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军的兴衰—原苏军揭秘(三)

 

超级大军的兴衰---原苏军揭秘(三)

《超级大军的兴衰》是1993年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郝在今。

超级大军的兴衰---原苏军揭秘(三)

    郝在今,山西运城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陆军第一四八师侦察连战士、班长、排长,师政治部新闻干事,有线电连指导员,司令部宣传干事,八一电影制片厂宣传科干事、副科长、科长及文学部编辑。

    郝在今著有长篇报告文学《跨出国门》、纪实文学集《亡命闯天下》,报告文学集《生存大战》,长篇纪实文学《八千万流民部落——中国人口大流动纪实》、《没有国籍的女人》,长篇报告文学《英雄莫问出处——香港的移民与出入境》,电影文学剧本《肝胆相照》(合作,已拍摄发行),出版《中国民主1949 协商建国》和《中国秘密战》等著作。

《超级大军的兴衰—原苏军揭秘》一书,作者以稀有而详实的史料,披露了原苏军在前苏联解体时以及其后一段时期的表现和逐渐衰落的史实,从而揭示政党与军队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因素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尽管本书出版于1993年,书中一些涉及军队编制、武器型号或数量等数据已经过时,但是,它准确地预测了其后世界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甚至预测到当今的俄乌战争的爆发。这不能不令人感叹作者的睿智和对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开拓。

当今地球上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核大战究竟离我们多远?

……

承蒙郝在今先生授权,特分十期转载此作品,以飨读者。

全文略有删节。 

                                                                                                                 ——编者

 

第三章    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当今世界,可以说没有原苏军参战的战争再大也不够世界级。28国打伊拉克,也只被称为是“海湾战争”,局部战争而已。

原苏军打起来是什么样儿?军事家谈得津津有味儿,平民们听得毛骨悚然。敏感的艺术家则创作了一大批第三次世界大战幻想作品。

撒旦与三叉戟

许多人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惨如地狱,因此西方军界已地狱魔王“撒旦”的名字命名苏军的重型弹道导弹SS–18

超级大军的兴衰---原苏军揭秘(三)

美军最得意的潜射弹道导弹则以海神手中的兵器“三叉戟”命名。

超级大军的兴衰---原苏军揭秘(三)

三叉戟对撒旦,神话世界。神话世界也不足以比喻和战胜的神威。194586日,美军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随之第二颗原子弹投向了日本长崎。两个城市毁灭了。广岛死亡20万人,长崎死亡十万人。

47年后,放射病人仍在增加死亡者的数目。目前,因那颗原子弹而死亡的日本人已达28万。

那颗原子弹的当量(即相当于多少吨TNT炸药的能量),只是1.5万吨。看一看撒旦们和三叉戟们吧。

苏军和美军的核武器分为战略和战区级。战略核力量投射1万公里以上,可以跨洋袭击,打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战区核力量,射程四十至五百五千公里。主要用于中近距离的战役战术打击。

战略核力量以运载系统区分为三类:陆基导弹深藏于坚固的地下发射井或机动于长距离的轨道。潜射导弹由核潜艇携带于海洋中发射。远程轰炸机包括核轰炸机、近程导弹、巡航导弹。

美军有三种型号的陆基弹道导弹,1000枚,450枚民兵2是落后的单弹头,500枚民兵3也只有三个分导弹头。最得意的是机动导弹 MX式。长21.5米,直径2.4米,共有50枚,它们终年在环形轨道上运行,敌军很难准确定位并摧毁之。

苏军的陆基弹道导弹有1398枚,型号多至七种。但多数该退役了,其中最厉害的是撒旦SS–18。此种导弹长35米,直径3.0米,射程11000公里。一枚导弹可分出十个分导核弹头.每个弹头当量50100万吨,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重型导弹。苏军大量装备SS—18导弹308枚,储存弹头6000枚。美国军方人士说,苏军仅用SS—18,已足以摧毁美军80%的导弹地下井,还有1000个弹头的余量。

“撒旦”使苏军的陆基弹道导弹胜过美军。同时苏军还在部署第五代轨道机动导弹SS–24,以对抗美国的MX式。

潜射导弹优势则在美军。美军有战略导弹潜艇34艘。潜射弹道导弹624枚。俄亥俄级潜艇可携带24枚三叉戟2潜地导弹。每枚导弹可携带八个W88/MK5分导式核弹头。每个核弹头当量为47.5万吨。这就是说,一艘核潜艇就能发射192个核弹头。核弹头相当于一个陆上大基地。

