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搏斗——夺取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

滕飞


滕代远(前排左二)与李达(左一)、陈锡联(右二)等战友在1945年对日军的最后作战过程中
滕代远(前排左二)与李达(左一)、陈锡联(右二)等战友在1945年对日军的最后作战过程中

1943年8月以后,彭德怀、刘伯承、罗瑞卿等八路军前方总部领导受中共中央命令先

后返回延安参加党的“七大”,中共中央决定:“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负责前方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领导工作。“前总”参谋长滕代远主持八路军前方总部的全面工作和对八路军各师、军区(主要是中共北方局、前方总部直辖的太行军区、太岳军区、冀南军区、冀鲁豫军区,四个大军区司令员分别是李达、陈庚、陈再道和扬得志;政委分别是李雪峰、薄一波、宋任穷和黄敬、旅、团、二级军区、三级军区以及军分区的军事作战指挥,还有对八路军晋西北军区、晋察冀军区、山东军区也相继发出作战命令。滕代远命令各军区集中兵力、严密组织攻城战役。从4月到6月,我八路军前线各野战军、总部警卫团主动向日本军队发起战略进攻。在滕代远直接指挥下,八路军发起豫北战役、中条山西部战役、安阳战役等一系列对日军的歼灭性战役。此照片为1945年4月,八路军前总参谋长滕代逺亲自到作战一线指挥太行军区部队(司令员李达、政委李雪峰)和总部警卫团收复日军占领的辽县县城后,在攻克后的日军阵地上留影。左至右:李达、郝汀、滕代逺、何正文、陈锡联、申伯纯。(建国后,李达、何政文、陈锡联分别担任总参副总长,申伯纯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1943年8月彭德怀、刘伯承、罗瑞卿等前总领导受中共中央命令先后返回延安参加党的“七大”,中共中央决定:“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负责前方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领导工作。“前总”参谋长滕代远主持八路军前方总部的全面工作和对八路军各师、军区(主要是中共北方局、前方总部直辖的太行军区、太岳军区、冀南军区、冀鲁豫军区,四个大军区司令员分别是李达、陈庚、陈再道和扬得志;政委分别是李雪峰、薄一波、宋任穷和黄敬、旅、团、二级军区、三级军区以及军分区的军事作战指挥,还有对八路军晋西北军区、晋察冀军区、山东军区也相继发出作战命令。滕代远命令各军区集中兵力、严密组织攻城战役。从4月到6月,我八路军前线各野战军、总部警卫团主动向日本军队发起战略进攻。在滕代远直接指挥下,八路军发起豫北战役、中条山西部战役、安阳战役等一系列对日军的歼灭性战役。此照片为1945年4月,八路军前总参谋长滕代逺亲自到作战一线指挥太行军区部队(司令员李达、政委李雪峰)和总部警卫团收复日军占领的辽县县城后,在攻克后的日军阵地上留影。左至右:李达、郝汀、滕代逺、何正文、陈锡联、申伯纯。(建国后,李达、何政文、陈锡联分别担任总参副总长,申伯纯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八路军前方总部直辖的四个军区中,尤显李达司令员领导的太行军区所取得的战果辉煌。他们严格按照八路军前方总部的命令,从1月到4月对日军主动发起进攻。执行八路军前总的战略意图——歼灭盘踞在道口至清化铁路及其两侧地区的日军第117师和伪军第5方面军,开辟道口、清化铁路两侧的豫北地区,打通太行根据地与豫西根据地的联系。

1944 年,滕代远与李达指挥的八路军前方总部警卫部队与太行军区部队共作战4048 次,攻克、逼退日伪军据点和碉堡364 个,解放国土4748 平方公里,解放人口57 万余人,毙伤日军2440 名、伪军7339 名,俘虏日军16 名、伪军3346 名,另有日军4 人、伪军402 人投诚或反正。我军的伤亡为3000 余人。

1944 年12 月30 日,《新华日报》(太行版)发表的新年贺词,提出了太行军区1945 年的作战目标:“坚决粉碎敌人的大小‘扫荡’,积极向敌人进攻,夺取敌人在我们周围的某些据点,以‘巩固根据地,缩小敌占区’,保卫根据地的人力财力,保存与积蓄力量,准备直接投入反攻,把日寇从大城市与交通要道驱逐出去。”八路军前方总部的作战计划,主要是:继续开辟豫北、晋南根据地,巩固发展豫东和豫西解放区,打通华北与华中的联系,围困拔除深入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

1945 年1 月,为开辟道口镇(今河南滑县城)至清化镇(今河南博爱县城)一线以南地区,加强太行军区与豫西新区的联系,太行军区第7、第8 军分区部队以及平原党校警卫团,共4 个团另3 个独立营,在豫北发动了道清战役。

刘伯承师长常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所谓“五行”,是他概括的对作战行动最有影响的五个要素,即任务、敌情、我情、地形、时间。刘伯承“五行术”的核心,就是要求准确地掌握这五个要素,运用于战场。道清战役打响前,八路军作战部队运用刘伯承的“五行术”,做了精心而充分的准备。战役进程基本上是按照总部首长的筹划发展。

