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的自行火炮研制项目拾遗

来源:微博@578296135

??前言

本文是讲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国内自行火炮的一些研制情况。过去的一般观点是冲国建国时引进了一些苏制自行火炮,然后到70年年代才研制了两款70式作为国内履带式自行火炮的起点,实际上国内早在50年代的第一批装甲车辆的研制中就有自行火炮的研制不过这些自行火炮由于种种原因都未量产服役,由于冲国的坦克武德特殊情况这些自行火炮没有完整的官方出品详细记载只有一些相关回忆与零星记载,本文就是根据这些相关回忆零星记载尽量结合一些其他资料对这些自行火炮进行管中窥豹。

谈及这时期的自行火炮研制,首先得提及这时期的建军计划,这时期发展方向总体来说是要全面机械化,许光达60年的文章中提到要组建辖三个坦克团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高炮团共计400余辆各型坦克车辆的坦克师,组建辖三个机械化团一个坦克团一个炮兵团一个高炮团共计250余辆各型坦克车辆的机械化师,独立坦克团与摩托化师坦克团则要有110余辆坦克,除此以外坦克师机械化师都要有带原子弹头的近程导弹火箭,炮兵要自行化,工兵化学兵要机械化自动化,各种辅助车辆都要配齐。56年十二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大力发展射程远、威力大、机动性能高的新型火炮的研究”。58年10月的装甲兵建设意见中提到炮兵应向自动化和火箭方向发展。总体来说这时期对于炮兵装备的要求是自行化,58年起各部门开始进行炮兵武器装备的研制,当年10月召开常规武器专业组扩大会议对各部门的方案项目进行审查,确定进行33个项目的研制,这些项目里就囊括了自行加农炮、自行反坦克炮、自行高炮等多种自行火炮。目前已知的这时期的自行火炮项目有七八种,下面就对这些进行介绍。

一、哈军工的“四炮一仪”

首先要说的即是这时期的重点项目哈军工的四种自行火炮,“四炮一仪”是130毫米自行加农炮、152毫米自行加农炮、双37自行高炮、240毫米自行迫击炮与集中式指挥仪的合称,当时哈军工炮兵工程系提出以双37高炮、240迫击炮、130加农炮、152加农炮、指挥仪的研制为重点,攻克难关,带动一般科研任务的口号。据炮院一所(203)所史记载:58年哈军工在大跃进形势下开展了技术革命运动,在第二期学员毕业时搞“真刀真枪”的项目设计,接着又组织了群众献方案、提指标的运动。炮兵工程系组织了一次几个单位,几百人在一起的方案论证大会战,一个月提出了7种炮、四种枪的方案。最终由炮兵工程系党委研究决定,先搞“四炮一仪”,即130毫米自行加农炮、152毫米自行加农炮、240毫米迫击炮、37毫米自行高炮和集中式指挥仪,并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和办公室。“58年8月17日炮兵工程系一科带着240迫击炮、130加农炮等七种火炮到达北平向炮兵司令部、军械部科学研究所等汇报了研制情况。上文提到的10月常规武器专业组扩大会议上通过了33个项目,哈军工的四炮一仪就在其中。11月6日装甲兵做出决定,设计试制和生产六种新型战斗车辆(的底盘),这里面除了轻型坦克水陆坦克装甲输送车外的另外三种就是双37自行高炮车体、自行240毫米迫击炮车体、130毫米和152毫米自行火炮共用的车体,而这三种自行火炮的车体即是六种新型战斗车辆中下马的三种。当年11月,军械所的人员和炮兵工程系二期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分赴20多个工厂,开始设计试制工作。此外203所的资料里提到58年-60年研究所挂靠在哈军工炮兵系,58年起先后参加了130毫米自行加农炮及弹药、152毫米自行加农炮及弹药、240毫米自行(牵引)迫击炮及弹药、37毫米自行高射炮自动综合体及弹药等、集中指挥仪、76.2毫米轻型坦克炮及弹药等的设计。

