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工生涯

王民钦 (王志刚。王莉莎。王莉波依据档案资料整理) 刘国梁摘录

前言

我们的父亲王民钦(1924–1972)13岁参加革命,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7岁开始投身于太行军工行列,他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48年历程,但和党的军工事业接下不解之缘。虽少有枪林弹雨的轰轰烈烈,却同样为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党的事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是一颗为共和国的诞生,奠基的石子。因父亲去世早,留下的资料文档以及可供追寻的遗迹甚少。在此以原四机部机关档案室所提供的,父亲于1954年2月撰写的《自传》为蓝本,改写为《我的军工生涯》,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摘要

太行军工英雄王民钦,1924年出生于山西省壶关县四家池村的一个大家庭,有祖父、祖母、父、母、伯、叔、堂兄及本人。有前后两个院落,房17间,马两匹,地40余亩,长工1人。祖父出身于鞋匠,后以行医为主,伯父从事教学。

1927年祖父去世,家庭败落。父母移居长治(壶关县)东长井村,1930年父病故,随母返原籍,跟随伯父生活、求学。1933年上高小,1934年母病故。

1937年因“七七事变”提前高小毕业,1937年10月,经张恒叶(后任县长)介绍加入“牺盟会”,做协理员,进行宣传、扩会工作,后在决死三纵队七团等处任文化教员等工作。

1939年12月,阎锡山发动政变,队伍经过整编,确立了共产党的领导。1940年4月1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底进入决死队干部轮训队学习。

1941年4月底到后方军工部工业学校学习,那时背着枪,手拿书,树下为课堂,学习分数、比例、物理、化学、机械制图等入了门,因成绩突出,评为模范学员。

1942年5月分配到黎城县百宝峧云崖寺化学厂工作,厂长王化南;指导员冯义彬;技师白英。试造硫酸、脱脂棉、硝化棉、酒精等,因工作有功得了奖,当了制药工部领工。

日军占领武乡县蟠龙镇后,工厂受到威胁,跟随张浩技师到太南仙居建厂。不顾风雪、翻山渡河、开荒种菜,工作劳累,得了关节炎、疝气。

1944年4月,军工部停产,由仙居集中到黎城县东崖底村进行整风,虽然审查挨打,心里想的是今后到实际工作中表现、证明自己的清白,革命的思想、立场更加坚定,整风后,更加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

工厂迁到黎城县源泉村,工厂规模扩大,大量生产无烟药。最困难、危险的环境下,担任硝化棉生产的班长。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务更加繁重,在全厂700余人的劳动竞赛中,日夜工作,被评为劳动模范。

抗日战争胜利后,工厂迁到武安县磁山,厂长欧阳远、王化南,我在完成股任副股长,每天生产无烟药500–700斤。

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高树勋、郝鹏举进攻解放区,工厂迁回黎城县源泉村,我是七分厂完成、硝化、修理生产股的股长,每月有近上万公斤的生产任务。

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任务更加繁重,工厂迁往长治内旺村扩大生产,厂长朱瑛、副厂长黄枫,派我做建厂前哨,曽60–70个小时不休息,每月可生产炸药10–15万公斤,有力地支援了前线的需要。相继解放了阳泉、石家庄市等大城市。

1948年5月,参加“整编”学习,我的成分由中农改为自由职业者。

1949年初,我小肠疝气,住院治疗。出院后,参加阳泉华北兵工代表大会,当选大会执委。4月在天津参加华北职工代表大会。到北平首次见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是我一生难忘的荣幸。

1949年6月,调往潞城南天宫军工酒精厂,任副厂长。不久又合并于华北一大厂。

1950年7月,我被调往太原华北兵工局,任生产工资部副部长。参加了八级工资制的调整工作;在联合办公室领导新纪录运动;年终参加山西省劳模大会。

1951年5月,调往北京全国兵工委员会,任生产部科长、劳保部部长。

在工作中,提高了对党的总路线的认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度。

1957年起至1963年,先后在石家庄干部特别班、北京机械学院干训部、北京工业学院干二班补习文化学习,于1963年4月毕业,被任命为四机部机动技安司技安处处长至1972年。

结束语:王民钦同志,于1972年去世,他的一生,是为党的革命事业、为祖国的国防工业献身的一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新中国建国的奋斗中,忘我的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辛勤付出,身体力行,成绩突出,功劳显著。多次获得英模荣誉,发扬了“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太行军工的革命精神,是我军兵工人及其后人的楷模,是永久激励我们为祖国献身的动力。

《红色太行》2019。3期第15页

(浏览 573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