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人康、赵珈珈: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下)

胡山 来源:中华魂网

进入近现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地位,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的手里实现,但他们坚信,一代又一代人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作出牺牲,他们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 习近平    

2020年9月14日,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静安庄一区四号的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的朝阳区第89期公务员正科任职培训班的学员们,迎来了朝阳区委党校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室的第二堂讲课。



左起: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青年部胡山部长、朝阳党校刘欣副校长、萧南溪副主任、赵珈珈女士、陈人康会长、顾克非老师

开国上将陈士榘后人陈人康和开国上将赵尔陆后人赵珈珈分别以《一坛清水祝华诞,一生紧随毛泽东》和《我的家和我的国》为题,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革命教育课。



我的家和我的国

赵尔陆,1905年6月4日生于山西省崞(今原平)县人。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央苏区红一纵队教导队党代表、第二支队支队长,红四军第二十九团团长,红四军军需处处长,红一军团供给部部长,前敌指挥部供给部部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供给部部长,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晋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晋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驻张家口第五小组中共代表,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华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二参谋长。



建国后,赵尔陆历任中南军区第二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国家经委副主任,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兼国防工业政治部主任。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7年2月2日在北京逝世。


艰辛求学?立志报国

赵尔陆将军的女儿、原《新闻出版报》记者、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会员赵珈珈讲述,父亲赵尔陆出生在山西,是当年井冈山红军中几乎唯一的山西人。



一个山西人,怎么会不远千里跑到井冈山去的呢?



赵尔陆祖上是一个比较殷实的家族,在前清的时候出过两个进士,两个举人,所以当地老百姓把家里的祖坟都叫“官家坟”。



殷实家庭

到了爷爷这一辈,军阀连年混战,时局动荡,土地经营非常困难,家庭逐渐败落。



家道中落

父亲曾经讲过他参加革命的简单初衷:第一是他在报考太原晋山学校时候,当时是山西省最高学府,正好我的奶奶去世了。父亲赵尔陆的兄嫂之间就为了争夺遗产,放着老人还没有入敛,就大打出手。这事给了父亲很深的刺痛。

父亲在报考学校后,跟亲戚借了200个铜板,到了太原住在一家小客栈,200个铜板除交房费外所剩无几,另外路费还花去了一些。他只好每天两个烧饼一碗开水,坚持到考试后还要等待发榜。因为旧时代的考学还有点延续过去科举考试的那种考试规则。如此,每天两个烧饼一碗开水,店老板看着他穷,天天冷嘲热讽:“看你那穷样,你要能考上,我后院养的公鸡都能下蛋!”



父亲不仅考上了,而且成绩优秀,学校派车来接这些成绩优秀的考生。车停在小客栈门口时,店老板点头哈腰,满脸堆笑,老爷长、老爷短地把父亲送到车上。

父亲深深感觉到社会的腐朽。这种腐朽已经腐蚀了亲情,腐蚀了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交往。

投身革命?大浪淘沙

当时的社会,种田的没饭吃,做鞋的没鞋穿,这是旧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帝制,孙中山先生把他毕生研究的西方民主移植到中国,希望改变民族和人民的命运。然而,无论是民主共和,还是多党制,都不能遏制各派军阀从列强中找到自己的后台老板,为了他们和自己的利益,混战不休。



到了学校以后,受“五四”精神影响的青年赵尔陆,很快就加入了“西北革命同志同盟会”,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当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所以他很快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国家坏到了极处。人民苦到了极处!”在当时像赵尔陆一样的进步青年们心目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应运而生,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与他心里的那种要改变社会的冲动一拍即合,他开始积极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活动。

1926年底,国共关系逐渐裂变、恶化,各地的军阀、国民党开始搞“清共”,阎锡山在山西也搞“清共”。赵尔陆虽然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因为他积极进步,热情高涨,也上了反动派的黑名单。一个老师给他送信让他赶快跑。父亲经组织安排,在一个亲戚家里的灶坑里躲藏一夜,摆脱了敌人追捕,后辗转千里去找党的组织,大的方向就是往南走。路上没有路费时就给人家打几天临工,挣点盘缠再继续往南走。