总体来说“四炮一仪”由哈军工炮兵工程系提出,由炮兵工程系和装甲兵工程系合作研制,这里面的几种大口径火炮应该都有牵引式和自行式(顺便说一句有些地方可能并没加自行二字,因此把一些未提及自行的相关内容也说一下),底盘则采用三种专门设计的底盘。后面开始正式设计前往相关工厂进行设计,除了哈军工的师生外北理工的师生也前往工厂参加具体设计。这几个项目目前来看都是搞了两年左右大概到61年左右下马。作为这时期冲国的重点项目,这几种自行火炮理论上都会有一个数字编号不过并没有记载,此外因为国内自行火炮的编号样本太少且没有规律(30X是大杂烩,32X则到80年代才发现启用)这几个项目的编号没法进行猜测。

2.1 双37自行高炮

双37自行高炮这部分主要是按哈军工二期学生李从德的回忆文章来写。双三七自行高炮被称为我国第一台坦克自行火炮综合体,相关文字中称呼其为联合体小高炮、水陆两用双三七自行高炮等,被称为联合体高炮综合体的原因是设计上雷达、火炮、载具三合一,有资料称具有全天候、全自动、自行化特点的37高炮,联合体小高炮是哈军工四炮的记载相对最多的。

许光达57年12月27日给黄克诚等人的信里就明确提到“在第二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生产双管高射自行火炮……”。在李从德(时为哈军工4系坦克专业学生)的回忆中,他58年7月初前往一汽参加设计我国第一台红旗牌轿车,之后9月初前往618厂参加设计63式原型车的前身58-72装甲车,负责设计底盘离合器和操纵机构的设计,任务完成后又于11月初前往重庆长安机械厂参加联合体小高炮的设计,当时设计组由哈军工装甲兵工程系、炮兵工程系和北工坦克教研室组成,由长安机械厂(456)负责试制,回忆者负责总体设计;当时进行具体设计时同时还在制作木制模型(注:应该是等比例模型,回忆中用词是庞大的)作为模拟器,供修改试制时参考。设计及修改设计的过程可能持续了快一年,59年5月初李从德他们还在重庆。再后面这个自行高炮即将投入试制“变木模型为真火炮”时,李从德被急电召回学校并在十一前夕前往创建于西北的我国第一所空军导弹学院工作,后续的回忆就断了。总体来说这个车后续有没有完成试制、后续试验情况如何这些就不得而知了,但总体而言这车最终没有进入生产。另外北工薛寿漳的夫人狄雷当时就在重庆设计自行火炮,不清楚是否与此有关。此外《包头市志 国防工业卷》里包二机设计所的资料里提及58-64年间承担37毫米自行火炮、130毫米海炮、100毫米高炮供弹机、双管57毫米舰炮的设计与改进,从年代看这里的这个37毫米自行火炮可能就是这一节的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的底盘如上文所说是一款特制的底盘,按照李从德的说法还是水陆两用底盘,设计组前往设计的工厂是长安机械厂,当时能生产吉普车和一些枪炮,后来的生产方向是小口径舰炮与高炮,这样一个厂子有能力生产自行高炮用的底盘吗?不清楚当时是打算让别的厂提供底盘还是打算让456武德爆发自己搞底盘,底盘研制的过程中是否有过什么更改也是不明。这个项目的火炮则与后来的76式双37舰炮很有关系,李从德的回忆称这个项目后面继续发展,最终在76年定型列装海军舰艇,也就是76式双37舰炮;另一篇文章称这时期的双管37毫米自行高炮是典型的长胡子项目,到1988年定型周期长达29年(88式自行高炮装的也是76式双37);在《重庆国防科技工业志》中记载:1958年,456、497等6个单位共同在456进行双管37毫米舰炮的研制工作,于62年4月试制成功样炮,之后该炮转交497继续研制,最终就是76式双37舰炮。这么看来这个项目在后面下马后可能将火炮研制的部分继续以舰炮的项目延续了下去。这个项目最终的完成度不明,考虑到没有这时期制成自行高炮的相关记载应该并未制出实车。后来的76式双37的样炮装到了江麓67-69年的301自行高炮一阶段两辆样车上,再往后自78年重启的301高炮三阶段最终发展为88式自行高炮,国内双37自行高炮的发展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这个项目目前没有照片图纸之类的被发现,因此外观不明。59年12月23日⑤视察哈军工炮兵工程系自行火炮模型的一张照片里墙上有XX(被挡住)公厘双联高射炮的挂图(发在哈军工四炮的最下面),可能就是这个。此外58年9月彭德怀视察哈军工有一张照片黑板上画着一个37高炮、指挥仪、雷达合一的双37高炮图(这张照片的标注为彭在实验室与教员讨论问题,有本书上疑似错误标注为53年(大概是58年)彭听取学员汇报新型坦克设计方案),不清楚是否与此有关。


