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先生在上绞刑架前和一同受刑的路友于以及张挹兰的合照

来源:微薄@蓝鲸老湿

李大钊先生在上绞刑架前和一同受刑的路友于以及张挹兰的合照,三人坚定的神情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共产党人的气节。

1927年的春天无比寒冷。晚开的红梅预示着血雨必将降临。

当南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密谋向左派和共产党开刀的时候,北方奉系军阀张作霖先行一步,于4月6日派宪兵军警包围了左派的“庇护所”苏联大使馆,逮捕了李大钊、路友于等数十人。

4月28日,张作霖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向“法庭”下达了判处李大钊、路友于、谭祖尧、邓文辉、张挹兰等20人死刑的命令。之后20位革命志士分乘6辆囚车,被押送至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在那儿,早已经摆好了刚从国外购进的绞刑机。

但“因杆(即绞架)少人多,故分批执行。第一批为李大钊、路友于等”(据《世界日报》)。于是李大钊率先登上绞刑台,紧随其后的则是路友于。鉴于史料阙如,不知道他们临刑前有没有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是不是高呼了口号或者吟唱了诗歌;唯一能肯定的是,李大钊、路友于以及张挹兰女士,就义之前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一张他们的合影。

然而合影并不是烈士的主动要求,而是杀人凶手的特意安排。张作霖们原本希望藉此留下一点“犯人”怯懦怕死临刑变节的证据,以便日后在报刊上大肆宣扬;却不曾料到,这倒为英雄们提供了向这个世界展示其伟大灵魂的机会;更不曾料到,这张照片将永存史册,成为后来人“不忘初心”“红色教育”的绝好教材。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其实李大钊、路友于完全可以及早撤退,躲过劫难;但是没有。他们决计坚守阵地,从容等待,等待这部“历史剧”激动人心的大高潮的到来。

从容,这是烈士“定格”了的神情。这种神情后面的巨大力量我们无法估量。记得黄宗羲说过:“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此话意味,且让我们慢慢地咂摸吧。

(浏览 5,388 次, 今日访问 2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