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百年辉煌?红色记忆”22期∣李达:贺龙同志在西南

微蒲江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蒲江文博、史志办、档案馆深入挖掘与利用文献、地方志等档案资料,以“百年辉煌·红色记忆”为主题开辟专栏,全面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蒲江社会的百年历史巨变。该专栏,紧扣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主线,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经纬,生动鲜活地讲述了党在蒲江艰辛曲折却伟大辉煌的百年奋斗历程与丰功伟业。

蒲江“百年辉煌?红色记忆”22期∣李达:贺龙同志在西南

此系列第22期推出的是

李达关于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

配合刘伯承、邓小平第二野战军作战行动

率部挥师四川解放成都

的回忆录


贺龙司令员


贺龙同志在西南

文/李达

注:李达,成都战役时任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此文摘自李达《贺龙同志在西南》(《回忆贺龙》,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一文。

毛主席、中央军委在部署解放大西南战役时,给予贺龙同志的任务是:率部配合刘伯承、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第二野战军的作战行动,积极吸引和抑留国民党胡宗南集团于秦岭地区,待第二野战军断其退路时,迅即占领川北及成都地区。贺龙同志接受任务后,和李井泉、周士第等同志率领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兵团及第一野战军主力之一部,分兵三路,从陕西南下。

在进军中掌握部队前进速度,是取得这一战役胜利的关键。当时部队指战员情绪高昂,盼望加快进军速度,早日解放大西南。贺龙同志耐心地对大家说:“这次,毛主席给我们确定的作战方针是先慢后快。开头,我们从北面进攻的速度要稍慢点,过快了就会惊动胡宗南,他就可能逃跑。等刘、邓大军从南面切断了他的后路,那时候关起门来打狗,我们可就要快了。”


贺龙与王维舟、周士第在研究战役部署

(摄于1949年12月)


这时胡宗南正狂妄地自吹自擂,说什么他“三个兵团防守的秦岭防线,万无一失”,“共军多次猛攻秦岭,无一处突破”。也正是在这时,贺龙同志已在秦岭北麓布阵就绪,“突而不破”,紧紧地牵住了胡宗南的鼻子。等我军对成都盆地从东、南、西三面包围上来,他才如梦初醒,急令他的三个兵团弃守秦岭、巴山防线,向成都地区逃窜。但是此刻他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贺龙等同志抓住战机,立即挥师,如蛟龙出海、猛虎下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秦岭猛扑过来,揪住胡宗南的尾巴穷追猛打。由剑门关到朝天驿一线,大都是悬崖隘路和崎岖栈道,真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又时值大雪纷飞,天寒地冻,部队行动非常艰难。进军路上,贺龙同志时而跑到前面观察情况,时而在泥泞的道路上和战士们边走边谈心;他和大家同吃同住,搭个铺板就睡觉,大家吃什么他就吃什么。贺龙同志的言传身教和沿途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援,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战士的斗志。追击部队高唱着“快快追,快快赶,不怕脚肿不怕寒,赶到成都捉战犯”的战歌,奋勇前进。

越过巴山后,贺龙同志命令主力一部尽快抢占灌县,保护都江堰,以防胡宗南利用岷江之水对我军行军造成阻碍。胡宗南梦想依托秦岭、巴山和剑门关等天险阻我军入川,万万没想到,现在这些却变成了他自己的穷途末路。由于贺龙同志按照毛主席的指示适时地把握战机,巧妙地指挥部队猛追猛打,终将南逃敌人之后尾尽歼于川西北地区。贺龙同志在给中央及西南局的报告中说:“我们遵照先慢后快的战略指导方针,以极小的代价歼灭敌近八万,促成残敌二十六万余人超乎预料地迅速土崩瓦解,川西北完全解放,军事任务圆满完成。

解放大西南之战胜利结束后,西南军区面临着对起义、投诚和俘虏的国民党九十余万部队进行改造的繁重任务。


1949年12月30日成都解放,贺龙乘车进入市区

(特别鸣谢:康清兰)

蒲江“百年辉煌·红色记忆”专栏编纂单位

蒲江史志办

蒲江档案馆

蒲江文博

(浏览 605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