李从德当时在重庆的合影
李从德当时在重庆的合影

本身这个题材就没几张能插的图,不管有关无关贴上来吧

?


1.2自行240毫米迫击炮

第二个要讲的是哈军工的自行240迫击炮。240迫击炮的前期设计如上文所述,在项目确定后前往南京307厂进行研制,据当时还是北工学生的安哲子回忆58年10月到59年6月他前往南京307厂进行240毫米自行迫击炮的设计,当时参加设计的是北工三系和哈军工四系各两个老师带八个学生,北工带队老师其中一位是魏宸官(不过魏宸官老师的相关回忆中未发现提及这次自行迫击炮设计的相关内容),北工三系和哈军工四系毫无疑问都是前去设计车体的,还是那个问题307厂一个造迫击炮的有能力试制底盘吗?不清楚是准备找有能力试制装甲车辆的厂战术指导还是让307武德爆发一下自己试制,毫无疑问哈军工二系(炮兵工程系)及相关单位也应该派了一拨人前来进行火炮设计。除此以外没有更多研制经过的记载,目前来看后面底盘应该是没试制出来,炮呢有资料称“240和140迫击炮的研制都因为技术问题或装备问题中途下马,未取得成果,以致中国大口径迫击炮至今仍有空缺”也没有试制出来。

关于这个自行火炮的设计思路倒是可以好好说一下。底盘方面没什么可说的,作为一款特制底盘又没有图纸模型照片之类的被发现具体不明,基本也就按照国外研制过的大口径自行迫击炮猜一下了。火炮方面,240迫击炮当时计划研制牵引式和自行式,作为一款大口径迫击炮研制时设计了什么发射方式装填方式不明,这门炮的设计上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炮当时是计划搭载原子弹头的!咚 咚 噔(心 肺 停 止),这一点与许光达文章中提到的坦克师机械化师都应装备近程导弹火箭(带原子弹头的)大体对应,大概在设计时就是计划配属给师一级用来发射战术核弹。迫击炮发射核弹头自然容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计划为该炮研制火箭增程弹,实际上当时的哈军工的确在迫击炮增程弹方面有一定研究,58年9月2日彭德怀视察哈军工参观了增程炮弹,58年9月16日某人视察哈军工,向其汇报迫击炮增程弹的研制情况,某人对此高兴的表示:“迫击炮能打70公里远,过去我们想都不敢想,这要是搞成了,可真是了不得啊。”当时的哈军工就为160毫米迫击炮研制了增程弹实物(国内当时仿制了56式160毫米迫击炮),于59年进行了试验,哈军工的160迫击炮增程弹据称能提升一倍射程。总的来说就是如此,这个项目设计理念大体类似二战时日本的四式300毫米自行迫击炮,不过与时俱进增加了发射核弹头的想法(反过来也可以说设计比较超前,露西亚70年代才搞了2S4郁金香),大口径发射增程原子弹头,很有精神!(武 德 炮)只能说太哈人了蓝皮老鼠.jpg

