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1月18日 沁源围困战开始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民国31年(1942)10月,日军纠集重兵分七路合击驻岳北根据地沁源县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部队。合击扑空后,即占领沁源县城,在全县修建15个据点,长期盘踞,开始实行“山岳剿共实验区”计划。

针对敌人的“山岳剿共实验区”计划,根据太岳区党委、太岳军区指示,民国31年11月18日,由中共沁源县委、沁源县政府和驻沁源主力部队决一旅三十八团,共同组成沁源县对敌围困斗争总指挥部,领导军民展开了著名的“沁源围困战”。


图为:沁源围困战纪念馆


空室清野

民国31年11月20日 ,县围困指挥部作出重大决策:动员一切力量严密封锁和彻底地围困敌人。把以沁源城关为中心的安(泽)沁(源)、二沁(沁县到沁源)大道两旁,距敌人据点5公里、交通线2.5公里以内,东到霍登(今法中),北到交口、郭道镇,西到中峪、亢驿,西北到李元,纵横百里的23个村镇,3200多户人家,约16000多人口全部疏散隐蔽到沁河两岸的深山密林中去,实行空室清野,制造无人区,把日军陷入一个“没有人民的世界”里。经过充分动员群众,开展思想教育,由主力部队和民兵掩护,在短短的五六天之内,一万多人的秘密大转移全部完成。使日军占领区及其周围形成了“无人区”。大转移时,老百姓舍弃了43000多亩土地,他们还和民兵用粪土、头发、死猫腐狗等脏物污染破坏了水井,把能带的粮食、蔬菜、灶具、衣物、被褥等物资都带走,带不走的全部埋藏隐蔽。伊藤少佐向临汾师团部写信说:“来到这里没有人,没有粮,没有水,天天有病倒的……”

长期围困

民国31年的深冬至次年初春,正是转移到山林中的群众面临严重困难的时候。天气寒冷,疏散在山沟里成千上万的难民,开始只有反“扫荡”短暂的准备,随身带出来的粮食和衣服、被褥都很少,随着时间的无限延长,吃、穿、住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敌人趁机利用抗日军民眼前的困难,进行欺骗宣传。他们假惺惺地四处宣扬“皇军仁慈”,还派伪军、特务到山头上大叫:“皇军不伤害百姓,有家的快回家!”面对敌人的煽动,大多数群众是心明眼亮的,坚决不回去,被胁迫回去的也趁晚上偷跑出来。但也有一些群众,特别是一些家庭条件较富裕的群众产生了动摇,提出:“先回去应付一个冬天吧!明年开春再出来!”个别干部中也开始有不安的情绪。

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是咬紧牙关克服困难继续坚持斗争,还是苟且偷安回去“维持”敌人,便成为摆在沁源县委、各级领导和群众面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危难之际,县、区、乡及农、青、妇各救会的领导干部,纷纷走到群众中去,一面宣传三个月来对敌斗争取得的胜利,宣传太岳区党委关于长期围困敌人的斗争方针;一面又把眼前面临的困难如实摆出来,提出“回不回去维持?不回去,吃、穿、住问题怎么解决,怎样才能把围困斗争坚持到底?”等一系列问题,并交给群众讨论。这些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牵动每个人的心,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场关乎围困斗争成败的万人大讨论在难民避难的大小山沟展开了。参加讨论的涉及农、工、青、妇各界、各阶层和孕幼儿外的各年龄段人士。讨论不分地点、不拘形式、畅所欲言、生动活泼,人们抚今追昔,回顾抗战五年来饱经战乱之苦,控诉日军犯下的种种残暴罪行;用亲身经历诉说党和政府的关怀,特别是人民军队与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手足之情。

讨论的一致意见是“不回去,不维持”。特别是被敌人占领乡镇的群众发扬自力更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克服困难,坚持斗争。之后,许多山庄竞相召开了反维持大会,制定了村村反“维持”、人人反“维持”公约,形成了反“维持”斗争的浓厚氛围。大讨论,实际成了围困沁源的一次群众大动员、大发动。

