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乡


武乡县
武乡县

武乡概况

武乡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最北端,境界状似横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的“如意”。武乡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全县总面积1610平方公里,辖9乡5镇1个农业开发区,328个行政村,总人口21万,其中农业人口17.8万。


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

红色之都

武乡是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革命圣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机关在这里长期驻扎,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战斗和生活,组织指挥了整个华北地区的抗战。当时仅有14万人口的小县,就有9万余人参加各类抗日团体,有2万余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牵挂和关心武乡老区的发展建设,老一辈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分别题词勉励。2001年以来,先后有江泽民、胡锦涛、李长春、曾庆红、习近平、贺国强、刘云山等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亲临武乡视察,给老区人民以极大鼓舞和巨大动力。2009年5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武乡调研指出,大力弘扬太行精神要做到“四个始终”,就是始终保持党对人民事业的忠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投资武乡
投资武乡

投资宝地

武乡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白云岩、石灰石、大理石、铝矾土、硅藻土、天然矿泉水等,其中煤炭探明储量28.6亿吨,年生产能力1095万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白云岩探明储量1.8亿吨,是山西省金属镁原材料主要生产基地。武乡地形、气候独特,生产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条件优越,“老家”有机小米、“杏满园”天然饮品供不应求。武乡县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武乡处于邯郸、邢台、临汾、焦作、长治、太原的相对中心位置,太焦铁路、长太高速公路、208国道、榆长公路纵贯南北,武左铁路、南沁公路、权马公路横穿东西,均在县城网状相交,平榆高速依县城而过,形成一个两小时通达区。武乡县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和“一争天下无难事”的武乡精神,着力创优发展环境,先后荣获“国家生态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绿色名县”、“ 国家园林县城”、“全省双拥模范县”、“首批省级环保模范县”、“首批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县”、“宜居宜业典范县”、“全国十佳金融创新示范县”等称号。

旅游胜地

武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奇水秀,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及革命遗址十分丰富,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县。革命文物星罗棋布,有全国唯一一所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史实的大型历史博物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百团大战指挥部砖壁旧址3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自然景观引人入胜,有太行山精华所在雄奇壮丽的板山风光、风景秀美的太行龙湖,华北最大的溶洞—太行龙洞和天然氧吧—崇城山森林公园等,被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历史文物五彩斑澜,境内存有元代的监漳会仙观、清代的千佛塔等古建艺术珍品,有后赵从奴隶到皇帝的石勒、在玄奘之前去西天取经的高僧法显、佛图澄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历史名人遗迹,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2011年以来,武乡县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投资5亿多元实施了“两园一剧”等八路军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八路军文化主题公园,为红色旅游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武乡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新局面的总体思路,聚焦“示范区”“新高地”“排头兵”三大目标,立足红色文化资源、煤镁资源、特色农业资源禀赋,深入推进“11355”发展战略,着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加快转型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全县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7.3亿元,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3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6亿元,增长10.4%;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2亿元,增长4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8亿元,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109元,增长6.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430元,增长12.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956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7%以内。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市下达任务。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武乡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据1972年石门村牛鼻湾出土文物考证,已有7800年历史。

西周时期称皋狼之地;春秋时代属晋;战国时代名涅,城邑在今故城镇,先属韩,后属赵。

秦代属上党郡;西汉置涅县,属并州上党郡,县城在今故城镇;东汉称涅县,属并州上党郡;西晋,武帝泰始年间(公元265年- 274年),涅县分为三县,即武乡县、镣阳县和涅县,始有武乡县之名。境域大约包括今榆社和武乡县中东部地区,古城址在今榆社县城北15公里的社城镇。西晋时,武乡县、涅县都属并州上党郡。石勒于公元330年建立后赵,遂置武乡郡。北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武乡郡改为乡郡,武乡县改为乡县,属并州乡郡。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乡县县治迁至南亭川(今武乡故县村)。至北齐,将乡郡改为南垣州、丰州、戎州,北周时恢复乡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乡郡,乡县属上党郡;西部涅县先后更名为阳城县、贾水县,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拆分并入铜鞮县和乡县;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乡县分置榆社县,至此,武乡境域形成现在的规模。唐初乡县属河东道韩州;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韩州废,乡县归属潞州;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恢复武乡县名至今。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阎锡山政府将山西划分为7个行政区,武乡县属第三行政区,1940年6月改属太行区第三专员公署。同年7月,由于对敌斗争需要,武乡县分为武乡县、武西县。1945年9月,武乡、武西合并恢复原建制。1947年秋,武乡县城迁至段村镇。1948年5月改隶太行区第二专员公署。