1.3/1.4自行130毫米加农炮与自行152毫米加农炮

由于这两样在哈军工四炮中属于相关信息比较少的又共用一款底盘,这两个就在这一节里一起说一下吧。自行130炮、自行152炮基本上除了项目本身被提及外没有什么具体的信息,大体的研制经历和哈军工其他项目类似,目前没有二者前往什么工厂研制的信息,不过根据240自行迫击炮和双37自行高炮前往456和307这些相应的炮厂以及国内当时相关工厂分配的任务方向来看,个人推测自行130炮、自行152炮应该是前往127厂进行设计,当时国内仿制苏制130、152炮都是在127进行的,仿制59式130炮的文章里还有提及当时130炮的试制安排了北工哈军工配合。127厂大概并没有底盘试制能力这二者的底盘是找相关厂战术指导还是让127武德爆发搞底盘不明,目前来看附近哈一机的资料并未提及这方面的内容,其他厂的资料里也没有。在著名迫真纪实文学《履带岁月》中李蕴学的部分提及了一点130自行火炮的内容,称当时给李蕴学分配的任务就是参加130大口径自行火炮的研制,他被指定担任整车总体负责人。这一块还提及当时明确指示“不要让苏联专家参与”,关于这点有些迷惑,当时中苏关系还未破裂同时轻型坦克的研制有苏联专家参与(评审会上汇报哈一机方案的即是苏联专家马秋辛)水陆坦克的研制也有参与,为何自行火炮的研制就这么注意呢?反正不管怎样,没有了露西亚的德性输入很多厂子后面首先就瓦房店化了,130自行火炮自然也是搞不出来的,基本上估计在61年左右就下马了,152自行炮同理。130自行炮的相关记载基本都是描述这时期自行火炮研制的地方最后来一句130自行火炮等最终都没搞出来,152自行炮记载则更少,每次出现都是和其他几个项目一起出现从未独立记载过。


永远失败中的130炮

?

关于两炮的性能方面,底盘上二者共用一款特制底盘,如上文所述是这时期装甲兵计划试制的六种装甲车辆(底盘)之一,关于这个底盘没有什么记载,不过在哈军工的相关照片里出现过自行火炮木制模型的照片可能与此有关。火炮方面,二者一开始都应该采用的是哈军工研制的新炮,这时期哈军工的确有在搞130炮,有记载称“203教授会(注:炮兵工程系为哈军工二系,不同方向教授会(教研室)编号为20X)承担了130加农炮的内外弹道设计部分。内弹道为保证膛内PT曲线平缓平衡,鲍廷钰教授创造性提出了多孔梅花型火药,当时没能生产的情况下,弹道试验室同志动手把普通七孔火药粘贴成多孔火药块,在N23机关炮上试验取得可靠数据。”这方面后续有没有变动不明。此外这时期有过一个新型大口径远程火炮的项目,为计划射程30公里的152炮,这个项目当时就在127厂进行研制,后来研制断断续续最后成了86年定型的新152加农炮(86式152加农炮),不清楚这个是否就是自行152的搭载炮。

此外和北理工那个59-16模型留下了照片类似,哈军工的自行火炮这时期也有制成模型被林登视察从而因为“物因人贵”的原则蹭镜出现在照片中,这样的照片有两张都是⑤59年12月23左右前往哈军工视察被拍到的,在相关书籍中提到⑤在炮兵工程系查看了几种新型火炮的研制情况。拍摄地点如今是哈工程21号楼127室如今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可编程逻辑及数字系统实验室,当时是炮兵工程系的火炮陈列室。(如今这一间的墙上还有个牌子专门写了这次视察的事)

