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在这里指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为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战略决战。这震惊中外、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的指挥部就位于西柏坡几间普通的土坯房里,30多平方米的面积,里面只有3张桌子、3部电话、1张地图。

战略决战前运筹帷幄:召开九月会议和指挥解放济南

1948年春,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胜利的趋势日益明显。为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做好迎接胜利的准备,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央九月会议)。

会上,毛泽东做了报告,主导思想是如何实现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斗争的胜利和胜利后准备实行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并提出1948年解放战争的战略任务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500万,歼敌正规军500个旅,5年左右(从1946年7月算起)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会议提出,1948年继续把战争引向国统区,准备打若干次决定性大会战。

当然,会议也对军事上、经济上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充分估计,尤其是在军事上,我们还没有攻克敌人重兵设防的大城市和同敌人几个兵团会战的实践经验,也就是说,带决定性的攻坚和一次消灭敌人两三个兵团的大会战,我们还没有过关。

会议结束不久,中央军委在西柏坡领导指挥的解放济南和辽沈战役使我军很顺利地度过了这两个“关口”。

济南当时是拥有70万人口的大城市,是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和第二绥靖区驻地,也是其赖以支撑华北、东北残局的战略要点之一,由当时的国军名将、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兼山东省主席王耀武率11万兵力驻守。

1948年5月,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就对攻取济南进行布局,指示华东野战军攻取泰安、泗水、大汶口、曲阜、汶上、济宁、兖州、邹县、藤县、临城(今薛城区)、韩庄等济南周边战略要地,孤立济南。至7月下旬,济南成为一座孤城。

8月10日,华东野战军向中央报告,攻取济南计划采取攻城打援同时进行的方案。12日,毛泽东提出,打援兵力部署“必须事先夹运(河)而阵,并构筑几道防御工事,以便随时转移兵力于运东或运西阻击与歼灭敌援。”23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又应华野领导人要求,调苏北兵团主力北上参加攻打济南。这样,我军在山东的总兵力达到32万,而国民党守城和可能增援的部队约28万,我军在兵力上的优势对敌军形成巨大的心理威慑。26日和2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致电华野,提醒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9月11日,军委指示,整个攻济打援战役由粟裕统一指挥,攻打济南战役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和华野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统一指挥。同日,毛泽东致电许世友,对攻打济南战役做了具体指导。

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在这里指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

毛泽东关于同意济南战役攻济打援的电报

9月16日,攻打济南战役打响。攻城部队分别从东西两面夹击济南。经过8昼夜激战,至24日胜利结束,歼敌10.4万,生俘王耀武等国民党将领23人。战后,一名美联社记者评论说:“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处,就攻何处,再没有什么阻挡了。”

济南的攻克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敌人坚固设防和10万以上重兵据守的大城市先例,使华北和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谋划和指挥战略决战:不发枪不发粮不发人只发电报

几乎在济南战役打响的同时,战略决战的首战——辽沈战役也发起了。

把战略决战的首战选在东北,党中央是经过严密统筹谋划的。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便开始了对东北的激烈争夺。到1948年,东北人民解放军完全占据优势,兵力达103万,控制东北97%以上的土地,装备也大为改善。而国民党兵力为55万,且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孤立的城市,补给全靠空运,处于被动防守状态。

1948年春,蒋介石已感东北难保,想把主力撤到华北、华中。党中央和毛泽东早已察觉到蒋介石的企图,因此要坚决防止东北国民党军撤入关内从而增加我军其他战场的压力,在有相当把握的情况下,中央决定战略决战首战选东北。

1948年2月7日,毛泽东致电东北野战军领导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指示下一步作战应考虑主力转至北宁线(北平至沈阳),截断国民党军由陆上撤向关内的退路。但林彪认为南下作战有诸多不利因素,提出先打长春比较有把握。中央军委经审慎研究后同意。5月24日,东野开始攻打长春,但严重受挫。7月20日,林彪致电中央,准备南下北宁线作战。但到8月中旬还是犹豫不决,这让毛泽东甚为不满,8月9日和12日对他们提出严肃批评。在此情况下,东野决心尽快南下。