1927年,赵尔陆来到武汉。当时武汉国民革命政府是汪精卫在主持,还没有公开跟共产党翻脸,董必武、林伯渠同志还在国民政府任职,有公开合法的身份。父亲在他们的安排下参加了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二十军教导团,这支部队在七月份离开武汉,经九江开赴了南昌,然后参加了南昌起义,赵尔陆成为南昌起义光荣的一员。



南昌起义之后,部队开拔,南下去打广东,出发时有两万八千人,一路征战,部队全部都打散了。殿后的朱德同志陆续在闽西、赣南一带行进,把打散的部队零零星星地一点点收拢起来,保有2000余人。从28000人到2000人,这里面有牺牲的,有叛变的。很多人军心动摇,暂时没有走掉的人中,不少心里也很不安定。



早年革命斗争时期的朱德

父亲赵尔陆回忆:朱德同志把大家集合在一起,说想走可以,今天必须离队,愿意干的继续留下。最后留下的只有八、九百人,父亲就在其中。这八、九百人经过后来漫长的武装革命斗争,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很多人都成为解放军各个战场上独当一面的将帅。



部队由朱德同志带领在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队汇合,开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信念如炬?忠贞无悔

赵珈珈感悟到,一个人由树立一个信念、一个目标,到坚定信念、目标,再到知道如何去实现和完成这个目标,这中间的历练是十分艰苦的。父亲赵尔陆1928年8月是红四军二十八团二营六连的党代表,亲身经历了叛徒袁崇全叛变的事件。营长袁崇全是他的顶头上司,要带队投敌,而且带的这支队伍是红军的有生力量:一个机枪连,一个迫击炮连,几个步兵连。在当年那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这样的一支部队对于红军来说是绝对的有生力量,如果叛变投敌,损失难以估量。



叛徒袁崇全和营党代表合谋,骗部队说是去执行任务。队伍走了几天,离主力越来越远,离敌人越来越近。赵尔陆觉得不对劲,就跟他的连长李建林和机枪连党代表何笃才一起议论,认为不对头。他们一起去质问营长。袁崇全说:“军部命令我们去打游击。”

赵尔陆马上追问,军长的手令何在?

袁崇全有点慌,支支吾吾地说:“朱胡子(注:指朱德军长)单独口头交代的,你们跟着走就是了。”



经过这番短兵相接,父亲他们这几个连级领导一致认定袁崇全这帮人肯定是要叛变。于是,父亲他们有意放缓自己部队行军的速度,跟营部逐渐拉开距离,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后,便扭头把队伍带回红四军的军部,向朱德、陈毅同志汇报了情况。因为是同乡,又是黄埔同学,参谋长王尔琢同志认为凭旧日的感情,凭同乡之谊,可以把他劝回来,就只带了很少几个人去追,结果被这叛徒袁崇全给打死了。王尔琢在部队中的威信非常高,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员和领导干部,牺牲得非常可惜。

志同道合?恩爱伉俪

赵珈珈向大家谈起了自己的家庭。她的母亲郭志瑞是陕北红军,在父亲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以后,经组织介绍他们认识。



英姿飒爽的郭志瑞

郭志瑞起初担心两人年龄差距较大,害怕日后丈夫会先离她而去,留下她一人孤苦伤感,故不愿接受这门婚事,就随便找了个借口,说不喜欢男方“眼睛太小”。不过,也许是命中注定,父亲和母亲还是走到了一起。



抗战时期的年轻八路军将领赵尔陆

两人结婚的时候就更奇特了。郭志瑞收拾好了行李,直接被“抬”进赵尔陆的窑洞里,连婚礼都没举行。换作是现在,这是地地道道的“裸婚”,还颇有些“抢婚”的味道。不过,赵珈珈笑着说,婚后父母情深意笃,举案齐眉,互敬互爱,堪称模范夫妻。



