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暨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暨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弘扬以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祖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内含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以白求恩、林迈可、贝熙业等援华抗战国际友人和国际主义战士的光辉事迹和优秀品格,八路军研究与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北京市海淀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贝家花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合主办,由北京西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白银坨白求恩学校白求恩学子遇难遗址纪念广场管理处等共同承办的重走“白求恩大道”“林迈可小道”“贝熙业驼峰航线”——“两道一线”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万物齐吟。3月25日上午,各方代表汇聚位于北京西山脚下的贝家花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启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国际主义精神暨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仪式。

刘进副会长代表八路军研究会出席了启动仪式并作会议发言。他在发言中讲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慷慨走向激昂;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她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领导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之初心和使命整整生存与奋斗了100年仍挺立潮头,这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暨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今天,我们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就是要使人们更加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共产党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与幸福做出的牺牲与贡献,取得的成就与辉煌,树立的信念与理想。

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了令人赞叹不已的成就,也极大地吸引了国际友人关注的目光,更有一些国际友人与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并肩作战。他们既受到党的尊重、爱护和重用,又在党的支持与帮助下在各自最能发挥专长和才华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白求恩、林迈可、贝熙业等援华抗战国际友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中的一员。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项活动可以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增加人们对她的了解与理解、尊重与崇敬、爱戴与呵护可以使国际主义精神更加发扬光大;可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抗战中八路军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光辉形象与事例,了解有许许多多白求恩、林迈可、贝熙业这样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了中国的抗战胜利做出了他们巨大的贡献,有的甚至奉献了生命;可以使习近平总书记:讲实中国好故事,唱响中华好声音,传承红色基因,当好压舱石的指示精神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祝“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圆满成功!

启动仪式上,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马国庆、北京西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彭海、中共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田树勋、保定抗战历史研究会副会长葛西劝、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管理处顾问于维国、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副主席杨剑飞等围绕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分别作了发言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老会长袁永林将军向重走“两道一线”筹委会赠送了书法作品。

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副主席杨剑飞,白求恩精神研究会老会长袁永林将军,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栗龙池、马国庆,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蔡国军、执行副会长陈天平、副会长穆广态,原陆军军医大学副政委于维国、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副会长高振东、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春勇八路军研究会联络部部长牟献献、《八路军》主编罗新欣、北京市海淀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强、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纪念广场管理处负责人刘芬芝,以及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联合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史志工作者及中央电视台、北京外国语广播、海淀融媒体、河北日报等新闻媒体记者4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暨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与会代表参观贝熙业援华抗战事迹图片展

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暨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与会代表在贝熙业故居前合影留念

仪式开始前,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贝熙业援华抗战事迹图片展、救治伤病员的碉楼和故居等。

小资料:人物介绍

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暨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医师、医学博士,医疗创新者、人道主义者。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1938年3月31日来到中国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300余次,救治大批伤员。他为晋察冀根据地办医院、建学校、治疗伤员,在他活动的太行山区形成了“白求恩大道”。 1939年11月12日因在手术中割破手指患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赞扬。毛主席为此书写纪念文章《纪念白求恩》: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时,号召全体党员以白求恩等人为楷模,学习他们在普通的岗位上仍有一颗金子般发光的心。同时,白求恩还是“八路军最老的一位战士

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暨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白求恩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

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暨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林迈可(Michael Lindsay)1909~1994)英国人。1937年12月,他取道加拿大和白求恩同船到中国,受聘于北平(今北京)燕京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938年初,富有正义感的林迈可渴望了解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如何面对侵略战争,另外两名燕大外籍教师,闯过日军封锁线,来到冀中八路军抗日根据地,他感到“任何有血性、有思想的人,都有义务去反对日本军队”。

林迈可回到北平后,秘密从事抗日地下工作,多次购买大量无线电零件、医药物品、器材、无线电修理的教科书等,通过华北的地下交通站捐献给八路军。他经行的道路由京郊妙峰山至雁北太行山,形成了著名的红色旅行路线——“林迈可小道”。1941年6月,林迈可与刚从燕大毕业的李效黎女士结为伉俪,夫妇俩一起从事地下抗日组织的秘密工作,曾冒着生命危险护送八路军在敌占区的情报部门负责人,为营救被关押的战友捐款捐物。他们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无私无畏精神,在燕大师生间产生强烈影响,感召了一大批青年学生勇敢地参加斗争。1942年春,林迈可夫妇应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司令员荣臻的邀请辗转来到第一分区,到通讯部做技术顾问工作。李效黎当英语教师。他受军区委托领导创办了无线电高级训练班,给学员讲授无线电技术和原理的任务。我国老一辈无线电技术人员、专家和领导骨干中,有许多是当年这所“山沟大学”毕业的学生。他曾带领几名技术人员翻山越岭、步行跋涉,从一分区到四分区,对所有电台通讯设备进行了反复维修和装配。1943年2月,他帮助正向冀中深入的吕正操部安装了一台战场急需的、既可用手摇发电,又可用电池供电的发报机。1945年10月,林迈可夫妇带着儿女返回英国。新中国成立后,他和后代多次应邀访华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英国议会讲话时中指出,已故英国议会上院议员林迈可勋爵积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帮助中国改进无线电通讯设备,他还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国军队运送药品、通讯器材等奇缺物资。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些为中英友好、为世界和平正义事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

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暨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林迈可夫妇

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暨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贝熙业1870~1960法国人,法国博尔都大学医学博士是一位在抗战期间无私地援助中国人民的白求恩式的医生,擅长普通医学及普通外科。民国初年来华,曾任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医官、法国医院大夫,1920年中法大学成立,任该校董事、教授兼校医。在中国生活了40多年,1954年离开北京返回法国。抗战期间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八路军运送战地急需的药品掩护爱国青年学生、共产党干部、国际友人奔向革命根据地为抗战勇士和平民百姓分文不取地医治伤病。他做好事无数,从不声张,不求名利。他利用自己的住所贝家花园为秘密据点,骑自行车为晋察冀根据地运送的药品,经地下党辗转运送后大部分到达白求恩大夫的手中,这条秘密运送药品的线路被称为自行车“驼峰航线”。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时高度评价贝熙业医生:他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为中国抗战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

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暨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自行车“驼峰航线”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八路军研究会):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暨重走“两道一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浏览 1,14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