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2位开国中将的分布及职务

1955年1月,中央军委《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中规定了各级军衔的评定标准。


中将,对应副兵团级、准兵团级。少数正兵团级和正军级也可评为中将。


中将名单由总干部部、总政政治干部部分别提出,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后授予。对于拟授予中将的人员,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亲自主持逐一研究讨论,并随时向军委请示。


经过几个月的工作,授予将官军衔的名单终于全部经中央军委审查批准。


1955年9月初,中央军委召开授衔工作总结会议。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罗荣桓等出席了会议。罗荣桓在会上宣读了少将以上人员名单。


其中,175位高级将领被授予中将军衔。


1955年9月27日下午,国务院举行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典礼。


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宣读国务院总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的命令,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把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一一授予在京的将官。


徐立清中将是参加授衔典礼的中将中,第一个从周恩来总理手中接过军衔命令状的。


徐立清是著名的让衔将军。毛主席对徐立清主动让衔的精神十分赞赏,夸他是一个好同志、好领导,并亲自批准他为中将军衔。


1955年11月下旬,解放军各地驻军领导机关陆续举行授衔典礼。


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叶剑英等元帅及李先念副总理,分别在北京、南京、成都、兰州、沈阳、广州、武汉等地,代表周恩来总理授予各地驻军将官军衔,并代表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授予校官军衔。


175位开国中将的分布

按授衔时职务排列


国防部 2

廖汉生,国防部副部长

肖向荣,中央军委办公厅兼国防部办公厅主任。


总参 5

王尚荣,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

刘少文,总参谋部情报部部长

王诤,总参谋部通信部部长
万毅,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
苏静,总参谋部组织编制部部长


训总 4

谭希林,军事学院学员,1957年毕业后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杨秀山,训练总监部军事学院学校部副部长
孙毅,训练总监部军外训练部副部长
李作鹏,军事学院学员,原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长,1957年毕业后任训练总监部陆军战斗训练部部长。


总政 7

朱明,总政治部组织部第一副部长
谢有法,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刘志坚,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蔡顺礼,总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
王宗槐,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兼干部部第一副部长
孔石泉,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
刘西元,总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


总干部部 2

徐立清,总干部部副部长
袁子钦,总干部部部组织统计部部长


总后勤部 7

张令彬,总后勤部副部长
邱会作,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副政委、后勤学院院长
李耀,总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饶正锡,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兼政委
傅连暲,总后勤部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田维扬,总后勤部后方工程建筑部部长
张贤约,总后勤部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


总财务部 3

余秋里,总财务部部长
唐天际,总财务部第一副部长
汤平,总财务部副部长


武装力量监察部 1

阎揆要,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海军 13

罗舜初,海军副司令员
方强,海军副司令员
刘道生,海军副政委,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员
周希汉,海军参谋长
顿星云,海军航空兵部司令员
陶勇,东海舰队司令员
康志强,东海舰队副政委
周仁志,海军学院学员,原中南军区海军副司令兼参谋长,1958年毕业后任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饶守坤,军事学院、海军学院学员,原海军淞沪基地司令员,1958年毕业后任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赵启民,南海舰队司令员兼政委
方正平,南海舰队副政委
彭林,海军旅顺基地政委
刘昌毅,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


空军 14

王秉璋,空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常乾坤,空军副司令员兼军校部部长

徐深吉,空军副司令员

吴法宪,空军副政委

王辉球,空军政治部主任
朱辉照,原军委民航局局长
邝任农,军委民航局局长
周赤萍,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
曾国华,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聂凤智,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兼福建前线指挥所副司令员。
余立金,南京军区空军政委
曹里怀,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吴富善,军事学院学员,广州军区空军政委,1957年毕业后任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罗元发,军事学院学员,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1957年毕业后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


防空军 3

成钧,防空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谭家述,防空军副司令员兼高炮指挥部司令员
周彪,沈阳军区防空军政委


公安军 3

程世才,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
李天焕,公安军副政委兼干部部部长
欧阳毅,公安军政治部主任