按美军的计划,2000年将拥有21艘这样的潜艇,可发射4032枚核弹头。

苏军的核潜艇数量较多,61艘,但噪音大,速度低,正处于更新过程中。最近研制的“台风级”核潜艇排水量2.9万吨,为世界潜艇之最。可携带20SS—N—20潜地导弹。每枚导弹有六至九个弹头。然而苏军的先进潜艇只有六艘,其装备速度落后于美军一大截儿。

美军的战略轰炸机也多余苏军,301架对195架。先进的B2是独有的隐形轰炸机。据说苏军现有雷达侦测不到美机,可带20枚导弹式核炸弹。然而苏军称这种飞机对苏军防空不构成威胁。

苏军目前也有20架图160战略轰炸机服役,每架可携带20A–15空射巡航导弹。

概而言之。美军有运载工具2000,储存弹头14000,爆炸当量40亿吨。苏军有运载工具3000,储存弹头18000,爆炸当量60亿吨。命中精确度美军高于苏军,爆炸当量苏军高于美军。哪一方都有能力消灭对方,而且不止消灭一次,这种和破坏力被称为“过剩杀戮”。

 这就是从具有世界级的大规模毁灭武器看,苏军已经具备了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能力。

核冬天

美军不得不预想苏军发动核大战的情景。可以有把握地推测苏军的核导弹已经瞄准了其他四个核大国。

摊给美国的大约是2500个目标。第一类是军事基地。1000枚洲际弹道导弹,100座发射中心,50座指挥中心,54个轰炸机基地,三个核潜艇基地,475处其他军事要地。

第二类是工业中心。150个军事工业中心,325座发电厂。150个炼油厂。

第三类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大约有200个。苏军有能力同时向这些目标开火,让美国全美国一片火海。

苏军的核弹头的标准当量是50万吨,一个这样的苏军核弹头当空爆炸,一公里半径变成零地,地面建筑夷为平地。汽车树木瞬间融化,地下的重型掩蔽部被摧毁。3.8公里半径内的暴露人员全部死亡。八公里半径的建筑物被冲击波推倒,熊熊燃烧。

美国南加州的洛杉矶被列为第一批轰炸目标,这里有31处目标军事指挥中心和武器设备、军事基地、军事工厂,50万华人居住在这里,他们聚集的蒙特利一带最容易受损。

核导弹来了,潜射导弹最快不到十分钟就到了。苏军核潜艇早已潜伏于美国近海,他们简直是戳着胸口开火。

从苏联本土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直上太空。在宇宙空间高速运行到美国上空洒下大把分弹头,不到30分钟,他们就会给洛杉矶下一场核雨。几个小时后,轰炸机来临,还没有见到其身影,就先领受了他们在3000公里外发射的巡航导弹。最后掉下来的核炸弹不过是在收拾幸存者。600平方公里的洛杉矶盆地烈火冲天,毒气弥漫,石块儿如雨,水在沸腾,800万人将有一半儿立即死亡,另一半染上严重的辐射,并逐批走向死亡。

塞根等天文学家提出了“核冬天”假说。在苏美两军只使用1%的和储量的情况下。除了爆心地区毁伤以外,整个地球将出现严重的生态破坏。核爆炸产生的烟尘直上高空,弥漫全球。地球出现了长达数月的黑暗。太阳光被烟尘遮蔽,气温下降到零下25度。大部分植物死亡,人类面临严寒、污染和饥饿。

核冬天的威胁,不亚于地球史上的冰川期。海湾战争中的燃油烟雾曾造成科威特气温下降十多度。菲律宾火山爆发曾使东半球气候异常。

“核冬天”的假说不无根据,这还只是1%。如果苏军全部使用60亿吨当量的核武器,将立刻造成上亿人死亡。使地球一半的繁华工业区生产瘫痪,生活供应中断,后果难以设想。谁不怕“撒旦”?

