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8月18日 延安电影团成立

1938年8月18日,袁牧之和吴印咸带着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延安电影团”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们以简陋的设备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生活、战斗场景,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拍摄于1938年的延安电影团合影. 图片来源:人民网


这个电影机构的核心是早期的延安电影人,他们都是当时的电影精英,早期的人员有袁牧之、吴印咸、徐肖冰、李肃、魏起、叶仓林、马似友、吴本立、周从初、钱筱璋、程默,后来扩充到36人。延安电影团有两队,一队负责摄影,一队负责拍摄。虽然战时设备简陋(电影团的全部家当有两台能拍活动电影的机器和三台相机),但是他们拍摄了很多经典的新闻片和纪录片,如《延安与八路军》、《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即《南泥湾》)、《白求恩大夫》等;还拍摄了以万计的反映陕甘宁边区和延安等各方面活动的照片。


延安电影团成员 徐肖冰 照片来源:中央新影


1939年,徐肖冰(前排左二)与延安电影团工作人员合影 照片来源:中央新影


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很多都是延安电影团的成员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敌后拍摄的。据延安电影团的成员徐肖冰回忆的那样:“插入敌后往往要经过好多道封锁线,而且敌人扫荡频繁,常常一口气要跑几十里。电影团有一次被敌人包围,当时有袁牧之、李肃和我,幸亏有部队保护才突围出来。不光如此,因战时条件很差,经费拮据,电影团成员吴印咸为了能拍摄一些珍贵的照片不惜倾囊而出,拿出积蓄添置设备,正是他的努力,为后人留下延安和华北的抗日前线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


周恩来 (1941延安 吴印咸摄 ) 图片来源:中国电影博物馆


朱德(1941延安 吴印咸摄)图片来源:中国电影博物馆

1945年抗战胜利后,吴印咸、徐肖冰等人调到东北解放区工作,延安电影团宣告结束。让我们记住这些把青春和热血付诸影像的战士们,致敬这些红色影像记录者。

(浏览 355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