炮兵 2

邱创成,炮兵副司令员兼副政委
匡裕民,军事学院学员,原沈阳军区炮兵司令员,1957年毕业后任军委炮兵副司令员。


装甲兵 1

向仲华,装甲兵副政委


工程兵 2

胡奇才,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黄志勇,工程兵副政委


铁道兵 2

李寿轩,铁道兵第一副司令员
崔田民,铁道兵副政委兼干部部部长


军事学院 9

张震,军事学院学员,原总参作战部部长,1957年毕业后任军事学院副院长。
唐延杰,军事学院教育长
陈庆先,军事学院副教育长
徐斌洲,军事学院干部部部长
孙继先,军事学院高级系主任
滕海清,军事学院高级系副主任
韦杰,军事学院函授系主任
张藩,军事学院高级兵团教授会主任
刘忠,军事学院物质保障部部长


军校 8 

莫文骅,政治学院副院长
梁必业,政治学院教育长兼政治部主任
张池明,后勤学院副院长
倪志亮,后勤学院副教育长
姚喆,总高级步兵学校第一副校长
庄田,总高级步兵学校第二副校长
刘浩天,总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
孔从洲,高级炮兵学校校长


军事公检法 2

钟汉华,解放军军事法院副院长
黄火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沈阳军区 6

杜平,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甘渭汉,沈阳军区副政委兼干部部部长
吴信泉,沈阳军区参谋长
曾思玉,军事学院学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7年毕业后任沈阳军区参谋长。
周志坚,沈阳军区副参谋长
周玉成,沈阳军区财务部部长


北京军区 8

郑维山,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王近山,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陈正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韩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陈先瑞,军事学院学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政委,毕业后任北京军区副政委。
袁升平,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
吴先恩,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
赵镕,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河北省军区 2

彭明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
王道邦,军事学院学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军长兼政委,1957年毕业后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


山西省军区 2

王紫峰,山西省军区司令员
肖新槐,军事学院学员,原陆军第六十六军军长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1956年毕业后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


济南军区 4

吴克华,军事学院学员,原海南军区司令员兼四十一军军长,1957年毕业后任济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杨国夫,军事学院学员,原中南军区第一文化速成中学校长,1957年后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张仁初,军事学院学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六军军长,毕业后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彭嘉庆,济南军区副政委


南京军区 9

郭化若,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张才千,南京军区参谋长
张祖谅,军事学院学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军军长,1957年毕业后任南京军区参谋长。
肖望东,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
丁秋生,南京军区干部部部长
覃健,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鲍先志,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赖毅,南京军区干部部第一副部长
刘飞,南京军区公安军司令员


江浙沪军区 7

王必成,上海警备区司令员


刘先胜,江苏省军区司令员


梁从学,军事学院学员,原皖北军区司令员,1957年毕业后任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


林维先,浙江省军区司令员


钱均,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周贯五,浙江省军区副政委,拟任第二政委


廖容标,安徽省军区司令员


福建省军区 4

刘培善,福建省军区第二政委兼福建前线指挥所副政委
皮定钧,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前线指挥所副司令员
张翼翔,军事学院学员,原华东军区副参谋长,1957年毕业后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卢胜,军事学院学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第二十三军政委,1958年毕业后任福建省军区政委。


广州军区 7

文年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梁兴初,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詹才芳,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刘兴元,广州军区副政委
温玉成,军事学院学员,原陆军第四十军军长兼政委,1957年毕业后任广州军区参谋长
陈仁麒,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
欧阳文,广州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兼广东省军区政委,拟任《解放军报》总编辑。


湖南省军区 3

杨梅生,湖南省军区司令员
晏福生,湖南省军区政委
何德全,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武汉军区 3

孔庆德,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李成芳,军事学院学员,原西南军区副参谋长,1957年毕业后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谭甫仁,武汉军区副政委