咄咄逼人的全球角逐

军事家们显示风趣的时候会说,原子弹是一种最可怕但又最好玩儿的武器。世界上所有的武器造出来都是为了使用,而不是玩儿的。但原子弹用了两颗以后就再也没用,因为它太危险,使用者将同时毁伤自身。于是,原子弹就成了“威慑”工具,有点儿像孩童手中的玩具木枪,嘴里不停地发射,却没有打中人。

苏军不爱玩儿假的。还在第二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期间,苏军就已经和西方盟军抢地盘儿。柏林的会师宴像鸿门宴一样紧张,朱可夫和巴顿碰杯时怒目相向,他们互称“狗崽子”。

二战后,美苏之间及开展了全球角逐,谁控制了全球战略要地,谁就将赢得第三次世界大战。

二战后的苏军控制了整个东欧,他们将东欧视为自己的防御外围,拖延敌军进攻的缓冲区、他们将东欧视为自己进攻出发地指向敌军心脏的尖刀。东欧是必须坚守的势力范围。东欧使莫斯科远离战火,东欧使苏联成为欧洲霸主,东欧是苏军的不可侵犯的势力范围。

苏军通过华沙条约牢牢控制了东欧各国各军。华沙条约联合武装力量的总司令和总参谋长总是由苏军高级将领担任。他们甚至还派苏军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去当波兰的国防部长。

苏联同东欧各国签订的包括军事互助在内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要求华约各国军队做到统一计划、统一装备、统一行动、统一指挥。

华约部队每年都要举行十几次联合军事演习。苏军60万人常年驻扎在东欧四国。华约各军的一体化程度远远超过北约。北约将领统计苏军实力时,总是把其他华约军队算上。

苏军对东欧的些许微妙变化都保持高度的敏感。波兰19566月发生了波兹南事件,赫鲁晓夫一面命令驻苏、驻波苏军包围华沙,一面经邀请闯进华约访问。

当年11月,匈牙利发生暴乱,苏军当即出兵镇压。赫鲁晓夫怒斥波兰人:“我们为这个国家流了我们的血,而现在他们却试图把它出卖给美国人和犹太复国主义者。这办不到!绝对办不到!”

美军和北约盟军不得不默认苏军占领欧洲的事实。当苏军坦克在东欧街头镇守时,仅仅能看着自己的西欧地盘。

苏军的行为准则是,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不断切入本来不属于自己的战略要地,在坚守东欧的同时,苏军寻求走向全球。

没有远洋海军的国家,必将是一个只能发挥地区性作用的大陆国家。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海军改变了偏重潜艇和航空兵的近战近海作战模式,开始大力发展大型水面舰只。

莫斯科级直升飞机航空母舰结束了苏军没有航空母舰的历史。1990年,参与美军航母比例的第比利斯号核动力常规起降飞机航空母舰完工。苏联海军还装备了“克里斯塔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伊凡罗戈夫级”大型登陆舰。“别列津纳”号后勤供应件等大型远洋舰只和80架远程轰炸机。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已经发展到15000人。

强大的苏联海军已从近海走向远洋。

1967年。黑海舰队进驻地中海,与美国第六舰队分庭抗礼。

1968年。苏联海军进入印度洋,强占远洋空点。

1970年,在全世界各大洋同时举行代号为海洋的大规模海军演习。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宣布:“苏联舰队满怀豪情地带着祖国海军军旗,航行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行在北极和南极的海洋和地中海,航行在我国安全利益需要去的一切地方。”

正像没有永不着陆的飞机,没有永不靠岸的船,苏军的远洋舰队迫切需要各大洋的军事基地。以保证补给和维修。在军事冲突中支持一方,使苏军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报答”。

埃及在第三世界中第一个向苏军提供海海港停靠特权,从此,苏联军队在战略通道苏伊士运河埋下了定时炸弹。

非洲之角索马里向苏联海军提供柏贝拉港,这里左控红海,右向印度洋,战略地位重要。

苏联还以军援为诱饵,换取了重要的海军基地。

19697月,七艘海军军舰首航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在美国的后院儿楔下了一颗钉子。

苏军还向反美的尼加拉瓜新政府提供大量军援。

越南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通道,苏军在提供大量军援后,接替美军成了金兰湾的主人。这里卡住了日本的马六甲海峡石油补给线,也威胁中国的南海诸岛,使苏联太平洋舰队和印度洋连通。

80年代初期,苏联已经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了40多个海空军基地。尽管还比不上美军有255个海外基地,但是苏军可以自豪地说,在全世界,走到哪里都有饭吃,有油加,有弹补。打起仗来,全世界许多战略要地都可以发出苏军的炮火。

苏军已经卡住了世界的脖子,谁感伸头抗议?

