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吨人民英雄纪念碑原石开采遇困,村民支招:可去崂山请一神人

川西书客

1949年9月30日,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天,毛主席在天安门前庄严宣读: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随后,毛主席拿起铁锹,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在地培了第一锹土。


毛主席手拿铁锹在培土
毛主席手拿铁锹在培土

自此,北京地标性建筑物,为中国人民幸福慨然就义的英魂们的栖身之所——人民英雄纪念碑,便宣告开始建造。

因其非凡的象征意义,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力求做到最完美。其中,作为纪念碑主体的石料更是地质专家们精挑细选所得。

自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光是选石料的过程就花了三个多月。

因为我国南北、东西跨度较大,不同地方地质特点不同,石头的特点也相差甚远。这使得在天南地北的无数石料中选出最合适的变成了一件更难的事情。



常见的石料——大理石、砾岩、花岗岩等,我国不同石材产区均有质量、颜色、特点不同的石料出产。

负责选材的地质专家们当然不会乱选一气,他们心中是有相当高的标准的:要坚固,耐风雨侵蚀;要美观,色泽柔和;还有一条是要足够大,由小石头拼接而成的碑身绝对没有一整块大石头来得好看。

可供挑选的范围广,给的标准又高,挑选的难度自然就升高了。在炎炎酷暑中,地质专家们在全国各地考察了足足三个多月,不断比对不同石料的特性,记录下那些比较符合条件的石料。

经过三个多月的忙碌,在他们面前剩下的石料越来越少。最终在诸多石头中脱颖而出的,是山东省青岛市浮山金顶上的一块巨石。


浮山
浮山

听说过浮山的人可能比较少,但崂山绝对是鼎鼎大名。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的崂山的西侧有九座山峰,其中之一便是浮山。

根据地质学考察结果,浮山在白垩纪已经形成,距今已经有一万三千亿年以上历史。

浮山的石料质量是出了名的高,济南和青岛的纪念碑也曾经在这里开采,后来的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的纪念碑石料同样出自浮山。

按照专业人士的说法,浮山花岗岩的硬度极高,抗风化、耐酸碱度极强。二氧化硅石英占70%以上,含铁量则比较低,孔隙率也低,这意味着石头内的金属成分不易被氧化,含铁量少则不会泛铁锈。

文字工作者的形容则更具美感一些。当年承担采访采石人物的顾广援这样描述青岛浮山花岗石:“质地坚固耐久,能抗风雨的侵蚀,磨光以后,浅焦糖色而又带黄色的底子,并有黑花和白花衬托,色泽极为柔和和光润,石上水晶沫发着闪光,晶莹闪耀。”



除石头本身质量好外,这块石头能够杀出重围,最重要的是它够大。当考察队的专家们走上浮山山顶时,意外发现这里竟是一块十分广阔的平地,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山岩。

专家们惊喜非常——这样的地形意味着,他们脚下很有可能是一块规模非常巨大的石头。

考察队成员们连忙用专业工具忙了起来,他们首先测了石头的材质,确定山顶是质量非常好的花岗岩;紧接着便是散开来收集有关石头全貌的数据。

测算的结果全都是好消息,这块位于山顶的石头,竟真的是非常大的一块“镶”在了山上: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量约为三百吨。

经过科学分析,考察队认定,这块石头用来建造纪念碑,绝对绰绰有余!



这边考察队的任务完成了,青岛的人们也都非常骄傲家乡的石料将被选作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材料,但有一个现实的问题不容忽略——位于山顶的巨石,开采出来的难度可是相当大的,完整开采出来,就更考验手艺了。

《历史的丰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往事》中这样记载了采石的过程:“1953年3月,一则开采碑心石的通知下达到青岛料石场,工人们都很激动,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虽然当时石料开采的条件较差,但心中怀着比石头更加坚硬的信念,他们就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锤一锤、一凿一凿,硬是把一整块重达三百多吨的花岗岩开采下来。”

“蚂蚁啃骨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地展现了当年的工人们将这一整块大石头开采出来的过程。


工匠
工匠

石头刚刚选定的时候,青岛当地工人们开心之余,心中都难免有一丝忐忑:好不容易找到这样一块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石料,万一不能将它完整开采出来,那将是多大的遗憾?

