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崖奇功

米艾尼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黄崖奇功(上)

山西省黎城县城北45公里处,有一特别的峡谷,周边山崖伟岸,峭壁皆为黄色,被称为黄崖山。这里是八路军总部兵工厂旧址,也是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战场遗址。

修建在海拔1600多米高、纵深40米的天然大石洞中的黄崖洞兵工厂被称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从选址、修建到投入生产,这里曾集结了八路军中最优秀的军工科技人才、技术工人和最英勇的守卫部队。

五年间,黄崖洞兵工厂生产枪支9000多支,各类炮弹24万余发,是八路军名副其实的“武器生命线。”

当年,5000日军向黄崖洞兵工厂屡次进犯,八路军驻守部队只有不足一千人,却赢得了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而黄崖洞兵工厂的机器设备,丝毫无损。

深山峭壁间的黄崖洞兵工厂,是中国抗战史上的军工奇迹,也创造了一个战斗奇迹。

兵工起点

1938年底,在山西省阳城县举办的一次规模不小的八路军战利品展览会上,除了从日军手中缴获的“三八大盖”“歪把子”等标志性的战利品外,十支特殊的步枪和两支冲锋枪引起了官兵们的注意。

看上去,这些枪支制作工艺不算精良,甚至可以说粗糙,比一旁最有代表性的日军武器“三八大盖”逊色不少,肯定不是军工生产的标准化产品。若是和那些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枪支相比,又与“精美”相差很远。

但是,这十几支出自八路军战士之手的枪支,还是成了展览会上的“明星”。缴获的日军武器,在八路军官兵眼中不算新鲜,很多官兵的手中就用着这样的枪——“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嘛。只是这些八路军“自产”的枪,倒真是头回见到。

1938年8月,一批来自河南孟津县一带的手工造枪工人,投奔了抗日游击队,成为八路军最早期的造枪工人。这几支手工制造的步枪和冲锋枪,就是出自他们之手。据说,朱德总司令还特意宴请了这批造枪工人。

只是,造出了第一批手工枪械,距离真正的八路军兵工厂还差得远。手工造枪,工艺和产量都远远满足不了战争的需要。八路军实在是太缺枪支弹药了。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研究部主任郝雪廷告诉记者:“八路军改编之初,战士们几乎都有枪,但是队伍几次扩大以后,武器装备就远远不够用了。”

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从此走上了抗日前线。

八路军先后进行了平型关、雁门关、阳明堡等战役,在战场上的胜利,同时也赢得了人心。

“八路军的队伍一路不断的扩大,1937年底就从最初的4.5万人发展到8万人,到1939年底人数增加到27万,人员扩张带来的新问题,就是武器不足。”郝雪廷说。

国民党政府拨给八路军的武器、弹药、军饷都是按照改编初时的4.5万人支付,根本不管八路军人员扩充,甚至连4.5万人的编制也不是能按时足量供应。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只能靠从敌人手中缴获和收集民间闲散枪支这两个办法。于是,武器弹药的不足成为制约八路军发展的瓶颈,也对八路军抗日的前线战事造成了极大影响。

1937年10月21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和朱德,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在一年内增加步枪1万只,主要方法自己制造。”

一个月后,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和顺县石拐村召开干部会议,传达了中央关于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具体部署了开展游击战争的任务。总部提出,除每个师外,每个旅,每个团,各个游击支队以及地方政府和自卫队都要招募技术工人,开办修械所和炸弹厂。

当时,八路军最初招募的技术工人,主要来源于太原兵工厂的工人、铁路工人、煤矿工人以及民间铁匠、木匠等手艺人。

这一大批人作为技术骨干,立刻被充实到各抗日武装开办的修械所里。从此,大小抗日武装开办的修械所、修造厂、炸弹厂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及太行山大小根据地。但是,这些小型修械所,因为人员少、规模小、设备落后、位置分散,远称不上真正的兵工厂,只能达到简单修一修枪械的水平。

此时,八路军在晋东南的抗战局面,一度十分危急。

日军华北方面军为解除后方威胁,从4个师团中调集3万余人的兵力,在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统一指挥下,由同蒲、正太、平汉铁路线和长治、屯留等地出动,分9路向晋东南地区大举围攻,企图将八路军第129师等部和在这一地区的国民党军,围歼在辽县(今左权县)、榆社、武乡地区,史称“九路围攻”。

