不可能、也不允许你当“甩手掌柜”。那年月,经常是下不了班,回不去家,吃不成饭,睡不好觉,甚至连理发都得挤时间。

1960年,老师调任卢湾区委书记,先后主管组织,监察,财贸,宣传,教育卫生工作。

1963年,老师就任上海市委监委专职委员。她虽然健康状况欠佳,依旧全心身投入纷繁细致的纪检工作中。由于她主抓的大厂纪检工作成绩突出,中监委命她进京汇报,予以表扬。老师在上海工作十二年,从未观光过“大世界”。她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年华。

1964年老师奉调来京,到建工部搞四清,参加了中央四清工作队。尔后中纪委委任她为派驻建设部的监察组负责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老师毫不例外地受到冲击,但她敢于坚持真理,从未随波逐流。

1978年恢复工作,参加建设部落实政策工作,不久就任中纪委驻建工总局监察组副组长职务。1982年,老师以68岁高龄离休至今。


与太行联中的学生们过95周岁生日。
与太行联中的学生们过95周岁生日。

当我听完老师以上所述,告辞回家的时候,已是华灯初放、星斗满天了。老师以惊人的精气神和记忆力,谈了整整一个下午,使我既敬佩又不安。我忽然想起,报道称今天是金星和木星距离最近、双座交映的日子。有天上的奇观助兴,人间的老寿星更显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拍摄于2009年,时年95周岁。
拍摄于2009年,时年95周岁。

原太行联中三队学生,工人出版社离休干部

李纪芳

2004年11月于北京

(浏览 897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