河南省军区 1

毕占云,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昆明军区 1

秦基伟,军事学院学员,原昆明军区副司令员,1957年毕业后任昆明军区司令员。


贵州省军区 1

钟赤兵,贵州省军区司令员


成都军区 1

黄新廷,军事学院学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军长,1957年毕业后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兰州军区 3

张达志,兰州军区司令员兼甘肃省军区司令员。
冼恒汉,兰州军区政委
韩练成,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新疆军区 3

王恩茂,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赛福鼎·艾则孜,新疆军区副司令员
郭鹏,新疆军区副司令员


西藏军区 5

张国华,西藏军区司令员
谭冠三,西藏军区政委
张经武,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后兼西藏军区第一政委
阿沛·阿旺晋美,西藏军区副司令员
朵噶·彭错饶杰,西藏军区副司令员


驻外与志愿军 5

韩振纪,驻苏联大使馆武官
邓逸凡,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副团长
张南生,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副主任,拟任主任。
李雪三,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委
旷伏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兵团及军长 10

曾绍山,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旅大防卫区司令员,旅大防卫区后改称旅大警备区。

杜义德,军事学院学员,原第三兵团副政委,1957年毕业后任第三兵团政委。
刘转连,军事学院学员,原陆军第四十一军长兼粤东军区司令员,1957年毕业后任第三兵团副司令员。
曾泽生,陆军第五十军军长
刘金轩,陆军第六十四军军长

饶子健,陆军第六十军军长

陈康,陆军第十三军军长
范朝利,陆军第十四军军长

张天云,陆军第四十七军军长

吴瑞林,海南军区司令员兼陆军第四十三军军长。


175+2 = 177

增补2位


1956年,聂鹤亭,装甲兵副司令员。

1958年,贺诚,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


2

职务变动说明


1954年到1955年,军队编制调整很大,总部、军种、军区都作了调整,实行八总部、五军种、十二大军区体制,高级将领在1955年前后职务变动频繁,有些在授衔后不久即调整了职务或更改了职务名称。


张南生中将,1955年9月时是志愿军政治部副主任,但一个多月以后就改任了政治部主任。


欧阳文中将,广州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兼广东省军区政委任职截止时间是1955年10月,但实际上他1955年8月就到北京受命组建解放军报社,1955年10月正式被任命为《解放军报》总编辑。


当时二、三级军区刚刚改称省军区,而以前只是冠以省名,如山东军区(二级军区)、福建军区(二级军区)、河北军区(三级军区)、江苏军区(三级军区)、广东军区(三级军区)等。


1955年8月11日,国防部规定,各省军区均称为“××省军区”。但实际上各省军区正式改称的时间并不一致。


1955年6月,河北军区即改隶河北省军区。但江苏、安徽、广东、湖南、青海等军区则到1960年才改称省军区。


1955年9月授衔时,许多高级将领正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如战役系52名学员中,有5名上将,23名中将,24名少将。多数毕业后任命新职,但其中有些是免兼原职,如张震入学前为总参作战部部长,入学后由王尚荣接任总参作战部长。


有些是带职学习,入学后仍兼原职。秦基伟1955年3月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同年9月入军事学院学习,仍保留昆明军区副司令职务,并任昆明军区党委委员。


