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14日 杨成武同志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常委、副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原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2月14日17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杨成武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从地道战到坑道战——访杨成武将军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曾经成功地利用坑道与敌较量,顶住了“联合国军”发动的由飞机、大炮和坦克组成的强大攻势,并以较小的代价歼灭了大量敌人,谱写了我军阵地战的光辉篇章。

在北京西山的寓所里,86岁高龄的杨成武将军接受记者采访,回顾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第二阶段,由机动防御作战转为战略阵地坚守防御作战,有效抵御敌人进攻的战斗经历。

杨成武1951年6月率领第20兵团进入朝鲜战场时,正是志愿军防御作战开始之时。他介绍说,当时,志愿军第六次战役的计划已经拟好,但是,由于我军已经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的比较理想的位置,加上“联合国军”已在前线修成了三道由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坚固工事,纵深达三四十公里,火力处于绝对劣势并且缺乏攻坚经验的志愿军倘若强攻敌人坚固的立体防御,伤亡定会很大。相反,如果敌人离开他的阵地向我大举进攻,我军则可以以自己的力量装备将其打垮。就这样,阵地战开始了。

从1951年6月到1953年7月,是抗美援朝的第二阶段,即战略阵地防御阶段。在这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志愿军进行了他们并不熟悉的阵地战,并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20兵团刚接防时还没来得及加固工事,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的“秋季攻势”就已开始。在200多公里的战线上,“联合国军”向志愿军发起了规模空前的猛烈进攻。10月10日,敌军近百辆坦克,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贯通我纵深的门户文登里山川发起攻击。敌数十辆集群坦克此进彼打、互相掩护、交替前进,在炮兵护送射击下,沿公路两侧向20兵团纵深楔入。杨成武很快组织反坦克大队,打头、截腰、斩尾,仅第68军在40天里就击毁击伤敌坦克68辆。

“此后,范弗里特再也不敢在战场上大量使用坦克了。 ”谈到与昔日对手的斗智斗勇,杨成武将军的脸上浮现出胜利者自信的微笑。“范弗里特是个公认的倒霉将军,他当飞行员的儿子就是在朝鲜战场上空被击落的。1952年2月10日,由于在对志愿军的对抗中屡遭败绩,范弗里特离任回国。许多外国将军都同情地嗟叹他‘命途多舛’ 。实际上,从麦克阿瑟到沃克,从李奇微到范弗里特、克拉克,哪个在我们手中讨到‘运气’了呢?”

“朝鲜战争,是我军历史上打得最为艰苦的一场战争。当时,美军一个团的汽车数量比志愿军所有汽车数的总和还要多得多,一个团的火力强于我们一个军的火力,再加上1500架战斗机所带来的绝对制空权和制海权,志愿军在坚守防御中面临很多困难,敌人的飞机和大炮、坦克给我们造成的牺牲很大。”在前线指挥的杨成武将军,在部队伤亡严重时,不得不把炊事员等“八大员”连同机关干部派上作战前线。如何寻找一种有效的防御作战方式成为志愿军面临的首要问题。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时任冀中军区司令员的杨成武就曾指挥冀中人民子弟兵在没有高山大岭,无险可据的大平原上发明了地道战。在山岭纵横的朝鲜战场上,将军再一次用这种战术演绎出战争史上神奇的篇章。从马蹄形小坑道到Y形、H形、鸡爪形坑道……在他的带领下,坑道从战斗掩体发展成为集作战、指挥、囤兵于一体,由主干、支干、火力点、观察孔、住室、粮弹库、储水池、防毒门等能防、能打、能生活的地下工事,整个大地成了志愿军的装甲。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共挖了长达1250公里的坑道,各种堑壕、交通壕长达6240公里。坑道战使志愿军完成了从带有运动性的机动防御向阵地坚守防御的转变,并减少了一线防御部队。在整个阵地战时期,志愿军共歼敌533200人,接近五次战役中总歼敌数的3倍,而伤亡却从运动战时期敌我基本相当,减少到2.7∶1。最多时,“联合国军”一日伤亡竟超过5000人。在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中,小小的坑道更是发挥出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在给总统的报告中写到:“用这种战法,李奇微至少要用20年的光景才能到达鸭绿江”。

资料:

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二师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十一师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师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一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参谋长,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华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第一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神州军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浏览 108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