9月12日,辽沈战役首先在北宁线打响。但到10月2日,在兵临锦州城下、攻城在即的关键时刻,在得知华北敌军可能增援葫芦岛的情报后,林彪又犹豫了,向中央提出或继续打锦州或回师打长春的建议。这令毛泽东大为光火,连续两次致电对东野提出严厉批评。10月3日晨,东野领导人已感觉前一封电报不妥,在尚未收到中央复电情况下再次致电中央,表示攻锦决心不变。在接到此电后,毛泽东表示“甚好甚慰”,并对战场形势进行分析和指导。

至此,东野毫不动摇执行了原定作战方针。之后便是著名的塔山阻击战、攻克锦州活捉范汉杰、争取郑洞国起义和平解放长春、辽西大会战活捉廖耀湘、解放沈阳等一系列重大胜利。至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

辽沈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立即着手发起淮海战役。

最早提出淮海战役的是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和代政委粟裕。1947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从中原战场抽调一部分兵力渡过长江到江南去。粟裕通过对形势缜密分析后,三次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斗胆直陈,建议应在江北和中原战场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中央军委采纳了粟裕的建议,这为淮海战役打下了基础。

济南战役后,国民党收缩防线,企图把大量兵力集结在徐州周围。攻打济南时华野曾采取攻济打援相结合的战术,但由于济南被迅速攻克,敌人未敢出兵援助,致使部署在徐州、济宁之间的18万打援兵力未能参加战斗,没有损耗,可再次迅速投入战斗。于是就在济南战役最后一天,粟裕向中央建议举行“淮海战役”(此时为“小淮海”,即攻打淮安、淮阴、海州)以孤立徐州。25日,毛泽东与中央军委经研究基本同意粟裕建议。

10月11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制定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指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战役的中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同时阻击从徐州东援的邱清泉、李弥兵团。10月22日,中央军委指示中野配合华野作战,孤立徐州。11月上旬,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中央决定扩大原定的淮海战役的规模:华野主力围歼黄百韬兵团,中野迅速占领徐州以南战略要地宿县,两军协同,力争歼灭徐州刘峙、杜聿明集团于淮河以北。至此。“小淮海”战役演变为“大淮海”战役。11月中旬,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刘、陈、邓为常委,邓为前委书记。

11月4日,华野对从新安镇向徐州靠拢被围在碾庄一带的黄百韬兵团约12万人发起攻击,同时阻击由徐州前来救援的邱清泉部和李弥部。7日,毛泽东致电粟裕,让他坚决去打,放手指挥,机断专行,不必事事请示。22日,黄百韬兵团被全歼,黄百韬被击毙,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

23日开始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野和华野合力围歼由豫南前来救援黄百韬被中野包围在双堆集一带的黄维兵团12万人。24日,毛泽东指示,在围歼黄维兵团过程中,东野配合好中野,情况紧急时,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至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全歼,黄维被俘。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从12月16日开始,即围歼从徐州西逃的杜聿明集团。早在11月28日,毛泽东致电总前委:须估计到徐州之敌有向两淮或武汉逃跑的可能。30日,已发现情况危险的杜聿明放弃徐州率30万人仓皇西逃。12月2日,毛泽东又致电华野:“敌向西逃,你们应以两个纵队,侧翼兼程西进,赶至敌人先头堵住,方能围击,不要单靠尾追。”4日杜聿明集团被华野围在徐州西南陈官庄一带。此时,平津战役已经开始,为了稳住傅作义部,防止蒋介石看到杜聿明全军覆没而命傅作义部南撤。14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指示对杜聿明围而不攻。16日,又让部队休整,并向杜聿明部发起政治攻势,直到平津战役完成对傅作义部的分隔包围再发起总攻。1949年1月6日,华野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10日,杜聿明集团全军覆没,杜聿明被俘,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在淮海战役进行时,东野和华北解放军联合发起了平津战役。当时华北傅作义集团有兵力约60万。辽沈战役的节节胜利,使蒋介石和傅作义惶惶不可终日,在去留之间举棋不定。但他们都认为东野至少要休整和准备三个月到半年才能入关。从11月中旬,傅作义开始收缩兵力,先后放弃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等地,把兵力重点部署在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的防卫上,以保证危急时刻可以西撤、南逃。这种一字长蛇阵的布局从一开始就摆出了随时逃跑的架势。