这次围攻历时23天,以日军的失败告终。

八路军收复沁县、榆社、武乡、辽县、沁源、屯留、长治、黎城等县城18座,巩固和扩大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的这一重要战果,为建设自己真正的兵工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总部决定,将原有的一些修械机构合并扩大,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实行统一领导和集中生产。

当时处于山西抗日根据地中心地带的韩庄村,成为了八路军总部修械所的所在地。

韩庄村,地处山西省榆社县和辽县(今左权县)交界处,住有40余户人家。1938年9月,八路军总部参谋处第四科副科长徐长勋在此地组建了八路军总部修械所,代号“流动工作团”。

总部修械所设在村前占地一亩多的一座庙宇中,6间殿堂作为工厂的厂房,八路军最初的兵工厂就在这里诞生了。

最初到达韩庄村的,是115师334旅修械所的百余名工人,他们此前的主要工作是在战争间歇为部队修理枪支,亲手制作过的武器,大概只有几千支红缨枪。

随后调来韩庄村的是129师的补充团修械所,这里的工人大多曾在国民党孙殿英部修械所当工人,孙殿英撤离晋东南后,不少工人投奔了八路军。这些工人多少还有些制造武器的经验。

不久后,晋豫游击队修械所也合并进来,他们的杰作便是在八路军战利品展览会上大显身手的手工枪支。

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技术工人,组成了八路军总部修械所。到了1938年底,人员已达380多人。修械所当时有5台车床、2台刨床、3节锅炉和蒸汽动力机。

有限的设备和人员的聚集,让八路军总部修械所初步具备了小批量制造枪支弹药的条件。

虽然有工人的参与,修械所还是缺少真正的技术力量,于是,中央派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电机制造系的程明升担任所长。

没有先进的工具,程明升领导工人们“因陋就简”,用各种“土办法”造枪。

比如,他们把老虎钳固定在树桩上,配上钻头、锉刀等,进行步枪的试制。到了1939年4月,八路军总部修械所月产步枪60余支,同时完成了大量的修枪任务。

“但是由于工具简陋,当时制造出来的枪支尺寸不一,零件不能互换,射程也达不到标准。特别是枪管连射数枪就会发红。简单的说,这不是规范化、制式化的步枪。”郝雪廷说。

时任总部特务团长的欧致富在回忆录《戎马生涯》一书中写道:“我们兵工厂的家当,还没有王二麻子剪刀铺的齐全,这样的家底,要发展成能生产各种兵器的像样工厂,可以预想,道路该多么艰难。”

尽管如此,韩庄八路军总部修械所的建成,标志着太行山军事工业的诞生。

但是,随着战事的推进,韩庄很快便不再是“平安之地”。

1939年夏天,日寇入侵榆社后,八路军总部修械所的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朱德指示,工厂应该搬到更为隐蔽的地方。

寻找新厂址的重任落在了时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的左权身上。

左权,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平侨乡黄茅岭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作为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员,左权的军事造诣极高。参加革命后,左权被党组织派往苏联留学,先后进入莫斯科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被称为“八路军中学历最高的将领”。

1939年4月的一天,左权在一张地图上发现了一个叫黄崖洞的地方,顿时眼前一亮。

开进黄崖洞

黄崖洞,东接辽县(今左权县),西接武乡,南邻黎城,北临榆社,是太行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区。这里山崖陡峭、峰峦重叠,地势险要。根据左权多年的战场经验,他判断,此处非常适合建立隐蔽的敌后兵工厂。

为了看清黄崖洞的整体情况,左权亲自登上了黎城和武乡交界处的板山。这里群山环绕,地势隐蔽,三面悬崖,一面靠山,而悬在绝壁上的黄崖洞,就是一个天然的“弹药库”。

根据欧致富的回忆,左权曾多次指着黄崖山的山头说,这是我军的地下兵工厂,也是晋东南的地下长城。

结束了这次初步考察后,在朱德和彭德怀对黄崖洞修建兵工厂的初步方案表示认同的基础上,左权又马不停蹄地拉着时任军工部部长的刘鹏,翻山越岭,再次来到了绝壁之上的黄崖洞。

在黄崖洞下,他们发现了一块数十亩大的山间谷地,有一股清泉从山崖下流出,左权认为,这里就是理想的兵工厂厂址。

“这里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西北方有个叫左会垭口的地方,是敌人有可能进来的地方。”郝雪廷说。位置隐蔽,易守难攻,的确是战时兵工厂的理想选址。