第一张照片拍到自行火炮模型的照片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照片从侧前方拍到了模型的中后部,这款自行火炮结构大体为前面为驾驶员与发动机传动,中间有一个乘员舱(不排除同时装载弹药),有两个舱门一个上面安置有一挺高射机枪,车后部为火炮,火炮安装在车体上的结构比较奇特,炮身侧面履带上有储物箱。此外这张照片墙上有一个XX公厘双联全自动高射炮XX的图,不清楚是否与哈军工的双37自行高炮项目有关。



?第二张拍到自行火炮模型的照片如下图所示,这张照片上的自行火炮模型拍到了车体后部,可以看到同样是火炮后置结构,火炮两侧有侧壁,可以发现细节上与第一张不同,这是两款自行火炮的模型。



这两个自行火炮的模型怎么说呢,大体设计上真是非常的朴实,神似朝鲜的自行火炮,我还以为哈军工的大学生能整出点什么新活呢。这两个基本上就是把火炮给直球安装上车,由于不是SU-76那个敞开战斗室安个炮的样式,并不具备车内作战能力,基本就是后面跟个弹药车,到阵地后乘员舱下来一车面包人装弹开打,相比牵引式节省了解开挂钩推炮部署和挂上挂钩跑路的时间。从模型的外观结合哈军工的自行火炮项目采用排除法,这两个可能是哈军工的自行130炮、自行152炮的模型

最后再说一个东西,当时哈军工装甲兵工程系的主要研制项目是水陆坦克和轻型布雷车,现在我们知道60年代国内并没有一款火箭式布雷车服役,这款轻型布雷车毫无疑问是没有研制成功。这个东西提到的就一句话没什么可说的,我也就不单列一项就在最后提一下得了。

二、其他自行火炮项目

这时期除了哈军工四炮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自行火炮的相关记载。

2.1 8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

50年代末曾有过一个8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项目,这个项目和哈军工四炮一样是当时的重点项目,编号不明,58年10月会议通过的33个项目中即有自行反坦克炮一项,后面交给了哈一机和247合作研制,在60年试制了一辆样车。

这个项目在哈一机厂志中记载“60年研制了一台8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因炮和底盘都不成熟,没有成功”;在247厂志的记载中提到了一个“273-85自行炮”,247厂当时的主业就是生产小口径地炮,55式57毫米战防炮、54式76毫米加农炮、56式85毫米加农炮都是他们搞得,同时247是哈一机的长期供炮单位(以至于搞120反坦克炮时都想找哈一机用62式底盘整一个),这一节还提到过一个“274-76坦克炮”(即用于62式63式原型车的60式76坦克炮),编号挨着的这个自行炮也是60年的产品毫无疑问也就是这个8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此处还提到该自行炮和其他的一些炮“因战术不当,性能欠佳,而中止研制”。另外提及一点,这个项目是由那个单位提出的不明,目前未在哈军工北理工等单位资料里发现相关内容。哈一机的8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目前没有留下照片线图或发现实车保留。

结合上面的信息来看的话,这个项目由247提供火炮,由哈一机提供底盘。从火炮不成熟/战术不当性能欠佳中止研制来看85毫米反坦克炮是当时新研制的火炮而不是现成火炮上车。从底盘方面进行猜测的话,如果该自行炮的底盘是一款特制底盘或在某款底盘上进行大改的话,这个自行炮具体情况无法猜测前置后置都有可能;如果采用了现成底盘的话——相比于哈军工四炮的大概均未制出实车的研制情况来看有试制样车且记录了底盘生产厂的85自行火炮使用现成底盘是很可能的,当时的哈一机真正能拿来充当这个底盘的也就只有62式的原型车132的底盘(可以采用排除法,首先533装甲车不可能,其次哈一机研制的空降坦克也着实不太可能),就目前所知132的确是有过变型车研制的如627的422中型牵引车,另一方面当时国内坦克设计迷信苏联经验束缚在多大吨位的车按多大口径的炮(炮车比)的条条筐筐中,轻型坦克是76炮,后来61年轻型坦克试图安装85炮时也是改装了一辆样车进行试验成功才决定安装,总的来说当时以轻型坦克的底盘设计这么一款固定战斗室安装更大口径火炮的自行火炮是很合理也是很可能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款自行火炮的外形应该类似SU-100这样前置固定战斗室自行火炮,不过底盘是62式原型车132的底盘。(如果我坦克世界客户端还在分分钟拿里面基于62式原型车132编造的意淫车WZ132A的模型P一个这玩意出来)