苏军始终没有真正信任过盟军,在四处插手建立军事基地的同时,逐步向外安插苏军顾问和作战部队。

苏联驻东欧的部队最为庞大和精锐。驻东德的“西方集群”38万人,五个集团军,11个坦克师,八个摩步师。一个炮兵师,五个炮兵旅,12个地地导弹旅,一个空降突击旅,六个战斗直升机团,705架作战飞机,350架战斗直升机,可谓强中之强。

驻波兰的“北方集群”四万人,坦克师、摩步师、战役战术导弹旅、战斗直升机团各一个。

驻捷克斯洛伐克的“中部集群”,七万人,一个军,两个坦克师,三个摩步师,一个炮兵旅,两个地地导弹旅。一个空降突击营,两个战斗直升机团。90架作战飞机。180架战斗直升机。

19676月,苏军开始驻军蒙古,从无到有地兴建永久性军事基地。驻蒙苏军约六万人,一个集团军,两个坦克师,两个摩步师,两个航空兵师。是苏军驻外部队中的一只铁拳。

19798月,苏军一个作战旅进驻古巴,加上军事顾问和军事技术人员共7700人。

驻越南的军事顾问和金兰湾驻军共2800人。

驻安哥拉1000人,还有八艘舰艇和海上侦察飞机。

驻埃塞俄比亚1600人,另有一艘干船坞和一支海军陆战分队。

派驻的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有柬埔寨500人,老挝500人。印度500人。伊拉克1000人。叙利亚2000人。南也门1000人。尼加拉瓜100人。秘鲁50人。莫桑比克700人。阿尔及利亚700人。刚果75人,利比亚1500人,马里75人,其他国家600人。

这样,按照1989年统计,不计在阿富汗作战的十万人,苏军驻外军队也达到了637400人的规模。

美军在欧洲九国驻军34.4万人。在太平洋和东亚三国驻军14.6万人。在非洲、中东、南亚驻军6457人,在拉丁美洲三国驻军2万余人,境外驻军共516500人。

苏美两军驻外国部队115万,既影响着所在国的主权,又威胁着周边国的安全。对于这些国家,世界大战已不是遥远之事。

卧榻之侧,两只不肯酣睡的猛虎虎视眈眈,谁还有安全感?

屡试锋芒,到处得手的苏军已经耐不住长期培训伙伴关系,他们索性出钱、出枪、出顾问,支援别国军队打“代理人战争”。

1975年,安哥拉三派民族解放运动夺取政权后发生军事冲突。苏联提供武器和经费,古巴出动数万军队直接参与内战。美国也支持南非军队大举入侵,支持另一派。两支世界大均通过各自的代理人把“非洲宝石”安哥拉打得一团糟。

1977年。接受苏军援助的索马里向苏军的另一个朋友埃塞俄比亚发动了欧加登战争。苏军陆军总司令彼得罗夫亲赴埃塞俄比亚,直接指挥埃军反攻。苏军向埃及紧急空运3.85亿美元的武器。又空运古巴军队16000人直接。

索马里取消了苏联海军在博贝拉的停靠特权,但苏军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又获得了埃塞俄比亚和南也门的军事设施。

1978113日,苏联与越南签署还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条约》。一个月后,1225日,越军大举入侵柬埔寨。苏联的援助紧紧跟上,每年援越8.5亿美元,援柬1.5亿美元,向越军提供飞机200余架,舰艇40余艘,大量军火直运柬埔寨磅逊港。

越南投桃报李,将岘港等沿海军事基地提供给苏军使用。金兰湾更成了苏军独占之地。

代理人战争成了苏军武器的试验场和苏军战法的大演习。每次这样的战争,苏军都提供大量过时装备,有时也派军事顾问试验新式武器。登上苏军战车的代理人,其武器来自苏军。上上下下的部队,由苏军顾问监督,在想下车就不容易了

。苏军在世界上有众多的盟军,谁不听话就打谁。谁敢不看苏军的颜色?

