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三千名老红军连校官都评不上,怎么办?

1955年大授衔,三千名老红军连校官都评不上,怎么办?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的云烟,

日久弥新;

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

更臻醇厚;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红军占据着极其特殊的地位。1955年授衔时,如果按照评衔时的规定,有3000名参加了长征的老红军,他们连评为校官的条件不够,所以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评衔规定——“老红军不下校”

1955年大授衔,三千名老红军连校官都评不上,怎么办?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授衔,1048名将帅诞生。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授衔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下午5时,毛主席亲自把元帅任命状,分别授予了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等七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

在共和国的十大元帅授衔仪式上,七位元帅出席,三位元帅缺席。此时,林彪和刘伯承因病证在青岛疗养,而叶剑英则作为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总指挥导演,正在大连进行抗登陆演习的准备工作,所以也未能到场。

1955年大授衔,三千名老红军连校官都评不上,怎么办?

光荣与梦想,灿烂与辉煌。

作为一名军人,接受了战争的洗礼,经历过浴血的拼杀,最终能够被授予军衔,佩戴勋章,既是军人最大的光荣,更是对军人最大的褒奖。同日,中央军委还举行的将官授衔典礼大会,授予了粟裕等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798名。

在此次的授衔之中,共计有1038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官被授予了将官军衔。加上十大元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首次授衔之中,共计有1048名将帅诞生。

1955年大授衔,三千名老红军连校官都评不上,怎么办?

评衔的主要依据,从”德、才、资”三个方面衡量。

按照中央军委的《军衔指示》,从”德、才、资”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衡量,即:

正兵团级,可评为上将:

副、准兵团级,可评为中将;

正、副、准军级,可评为少将;

正师级,可评为大校;

副师、准师级,可评为上校;

正团级,可评为中校;

副团、准团级,可评为少校;

正营、副营级,可评为大尉;

正连级,可评为上尉;

副连级,可评为中尉;

正排级,可评为少尉;

副排级,担任军官职务的可评为少尉,担任军士职务的可评为准尉。

1955年大授衔,三千名老红军连校官都评不上,怎么办?

按照中央军委的《军衔指示》规定:

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中央政治局委员待遇;

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国务院副总理待遇;

上将是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

中将是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

少将是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1955年大授衔,三千名老红军连校官都评不上,怎么办?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至1955年授衔时,全军共计38个军,其中陆军33个军,空军4个军,防空军1个军。按照当时的部队编制,38个军的军长、政委两位主官的总数应该是76人,而军级之下就是大校。

按照授衔规定,授予大校军衔者多数为1952年被评为正师级的干部,也有抗日时期入伍的准军级和个别副军级干部,还有少部分红军时期入伍的副师级干部。全军首次被授予大校军衔的不足1300人,由此可见大校的授衔条件也是相当严格。

1955年大授衔,三千名老红军连校官都评不上,怎么办?

“老红军不下校”,55年授衔的基本原则。

1955年授衔时,中央军委规定了一条授衔时的控制原则,叫做“红军不下校,抗日不上将”。“抗日不上将”其实很好理解,从抗日时期,也就是从1937年才参加八路军、新四军的,如果没有特殊贡献的,原则上不授予将级军衔。

“老红军不下校”,应该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红军占据着极其特殊的地位。这些老红军,中国共产党武装的最早成员,他们经历了五次反围剿,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按照当时授衔的规定,还有3000名负过伤、文化低、职务低的老红军,若按照规定他们连评为校官的条件不够。

毛泽东、周总理在得知此事之后,指示总政治部、总干部部,将这些老红军一律授予少校军衔,所以才有了“老红军不下校”的评定原则。

1955年大授衔,三千名老红军连校官都评不上,怎么办?

没有在最后的一次战争之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这些老红军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他们不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的见证人。

这些老红军接受了战争的洗礼,经历过浴血的拼杀。他们没有在最后的一次战争之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最终被授予了校级军衔,佩戴勋章,这既是老红军最高之荣誉,更是对老红军最大的褒奖。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千古一人):1955年大授衔,三千名老红军连校官都评不上,怎么办?

(浏览 98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