这一趟深入考察,几乎确定了大部分的建厂方案。从厂址到哨点,甚至进出道路他们都规划好了。

回到总部后,左权向朱德和彭德怀讲了他的方案,左权认为,最多半年,兵工厂的建设便可全部完成。

欧致富回忆,当时,朱德亲自拍板,立即成立了工事委员会,由他亲自兼任工事委员会主任,负责与外部协调。左权兼副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同时,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进度,中央决定派总部特务团1营和炮兵团3个连,尽快开进黄崖洞。

“可以看出,八路军非常重视黄崖洞兵工厂的建设,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就是为了保卫总部机关的,他们派这个特务团来守卫兵工厂,而总部只留下几个连,等于把主力团都调到兵工厂去了。”郝雪廷说。

1939年底,艰苦的建厂工程开始了。

黄崖洞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在这里建厂的方式也是极为特殊的。

在勘察地形时,刘鹏等人决定用石头砌墙,石板盖顶建房。一则是石头坚固,二则大规模土木作业容易引起注意,暴露兵工厂,所以就地取材用石头盖房,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设备和材料的运输,却没法“就地取材”。从韩庄到黄崖洞,全程都是羊肠小道,起伏不平。所有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器材,只能靠人力肩挑背扛,或者靠毛驴来运送。一些大的设备不易搬动,只能拆卸成数块儿,一部分一部分的运进山,非常艰难。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军工部又派来两名大将:一个是技师企云龙,一个是土建工程师陈志坚。

企云龙负责安装机器,陈志坚则负责营建厂房。

陈志坚带领工人就地取材,开山凿石,以石块垒墙、石板做瓦、石灰勾缝。就这样,一栋栋石头房沿着山谷盖起来。工房、宿舍、办公室、俱乐部等12栋新房相继建成,分布在1平方公里的山谷中,最大的钳工房有1000余平方米,工厂的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左右。

不到半年时间,厂房建成。接下来就是安装机器了。

企云龙忙碌着,对一台台机器进行安装调试。虽然被运送到黄崖洞的机器多数都十分老旧,却个个都是“宝贝疙瘩”。

郝雪廷介绍说,一大部分机器,是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从敌人手里夺来的。还有一些机器,是八路军自己制造的。

“山西地区其他小的兵工厂也都相互协作,制作出做各种类型的机床、冲压设备等,再运到黄崖洞。”郝雪廷说。还有两台在当时非常先进的荷兰造的精密车床,是中央派人从延安专程送来的。

当时,黄崖洞兵工厂虽然已经开工,但工人们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没有动力锅炉,无法发电,所有的机器都要人力来传动,效率很低。

1940年2月,特务团接到一个紧急的任务,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人员费尽周折,在五阳煤矿弄到了一台动力锅炉,中央要求他们在20天时间里,必须把这台锅炉安全搬运到黄崖洞。

一共一二百里的路程,并不算长,但是要把这个高大笨重又无法拆卸的锅炉通过陡峭的山路运到黄崖洞,常规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开始,特务团的战士们用最原始的办法,在地上放上滚木,锅炉放在滚木上,一路向前推,一路倒腾滚木。但是山上都是蜿蜒崎岖的羊肠小路,滚木都滚不起来,前进速度近乎蜗牛,想要用20天把机器运到指定地点,几乎不可能。

最后,战士们干脆先在前面修路,后面再搬运机器。工作量翻倍也不止,但战士们两班倒,昼夜运,只用了12天,就把这台巨大的锅炉运到了黄崖洞。

黄崖洞兵工厂在1939年底开始投入生产,共有机器设备40余台,其中锅炉1台,蒸汽机2部,切削机床20多部,动力设备还新增了10千瓦直流发电机1台,供应厂区的部分照明。

一个现代化兵工厂的雏形,在黄崖洞初现。

硬件有了,对于黄崖洞兵工厂来说,人才的短缺,是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

人才荟萃

1939年8月,300多个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人行军营”,由延安出发,开赴晋东南。这支由当时八路军内高精尖技术人才组成的队伍,是中央军委特别派给黄崖洞兵工厂的“技术支援”。

“这些人里很多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甚至是留学生,八路军内高级技术人员并不少。”郝雪廷说。

事实上,从黄崖洞兵工厂建成后,已经陆陆续续引进了不少人才。郝雪廷介绍,“有很多名校毕业的,比如燕京大学、河北工学院等,这些大学生和工程师来到太行山上参加了八路军,组织了解到他们的特殊才能,就把他们放到兵工厂来。”

