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若愚在太行

七、注重调查

一九四三年初,太行区仍在困难时期,二分区也还处在困难时期。但是由于一九四二年的艰苦斗争,形势开始有了好转。党各项政策开始走上了正轨,地委和各区的领导班子都比较坚强,地方武装和群众游击战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减租减息,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了很大增强,虽在紧张的战争环境,但是已经建立了适应战争环境的一整套办法。二分区的党、政、军、民团结得很紧,变被动为主动,形势大有好转,基本上打开了局面。

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五日到二月二十日,中共太行分局在涉县的温村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发布的《关于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一九四三年工作方针的指示》,讨论研究了如何扭转晋冀鲁豫边区的困难局面,全面开展根据地建设的问题以及战争、生产、整风一系列的重大工作,要求加强区党委的领导。赖若愚同志是在最严重的时期,在最严重的地区,在最严重的斗争中,经过最严重考验的同志。中共北方局太行分局决定把赖若愚同志从太行二分区调到太行分局但任组织部副部长兼太行区党委组织部部长。

一九四三年春,是太行根据地斗争的一个转折点。是由被动到主动,由困难到胜利的转折点,温村会议就是这个转折点的标志。温村会议之后,太行革命根据地面临任务是繁重的、艰巨的。

赖若愚同志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一切工作要从调查研究入手。他一到区党委,就首先抓调查研究。区、地、县各级普遍都建立起调查研究机构,对各方面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对调查研究,一般采取四种办法:一是自己亲自下去了解情况作调查;二是向各级调研机构要材料,而且特别注意数字的统计;三是请地、县各级调研人员来汇报;四是集中有关人员,定题、定时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的一些重大问题,更要重点深入调查。例如对农村支部的调查,对党员思想状况的调查,对作风的调查,对减租减息的调查等等。他亲自参加,亲自主持,进行了很多的调查。有的调查研究会议一连许多天他都天天去参加,认真听,认真记,有时边听边提出问题和大家研究探讨。这就使他能较快地掌握全面情况。他在工作中能够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根本原因就是他特别注重调查研究。

太行区整风运动,是从一九四二年四月学习整风文件开始的,正式整风是从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三日中共太行分局发布《关于一九四三年的整风计划》后开始的。与此同时成立了总整风委员会,领导整风运动。在此以后,太行分局于六月五日召开干部会议,邓小平书记作了整风问题的报告,强调在学习文件的基础上,要自我反省,解剖自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太行区地委以上干部参加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第七期的整风学习。太行区党委党校抽调县级干部,进行轮训,集中整风。区党委直属机关分党、政、军、群团各口集中整风,整风运动在太行全面展开。

太行区的整风,主要领导者是李雪峰、赖若愚、张磐石等同志,充分发挥了集体领导的作用,各个同志都尽了很大的努力。赖若愚同志在领导整风中,首先强调认真学习文件,普遍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提高对整风意义的认识。在敞开思想,对照检查阶段,他把情况相近的同志分成一类。一分类,自然就有高中低,好中差的区别。他抓住各类中的典型分别做工作,分别提出要求,分别指导。但是他很快发现,分类之后又可以分类,分类越细,情况就越相近,用同一类中的积极分子去做工作,更便于互相帮助,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叫层层发动。

在整风中,他提倡“人做工作,工作做人”。要求大家按照党的政策,努力工作,工作做好了,理论充实了,经验丰富了,觉悟也就提高了。工作需要人去做,工作做好了,人就受到了锻炼。他说:“这就叫人做工作,工作做人,这就叫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整风中强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不仅指参加整风的同志之间,也包括下级对上级的批评。党的“七大”精神,在太行党校第四期整党班传达以后,赖若愚同志发现参加整风的同志对区党委领导有不少意见,有的意见还非常尖锐。赖若愚同志就向区党委提出,要求领导干部都去听,面对面坐下,让大家敞开思想向领导机关直至向领导人指名道姓的提意见。李雪峰同志亲自动员,他说要“打开窗户通空气”,这样做的结果,使上下级关系更密切了,同志之间更团结了。