如果这款自行火炮采用的是62式原型车132的底盘,那它下马的原因实际上也很简单了,轻型坦克设计的修改致使基于原先设计的变型车停止研制最后终止比如422牵引车就是这么下马的,所以这个底盘是不成熟的;另一方面,国内一直有以口径而不是具体威力穿深论英雄的习惯,比如有些文章会说什么西洋人90炮被露西亚100炮远胜所以搞了105炮接着露西亚又搞了115炮超过了西洋人然后口英咭唎又搞了120炮超过了露西亚云云,所以可能在当时人看来轻型坦克都能装85炮了一个固定战斗室的85炮自行火炮还有什么意义(战术不当)?再然后作为一款新研制得85炮研制中或多或少会有各种问题自然是不成熟/性能欠佳的,总之这个项目就这么死球了。

2.2 水陆两用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水陆两用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的记载仅见于南理工的资料中。《南京理工大学记事1952-2012》、《南京理工大学史话》中都记载了这么一段内容“60年9月在全国性科研群众运动的推动下,炮兵工程学院开展了以100公里大威力火箭及其控制系统与火箭火药、中程地炮雷达、122毫米自行水陆两用自行榴弹炮为中心的‘三条龙’群众科研攻关活动。参加这次科研的达500多人,直接参加三项重点任务的达288人,建立了28个技术设计组,历时两个多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除此之外未发现其他相关记载。在哈军工的相关记载中未提及自行122榴弹炮的相关内容,在南理工的相关记载里60年9月-11月进行了这个的科研,这么来看这个项目或许是哈军工开始解体炮兵工程学院迁出独立后开展的,这时期水陆坦克原型车211小批量生产,这个项目不排除采用了相对成熟的211底盘,由于信息缺少这个项目的具体情况研制经历最终进度不明。南理工兵器馆有一些南理工校史科研的展牌不清楚有没有提及这个的,在网上找了一下也没找到60年左右的展牌照片(没去过实地)。此外有一点要提一下,58年左右的国内自行火炮的研制各方面都有却莫名其妙缺了自行榴弹炮相关研制,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2.3 双57自行高炮早期作品

目前对于ZSU-57-2的国内仿品的认识一般是80年代国内基于321炮兵通用底盘与69-II式基础上改装的底盘试制过4辆样车企图外贸不过一辆都没卖出去,实际上从目前的一些零碎记载看,在60年左右国内有过ZSU-57-2的冲国版研制,这个项目编号未知,应该于60年代前期试制了样车。

据包一机邓朝柱的回忆,55年朱德访苏时参观过T-54底盘改作的变型车双57高,并且苏方将一辆样车和全套产品图纸给了我们,从这里看国内曾经有过ZSU-57-2的样车与资料,这也为双57自行火炮的仿制打下了基础(不清楚实际有没有拿到手)。据葛和媛的回忆,大跃进时期包一机上马的军民品项目中就有双管自行火炮。在方慰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60年后我们不仅生产了坦克,还试制了双57自行火炮、411挖壕机、411牵引车、414履带式运输车,这是明确提到试制了双57自行火炮的一处记录,一起提到的是411牵引车系的这几个60年代初的变型车,在后面一句说的是62年搞了好多民品,我一开始以为这里说的是80式高炮后面想了一下觉得这里应该指的是60年代的东西,然后找到了几处对应的记录。然后在《包头市志 国防工业卷》中对于60所的描述中提到:61-65年间60所先后研制先后研制了轻型坦克、水陆两用坦克、重型坦克、装甲运输车、轻型牵引车、重型牵引车、自行火炮等产品。60所和617分分合合但最终于70年被617合并,这里提到的自行火炮肯定是在此之前的东西,这里提到的自行火炮可能指的就是这时期包头搞得双57,也不排除指的是这时期60所参与设计的其他试制过的自行火炮(比如自行85炮,60所并非没可能参加过相关设计)。以上是目前我找到的关于包头仿制双57高炮的相关记载。