驻外军队不是和平医疗队,而是一根头发悬在人们头上的战争之剑。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实力不断增强的苏军也在选择“试剑”之机。

19621014日,根据一架美军U2高空侦察机从古巴拍摄的照片,情报专家断定,那丛林中的一处建筑是构筑中的导弹发射阵地。肯尼迪总统立刻成立国家安全会议执行委员会。专家分析认为,在古巴部署的中程核导弹可以打到华盛顿、纽约、巴拿马运河等美国战略要地。是对美国安全不可容忍的威胁。

军方和中央情报局力主公开轰炸并侵入古巴。

执委会向美国总统、武装力量总司令肯尼迪提交了五项选择方案,

一、入侵古巴。

二、空袭摧毁导弹设施。

三、封锁古巴。

四、秘密外交会谈。

五、联合国讨论。

肯尼迪双管齐下,采用三、四两项。美军立刻进入戒备状态。二十五万陆军、9万海军陆战队,一日可出动2000架次的作战飞机调往古巴对面。100多艘作战舰只和登陆舰进入待发状态。

古巴宣布动员100万志愿军。苏军驻古巴部队指挥官宣布,4万名苏军随时准备用战斗保卫古巴。

双方都举起了剑。

25艘苏联货船正驶往古巴,美军侦察机发现大帆布下盖着的是伊尔28轰炸机。上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挨过炸的美国也要尝到空袭的滋味儿了。

美军90艘军舰前往公海拦截,美军向总统保证48小时解决古巴战斗。

苏军递出消息24小时拿下美英法,占领了西柏林。

利剑即将交锋!

1027日,一架在古巴上空侦察的美军U2飞机被击落。美国安全执委会一致建议明晨空袭古巴。世界上两支最强大的军队即将交交火。

这不是小规模的代理人战争,谁能保证战争不再升级?有哪支大军肯在彻底战败前中途退兵?

肯尼迪总统举棋不定,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说:“仿佛我们周围,美国人周围,整个人类周围。一根绞索越拉越紧……”。

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美国总统通知苏联将无法制止军队入侵古巴。这似乎是美国总统唯一的一次表示军队将失控。

第二天,1028日晨九时,苏联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赫鲁晓夫复信美国总统。双方协议,苏联撤走导弹,美国撤销封锁并保证不入侵古巴。已经递出的剑缩回来。肯尼迪成了美国的英雄,赫鲁晓夫被讥为先是冒险主义,后是退却主义。

苏军认为这个统帅丢了苏军的脸。两年后,苏军的统帅更换了,新上来的勃列日涅夫要硬一些。

19674月,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节节胜利的以军不顾苏联的警告,挥军直向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苏联总理柯西金通过热线向美国总统约翰逊送去了信息,如果以色列继续向叙利亚进军,苏联将采取所有必要行动,包括军事行动。

白宫当日九时得讯,中午以色列就停了火。惹怒苏军不是好玩儿的。

1973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轮到埃及进攻得手了。当以色列军队反败为胜,包围埃及第三军,威胁埃及存亡之际,勃列日涅夫给美国总统送去信息,如果不同意埃及的停火建议,苏联将紧急考虑采取适当的单方面行动的问题。

这个单方面行动的内容由苏军说明。苏军向邻近埃及的地中海舰队增派25艘军舰,命令七个空降师进入战备状况,九艘战斗舰艇包括两支两栖登陆舰,驻往埃及,70名苏军军官以联合国部队名义开往前往开罗。

以色列在美国压力下同意停火,以色列军敢打阿拉伯十国,也不敢打一支苏军。

60年代中期古巴丢脸以后,苏军卧薪尝胆,生聚养训十年,到70年代中期以全面接近美国军力。该轮到苏军吓唬美军了。

阿富汗战争

二战后,苏军的西线相当稳定,东欧各国已是盟军。“芬兰化”的芬兰对苏友好。南面的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三国则站在美国一边。苏联力图改善南部状况,直下印度洋。

苏联向阿富汗提供大量援助,到1970年以10亿美元的数量超过美国的4亿美元。阿富汗军旅以上都有苏联顾问。

1973717号,阿富汗军队支持的前首相达乌德推翻查希尔王朝,幕后策划者是苏联。在达乌德转向美国后,苏联又支持塔拉基的人民民主党发动第二次政变。塔拉基把阿富汗军的高级职务大部送给了苏军。