毛泽东知道必须稳住傅作义,勿使其南逃,否则不但增加淮海战场的难度,还有可能逆转淮海战场的形势,而且还使即将入关的东野面临无仗可打的境地。于是,中央军委在辽沈战役结束前两天,便指示东野组成先遣兵团先行入关。11月18日,毛泽东电令东野立即结束休整,提前于21日或22日以最快速度秘密入关,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的国民党军。同时为了稳住傅作义,又令华北解放军撤围归绥(今呼和浩特),缓攻太原。20日,毛泽东再次致电东野,“先以4个纵队夜行晓宿秘密入关,执行隔断平津的任务”,并特别强调隐蔽。同时指示华北聂荣臻同傅作义进行接洽。11月29日,平津战役拉开序幕,毛泽东命华北杨成武兵团、杨得志兵团包围张家口和新保安,以吸引傅作义注意力到西线,从而有利于东野从东线悄悄入关,分隔北平、天津、塘沽之间的联系。因兵力尚未全部到位,所以对平、津、塘采取隔而不围,对张家口、新保安采取围而不打,以免让敌人受惊而逃。到12月上旬蒋介石、傅作义感到危险时,再想南撤已经来不及。12月21日,毛泽东指示:“从本日起的两星期内,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做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不做战役包围,例如平、津、通州),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调动下,东野兵贵神速、出其不意完成对平、津、塘敌人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隔。此时东北野战军入关部队约80万人,华北解放军约20万人,我军在兵力上对敌人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从12月21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于22日和24日攻克新保安、张家口,断敌西逃之路,同时加紧与傅作义和谈,但傅作义仍心存幻想。为了打破傅作义的幻想,1949年1月14日,东野发起对天津的总攻,29个小时便解放了天津,活捉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17日,塘沽守军弃城乘船南逃。此时,孤城北平已被解放军围得水泄不通。手中的谈判筹码被解放军一个一个打掉后,傅作义终于接受和平改编。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至此,三大战役也以我军的完胜而落下帷幕。

在三大战役进行的142天中,西柏坡的中央军委发往前线的电报多达408封,周恩来后来曾风趣地说,我们一不发枪,二不发粮,三不发人,就是每天往前线发发电报,就把敌人打败了。

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基:三大战役胜利的深远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各自独立,但又浑然一体。辽沈战役历时52天,东野采用关门打狗的战略,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此役后,国民党兵力下降至290万,解放军则增加到310万,不但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在质量上也取得优势,从而使军事形势达到一个新的转折点,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基本格局。东北的解放,不仅使百万东北解放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后备队,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加入其他战场,迅速改变整个军事格局,而且使我军获得了在战略指导下进行大会战的经验,对于整个战略大决战的进一步展开和胜利有重要意义,并且使我党我军在解放战争中获得了一个巩固的、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战略后方。

淮海战役解放军以60万对80万,成为三大战役中唯一一次我军兵力不占优势情况下进行的大决战。这次战役既有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提前谋划,又有根据华野、中野领导建议和形势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经过66天的苦战,人民解放军硬生生将“一锅夹生饭”生吞,歼敌55.5万余人,成为了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的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南线国民党军队精锐基本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国民党政治中心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暴露在人民解放军兵锋之下,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始土崩瓦解,为解放军渡江南下创造了有利条件。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以少胜多,给国民党部队的精神打击是巨大的。辽沈战役后,国民党还幻想划江而治,保住半壁江山,而淮海战役则让这个幻想彻底破灭。从此,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变成了摧枯拉朽般的猛追猛打。

平津战役历时64天,解放军以军事压力与政治争取相结合,消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华北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而且创造了今后解决国民党部队的天津方式(消灭)、北平方式(投降)、绥远方式(起义)。尤其是北平的和平解放,使500多年的古都得以保全,减少了人民伤亡和国家损失。

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从东北开局、于江淮鏖战、在平津完美收官。在北起松花江、南抵长江的广大区域内连续作战,消灭国民党军队154万,给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以毁灭性打击,其赖以维持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大大缩短了解放战争进程,为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三大战役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虽远在西柏坡,却能抓住每一个战略机遇,使三大战役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构成了中国革命史上一幅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画卷。而绘制这幅画卷的妙笔丹青手们却是在西柏坡的土坯房里完成了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三大战役的胜利,犹如天亮前东方露出的鱼肚白,已经没有人怀疑,一个崭新的中国犹如一轮朝阳即将喷薄而出,放射出万丈光芒。

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在这里指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原文载《河北共产党员》2024年10月上半月,作者系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在这里指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石家庄党史):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在这里指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

(浏览 23 次, 今日访问 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