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师副师长:老山之战打得确实好,但胜利成果都叫自己否定了

原标题:信任——最高明的指挥艺术

——陈知建(时任40师副师长 开国大将陈赓之子)

40师副师长:老山之战打得确实好,但胜利成果都叫自己否定了

我是刚打完老山那一仗来的,本无发言权,但接触了一些人,有点这样那样委屈的同志还最爱找我聊,我也就多少了解了一点情况。

我们这个军打得确实好,但战斗胜利成果战后都叫自己否定了。
战中,领导人揽权,指挥欲太强,不信任下级,“保姆式”的传帮带;战后推卸责任,胡处理干部……于是包括领导自己在内大家都“倒霉”!这是我最突出的感觉。
战场上,指挥员的思想压力不仅来自敌情,同时也来自内部,大量精力化在这上面。战后内部斗得更厉害,互相告状。尤其在听说要提拔谁的时候,一连串的告状信都冲他去了。
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才有,也不只我们这个部队有。恐怕和我们军队长期“运动”不断有某种联系。有的人打仗不行,平时三头六臂,很能施展。我老爹(陈赓)在战争中也很为“内斗”伤脑筋,他本人也受过这方面的压力。
“内斗”会不会坏大事,就看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导掌舵。
领导包揽下级指挥,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行,偏要他说了就算,那就只有一个结果:部队尸横遍野!
老山“7.12”打得漂亮,关键一着是指挥权集中到我们师,令出一门。几位师的主要干部都是打出来的,又经过院校培养,对地形熟,在部队威望高。当然我不是说指战员英雄牺牲的精神就不重要了。没有后者,再高明的指挥也等于零。特别是情报部门、炮兵部队应当这一仗的功劳榜上,名列榜首。
敌人在哪里集结,我们知道了,第一批炮火覆盖过去,差不多叫它报销了三分之一。——可在这之前呢,打两发炮弹你得请求上头。打这么几千发呢?上头要问了:你知道一发炮弹多少钱么?打错了谁负责?上头如还得研究研究,请示请示呢?敌人怕早上来了!
现在好了!师的几个主要指挥员在一张地图上指挥。从接到情报到作出决定,三分钟,几句话,XX个炮营“万”炮齐鸣!
中国战史上哪有一个师长指挥XX个炮营的战例?
怪不得,当上头指挥所一撤,我们的参谋们高唱“解放区的天”。
有些干部没打过仗,有点怯阵是难免的。指挥员要善于教他、帮他、鼓励他,不要动辄就是:打不好,我毙了你!这是你对下级没有起码的信任与尊重。耍权威只能说明你无能,不懂指挥艺术。
又说到我老爹——我不避嫌。因为他战斗一生经验不是我的私产,它应当留给我们军队。我其实也没专门研究过他,只是随一个作家采访时听说过他的不少故事。一个当年的通讯科长说,他去执行一个任务,我老爹送别他时只说了两句话:路上危险,你注意点,无论如何要活着回来!这话多平常,但几十年后这位通讯科长回忆时哭了:陈司令员没一个字提任务,更没说要拼死拼活。但我感觉得到,他不但关心我,而且信任我。
打仗,有胜必有败,这是千古常理。如何对待战斗失利的干部?我还是举一个我老爹的例子。有一次战斗,刚进入敌前沿,被敌两侧的暗火力点将我一个突击排完整地打倒在一处。战后,我老爹叫不准动战场,组织大家来看。他大骂团长:“你他妈为什么不事先侦察清楚?”还骂了一些难听的—我老爹这方面缺点严重哩。团长请求处分,我老爹说:“不是为处分你叫你来看,是要你接受教训。看看,你的突击排,有一个头朝后的没有?他们多勇敢!怪就怪你这个指挥员,你不是怕死,不是打滑头仗,你他妈是个瞎子!”说完,我老爹脱下帽,向烈士深深行躬身礼,又和大家一起抬烈士。那个团长挨了骂,但没受处分,接下来几仗,都打得很好。我老爹见了他只说了一句话:“你狗日的总算把眼睛睁开了!”几十年后,这个团长还牢记着当了那回瞎子的教训,并以陈司令员后来的表扬引为终身荣誉。
最宝贵的是指挥干部的实战经验,光靠书本课堂培养不出真正的将军。打过败仗的干部,也比没打过仗的干部强!这也是我老爹的观点。

40师副师长:老山之战打得确实好,但胜利成果都叫自己否定了

老山实景全貌(我方一侧)