新中国成立后,武乡县属长治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58年,长治行政区改为晋东南专区,专署仍驻长治。1958年 11月,榆社县和武乡县合并,称武乡县,属晋东南专区。1959年7月,榆武再次分治。1985年,撤销晋东南专区,分设长治市和晋城市,武乡县属长治市管辖至今。


太行龙洞
太行龙洞

自然地理

武乡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最北端,东邻黎城县、左权县,西界祁县、平遥县,北与榆社县毗邻,南与沁县、襄垣县接壤。

疆界线总长为287公里,县境东西长150公里,南北最窄地带为10公里,总面积为1610平方公里。

武乡县绵亘于太行、太岳两山之间,地势呈东西高,中间低,状若如意。县境东部地区海拔大部分在1400米以上,最高峰花儿垴达2008米。西部地区海拔在1300米左右,最高峰紫金山海拔1809米。北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山岭多在1000-1300米之间。中部地势比较平缓,最低处监漳滩至西川一带海拔800米。全县可分为石质山区,黄土丘陵区和较平川区三个不同的地形区域。

武乡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季风强盛。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年平均无霜期在150天左右。境内各地的地形、地势差异较大,年降雨量分布亦明显不均,西部地区降水偏多,东部偏少。分水岭、故城、涌泉一带年降雨量在580—600mm,洪水、窑湾、韩北一带降雨量在540—580mm。


物产资源

武乡县多年水资源总量为13116.2万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地表水资源)30370万立方米,可利用量为9313万立方米,实际利用量为2388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56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81立方米),属富水县。境内主要河流有浊漳北源、涅河、马牧河、昌源河、云簇河、洪水河。按其流域归属分为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归汾河、漳河两大水系。昌源河在境内流域面积为8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5.3%,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其余河流均为海河流域漳河水系,流域面积为152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4.7%。

武乡县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植被区,可分为东山辽东栎及次生灌木丛类型区;西山油松及次生灌木丛类型区;中北部残余黄土丘陵蚂蚱腿子、荆条、酸枣、白羊草灌草丛类型区。森林植被除东山一带分布有白桦、山杨、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外,其余植被均为人工林。2016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75559.9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6.7%,森林面积41733.19公顷,造林面积0.17公顷,森林覆盖率25.32%。

武乡县地下矿产十分丰富,主要有煤、铁、铝、硫磺、油页岩、石膏、硅藻土、白云岩、石灰岩、大理石等1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最大。煤田面积128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28.6亿吨,分布在墨镫、洪水、蟠龙、韩北、监漳等乡镇,1987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白云岩探明储量1.8亿吨,分布在墨镫、蟠龙、洪水、韩北等乡镇。油页岩储藏量1400万吨,主要分布在涌泉、丰州、石北等乡镇。硅藻土储量1亿多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10。


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

首届八路军文化艺术灯会综述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3月11日夜,阵阵春风吹拂过的老区大地,处处散发出阵阵香气,让人心情格外的舒爽。在璀璨灯光的映照下,八路军文化园如同画境一般,远望如银河洒落,置身其间,更是流光溢彩。晚10时后,送走最后一批依依不舍的游客,点亮了30晚的近百组辉煌壮美的大中型彩灯和1.6万盏花灯渐次关闭,以“中国梦·武乡魂”为主题的2018首届八路军文化艺术灯会圆满落幕。记者从灯会承办方山西红星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获悉,此次文化艺术灯会30天时间里共吸引游客13万余人次,销售收入达500余万元。?

本届八路军文化艺术灯会根据武乡地域特色和个性特征而精心打造,是一场万千彩灯主讲的八路军文化与太行精神的红色讲堂,是一项打造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的文化佳作,更是一个面向大众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平台,以万众瞩目的文化之光,拉开实力、富裕、宜居、幸福、美丽武乡阔步迈进新时代、奋力开启新征程的序幕。

“一定要让‘高大上’的内容,以‘接地气’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感受地域特色文化。”如何创新宣传模式,丰富宣传载体,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及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把策划好、组织好、实施好此次丰富多彩的文化灯会活动,营造出更加喜庆祥和、昂扬向上、文明和谐的氛围,作为贯彻落实全力推进文化引领工程、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形成“红色+绿色+古色”的全域旅游新业态的重要举措,积极组织专题研究活动方案,重点对如何利用活动强化主题宣传集思广益,现场检查指导活动组织筹备情况,强化跟踪推进工作落实。经过无数次思想的碰撞,灵感的火花终于闪现:结合“文化+”战略,在“美”“新”“奇”等方面大做文章,倾力将八路军文化艺术灯会打造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氛围、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展示老区文化魅力的经典文化品牌,使艺术灯会各类灯组既具审美价值,又具武乡特色,并极具文化品位。