整风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最主要的是三个问题,一是究竟能不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二是共产党员究竟应当站在什么立场上?三是到底谁领导抗战?这都是一些大是大非问题,因此争论是很激烈的。赖若愚同志始终坚持以学习理论,提高认识为主,不主张过多的纪律处分,更反对有意整人。虽然在整风中,特别在审干中,左的现象不断发生,但总的来说是健康的。

八、平易近人

太行区党委,当时管辖八个地委,全区面积约三万五千零八平方公里,辖三十六个县,范围大了,干部多了。特别是实行了“三三制”政权,干部中各个抗日阶层的代表都有。组织部不光是管理党员干部,而且要管理各系统的所有干部;不仅管组织发展,工作调动,而且更重要的是管思想,管作风;不仅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教育,而且要指导党员、干部的工作方法;特别是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整顿、发展、整风运动,工作量是很大的。赖若愚同志具有充沛的精力,非凡的记忆力和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许多干部只要见过一面就熟悉了。他和很多干部都作过个别谈话,他的谈话总是针对性很强,对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同志总是及时给予鼓励,对工作中有严重缺点错误的同志绝不放过。在干部眼里他是一个是非清楚,赏罚分明的好领导。特别是受过他批评的同志不背包袱,不闹情绪,因为他善于做思想工作,能抓住问题的关键,长于分析,给人以启发,给人以力量、信心。更主要的是他对有缺点、有错误和受过处分的同志不歧视,尊重、关心、爱护、相信同志,平等待人。在提拔使用干部上,他说:“提拔干部必须依照德才资的标准(顺序也应如此),德是基本的,先决条件,其次就是才能,党龄是比较次要的。”一次,从一地委调回来一个同志,另行分配工作。赖若愚同志认真地和他谈了话,听了这个同志的工作汇报,征求了这个同志的意见。经组织研究,分配了他适当的工作。这个同志非常高兴地对人说:“我虽不是千里马,但我感到咱们组织部有伯乐,对干部的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知人善任。”

因为他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爱交朋友,爱说笑话,同志们有了点什么想法,有了些什么意见,总喜欢找他谈谈。而他又是有求必应,只要找到他,他就一定要和你谈。因此,干部中的情况,他了解得最多,和他谈了话,总觉得开心。有人说:“咱们的赖部长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又有人说:“看来赖部长的钥匙特别多。”还有人说:“赖部长可能是有一把万能的金钥匙。”赖若愚同志听了哈哈大笑道:“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好像是一个修锁匠。”说道:“不要听那些传说,哪有那么神。不过我们做工作的,应当按照毛主席说的,做到马列主义和我们的干部实际相结合。”

赖若愚同志说话幽默风趣,爱说笑话,讲故事。他所到之处,常常是笑声朗朗,议论纷纷,一片欢快的气氛人们都佩服“老赖的嘴”。他讲的笑话、寓言、故事中,除了收集来的还有自己编的。他不是随便讲讲逗大家一笑,而常常是有针对性,有发人深思的,也有讽刺挖苦的。听的人自然有受启发的,也有受不了的。一次看了一个同志写的文章,东拉西扯,没有逻辑,他就说:“我们有些同志写文章,就象王区长讲话一样:“百团大战好怕呀!展览会的南瓜好大呀!咱们要好好生产,多拾粪,(是多打粮食的意思),给八路军吃。写文章乱说一顿,别人是看不下去的。”又一次,看到有的同志生活懒洋洋的,动作慢腾腾的,对工作拖拖拉拉,互相推来推去,像得了慢性病,他说:“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听说他要讲故事,许多人凑上来听,他说:“从前有个女人,怀孕七、八十年,生出一个白胡子老头和一个白头发老太婆,生时他两人还互相让着说你先出,你先出。”说完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志则觉得另有滋味。他的笑话多数情况下,使人发笑,但有时竟能把人说哭,或者使人发火。当时有人评论说:“听老赖的笑话,有两种反映,一种说听了很受启发,一种说听了叫人受不了。受启发者认为是良药,受不了者认为是苦。药难免苦口,但利于治病就好。受启发者,觉得恰到好处,受不了者,觉得触到了痛处,痛处常常正是病处,好处和痛处都是治病救人。受启发是效果,受不了也是效果。”说笑话,逐渐变成了赖若愚同志做思想工作的一种方式,使不少人在笑声中认识和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有的同志评论说:老赖就象一块磁铁,很有吸引力,同志们总愿意靠近他,有话总想和他说,同志们在外边工作,回到组织部,就像是回到自己的家,热乎乎的。不管是受到了他的鼓励,还是受到了他的批评,总给人以启发,给人一股力量。