总体来看,55年获得样车资料后开始翻译图纸资料,58年左右项目上马,然后从与411系的车一起提到来看,可能在60年代前期试制了实车,然后由于某些原因下马。然后再来考虑一下试制双57高炮的可行性,如上文所述55年获得过ZSU-57-2的样车与资料这样就有了仿制基础,然后在底盘方面,这时期包一机开始生产59式的底盘,ZSU-57-2不具备雷达对底盘应该并没有供电散热方面的特殊要求,59式的底盘或进行了一定改装的底盘足以胜任;而在火炮方面,ZSU-57-2的双联57炮是以C-60为基础研制的,国内包二机于63年成功试制了C-60的国内仿制品59式57毫米高炮4门,65年开始生产(虽然到80年才定型),国内这时期也在进行双57舰炮的研制于66年试制第一轮两门样炮,总体来说这时期国内具备了试制生产C-60以及C-60基础上改为联装炮的一定能力。总体来说,这时期这时期国内有双57自行炮的研制计划也有底盘和火炮的一定生产能力,在不考虑可靠性方面的情况下,将双57联装炮拼到59式底盘上面不应该有问题。不过至于为何冲国到最后也没量产冲国版的ZSU-57-2,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是技术问题:就59式57高和66式双57国内定型的磕磕绊绊以及国内其他高炮的研制历程,我着实很怀疑国内把57高联装上车会出现多少可靠性问题(这时期的59式同样有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是底盘的产能,59式的产能很长一段时间都很捉急,包一机还因为5年只出了180辆59被点名骂过,在坦克产能不足的情况下并不可能分出多少给变型车(411牵引车这些东西实际上应该也没生产几辆)

60年代试制的双57自行高炮着实是个很难得的发现,这玩意既没有主流的资料记载,80式的相关文章也不会提及这么一个早期产品(这点我着实比较无语),相关志书里也没有明确记载,没有样车保存下来也没有照片流传,只出现在相关人士的回忆中的个别语句中,只能说太申必了。不过想了一下111的情况感觉实际上也正常——111如果不是因为底盘扔到了坦博从而杂志上有相关文章继而被广大关注,就只有相关资料里模糊的试制重型坦克的单句记载了,要是角色互换把这个高炮的样车扔到坦博而把111扔垃圾堆/卖废铁/回炉,到时候恐怕就是“震惊!冲国60年代竟有这种防空黑科技!阿美阿露直呼不可战胜!”(迫真),而另一边则是“竟然从相关人士的回忆和一些零星记载里来看冲国竟然还研制过重型坦克,这个发现太难得了!”

2.4 160毫米自行迫击炮

这个项目仅见于北理工58年9月23日到10月6日提交的第二批八一献礼展品中,除此以外没有其他信息。这个东西出现在北理工的第二批展品里,参考北理工展品里的59-16轻型坦克的情况来看,这个项目可能也是进行了方案设计然后进行了一定具体设计递交了展品(当然这个项目进度太慢赶不上第一批展品只能上第二批展品也不是没可能),这个项目具体情况以及后续是否前往工厂进行研制进度不明。此外这时期北理工也在进行火箭增程弹的研制,像8月1日第一批展品中就有火箭增程弹,第二批展品中出现了一个125毫米火箭增程弹,这个项目可能也采用了这方面的设计。顺便在这里提一下,北理工当时是有火炮弹药系的,因此八一献礼上北理工的展品里也是有众多枪炮内容的,理论上讲北理工这时期也应该有一些自行火炮研制项目,不过由于北工的火炮弹药项目后来迁给了太原机械学院(后来的中北大学),这时期这些项目的相关记载基本就不会有了(两边不挨,北工中北都不会有太多的记录)