“工人行军营”则是一次更大规模的人才聚集。然而,从延安到黄崖洞的行军之路并不平坦。

“工人行军营”跟着抗大第四支队渡过了黄河,在山西孝义,他们到达了115师陈士榘领导的晋西支队驻地。

晋西支队派了一个营的兵力,准备掩护“工人行军营”渡汾河。途中,部队多次被日军的炮火阻挡,队伍停滞不前。此时,日军正组织对晋东南的第二次围攻,“工人行军营”三次突破封锁线都没能成功,一耽搁就是两个月。

直到1939年10月初,“工人行军营”才在129师的接应下,成功突破封锁线,顺利到达了黄崖洞。

如此多方护送,千辛万苦到达黄崖洞兵工厂的“工人行军营”,确实在荒僻的黄崖洞为八路军的兵工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工人行军营”中不乏八路军中的名人,刘贵福就是一个。

刘贵福15岁就进入北京西北边防督办公署修械所当学徒,此后在国民军的兵工厂里工作了13年。1937年8月,刘贵福带领16名兵工厂技工赴延安参加革命,曾任延安柳树店兵工厂科长、茶坊兵工厂枪械修造部主任。

刘贵福是真正的造枪高手。1937年4月,他成功试制了八路军第一支新式轻型马步枪,开创了我军现代化步枪研制的先河。

1939年5月1日,延安举行了隆重的陕甘宁边区工业展览会。在展品中,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刘贵福研制的马步枪。因为展出时还没来得及起名,展览会就标了个“无名式马步枪”。

“无名式马步枪”不仅被评为甲等产品奖,毛泽东还亲笔为刘贵福题词——“生产战线上的英雄”。

到了黄崖洞兵工厂后,刘贵福被调入军工部黄崖洞一所任副所长,主要负责在改进“无名式马步枪”的基础上设计新式马步枪。

在新枪研制过程中,刘贵福遇到了一位“知音”,此人便是1940年5月接任八路军军工部部长、曾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又一位军中“高知”——刘鼎。

刘鼎得知刘贵福正在进行新枪研制,主动要求看图纸,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建议:作为近战武器,步枪只要能够保证200米以内射击准确就可以,关键是要轻巧。而且刺刀的操持很重要,一定要迅速、可靠。

刘鼎还特地派人送来“捷克”和“三八式”步枪,供刘贵福在设计中做比对参考。

经过4个多月的设计、试制,新式马步枪终于在1940年的7月底装配完工。

新枪的实弹设计实验定在那一年的八一建军节进行。实验成功后,刘鼎当天便让刘贵福带上新造的步枪,直奔八路军总部报喜。因为当天为八一建军节,彭德怀给新枪取名为“八一式”。

“八一式”马步枪口径7.9毫米,长不到一米,枪重仅3.36公斤。枪的性能超越了日军的“三八式”、“汉阳造”等当时的一些主流轻武器。

除了轻巧以外,“八一式”的准度也十分出色,枪管上的瞄准星被彭德怀誉为“天下第一准星”。

此外,刺刀部分也是这把枪的亮点。

郝雪廷介绍,“八一式”马步枪的刺刀平时反贴在枪管上,肉搏时只需按动键钮一甩就可迅速自行固定,比其他枪支的出刀速度快好几秒,这对争取时间、取得白刃战的胜利至关重要。这种刺刀安装设计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56式”步枪。枪管上的折叠型刺刀是人民解放军“刺刀见红”精神的显著特征。

“更加重要的是,区别于过去设计的那些零七八碎的枪支,‘八一式’是制式化,可量产的。”郝雪廷说。

据统计,从1940年到1945年,黄崖洞兵工厂共生产了近9000支“八一式”马步枪。在设备、材料、工艺和技术都极端落后的根据地,世界一流的轻型“八一式”马步枪的研发和量产过程堪称奇迹。

1939年到1941年短短两年间,兵工厂快速发展,成为抗日根据地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制造基地,年产武器弹药可装备16个团。

这些武器源源不断运往抗日前线,大大增强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尤其是1941年1月至11月间,兵工厂生产了50炮800多门,炮弹2万发,让日军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

然而此时,战火正在慢慢逼近几乎完全与世隔绝的黄崖洞兵工厂。

(浏览 945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