国内武装反抗风气,党内另一派发起火并,塔拉基中弹身亡,阿明接任领导。

桀骜不驯的阿明使苏联不能放心。19791227日,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一次向东欧以外的一个外国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

苏军又一次出乎西方军事观察家的意料。

紧靠阿富汗边境的苏军部队是一些装备差、人员缺的丙级师。西方预计,苏军入侵阿富汗将调用内地的甲级师。但苏军行动前无调动迹象。

27日晚七时,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声巨响,邮电大楼被炸,内外通讯中断。身着迷彩作战服的苏军特种部队分兵三路,突击广播电台、内政大楼和达鲁拉曼王宫。

十分钟以后,王宫被攻破,阿富汗领导人阿明被击毙。

28日零点,设在苏联境内的阿富汗电台宣布政变成功。

其实,开火前的128日,苏军已挑选与阿富汗人外貌相似的中亚及特种部队军人,秘密空运喀布尔。24日、25日、26日三天,5万空军以空军已空运至阿富汗。1225日,早已即在苏阿边境的10万苏军同时侵入阿富汗各省。空降部队从喀布尔向边境反向攻击,策应先机,夺占咽喉要道兴都库什山脉的萨格兰公路隧道。

超级大军的兴衰---原苏军揭秘(三)

被苏联苏军控制的阿富汗军毫无抵抗,三天内苏军就占领了阿富汗80%的城市。牛刀以试,锋锐无敌。

西方军事观察员评道:苏军由于在战争的初期就赢得了胜利而声誉卓著。

谁不防备苏军?

战争狂想曲

强大的苏军之剑,东西挥舞,光芒闪烁。美、英、法、日、中各军事强国无不紧张研究苏军动态。他们发现了一些相互矛盾的战略思想。

勃列日涅夫于19755月说:“发动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推迟了,而我们将为最终根本消除这种危险做出一切努力。”

而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在不久前的19746月说:“战争的危险性依然是当代严酷的现实。”

1982年,勃列日涅夫致函联合国裁军会议,宣布苏联承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

一个月后,国防部长乌斯基诺夫说:“苏联再不首页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同时。也不让所有酝酿和进攻并指望在核战争和战争中取胜的人这样做。”

美国国防部长评道:“苏联大大增强了它的核能力,而且还有某些迹象表明。至少他们的某些军人认为核战争是可以取胜的。”

研究苏联核战略的美国专家道格拉斯和霍伯认为:“准备进行和准备打赢这场战争是苏联军事战略的最重要的任务。”

明眼人认为,这种貌似矛盾的战略思想,恰恰是苏苏联军事战略的本质。其实,美国又何尝不是如此?

政治家们信信誓旦旦,世界大战将毁灭人类。

军人们做实战准备,准备打赢一切。

战争少了哪一面都是愚蠢的战略。相信别人只有哪一面也是愚蠢的分析。

军方的眼睛盯着军方。

苏军伏龙芝军事学院教官西多连科写了本《进攻》。美国美军认为本书代表苏苏军官方对进攻的看法,很快出版了英译本。

该书认为进攻是彻底粉碎敌人,夺取重要目标和地区的唯一战斗行动类型。

如何进攻?首先以核武器和其他武器的强大火力消灭敌人基本集团和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并以坦克、摩托化步兵在航空兵、空降兵协同下实施迅猛的大纵深进攻,大胆插入敌侧翼和后方消灭敌人。

苏军的一系列大规模军事演习,体现了这种思想。

1967年“第聂伯”,1970年“德维纳”,1982年“西方”等大演习……。

华约联军演习也很频繁。

1969年“奥德尼斯”,1970年、1980年的“战斗友谊”,1972年、1976年、1979年、1982年的“盾牌”,1981年“联盟”,这些大演习多为进攻性,即使是防御性的,也是先防后攻。有些演习是核条件的,有些演习是非和条件的,但无论如何都是大规模火力杀伤。以坦克为主的多兵种协同宽正面、大纵深、高速度的进攻。

超级大军的兴衰---原苏军揭秘(三)

苏军更换驻德部队,开始改用大规模空运。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5年安哥拉战争,1978年欧加登战争。苏军都大量调用远程大型运输机,架起空中桥梁,紧急空运大批作战物资和军队,苏军已经具备远距离调运能力。