所以一开始,谁也不敢动工,只能不断提建议,又不断被否决。

此时,在开采遇困之下,有村民向工作人员提到:崂山之下有一个神人,被人称为“石神”,可以请他来看一看,说不定他有办法能将石头完整开采出来。

这名“石神”叫做李开山,曾经受雇于国民政府办事机构,多年来在崂山地区遍采巨石,经验十分丰富。

当时,工作人员前去拜访李开山,向他说明了来意。李开山一听是给烈士开采纪念碑的,二话不说便拿起工具,随人们上浮山去了。


人民英雄纪念碑原石开采
人民英雄纪念碑原石开采

他上到山顶实地测量,又拿到了地质学专家们测量的数据后也有些头大。山顶这块石头原本的重量足足有三百吨,一生采石的“石神”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么大重量的石头。

那个时候别说电力、重型机械,就连轻型机械都是少之又少,李开山能用的方法其实就两个:炸药和人力。

但三百吨重的石头,只凭借人力要开采到什么时候去?李开山决定先拿炸药试一试。

炸药也不是随便乱用的。为了最大程度保证石头的完整性,只能选用小威力炸药;但足足三百吨的重量又需要足够强大的力量才能将其开采出来。

二者之间的矛盾让炸药开采方式必须慎之又慎,经验、周密的计算,二者缺一不可。


人民英雄纪念碑原石开采
人民英雄纪念碑原石开采

李开山经过仔细测算,首先选了一块较为平整的石壁,在上面用炭笔画了一个长15米、宽3米的待采石坯,沿着这个长方形四条边缘线凿出了四十多个炮眼,在里面分别装上小剂量的炸药。

他准备用炸药将石头四边炸出一条缝,然后再从缝隙上慢慢开采。

随着多声炮响之后,巨石的两边被炸裂开来,但另外两边却丝毫没有裂开的痕迹。

没有达到预定效果,让李开山很是不满,但这个方法不能再用第二次了,再次使用的话很有可能会破坏石头。

既然炮没法用了,接下来,就只能是“蚂蚁啃骨头”了。



这个过程说起来不算复杂:根据纪念碑毛坯所需要的尺寸,在岩石荒料四周挖出五米多的深槽,将周围部分处理完全,让碑石凸显出来,然后在石料底部每隔0.4米左右用钢钎打上通孔,横穿底部。

此外,再在石料两个长边对向凿出上宽下窄的楔子。

说起来似乎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步骤,做起来可就难上加难了。单看这几个数字:“五米多的深槽”、“每隔0.4米”,再想想这石料的体积,便可知晓对于人力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再加上当时的机械条件落后,工人们所使用的最方便的机械不过是千斤顶,剩下的就只有锤子和凿子。


正在劳动的石匠
正在劳动的石匠

选石料的过程花了专家们三个多月,而在这里开采石料的过程,也花了浮山的工人们三个多月时间。

直到1953年7月,这项艰巨的工程才算基本完工。重达三百余吨的大石料才基本完好地从山体中剥离而出,让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问题至此只算解决了一半,还有一个更严肃的问题:如何将这个石头从山上运下来。

浮山是青岛境内第一高峰,海拔有三百多米。这么高的距离,再加上石料三百余吨的重量,肩扛手提实在是不现实。

我们现在习惯用的大型机械,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还无异于天方夜谭呢!

最终,工人们只能采取最原始,但也是最保险的办法:用滚木做梯子,分阶铺设滑倒,一点点将它运下去。


运输原石
运输原石

第一阶段是从山顶到山间,仅仅六十米的垂直距离。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工人们先对石料进行了粗加工,将其表面基本磨平。这一步,就让这块巨大的石头“瘦身”二十吨之多。

“瘦”了二十吨可不意味着运输难度就降低了很多。这仅仅六十米的高度就让工人们提心吊胆了很久,直到巨石安安稳稳落在了山间的地面上,这第一阶段才算是完成。

第一阶段,仅仅六十米的垂直高度就如此困难,工程队的人们经过仔细测算后,觉得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很难做到继续顺利往山下运输。