1939冬(左起),王平、关向应、舒同、赵尔陆、朱良才在河北阜平台峪村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什么是敌后呢?实际上是没有根据地,永远是在跟敌人转圈。你进我退,敌人在山上走,我们在沟里走,睡不好一个安稳觉,吃不上一顿安稳饭,甚至于没有饭吃。



1936年赵尔陆(后排左一)在陕北保安红军大学,井冈山时期战友合影(前排左起):罗荣桓、谭希林、陈光、杨立三、陈士榘、宋裕和、林彪。后排右三毛泽东

赵珈珈父母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白白胖胖,母亲告诉珈珈,那是很个可爱的男孩。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办法带,就只好把他寄养在老乡家里。半年后,孩子得病夭折了。

1940年百团大战前夕,父母的第二个孩子又要出世了。父亲赵尔陆已经35,36岁,经历过一次丧子之痛,这次他们多么希望能够平安顺利得到一个健康的孩子啊!不管是男、是女。可是母亲又遭遇难产。那时的医疗条件十分艰苦,母亲只能自己在那儿挣扎,两天两夜后已经奄奄一息,而孩子还生死未卜。



这时前方战况紧急,父亲必须马上奔赴前线。他依依不舍,上了马没有立即走,又回头看了母亲一眼,最后跟周围的同志、军医交代了一句话:“你们给她准备后事吧!”说完,父亲头也不回地扬鞭而去。



二分区司令员郭天民(左三)、政委赵尔陆(右一)和分区高級干部在一起

最后,孩子终于生下来了,又是个男孩,但是因为缺氧时间太长,生下来就死了。母亲因为这次难产,得了产后热,以后再也不能生育。他们没有机会再有自己的亲骨肉了。母亲遭此劫难,父亲百团大战时自己还拉着肚子,却带着小部队打了敌人的一个辎重队,消灭了100多鬼子,缴获大量物资,我们的部队和当地老乡一起运了三天,这在当时来说是个不小的胜利。



1939年晋察冀军区在河北唐县何家庄召开高干会的合影。前排左起王震、舒同、罗元发、萧克、朱良才、刘道生,后排左起陈漫远、赵尔陆、马辉之、程子华、王平、彭真、聂荣臻、关向应、邓华、孙毅

过去老话讲,“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赵珈珈觉得,这话,说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普通人性的超越。

天地大爱?磊落家风

赵珈珈谈到自己的来历。

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父亲赵尔陆先后担任第四野战军和中南军区参谋长,天下大局已定。中南军区司令部设在武汉,当时的生活水平相比起抗战而言,算是天壤之别了。

这个时候,父亲赵尔陆跟母亲商量:将来年纪大了,仗也打完了,从我的亲戚里和你的亲戚里咱们各过继一个孩子,你看好不好?



母亲当然非常高兴。于是,他们就从父亲的哥哥家过继了赵珈珈的哥哥(赵万金),然后从母亲姐姐那里过继了当时还没有出生的赵珈珈。后来赵珈珈的堂哥堂姐、表哥表姐,前后总计大概有七八个,都到了父母这儿。父母供养他们上学、读书,把自己所有的父爱、母爱都给了这些并非他们亲生骨肉的孩子。



每当这些孩子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父亲赵尔陆老是重复一句话:“我的任务完成了,今后的路靠你们自己。到什么地方工作,要由组织去分配,无论分到哪儿都要服从,而且要努力工作。我的权力能够给你们在北京安排工作,可是我不能那么干。我不能让别人指着你们和我的脊梁骨,骂共产党以权谋私。”

这句话,让赵珈珈这些在他身边长大的孩子记了一生一世。

父亲的发怒

在孩子的眼里,父亲赵尔陆是个性情特别温和的人。赵珈珈只见过他和孩子们发过两次雷霆之怒。



一次是因为赵珈珈的一个叔伯哥哥。他在南昌的洪都机械厂上班,老也入不了党。父亲问他为什么,他脱口来了一句:“我们那儿政治空气不浓厚,我看那些党员还不如我呢!”父亲拍了桌子了,说你这是“拉不出屎怪茅房!你自己要求不迫切,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党的大门开着,别人能进,你就进不去,还找客观原因?!”

