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6月1日 抗日红军大学成立

89年前,1936年6月1日,抗日红军大学成立。

一、成立背景与时间地点

  1. 成立背景
    为培养抗日军政干部、提升红军战略技术水平,中国共产党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立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这一举措旨在应对当时日益严峻的抗日形势,强化红军的组织与作战能力。
  2. 时间与地点
    成立仪式于1936年6月1日举行,校址位于陕北瓦窑堡(今陕西志丹县)。

二、初期办学与教育方针

  1. 办学特色
    学员在边战斗边学习的环境中,掌握了先进的思想理论和军事战术,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
  2. 教育方针
    后续改名“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后,其教育方针明确为:
    •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 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三、后续发展与历史意义

  1. 迁址与改名
    1937年1月,红大随中共中央迁至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2. 贡献与影响
    • 人才培养:抗大成为抗战时期革命干部学校的典范,为抗日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输送了大量骨干。
    • 机构演变:1945年后,抗大总校部分力量迁至东北,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为国防大学。
(浏览 14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