道清战役第一阶段,由地方武装和民兵袭拢日伪军控制的城镇据点及交通线,第7、第8 军分区部队于1 月21 日夜间突然从修武以北的九里山地区南下,越过道清铁路,远程奔袭小东镇和宁郭镇,歼灭守敌伪兴亚巡抚军和伪保安大队一部,攻克了两镇。继而战役第二阶段,参战部队主力事先全部后撤到根据地纵深辉县以北的南平罗地区,迷惑道清路以北的日伪军,以为我军已无力再战。见敌军已松懈下来,总部首长决心拔除道清路以北的日伪军据点。我军仍然根据“重点主义”的用兵原则,调来第三军分区的第769 团参战。

2 月20 日战斗打响,3 个团进攻庞炳勋所部伪独立第14 旅旅部五里源,2 个团进攻五里源外围据点陆村。

陆村和马坊、焦庄等据点先后被攻克,五里源之敌也在我军数次猛攻之下动摇,放弃据点开东门逃跑。可惜我担负堵截任务的部队疏乎大意,使五里源守军大部侥幸逃脱。“乱弹琴!”总部首长严肃地批评了该部队指挥员,总部首长要求各部队都吸取教训。随后,总部首长命令各团抓住敌人军心动摇的机会,立即东进辉县地区扩大战果。各团迅速行动,其势如破竹相继攻克赵固、峪河、百泉等据点,摧毁敌碉堡59 座。

3 月6 日,部队一度攻入辉县城甫关和西关,总部首长见敌守军兵力尚有一定实力,城防工事坚固,加之新乡日军出动增援,我军恋战将不利,遂命令部队撤出辉县城。

战役第三阶段,是在敌人预料不到的时间、地点发起。敌人判断我军可能会进击东北方向的辉县、获嘉、修武,故而急忙收缩兵力,加强对这三城的防务。总部首长发现敌人调整部署以后,造成北起新乡、西至郑州、东至开封这个三角地带相对空虚,便决心兵出东南方向的原武、阳武(今原阳)地区作战。

3 月22 日,第7 军分区主力在武工队配合下越过平汉路,突然袭击原武外围的王村、盐店、葛庄等据点。原武同驻有重兵的新乡、开封、郑州均相相距不远,日伪守军无论如何想不到八路军能打到这里来,因此疏于防范,我军就是利用他们的这种麻痹心理,打它一个措手不及,逐一拔除原武外围各据点。原武城郊据点的日伪军闻讯,惊慌失措纷纷缩回城内,使原武城失去拱卫,我军两度乘隙揳入城中,歼敌一部后再撤出,更增加了日伪军,特别是伪军的恐慌。伪保安大队300 余人在军官带领下反正。我军越过老黄河,兵锋已逼近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城郊。敌伪河南省当局惶惶不可终日,一度下令关闭开封城门,以防八路军突袭。在第7 军分区部队横扫原武、阳武地区的同时,第8 军分区部队南渡沁河,西进温县、孟县地区,也打了敌人一个晕头转向,部队一度攻入温县城,造成很大震动。

4 月1 日,道清战役结束,我军共歼灭日伪军2500 余人,解放国土2000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75 万;还建立了4 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打通了太行根据地与新开辟的豫西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在道清战役发起之前,总部首长还部署太行军区的其他部队向敌占区出击,以使敌人顾此失彼。各军分区部队英勇奋战,有力地策应了道清战役,均取得了可喜战果。第3 军分区部队于2 月20 日攻入襄垣城,歼敌100 多人;第2 军分区部队3 月5 日奇袭日军马坊据点,全歼日军一个小队,活捉小队长北岗;第3、第5 军分区部队联合作战,3 月16 日向安阳以西敌伪据点发动进攻,攻克伦掌、东艾口等6 个据点,歼灭伪剿共第1 路军所属第3 团大部。

道清战役是一次成功的运动战战役。战役结束后10 天,1945 年4 月11日,中央军委在致新四军、八路军南下支队和东江纵队领导人的电报中,肯定了这次战役的经验。电报指出:确实弄清敌情,实行“重点主义”的兵力部署,采取不规律的闪击行动,并加强伪军工作和开展地方工作等,是战役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对道清战役得心应手的部署和指挥,显露出作战指挥员深谙刘伯承军事思想的精髓,在军事指挥艺术方面已相当成熟。中央军委的电报,无疑也是对他的褒奖。

道清战役结束后,作战指挥员并未歇脚,疾速赶回太行军区所在地涉县赤岸,部署和指挥了太行军区第2、第3 军分区部队与八路军总部警卫团的一次联合作战行动。

4 月6 日,上述三部分队伍开始行动,向白(圭镇)晋(城)路、同(大同)蒲(州)路沿线的日伪军发动进攻。在与祁县、太谷、平遥的敌人激战后,拿下了十几个据点,并乘胜袭入祁县城。这次作战破毁敌人控制的铁路多段,歼灭日伪军280 多人。

太行军区部队联合行动,英勇作战,攻城拔寨、连战皆捷。国民党军队丧师失地、屡战屡败。日本军方也不得不承认:“太行军区的共军一向被称为该边区军区中的最精锐部队”。可以说,正是包括太行军区在内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的浴血奋战,沦陷的国土得以收复,饱受战乱、遭敌寇涂炭的人民重获自由解放,并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期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浏览 363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