还有一次父亲发脾气,赵珈珈终生难忘。父母的挚爱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但是父亲仅有的两次发怒,其中的一次就是冲着她来的。



那时经济普遍都很困难,赵珈珈和父亲、母亲一家三口人,(其他哥哥、姐姐基本上都已经毕业工作了),每天每人只有不到二两粮食。赵珈珈当时还只有八九岁,每天的菜永远是一盆酱油烩的白萝卜片,没有油也没有肉。

有一天,赵珈珈发脾气,把筷子扔了,说不爱吃这个东西,干吗天天吃呀?!

一向温和的父亲,把自己的筷子“啪”地就拍在桌子上,指着女儿的鼻子说:“这个不好吃?你到农村看看,我们天天吃的是人家农民的年饭!像你这样怕吃苦,不好好改造,将来非修正主义不可。你哭鼻子的日子还在后头!”

这些话,赵珈珈一字不落的记着,记了四十年。她说,到现在她有着浓郁的“萝卜情节”——不管什么场合,只要看见白萝卜做的菜,不管怎么做的,她一定多吃几口。为什么?她始终认为父亲赵尔陆能看得见她,自己要向父亲证明:她不做修正主义,她永不背叛。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在赵珈珈看来,父亲严格要求子女,而他对他自己要求更为严格。

赵珈珈记得,1964年,机关趁父亲去考察三线厂址之际,就把家里的会议室、客厅重新粉刷了一遍。没想到,父亲出差三个月,回来高高兴兴进了家门,一看到粉刷一新的墙面,脸“咵”地就掉下来了,本来的圆脸拉成了长脸。



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首飞剪彩

父亲马上把那个机关后勤的叫来,说:“你们拿着公家的钱送人情,倒是很慷慨啊!”那个同志一声也不敢吭,但他一定在想:反正刷完了,你还能怎么样,说完就完了。

结果不然!父母拿出仅有的存款2000块钱,坚持交上这笔粉刷的费用。那时候工资很低,已经开始有一分钱、二分钱的小钢崩儿了,还有纸币的分票。母亲每次发了工资后,把这些零钱给女儿一点儿,买课外书、买冰棍儿。



赵珈珈这么二分、五分地攒,辛辛苦苦终于攒够了十块钱。那一次,父母把女儿那十块钱的积蓄也全部都给一扫而光,把刷房的钱给交上了。当年,赵珈珈为此郁闷了好久,很不理解。而现在,她为自己的父母感到由衷的自豪。

赵珈珈无限感慨:“我一直在思考父亲母亲究竟是怎样的人?他们希望我们成为怎样的人?有一天终于明白——他们是真正的无产者,除了生命承载的意义,他们一无所有。”

忍辱负重?鞠躬尽瘁

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父亲赵尔陆也正在此列。其实,走什么道路后来都不问了,所有的当权派统统要打倒。没有人能够找出父亲贪污腐败的问题,说的都是工作问题,说他是政治上有什么阴谋,等等。父亲的警卫员当时就特别自豪,有人来抄将军的家,他就跟抄家人说:你们翻吧,折腾吧,我把话儿搁在这儿——你就是拿一千倍的放大镜去照,也找不到我们首长一丁点儿的贪污腐化!



赵尔陆陪同毛主席视察防空武器

经过几个月的折腾,到了国庆节。国家计划要在1967年爆炸氢弹,前期的准备和试爆工作非常紧张。运动的压力也越来越高,父亲患有肺气肿、心脏病,不知多少次都是带着氧气罩主持党组会;提着氧气箱,由保健医和警卫员架着他去参加群众批斗会。

那样一位20出头就参加红军、经历了井冈山斗争、两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战火岁月丧失两个亲生骨肉的共产党员,被人成天说成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他痛苦之情难以言表。但是,女儿从没有听到父亲叫过一声“苦”!