“感染人的不仅仅是艺术灯会本身的精彩与美丽,更重要的是为太行精神、红色文化与老区武乡现代化发展交相辉映的胜景所深深打动,武乡真得让人刮目相看……”观灯、游园、留影、看演出……灯会期间,每当夜幕降临,八路军文化园便成为最热闹的地方,园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人们尽情畅游灯河,感受老区魅力,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纷纷感慨。据统计,艺术灯会的外地游客人数达到了4.6万。

“传统与现代融合,传承与发展并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地域特色文化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化发展思维。”“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已经绘就,幸福感、获得感顿时倍增。”“每一幅画面都是如梦如幻,我一定要向同事们好好炫耀炫耀,看我的家乡是有多么美!”……农历大年初三,长期在外任教的魏秀玲与她的教师家族一同来到八路军文化园畅游灯河,看到园内特有的“红色基因” 放射出时代的光芒及园外具有现代化都市气息的景象,她流连忘返地拍下了许多张照片留作纪念,时不时还发出啧啧称赞。?

的确,首届八路军文化艺术灯会再度激发起老区儿女心中强烈的文化自豪感,人们漫步园内灯廊之间,如同置身梦幻奇境,无不为今日武乡之大美而深深陶醉。此次文化艺术灯会以八路军文化园为舞台,以大中型彩灯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展现老区魅力,赋予时代气息,彰显文明成果。在园内,“灯河”覆盖了整个园区,集中展示了以“聚焦党的十九大精神、八路英姿、红色圣地、太行精神 光耀千秋、风采武乡”等内容的灯组。灯组造型把今日实力、富裕、宜居、幸福、美丽武乡展示得淋漓尽致,把革命老区武乡当时八路军将士生活、工作、战斗的场面及与太行山区人民的军民鱼水情等极富红色文化元素的特色灯组都立体性地展现在了游客眼前。

踏进灯会现场,一组“八路军文化主题类”的灯组迅速吸引了笔者的眼球,“太行精神光耀千秋”八个醒目的大字在夜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宏伟、美丽;移步来到名为“风采武乡”的灯组前,一艘艘悬挂着红旗、党旗的巨轮正扬帆起航,展示了老区武乡在“11355”发展战略引领下一步一个脚印取得的喜人成果及迈入新时代的新辉煌、新风貌;“聚焦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灯组更是让笔者为之一振,“新目标,新征程,新时代,新思想”均匀分布在一面面随风飘扬的党旗图案两侧,引领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吃完团圆饭,就约好了一大家子一起来到灯会现场,场面壮观,十分热闹。”市民武晓宇说,游赏艺术灯会,不仅是看灯感受过年气氛,更是看城,看武乡发展成果,并且看人,看老区儿女如今的幸福生活。“置身灯会现场,感受武乡发展巨变,心中充满了自豪感。”灯会期间,八路军文化园内基本每晚都会出现“井喷”现象。各路自驾游车辆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入,大多数游客都是举家前来观灯,扶老携幼,共鸣于老区澎湃的文化脉动。

来自太原的游客程浩兴奋地告诉笔者,武乡在宣传载体的拓展和形式的创新方面比很多城市都抢先一步,深厚的革命传统文化积淀、当前重大战略热点主题加上时尚浪漫的灯会形式,将思想文化与旅游产业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是好策划、大手笔,有高度、更有深度。

欣赏了这些形式多样、璀璨亮丽的灯组之后,游客的普遍反响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我们是10余人组团来的,这次来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艺术灯会有声有色的创意,在现场不仅很直观地了解了武乡老区的发展现状,而且了解了当前的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从壶关驱车前来看灯会的程方圆如是说。?

首届八路军文化艺术灯会虽已落幕,但那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之光仍辉耀着老区大地,鞭策着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全县21万老区儿女为决胜脱贫摘帽,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而砥砺奋进、铿锵前行!