九、识别干部

如何管理使用干部,如何培养干部,如何指导干部进行工作,如何考核审查干部,这是组织部门的业务和职责。作为区党委组织部长的赖若愚同志,他是十分重视的。

一九四三年的七月五日,他在《战斗》上发表了《一个县委的开会》的文章,他用这个典型材料,来引起各级领导的注意。这个县委开会,从五月二十五日开到六月三十日,开了三十七天,还没有开完。议程表上事无巨细,不分缓急,总结、计划、报告、讨论,大会、小会、战争、生产、整风、学习、工、农、青、妇、文教、卫生,面面具到,包罗万象。这样马拉松的长会,长到把一切生动的内容淹没殆尽,长到使人头疼,长到使人瞌睡。他对会议的所有议程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指出哪些内容是不必要的,哪此内容是应该从简的,那些内容又是十分重要却没有列入议程的。会议时间很长很长,会议内容很多很多,恰恰说明了这个会议没有重点,没有中心。而领导者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就是掌握中心。不会掌握中心,就不能推动全盘。战争的环境,连年的灾荒,锄苗、麦收的季节,开这样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中心的会议,怎么能行?他说: “全年十分之一的时间,消耗在滔滔不绝的空谈之中了,赶到把旧的议程进行完毕之后,新的议程又该来了,那么这些诚恳的说空话的人们,又只好坐在房子里连绵不绝的开会了。行动工作就只好让它再自流下去了。”他在文章的最后说道:“老油腻的领导休息吧!生动活泼的领导应该出现。”

怎样才能使“生动活泼”的领导出现呢?他提出审查党的干部,改造党的干部的主张。他认为党的干部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有牺牲精神,积极工作,思想活泼,这是一批好干部;另一种是区村两级开辟工作以来的老干部,学会了一套党八股,老一套的工作方式,形式主义,这是一批较好的干部, 可思想相当凝固;还有一种是在我们占优势的地区,成为新的统治者,不但他们脱离群众,而且妨碍党与群众的联系,有的买地准备战后落户当新士绅,有的娶老婆动员大家送礼,有的假公济私,乘机发财,有的吃喝嫖赌,胡作非为,这是少数堕落蜕化分子。后两种干部都在当权,严重妨碍第一种好干部的成长。他明确地指出:我们党的干部政策应该是:团结和提高好干部,发扬党的正气,教育改造凝固的老一套十部,争取堕落的分子,坚决撤换洗刷那些蜕化了的严重脱离群众的分子。必须提拔一批新干部代替这些相形见绌的分子,不然我们的作风很难改造,工作的前进要遭受重大的阻碍。

要选拔干部,首先必须会鉴别干部,如何鉴别干部呢?他说:我们反对夸夸其谈,但是许多同志鉴别干部往往还是听其说的如何,而很少看他做的如何,我们有些干部很少做好过工作,却一直被认为是好干部,有些干部虽然工作有成绩,但领导始终被认为“无魄力”,“不开展”。选拔干部总是打不开圈子,眼睛离不开旧有的一批人,看不见新生长的力量。这应称之为“宗派主义”。鉴别干部,首先应看他和群众联系怎样,这虽不是唯一条件,但今日之下,应是主要条件。

考核干部是十分重要的,培养、提高、选拔、使用以及改造、处分等等,都离不开考核。干部政策的正确执行,必须建立在认真细致考核的基础上。他说: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怪现象,昨天还是好干部,今天就坏了,或者投敌,或者证明是奸细,这决不是“一时眼花”,而是忽视平时的考核教育的结果。原因就在于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缺乏,各级领导同志组织生活的几乎停顿,必要的思想斗争不够开展等等。赖若愚同志意味深长地说:“光管使用,不管磨擦的武器是会生锈的,生锈的武器将不能用以进行战斗。”

(浏览 3,794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