父亲工作的办公大楼

国庆节的时候,作为中央委员的父亲已经很瘦了,也是最后一次上天安门。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万里在天安门城楼上碰见赵尔陆,搂着他的肩膀,看他瘦得很厉害,就问:“怎么样老赵?”父亲当时还哈哈一笑,说:“不要紧,死也要等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再死!”

可是,父亲的这个希望最终没有实现。



1958年(左起),宋世穷、李富春、余秋里、張霖之、赵尔陆、王鶴寿、彭涛在广东

1967年2月2号,父亲赵尔陆没有医生、亲人、战友和警卫员在身边,便去世在了他的办公室。当时被发现的时候,他身子往前倾着,手里夹着一支烟,看上去是一口都没有来得及抽,因为有一截很完整的烟灰落在他的衣服上。

这一天,距离父亲62岁的生日还差整整的四个月零两天。这一天上班时间八点半,周总理办公室给父亲的单位打来了电话。周总理指示:我要接谷牧和赵尔陆到中南海来帮助我工作。但是总理不知道,父亲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



周总理、李富春和陈毅副总理在父亲追悼会上

父亲去世四个半月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赵珈珈感慨,中华民族的富强,不会因某个人的倒下而停滞或逆转。因为,这是人民的事业。

将军的礼服照

赵珈珈请学员们看了一张父亲赵尔陆的将军礼服照。她说,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张照片是合成的。



在众多的开国将帅里面,赵尔陆无疑是非常特殊的一位。当年出版社在编纂将帅名录时,发现没有赵尔陆将军身着授衔将军礼服的照片,于是派人去他家里找一张。然而,赵老的女儿赵珈珈一番话却听懵了众人,原来,赵老虽然大半生都从军,但是却不怎么喜欢穿将军礼服,更不用说穿将军礼服照像了。没办法,总政的技术人员只好用电脑帮他合成了一张。这可能也是上千名开国将帅的照片中绝无仅有的了。

赵珈珈谈到,父亲一生有“三不”:不拍礼服照,不写回忆录,不题词。

赵珈珈小的时候曾问过父亲:“你干吗不拍照片,多神气呀?”



父亲非常凝重的脸色,让赵珈珈至今印象深刻:“孩子,你不懂。死的人太多了,哪一个都不比我差,我算老几?”

长大了以后,赵珈珈逐渐读懂了:这是一个“幸存者”内心的忐忑,伴随他把生命最后供奉在信念的祭坛上,完成了最后的超越。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对于父亲蒙受不白之冤、忍辱负重、积劳成疾而过早离世,孩子们痛彻悲伤之余,流露出愤愤不平的情绪。



母亲郭志瑞手书:怕死就不能干革命

母亲察觉到后,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番话:“革命哪有不死人的?!凭什么只许别人牺牲,轮到我们家牺牲就怨气冲天!那样我们还是共产党吗?”



为革命一身正气、忠贞不渝的母亲郭志瑞

赵珈珈收拾母亲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母亲在父亲去世后流露的浓郁真情。



思念革命的战友赵尔陆同志

尔陆啊!



我们已永别四年啦!在这思念漫长的痛苦岁月里,我的心情真是万言难尽啊!你突然病逝是万没有想到的……



你是1927年跟着毛主席,干革命四十年的老红军。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思想,把我们连接在一起。我和你同艰苦共患难三十余年,你既是我的亲人,同志,更是我的严师,你对我的革命教益,我永远不会忘记!



我快上班为保卫毛主席战斗了。我坚决用生命保卫我们伟大祖国的红色江山,如果你知道的话一定会万分高兴!