因而,他们专程询问了纪念碑的具体尺寸,在得到回复后,便在留够了雕刻、损耗的情况下,再次对这块石料进行“瘦身”。



这一次就不仅仅是磨平了,许多没有用的边边角角都被直接去掉了,将石料的宽度从15.3米直接降到了14.7米,厚度更是直接切掉了一半。

这次“瘦身”完成后,石料的重量已经减少到了102吨,连之前的一半都没有了。

从三百吨到一百吨,这块大石头的确轻了不少,也让运输的难度降低了不少。但最多算是从“地狱”难度降低到“高级”难度,实际上运输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山东省从全省抽调了运输部门的人才,专门组织了一支专业运输队伍,到现场对山体情况、天气情况和石料状况等进行了考察,最终确定了打槽辅以滚木的运输方式,滚木的牵引动力由推土机负责。

这份经由许多专业人士共同确定的运输计划,在实际执行时仍有所更改。



首先,是将木头改成了钢管,因为百吨的重量仍旧不是木头可以轻易承受的,而木头一旦变形就没办法保证几乎无损地将石料运下山来了。

因为已经进行了几乎最大程度地“瘦身”,工人们还在钢管上面专门铺设了一层钢板来减少石料磨损。

更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控制速度。钢管从山上滚下来,原本就很容易因为惯性越滚越快,到了山下的时候万一速度太快,石头停不下来了,那就出了大事了。

而且山路多崎岖,如何保证中途不出岔子,让石头稳稳当当地一路滚下来,也是一个大问题。

尽管困难巨大,但在场的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在周密的计划之下互相配合,通过智慧和力量,成功将石料从山间运了下来,并走过了四个村庄、一个山岭、十余处桥梁,总共15公里的路。



这15公里的路,如果是现在我们开车的话也许只需要十几分钟,就算是走路大概也只要两三个小时。但这块大石头,足足走了三十天。

而且因为途中经过地形较为复杂,石料又不能出现磨损的缘故,山东省足足动用了一个区的警力为它保驾护航,全程参与运输者超过了三千人。

走过这段异常艰难的路后,石头终于可以“坐”上稍微快一点的交通工具——火车。

新的问题出现了:一百吨重的石头怎么上车?我们现在的火车载重最多的甚至可以达到几千吨,但在20世纪50年代,国内能找到载重最大的火车,也只有一百吨。

而此时的石料比起火车的运力上限还多了两吨,更别提它还需要一些保护措施,超出运力的重量就更多了。



迫不得已,再次与北京方面商量后,工人师傅们将石料最大化限度地再打磨了一次。

这次,两侧厚度被缩减到79厘米,中间厚度也被缩减到87厘米,使它“缩水”到了94吨,重量已经不足最初的三分之一。这下,这块石料终于可以上车了。

理论上它不超过火车最大运力了,实际上如何搬上去,如何搬下来,还都是大问题。在考虑磨损问题后,运输队伍决定临时浇筑出一个三角形的钢铁缓坡,再用之前的钢管+钢板拉上去。

火车多出来六吨重量也没有被浪费:车内被塞了许多原木作为“缓冲”,保证石料不会因为晃动而出现太大损失。

最终车上的重量,是刚刚好好的一百吨整。为了稳妥起见,火车最终以直线20公里每小时,弯道和进站不到1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开向了北京。



这个速度,也就是自行车行进的速度。不仅如此,随火车行进的人们每到一站便会对它进行严格的检查,防止路上有意外情况发生。

从山东到北京这段距离,载着石料的火车从9月28日走到了10月13日。

到达北京西站后,石料终于迎来了它的最后一段旅程——从北京西站到天安门广场。按照山东境内运输的老办法,工人们最终花了三天时间,将它运抵了目的地——天安门。

从三百吨到最终的94吨,石料瘦身不可谓不大。而之所以能瘦身这么多,也是因为最终设计人员对理想妥协了。

当初之所以要找一块三百吨的石料,是存着在这块石料上完成纪念碑整体雕刻的心思的。但因为实际运输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最终这块瘦身成功的石料只作了碑心石。

到达天安门广场后,现场工人们再次按照碑心石的标准打磨了它,将最终重量减少到了六十吨左右。


参与运输纪念碑原石的部分石匠与工作人员们的合影
参与运输纪念碑原石的部分石匠与工作人员们的合影

据说,当年梁思成还曾提议开采两块同样的石料,万一这一块运输过程中出问题,另一块可以用作备用。如果这块没有出问题,另一块备用的可以横置碑前,作为敬献花圈之用。

但考虑到运输难度和成本问题,再加上运输部门经过仔细测算觉得有把握安稳运到,这样艰难的过程才不用再来一遍。

但是,能说这一切都是白费的吗?当然不能。这块由考察人员们花了三个月精心挑选的石头,最终承载了最重要的文字:毛主席亲自手书的八个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毛主席起草、周总理用小楷书写的碑文也在它身上。