3

中将的分布


年龄

177位中将授衔时平均年龄41.5岁。


年龄最大的是傅连暲,生于1894年,仅比毛泽东小一岁,1955年授衔时61岁。


年龄最小的是刘西元、张池明、谢有法,都是1917年生,他们30岁就当上了师级干部,1955年授中将时才38岁,便跻身于解放军高级将领行列。


籍贯

毫无疑问,湖南中将最多,有46人

江西,39人

湖北,32人

安徽,10人

河南,8人

广东,6人

福建、陕西,5人

广西,4人

四川、山东,3人

云南、河北、西藏,2人

江苏、北京、山西、辽宁、宁夏、新疆各1人。


江西吉安、湖北红安、湖南平江是出中将最多的县。


江西吉安有梁必业、梁兴初、肖望东、李作鹏、彭嘉庆等13位中将。


湖北红安有王近山、秦基伟、李天焕、张天云等12位中将。


湖南平江有张震、方强、甘渭汉、邱创成、张令彬、钟赤兵等11位中将。


安徽金寨有皮定钧、徐立清、滕海清、陈先瑞等8位中将。


湖北麻城、湖南茶陵也各有5位中将。


少数民族 9位


丁秋生,满族

万毅,满族

韦杰,壮族

冼恒汉,壮族

朵噶·彭错饶杰,藏族

阿沛·阿旺晋美,藏族

覃健,壮族

廖汉生,土家族

赛福鼎·艾则孜,维吾尔族。


山头分布


土地革命时期:

红一方面军、红军总部,92人

红二方面军,25人

红四方面军,47人

红十五军团,7人

其他,7人。


抗日战争时期

115师,49人

120师,19人

129师,35人

新四军,37人

八路军总部,16人

抗日军政大学,11人

其他5人。


解放战争时期

第一野战军,17人

第二野战军,24人

第三野战军,38人

第四野战军,56人

华北野战军,28人

解放军总部,4人。


注,由于少数将领在同一时期曾先后在两个系统任职,因此在统计上就有重复。如红军时期刘志坚将军曾在红一方面军三军团政治部任职,后调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滕海清将军抗战时期先在八路军129师三八五旅教导大队任大队长,后调往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大队任大队长兼政委。


黄埔军校毕业生 9


一期:阎揆要、彭明治

三期:常乾坤、唐天际、曾泽生

四期:倪志亮、郭化若

六期:谭希林、王诤。


两位独臂将军

一位独腿将军


余秋里,江西吉安人,1914年生。1929年参加红军,1935年长征途中在贵州威宁与敌作战时失去左臂。


晏福生,湖南醴陵人,1904年生。1928年参加红军,1936年10月在甘肃天水罗家堡战斗中失去右臂。


钟赤兵,湖南平江人,1914年生,1930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军团政委、师政委,1935年长征途中在娄山关战斗中负重伤失去右腿。


此外,余秋里、晏福生与在红军时期失去一臂的上将彭绍辉、贺炳炎,在抗战时期失去一臂的少将陈波、左齐、彭清云、童炎生齐名,被称为我军八位独臂将军


职务分布


177位中将授衔时大部分担任兵团级领导职务,主要是总部二级部部长,总后、总财副职,军兵种和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军区海、空军司令员、政委,军事学院部、系领导,政治学院、后勤学院、总高级步校副职,志愿军兵团级干部等等。


授衔时职务最高的是廖汉生,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当时国防部是实体,国防部领导的级别很高,部长是彭德怀元帅,七位副部长中有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四位大将,萧克、李达两位上将。


60年代,总部体制已由八总部改回三总部,许多中将担任了更重要的领导职务。总政6位副主任中的3位,总后的部长、副部长、副政委,总参、总政、总后三总部的大部分二级部部长,军兵种、大军区司令员、政委中的半数和副司令员、副政委中的大部,军事、政治、后勤三大学院的院长,海军舰队、军区空军司令员、政委等,均由中将担任。


南瘸子、北拐子,东海卧着一只虎


60年代,海军流传着“南瘸子、北拐子,东海卧着一只虎”的说法,即是对三大舰队中将司令员吴瑞林(南海)、刘昌毅(北海)、陶勇(东海)的戏称。


1969年,军委42名委员中,中将20人,几近半数。另有58位中将先后担任过正大军区职以上领导职务。


吴克华将军曾先后出任两个兵种炮兵、铁道兵,三个大军区成都、新疆、广州的司令员,是任大单位军事主官最多的中将。


张震、秦基伟


任职最高的是张震将军,1992年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其次是秦基伟将军,1988年出任国防部长。


1914年出生的张震、秦基伟,1955年授中将时刚40岁出头,而1988年授上将时已是74岁。


他俩也成为177位开国中将中,仅有的两位荣获上将军衔的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八达街行走):175+2位开国中将的分布及职务

(浏览 24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