………………        

                   志瑞 1971年1月31日凌晨7时  



这封信,令赵珈珈心潮翻涌,感慨万千。从这一刻起,赵珈珈开始深深地读懂了自己的父亲和母亲,读懂了他们深厚的战友情谊和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和家国情怀。

高山仰止?无尽思念

父亲赵尔陆去世已经40多年了。在没有他的日子里,赵珈珈兄弟姐妹们都没有达到他的那种超越,但是他们不敢背叛他的信念,他们始终记着:不能让别人指着我们的脊梁骨,骂共产党以权谋私。直到现在,他们兄弟姐妹都是工薪族,靠退休金生活,心里很安逸。

赵珈珈个人体会:老一代共产党人是一个超越普通人性弱点的集体典范,可贵在什么?就是集体的超越,不懈的超越,而不是一时一事一人。



1939年冬,晉察冀军区部分领导干部(右起):聂鶴亭、聂荣臻、呂正操、杨成武、舒同、赵尔陆、唐延杰、刘道生、刘澜涛、王平、朱良才在晋察冀蛟潭庄

这种超越,确保了1949年的胜利,也成就了咱们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敌视我们的国家或者是势力的话,他们怕的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这种超越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力量,在于它能转化成无限的物质成果,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法宝。他们的这种宝贝,我们中国人决不能够丢弃。



赵珈珈认为,在先辈心目中,为民族强盛、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事业,如同黄河长江:有时因气候过于干旱,局部会出现断流,但不意味着她就此消失;绵延几千公里的奔腾,有时会因地势而弯弯曲曲,但不意味着她就此改变方向。



母亲上世纪70年代登长城留念

开国上将李聚奎同志说过:很多年以后,所有的名字都会被淡忘。而那种勇敢,那种豪气,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在赵珈珈看来,前辈们在胜利之后,就是本着这样的态度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他们始终活在先烈的事业里,始终保持着战争年代那种深入调查研究、紧密联系群众的作风。用这样的行动,继续诠释党的宗旨,凝聚全国人民为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他们并非没有七情六欲,正因为投身于这个伟大事业,他们一生用责任战胜私欲,让普通人性不断优化,逐渐接近达到高尚和纯粹。这也是我们一辈子的功课。我们不做那种嘴上永远挂着正确概念、手里却干着损害人民利益事情的两面人。用我们的行动,实现我们新长征中的使命担当。

赵珈珈表示,在革命信念的引导下成就更艰巨事业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像在座各位一样的广大青年同志们的身上。祝福大家在更伟大的超越当中,实现自己人生的辉煌。

感悟分享

党校学员吴晓倩同志表示,听了陈人康老师讲述的陈士榘将军为推翻旧社会、创建新中国戎马一生的光辉革命历程以及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国防工程建设及两弹一星事业中所做出的一些杰出贡献,我们真切感受到陈士榘上将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高风亮节的可贵品质,体验到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大家深受感染和教育。



中国发展高歌猛进,在越来越接近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际,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决不能忘记我们发展的艰辛历史,时刻牢记“不忘初心和使命”,要让红色基因渗入我们的血液,融入我们的血脉,转化成我们工作、学习中的强大动力源泉。我们向伟大的革命先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湖南资深党史专家李安牛老师看了陈人康会长《一坛清水祝华诞,一生紧随毛泽东》的讲座报道后,再次为陈士榘将军的奋战历史和高风亮节所深深感染。祖辈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为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立下头功;父亲跟着毛主席上井冈山,南征北战功勋卓著,最后亲自指挥攻下南京,推翻蒋家王朝;胜利后马不停蹄,挥血洒汗为两弹一星筑窝,为建国强国再立丰功伟绩。三代工程兵,一片丹心为振兴中华。井冈山小井龙潭景区和井冈山诗词碑林里,都刻有陈士榘将军的题词和诗,令人景仰,催人奋进!



党校学员许新年同志表示,听了赵尔陆将军的后人赵珈珈老师分享的革命先辈的生动感人故事,自己和学员们都非常激动,深受教育。老师从父母的爱情故事讲起,让人觉得非常生动、亲切和感人。我们感到,革命前辈一家人的心路历程,折射出中国革命时代的伟大变迁。前辈们浴血奋战、忘我工作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自己突出感受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崇高、坚定的革命信仰,让无数的革命前辈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他们的牺牲和奋斗,才换来了我们建国后翻天覆地的变化;革命前辈们令人尊敬的治家之道和家风传承,激励着很多像赵珈珈老师这样的革命后人十几年如一日在为传承和弘扬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而不懈地坚持着,努力着;赵尔陆将军和他的爱人志同道合,恩爱情深,并肩战斗,共同奉献,也深深地感动和教育了我们,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博大的胸襟和家国情怀,永远值得后人们去思考,去学习。

