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导语: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首都南京,革命的红旗飘扬在曾经的总统府上空。毛泽东同日挥毫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南京解放,是蒋家王朝覆灭的标志,中国历史由此进入新的篇章。
时移势易风云变
1948年10月,毛泽东根据过去两年作战成绩判断,在五年左右时间内(自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是有充分可能的。但国民党政权崩溃之速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仅3个月后,国民党军主力就基本上被摧毁,剩余能用于作战的146万军队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漫长战线上,已无法在战略上构成有效防御。
但内外交困、日暮途穷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不甘心失败。从1949年1月起,国民党政府在和谈烟幕的掩护下,加紧构筑长江防线,企图依托长江天险,在半渡之时或滩头阵地重创人民解放军。为稳定军心,固守江防,蒋介石、李宗仁、何应钦、顾祝同等多次发表讲话,鼓吹长江是天险,只要“能支持一年,美国一定以全力来援助”。
作为国民反动统治政治中心的南京,自然是国民党军防守的重中之重。按照东重西轻的布防原则,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将主力18个军54个师重点置于南京、上海之间;以江防舰队及海军第二舰队驻守长江中下游;300多架飞机置于南京、上海、汉口等要地。首都卫戍司令部专门成立了南京城防委员会,由南京卫戍副总司令陈沛兼任主任,负责城防工事的构筑。以南京城垣工事为主要防御地带,在外围修筑一道钢筋水泥工事,然后再修筑若干野战工事,形成三道前后联系、相互支援的防御体系。这一防御地带从南京城东北的幕府山开始,经紫金山、汤山、青龙山、牛首山伸延到大胜关,加上北面的长江,从东南西北四面把南京防护起来。南京卫戍总司令张耀明吹嘘:“在强大的兵力守备之下,加上优势的海、空军有效的火力支援,这样就可以使南京固若金汤,转危为安。”
运筹帷幄展雄图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是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坚定不移的方针,尤其是解放南京、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对于全国解放战争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成为中共中央和渡江战役总前委指挥渡江战役中重点关注和筹划的一个任务。
早在1949年2月25日,中央军委就致电陈毅、粟裕、谭震林,要求对攻占浦口及炮击南京进行准备。3月底,在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主持下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确定以第三野战军4个兵团组成中、东两个突击集团,采取钳形突击和多路攻击的战法,突破江防,分割消灭国民党军,继而“占领苏南、皖南及浙江全省,夺取京、沪、杭,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
负责指挥东集团的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粟裕和参谋长张震对渡江作战方案进行研究后认为,渡江成功后应“先争取解决南京问题,再逐步解决沪杭问题”。粟裕判断:在我军展开战略追击中,对于国民党的一些杂牌军队,争取局部或地区性的和平解决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对于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南京、经济中心的上海来说,对于像汤恩伯集团这样的蒋介石嫡系军队来说,这种可能性极小……对三野面前解放南京、上海的任务,应着眼于战斗来解决问题。
基于国民党军可能在南京地区顽抗,第三野战军在进行作战部署时,以第八兵团一部部署于南京北岸,“保持与两浦之敌接触,在我发起渡江作战时,同时攻占江浦,尔后各个逐次歼灭浦口外围之敌,从正面钳制南京守敌”。也就是人民解放军对南京只作牵制而不是正面强攻,将主力向南京外围展开,形成钳形攻势,最终解放南京。
由此看来,无论是中央军委、总前委还是粟裕等实际指挥者,都高度重视攻占南京的问题,并做好了武力解决的准备。但由于国共两党的和谈,使得渡江作战的军事斗争必须紧密配合“和平谈判”的政治斗争。
2月25日,接到中央军委指示后,第三野战军拟制了作战计划,准备以第八兵团指挥第二十五、二十六、三十四、三十五军共11个师32个团,并附特种兵纵队的两个榴弹炮团,于渡江战役发起之前攻击江浦、浦口,炮击南京。后鉴于南京是六朝古都,中央军委明确规定:如谈判顺利解决,则不攻浦口;如不顺利,须施加军事压力,则应及时攻占浦口。至于是否炮击南京,则要看谈判情形如何才能决定。
3月27日,中央军委考虑后又决定取消“攻占浦口,炮击南京”的计划,决定将第二十六、第三十四两个军东移,加强渡江战役东集团的攻击兵力,第二十五军向西参加第九兵团突破江防的作战,只留第三十五军在南京正北面负责佯攻。主攻南京的任务,则由沿江东进第四兵团和从镇江附近渡江的第八兵团第三十四军担任,利用南京处于长江内弯曲处的地理环境,实行合围攻击。