这些字采用了中国最传统的镏金手法,用130余两黄金镶嵌到了这块碑心石上。


毛主席为纪念碑提的字
毛主席为纪念碑提的字

1955年11月18日的《人民日报》专门报道了纪念碑制作进程,写道了毛主席题词,写到了“周总理也写了一百五十个字的纪念碑文”“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五百九十多块碑心、碑身石料都已安装完毕,碑顶安装工程也快要完成。”

说是“快要完成”,实际上仍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因为实在有太多的细节要确定,还有太多精细的雕刻要完成。

例如题字一事上,负责书写背面碑文的周总理实际上压力也很大。当时是彭真提议称,周总理颜楷极好,建议由周总理手书碑文。

为此,字原本就很好看的周总理每天早起坚持写一遍碑文,足足书写了四十余遍,又从中挑了自己最满意的一幅出来向雕塑大家刘开渠请教,才算最终确定。


周总理为纪念碑题的字
周总理为纪念碑题的字

刘开渠泡在工地的时间相当长。他1953年便调到北京担任纪念碑设计处处长及雕塑组组长。

在他调来之前,纪念碑周遭要做八块浮雕这一设想已经基本确定,但浮雕具体选用哪些事件还没有定论,他为此也是请示了毛主席许多遍。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有人提议雕刻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时,被毛主席坚决回绝,要求雕刻对于革命来说更有“第一枪”意义的八一南昌起义。

当年参加雕刻的工人们大多没什么文化,只有一手经验。在这里,他们也学到了许多新的雕刻技术。


刘开渠
刘开渠

参与雕刻的工人之一顾士元便回忆:“年轻的工人提高得特别快。我们当时文化低,是参加纪念碑工程后学的文化,从不懂到懂,从不成熟到成熟。”

周总理也曾多次到工地上检查工作,还专门叮嘱过每天为石匠们供应每人二两白酒,要求下午按时发放。

周总理曾握着刘秉杰的手说:“你们的双手在雕刻历史呀!”

雕刻在1957年11月初步完成,纪念碑上的八组十幅浮雕便是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横渡长江、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


纪念碑上的浮雕
纪念碑上的浮雕

除了浮雕部分外,在碑表面还有一个小难题:如何将毛主席的八个大字镌刻到花岗岩上。

毛主席的这八个大字也写了两版,最终是从两版中抽了个别字重新编排的。

原本的字写在信纸上,每个字约两寸大小。而将这些字放到碑心石上,需要放大约20倍,每个字有两米多高。

最开始,工人们借助投影机将字放大后描下来,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看到的人都觉得,这字没有毛主席写下的风骨。

著名书法篆刻家魏长青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仔细分析了毛主席字体的特点,又精心描摹、在工人们投影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致加工。

待他加工完毕后,人们将字照相缩小20倍,发现与毛主席的字几乎分毫不差。


毛主席
毛主席

风骨的问题解决了,雕刻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因为碑心石是花岗岩材质,又硬又脆,一刻就崩了,很难把边缘处理好,雕刻工作甚至因此一度中断。

魏长青仔细考察后建议:将胶皮覆盖在碑体上,将需要镌刻部位的胶皮挖下来,形成像“阴文”一样的轮廓,然后用高压喷射矿砂“打”。通过这样的方式,工匠们镌刻出了边缘光滑、熠熠生辉的八个大字。

经过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全国人民的持续关注下,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终于建成了。


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部分工人合影
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部分工人合影

这一年5月1日劳动节,五十万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共同见证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揭幕仪式。

伴随着碑身上的披红缓缓下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耀着光华。各界人民代表登上月台,向1840年以来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敬献花圈。

最终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高37.94米,比天安门还高了四米多。使用的花岗岩和汉白玉多达一万七千多块。

如今,它仍骄傲地立在天安门广场前,接受来自全中国人们的敬仰,同时也告诉全中国人民,如今我们所享受的和平,来自所有人民英雄的鲜血奉献。


纪念碑落成之际,毛主席发表讲话
纪念碑落成之际,毛主席发表讲话
(浏览 30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