红色旅游

太行龙湖


太行龙湖
太行龙湖

太行龙湖,位于武乡县城东500米处,距太长高速武乡出口300米。太行龙湖以水取胜,浩浩渺渺的湖水像一块映天的明镜托起于千山万壑间的峡谷之上,因此太行龙湖便有了高峡平湖的美誉,高空瞭望似一条蜿蜒的龙身再现,坐船可到龙湖梦岛(也叫桃花岛)避暑,是一处休闲、纳凉的旅游圣地。

板山风景区

 时间:2018-11-09 09:43       大    中    小      来源: 长治市武乡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中心


板山风景区
板山风景区

  板山风景区位于武乡县城东部,平均海拔1800米,最高峰花儿垴达2000多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千姿百态、出神入化的奇峰异石。板山,集聚了四大名山的特点,站在板山,仿佛看到了泰山的日出、桂林的山峰、香山的红叶、华山的云雾、满山的沙棘和野花、八百里太行群峰尽收眼底。板山不仅风光秀丽,还是一座具有光荣历史的革命纪念地,这里曾是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的主战场,山上有左权将军带领战士为百姓挖的圣人泉、八路军总部医院旧址,1941年总部特务团修筑的明堡、暗堡、投弹所、观察所、团指挥所等72座,以及6公里工事交通壕,朱、彭总副司令和左权将军活动遗址2处。这些遗迹遗址都在静静地述说着战争年代八路军艰苦奋斗的精神。来到这里能让您领略太行风情、触摸近两千年的历史脉博、观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八路军文化,是集革命传统教育、自然风光游览、消夏避暑为一体的著名风景旅游区。?


太行龙洞
太行龙洞

太行龙洞

太行龙洞位于武乡县蟠龙镇石泉村,距县城约50公里,是5.7亿年前喜山运动时期形成的大型溶洞,由于洞内气候干冷,岩溶作用强度和规模较小,龙洞洞口狭小,渗入洞内的降水不易蒸发,构成了相对湿润的气候。太行龙洞在地表水沿洞顶裂隙下渗过程中沉积了大量的钙华,形成现在独特的景观。龙洞上下共分4层,总长1000多米,共有300多处景点,目前对外开放的有3层,200多处景点。洞内岩溶形成了造型奇特的钙化景观攀沿四壁,流光溢彩,最为神奇的是二层洞有一处岩溶沉积形成的龙的形象栩栩如生,洞内岩溶形成的鹅管不论大小,全是空心,有全国罕见、容量最大的岩溶定海柱和大片的月乃石。洞内呈阶梯状向深处延伸的同时,洞套洞、洞连洞,迥旋盘折,深不可测,堪称华北溶洞之首。传说,当年龙王曾携带着家人在洞内居住,后来由于地面抬升、水位下降,龙王带着家人迁移到现在的太行龙湖居住。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位于武乡县东35公里处的王家峪村,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杨尚昆、陆定一、杨立三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生活、战斗,指挥了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纪念馆(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


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
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

  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纪念馆(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位于距县城42公里的砖壁村。1939年至1942年间,八路军总部机关曾先后三次进驻砖壁村,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生活和战斗,总部在砖壁驻扎期间,指挥了华北抗日根据地许多重大的战役。特别是在此部署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从此,砖壁这个山区小村因这段革命历史而闻名全国,每年来参观学习的游人络绎不绝。?

板山风光


板山风光
板山风光

板山,位于武乡县东部洪水镇西南一带山脉,这里是武乡县的最高处,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最高峰花儿垴达2008米。站在板山,八百里太行群峰尽收眼底,是溶革命传统教育、自然风光游览和消夏避暑的著名风景旅游区。

板山,群峰壁立,绝壁千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千姿百态,出神入画的奇峰异石。这里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山峰,巍峨耸立。登上板山壑口,即可通揽板山诸峰。与壑口相毗邻的左边为左龙掌台,往南依次为闯峰、土地仓、化山、十字岭峰。再往南是右龙掌台。

板山日出是太行山一大奇观。夏秋晴日,黎明时分,站在板山便可欣赏到日出。东方既白,太行群峰首先是出现一片红彤彤的朝霞,在朝霞的映衬下,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巨大的火球将整个太行群峰笼罩在一片火光中,群峰生辉,耀眼夺目,故有“泰山日出观不得,板山日出最为奇”之说。雨后放晴,雾气未散,山下蒙蒙一片,山上朗朗晴空,云雾缠绕山腰,似乎随手都可采撷,登临山顶,游人仿佛置身天国,令人心旷神怡,可与黄山云海相比肩。三绝是板山红叶。深秋时光,漫山灌木被秋霜染透,便呈现出火一样的颜色,红得耀眼夺目,故有“不是香山、胜似香山”之誉。

(浏览 1,132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