大讨论统一了群众的思想,县委、县政府即调动各方面力量,竭尽全力解决转移出来的群众的吃穿住等问题。

为解决群众的吃粮问题,沁源县围困指挥部响应区党委、行署和太岳军区的号召,在干部、部队中发起“节约运动”,每个机关干部一月节食一日;三十八团从自己供给的很少的粮食中每人每日节约二两;县政府筹集了100多石(每石约150斤)公粮暂借给极困难的人家;号召群众开展“互助互济”运动,有不少村子里的干部和群众,主动拿出仅有的粮食借给难民,全县共借出600多石,终渡过了第一道难关。其间,太岳军区和太岳行署为沁源难民调拨救济粮11万公斤,贷款30万元。周边的沁县、安泽等县也发起了“节约一把米”运动,支援沁源,以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同时,难民们纷纷采集橡子、榛子、干马茹等野果、野菜,代粮充饥。

为解决群众的住宿问题,依照县委部署,各级干部发动转移出来的群众,按照自愿选择、适当疏散的原则,组织起来打窑洞或往后方疏散,妥善安置。对于打窑洞一事,有少数人心存侥幸,认为敌人很快会撤走,嫌打窑洞麻烦,经过干部再三动员,才全部行动起来,形成群众运动。不仅敌占点、线的“难民”打,而且靠近大川、大道、大村的群众也都打起了窑洞。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群众自己动手在山沟、山湾里打出了5000多孔窑洞,还搭起了数以千计的窝棚,在大雪之前解决了12000多人口的住宿问题。群众下定决心打窑洞、搭窝棚,建起了“正气沟”“坚定庄”“顽强圪梁”“伟大山头”等新村,充分体现了全县群众打破幻想、坚持长期斗争的信念。

在解决吃、住问题的同时,县围困指挥部还动员组织商人到洪洞、霍县等地贩运棉花、布匹及其他物资,开办了许多“山头集市”,解决群众的穿衣及日用品问题;组织民间医生开办简易诊所和药铺,给群众治病;民国32年(1943)2月,为解决“难民”的适龄子女们失学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又发动转移出来的村民以居住点为单位,因陋就简,举办“山沟学校”。教学之余,学生还担负起站岗放哨的任务。经过干部群众、军队地方的共同努力,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了对日军的长期围困。

最后围袭

日军在沁源军民的长期围困和打击下,不得不撤离盘踞点。民国32年1月,首先撤离阎寨、中峪等外围据点,四五月间放弃了城关东门外的大片占据地。8月,撤出霍登据点。民国33年春,被迫退守到城内草坡下的一片地堡和窑洞中。民国34年初,日军只得龟缩在城西草坡上下的两个碉堡和一排窑洞中。

民国34年(1945)3月初,响应毛泽东提出的“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号召,太岳区党委和军区决定:在岳北各县支援下,沁源党政军民总动员,向沁源城关、交口守敌发动总围攻。太岳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李成芳、政治部主任刘有光亲临沁源指导。沁源围困指挥部在马森岭召开会议,决定从3月11日起,开始围攻。经过精心策划,由300多民兵组成12个爆炸队,另有30多名爆破能手组成机动爆炸队,协同4000余参战民兵,运用各种战术围攻、阻击日军。其余参战民兵和自卫队,也都组成石雷组、机动组、砍圪针组和担架组到前方参加铺地、断路和埋雷等工作。群众自发组织起担架队、补衣组、炊事组等随军出征。全县军民对日军的万人大围困、大决战开始了。

首先爆炸队将4000多颗石雷虚虚实实,布满了城关、交口日军据点周围和二沁大道,形成了多层的地雷网和地雷阵,道路上布满圪针和陷马坑,柴草灰土铺了厚厚的一层,重重障碍完全断绝了日军外援的进入。部队、民兵白天在山头点烧狼烟、吹号、打锣鼓;黑夜打冷枪袭扰日军,日军日夜惶恐不安,被迫从3月24日至29日每天组织突围,但均被击退。从4月1日起,整整8天,日军闭门不出,第九日,拼死再次突围,只突围出不足10里到河西村,就触响60余颗地雷,死伤30余人。

与此同时,由沁县派出到沁源县接应被困日军的1000余日军,于4月6日进驻沁县漫水,7日进驻交口,9日凌晨,为避触雷,日军由交口出发顺沁河滩南下开往城关,沿途在二沁大道上触爆地雷90余颗,遭受重创。日援军在沁源县城停留一天,4月10日夜,日军以小股部队向西、南佯攻,11日拂晓,在沁县联队部的接应下,沿二沁大道北窜,到交口,与交口据点的残敌汇合,一起向东逃窜。由外线调回的三十八团主力部队和沁源民兵奋力阻击,先后毙伤日伪军500余人,最后日军逃出沁源县境。自此,沁源围困战胜利结束。

(来源:长治市志办)

(浏览 350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