结语

本文要说的内容到这里就基本讲完了。总体来说冲国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段时间进行一批自行火炮项目的研制,这些项目完成进度不一,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这些项目全部木大。这些项目失败的一方面是技术上的问题,这些自行火炮很多采用了新炮新底盘新部件或者是240迫击炮这种国内未涉及过的领域/制定了过高的指标,这样进行研制对于当时冲国的坦克武德水平而言自然是搞不出来的;不过技术方面问题对于当时的自行火炮研制而言是艰难的挑战却不是致命性的因素,说的直白点技术不足大不了像轻型坦克一样对原先设计进行恶堕就完事了,自研新炮改成仿制的苏联炮,特制底盘想办法向这时期的成熟底盘靠拢,部件也尽可能采用成熟可通用的部件,像上面哈军工被拍到的可能是130、152自行炮的模型大体设计过于朴实,我感觉这样的设计只要把难搞的新部件去掉采用成熟火炮,底盘用这时期比较成熟的坦克、牵引车的部件整一个(就那个构造实际上感觉完全可以用履带牵引车、履带输送车的底盘放大改出来),实在不行大不了改成车上行军射击时部署驻锄/旋转支座的机动炮架,我觉得这没有什么搞不出来的。

而另一方面是产能的问题,说的直白点就是国内的相关装甲车辆工厂的产能都相当捉急,包一机前五年180辆被点名批评,哈一机前三年产量只有120辆,256一面要生产履带牵引车一面要生产水陆坦克而水陆坦克我看到过的一个数据是90年代国内服役的水陆坦克与变型车加起来不到500辆,后来建成的厂子也差不多,江麓坦克高炮反复横跳到62式停产只有200+产量,一拖704到停产产量只有500辆。这时期这些厂的首要任务是满足部队装甲车辆的需求生产坦克给部队补空缺,如果生产自行火炮毫无疑问要占据大量产能,一辆自行火炮的工时要大于一辆履带式/轮式牵引车+一门牵引式火炮(而且牵引炮可以用国内各种卡车乃至吉普车来拉),总的来说国内装甲车辆的产能以及国内部队的装备状况就决定着这时期不可能生产自行火炮。再到后面由于中印战争以及越南战争的影响国内研制方向转向了现有枪炮的轻量化,再到后面一度准备转进骡马化。再往后履带式自行火炮再次出现就要到70年代的两款70式了(实际上现在来看两款70式的出现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69年开始618开始扩建生产线提升产能提出了千台规划),总的来说就是如此。

国内一直以来对于这时期的自行火炮研制都是遮遮掩掩不会有正式的文章,有提及的也只是一两句带过,怕是不想暴露黑历史吧!(大嘘)于是写这个东西基本就得到处找零碎内容来拼凑了。这种宣传导致国内对于自行火炮的认识就是70式是第一款在此之前没有,这种装甲车辆史观的典型影响就是著名坦克游戏?WOFT?里的冲系TD,全线金银共计11辆全是编造的意淫车,emm这种科技树我觉得已经不能用好或烂来形容了,我觉得应该说这种科技树已经达到了一种行为艺术的境界,这段时间战游网又搞出了新一代 战 游 网 幻 想 战 车——冲国十级TD——野兽战车114SP2,战游网的想象强而有力我不知道说什么好。至于信息这么发达的今天在冲国自行火炮方面还有人觉得“冲国就是没TD出啊,战游网不编怎么给你出车”“本来就没得出啊,SU76、SU100、ISU122、ISU152搞起来,就喜欢换皮车车,不换皮不玩越换皮越爱玩”,只能说我们冲国壬的壬均坦克武德水平就是这样的

(浏览 1,140 次, 今日访问 4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