红色传承?砥砺奋进

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室副主任、萧锋将军后人萧南溪、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青年部部长胡山等同志旁听了当天的讲课,并于课后与朝阳区委党校领导刘欣及等同志就听课感受及如何进一步搞好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交换了意见。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打造“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室”,是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的积极实践,也是培育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一年多来,该工作室积极建立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红色教育方式方法,扩大红色教育覆盖面,不断拓展红色教育资料库,在朝阳区全区党员干部中掀起了红色文化学习和宣传的热潮,2019年被评为年度朝阳区基层党建优秀项目,被《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和人民网、光明网、北京学习平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萧南溪副主任谈到,2019年7月22号在朝阳区委党校挂牌成立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室后,我们逐步把松散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讲课的开国将帅、革命英烈的后人凝聚在一起,最初叫“家风家国宣讲团”,现在到朝阳区党校这样一个平台,提高了层次和质量。今年伊始,由于疫情的特殊影响,一直迟迟没有上课。现从9月10日教师节开始,刚讲了两讲场。工作室的宣讲团成员都非常认真注意备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好评。

第二,我们强调,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室宣讲团要注意学习和借鉴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的“三不讲”和“六项注意”,严肃纪律,遵守规则,严格服从党校管理要求,严格遵守时间安排计划,保时、保质、保量,讲好故事,传承家风,弘扬正气,激发社会正能量。



左起:赵珈珈、陈人康、萧南溪、刘欣副校长

第三,在井冈山干部学院讲课十年之后,我们来到了朝阳党校。十多年来,我们感觉到,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思想教育抓得非常到位,特别是央台新近播放的五集纪录片《抗议在行动》,大家看到现在的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的年轻人起来了,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他们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吃苦耐劳,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看到了民族的脊梁。“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这种伟大的抗疫精神,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提倡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一潜精神以及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的延续,一脉相承。我们的国家大有希望,我们的民族大有可为!

第四,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不同的会议上反复强调,要求党在学校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四史”教育。现在确实有敢于冲锋在前的,但也有一些人整天醉生梦死,浑浑噩噩,一心只围着自己的小圈圈打转,道德水平不断下降,对人性的良知、对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麻木不仁,崇洋媚外,诋毁先烈,淡漠历史,初心泯灭,使命模糊,甚至阳奉阴违,很多情况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共产主义世界大同,这就要求我们摸着石头一定要走正确方向,而不是走资本主义。广大的党员干部同志们要积极推动全社会树立更好的风气,学好“四史”,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保卫我们国家,建设我们的国家,群策群力,砥砺奋进,努力走上共同富裕的伟大复兴之路。

萧南溪指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室担当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我们要不负韶华,在党校这个重要的思想教育平台,高举革命红旗,牢牢坚守阵地,决不让歪门邪道思想侵蚀抢占。希望能和党校老师和同学不断深层次交流互动,使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更生动、更深入地持续开展下去,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梦,是我们大家共同期盼的光荣梦想,需要我们大家每一位脚踏实地去努力。

老一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世世代代地激励后来者们,坚韧前行。



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

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坚持华北抗战的四大根据地之一,包括津浦路以东的山东大部地区和江苏、安徽、河南三省边界部分地区,面积超过12.5万平方公里,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是由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主办,北京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于2007年成立,并创办《齐鲁烽火》会刊。

研究会宗旨: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全面收集整理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历史资料,深入研究总结历史经验,全面宣传英勇斗争历史,继承和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为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名誉会长: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

首任会长:罗荣桓元帅后人罗东进

现任会长:陈士榘上将后人陈人康

青年部长:胡 山

青年部誓词:努力工作,奋发进取,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发扬光荣传统,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忠诚,干净,担当,励精图治,为民族复兴,为人民幸福,努力奋斗!

相关链接:陈人康、赵珈珈: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上)

(浏览 869 次, 今日访问 2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