打老山,仗不算大,但地形复杂,打得确实残酷。二十七个山头同时攻击,哪能不在某一点受点挫折?我们有的领导不加分析,究竟是干部怕死还是某个环节上困难太大或措施不当,尤其不应当的是:明明自己决策不当,该罪已,却以罚人来推卸责任,撤了一大些干部,非常可惜!如像主攻团副团长向坤山,自1979年以来一直打得不错,被撤职后还带领部队冲锋陷阵,打了两个很漂亮的仗,先后炸毁了敌人一座军火库,攻占了敌前沿高地歼敌一个排。怎么能把“怕死鬼”的名字安在这样干部的头上?在这种情况下处理人家转业,叫人家怎么抬头?因为你不公正,伤害的不是他一个,而是伤了更多干部的心。
爱护部队,爱护干部,关键是危难中替他们担担子。我们不少干部不安心,想法很多,主要是一个:我不管怎么卖命,一仗打不好,彻底完蛋!实事求是说,不能完全怪罪某位领导,还有互相攻击。连师里的领导XXX也差点中箭落马。告状信一大堆,其实就是两个干部炮制的!还有一批干部损失在文凭上,他能打,但文化低了点,上头给你分来了一大批,他只好走。我们军作战最多,出的干部最少,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这个损失太大太可惜,再这样搞,今后谁跟你“玩命”,弄不好最后垮台。
我老爹的“魅力”就在战时信任干部,战后保护干部。刘帅更不用说,他不但指挥高明,对干部是“老妈妈、老奶奶”!所以他们有那么大吸引力、凝聚力,不管在哪里留下伤员,他伤好了,千山万水也找回来。
领导的威信不是靠行政命令、靠处分、靠官职,而是靠同生共死的同志情、靠知心、靠危难中见真情!
布琼尼,老脑筋,指挥上并无新招,但在卫国战争初期苏军大溃退时,他来了:我是布琼尼!大家就跟他上!靠的就是危难中挺身而出。
我们有的连长,爱发火,气头上也骂人,甚至踢人一脚,但没人告状,没人记仇,战士说:他平时好。
好在哪?过年了,没钱买鞭炮。连长说:“咱们放炸药!”领导知道了,一顿臭骂!你这领导怎么就不懂战士的心,你多扫战士的兴!
一个侦察参谋抓了一个俘虏,半路上枪走火把俘虏打死了。回来,我们的干部对他比对战俘还凶。他好伤心呀!他经历好大的艰险,是豁出命把俘虏逮到的,他何尝不想带回个活的。你安慰他几句多好,何必显示你的威风?这个侦察参谋叫杜边生,“文革”中父亲被关起来了,他带弟妹沿街拣烂菜叶过活,入伍后多次战场立功,是个“亡命徒”。从那后,他伤透了心,只有和老婆说。老婆原来一直支持他好好干,这回变了:“回家吧,你司令员拿钱不比我多,你在那干啥?”他转业了,给他作什么工作也顶不上那顿骂!
部队改革,有千头万绪的工作,核心问题是从体制上保证选贤用能,提高指战员素质,最关键最首要的又在选好掌舵人!

人物经历:

1950年,陈知建随全家从昆明去北京,进入育英小学读书,初中毕业后,陈知建不想读书了,当时就是想当兵。结果,被父亲的一个老部下拎到父亲骨灰盒前,狠狠教训一顿。陈知建只得读完高中,高中毕业后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导弹工程系遥控遥测专业。

40师副师长:老山之战打得确实好,但胜利成果都叫自己否定了

大学毕业后,陈知建在沈阳军区做了5年技术工作,又回总参工作9年。1983年,因中央军委欲改变军队中指挥员的知识结构,陈知建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那次,全军共有200多名大学毕业的技术干部,分两批集中到北京军事学院(国防大学的前身)学习,一年后陈知建被分配到野战部队当师团级干部。这批学员中,除陈知建外,还包括刘伯承之子刘太行、粟裕之子粟戎生等不少开国元勋的后代。
陈知建曾历任技术员、工程师,第14集团军步兵40师副参谋长兼步兵120团团长,第14集团军步兵40师副师长、集团军副参谋长,总参军务部兵员局、第二编制局局长,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

40师副师长:老山之战打得确实好,但胜利成果都叫自己否定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映象老山):40师副师长:老山之战打得确实好,但胜利成果都叫自己否定了

(浏览 3,38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