然而由于战场情况发生了极大变化,预先构想的多路围攻南京的计划并未实施,原本担任钳制和佯攻任务的第三十五军则在江北地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激战“三浦”慑金陵
渡江战役中,南京江面和城内并没有发生激战,解放南京的战斗基本都是在江北的“三浦”(江浦、浦口、浦镇)地区进行的。
“三浦”地处长江北岸,临山靠水,是南京的北大门、桥头堡,一旦失去这个外围屏障,南京就暴露在了解放军的炮火下。因此,国民党军对这一地区十分重视。为守住这一战略要地,战前汤恩伯特意将军心涣散、战斗力差的第九十六军从这一地区撤走,派嫡系第二十八军全权负责该地区防御。接防后,该军依仗地处丘陵、易守难攻的地形构筑了多重坚固工事,妄图拼死一搏。
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总前委指挥下,解放军渡江各突击集团按既定部署向南岸发起进攻。
三野命令第三十五军进攻“三浦”,肃清江北顽敌。第三十五军按照“首先从右翼拿下江浦县城,从正面夺取浦镇,再取浦口,并争取先机过江”的作战计划发起战斗。以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进行兵力部署,第一○三师的三个团和一○五师的一个团从右翼攻占江浦县城;第一○四师从左翼进攻浦镇东北一线高地,夺取浦镇敌人的前沿阵地;第一○五师主力直插江浦、浦镇间公路,占领有利地形,切断江浦、浦镇之敌的联系。三路部队取得胜利后,沿铁路线会攻浦口。
作为首攻目标的江浦县城四周有高大坚固的城墙,东、西、南三面有宽阔的护城河环绕,西侧和北郊是求雨山、凤凰山等一片丘陵山地。据守此地的国民党第二十八军第五十二师的一个主力团围绕县城构筑了层层防御,在外围求雨山、凤凰山上构筑了坚固的碉堡工事,在城墙上设置了步枪、机枪射击孔,妄图据城死守。
经实地侦察,第一○三师决定第三○七团和第三○九团从城北发起进攻,第三○八团侧翼迂回城南,截击敌突围部队。
4月20日晚,战斗在炮声中拉开序幕,我方强大的野炮、山炮猛烈轰击着城垣和敌防御工事。我军选定城西北为主要突破方向,但由于城墙高大坚固,我军多次爆破、突击,未能取得突破。于是第三○七团转移方向,集中火力攻击城墙简易、敌火力较弱的城东北。在由轻、重机枪组成的火网压制住敌军火力后,战士架梯登城,占领了城墙东北角,浴血奋战,巩固了突破口。接着,后续兵力迅速入城,向纵深扩展。与此同时,第三○九团顽强攻击,在城西北也取得突破。黎明时分,城外山上的敌军见大势已去,弃堡南逃。城内的守军也节节败退,经短时间巷战,出南门向江边逃窜。至21日拂晓,我军解放了江浦县城。
20日晚,战斗在浦镇地区亦激烈展开。据守此地的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一个团利用山头构筑了许多钢筋水泥工事。为拔除这颗钉子,我第一○五师三一五团在浦镇西北面的山头上与敌军进行了反复争夺。我军多次发起冲锋,敌人凭借坚固的水泥工事负隅顽抗。停泊在长江里的国民党军舰艇也不断轰击我阵地,配合敌军固守江北战略要点。21日上午,第三十五军决定重新调整部署,以一部分兵力从左翼威胁敌人的侧背,以主力部队从正面向敌人控制的主要阵地发起猛攻。第一○三师在打下江浦后也协同第一○四、一○五师攻击浦镇。21日晚,战事在浦镇北部、东部山地再次激烈展开。经彻夜激战,我军攻克了敌军固守的主要据点大顶山、二顶山、三顶山。
随后各部队迅速扫除各种障碍向浦口挺进。此时国民党第二十八军军部已乱作一团。为避免被围歼,第二十八军残部仓皇撤回江南。22日晨,浦镇解放。
为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中共中央上海局多次给南京市委发出指示,指出决定性的伟大胜利的战火不可避免地要移向南京附近地区,敌人必将全力保卫南京,因此必须立即进行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以配合解放军顺利占领南京。应集中瓦解与动摇京沪的一切防守力量,包括地方武装、警察、保安队和正规防军,使敌人在京沪防御削弱,在解放军兵临城下时,能够达到配合基本群众,实行起义,响应解放军或使敌人整个防御力量动摇。我方深入有效的情报工作和策反工作,不仅直接削弱了南京守敌的防御力量,打乱了敌人的城防部署,更重要的是在国民党军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其军心涣散,士气不振,对我军迅速解放南京起到了很好的策应作用。
红旗插上总统府
至22日晨,解放军中、东、西三个集团百万大军胜利渡江,国民党军千里江防全线崩溃。
鉴于南京守敌已经撤退,原定主攻南京的二野第四兵团尚在安徽皖江地段,转到南京尚需十余日,因此,总前委决定解除第四兵团东进参加围攻南京的任务,南京城防改由第八兵团担任。粟裕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南京敌已极形混乱,正向南或向东撤退”,电令第八兵团“如南京之敌逃窜,则三十五军应即渡江进占南京”。随即,第八兵团电令第三十五军:“如发现敌已确实撤退,你们应不失时机,立即向南京正面强渡。”
接到命令后,第三十五军制定了“迅速渡江、占领南京”的作战方案。但第三十五军先前准备的船只已奉命支援其他渡江部队,江北的船只也早已被国民党军烧掠一空。于是解决渡江用船问题成为三十五军的当务之急。
在第三十五军寻找船只南渡长江的同时,第三十四军从扬州地区顺利渡江,其中一部解放了南京东面的龙潭,并以先头部队夺取了火车,于23日下午乘火车进抵南京火车站,由和平门首先进入南京城。
当日傍晚,三十五军一○三师侦察连及一○四师先遣部队渡过长江,直插市中心,并以一部占领“总统府”。次日黎明,三十五军大部队登陆南岸,按照预定计划迅速进占南京各要地。
解放南京的捷报传到北京,刚刚进驻北京仅一个月的毛泽东兴奋异常,他提笔挥毫,写就了著名诗篇《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将与整个中国一起迎来一个崭新的天地。■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