苏军部队的装备编制更新,也透出新的作战指向。陆军大力提高火力、突击力和机动力。摩步师和坦克师增加了坦克、步兵战斗车和直升机大队,换装了T72新型坦克,为一代之雄。这种坦克装备125毫米滑膛炮,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配有光学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双向稳定瞄准潜望镜。可在行进间准确设计。两千米内击穿240毫米装甲。

空军增强了远程分析能力。图22逆火式轰炸机可轰炸的纵深和后方。图95、图160,远程轰炸机航程8300公里。安124运输机载重量150吨,为世界之最。

苏军提供给敌军的将是强大空军掩护下的强大坦克进攻。

还用得着打世界核大战吗?仅一次这样的局部战争就足以扫荡欧洲!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现实生活中的现实军事威胁导致了大量战争幻想文艺作品的诞生。英国退休上将约翰·哈克特创造了虚构战争小说《19858月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人纷纷续写了《日本篇》和《中国篇》。他们以翔实的军事资料设想了可能发生的未来大战。

有趣的是许多军事研究专著,也提出了对第三次世界大战和欧洲局部战争的设想。往往同小说不谋而合。

美国更出了一大批战争狂想影视剧《翌日》、《核子战争》、《入侵美国》……。请看这些狂想:

地狱入口一样的地下发射井,洞门大开,洲际导弹壮观地成群升空,核爆炸的闪光在瞬间将城市变成了黑白胶片影像。而后是一片空白。苏军上将君临,美国黑色特种兵搜查舞会,美国总统曲线救国总统情人儿,勾搭苏军上校……,连美国政府官员都谴责一些作品制造战争恐怖。

最能带来恐怖的是美军的核战争值班措施,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每小时分分秒秒,1/3的洲际弹道导弹准备发射,部分MX机动导弹在轨道上巡逻。北极星核潜艇带着三叉戟导弹在远洋深海潜伏,B52轰炸机在这巡航导弹飞行,一架未落,另一架已起飞,时刻准备着苏军第一次核突击之后,美军有足够的核反击力量。

位于洛杉矶山脉数百英尺下的地下指挥中心十分坚固,害怕苏军的钻地核炸弹,空中还保持着一架作战指挥飞机。

那么多原子弹处于待发状态,万一走火怎么办?

为了避免因误会引起战争。美、英、法分别与苏联建立热线协定,紧急时期,两国首脑直接通讯。北约和华约还约定,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前应事先通知对方,以免借机打仗。

武装到牙齿的两支大军,竟处于“麻杆打狼两头怕”的尴尬境地。谁先动手?

铁蹄下的欧洲

苏军真有本事,北约盟军脑袋里的战争神经紧张的都要绷断了,苏军打起来,仍叫他们摸不着北。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掀起了被称作“布拉格之春”的改革,引起了苏联的不安。率团与苏联谈判的捷共第一书记杜布切克说,苏军干涉的消息是挑衅性的。

六月下旬,预定计划的华约华沙条约联合武装部队演习在捷克境内举行。演习结束后,苏军迟迟不撤出捷境。

7月之后的政治协商空气紧张,人们在议论与度假汽车混杂在一起的苏军车队。

82日,美国总统约翰逊离开华盛顿,前往德克萨斯农场度周末。他还说,九月之前不回华盛顿。第二天晚上,华约六国首脑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城堡的明镜大厅签署联合声明。危机似乎已经过去。美国总统度假,捷克斯洛伐克人为什么不能?连敏感的外国记者都散去了。

820日夜11时,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鲁奇内机场,交通管制员接到一下苏联民航的信号:由于机械故障,请求紧急转,紧急降落。

没有理由不答应。苏联客机顺利降落,但机舱里跳出来的不是维修人员,而是数十名挥动武器的突击队员。苏军突击队立刻占领机场的空中交通指挥塔。几分钟后苏军第二十四战术空军集团军的巨型安东诺夫运输机被引导降落。一分钟一架。坦克、卡车载着部队源源而至。苏联大使馆的汽车引导部队直驶不远的布拉格。

与此同时,25万华约军队从三方面进军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苏军陆军总司令帕夫洛夫斯基率四个苏军装甲师、一个伞兵师和一个东德师,从北面的波兰境内直捣布拉格,建立起驻捷苏军总司令部。

驻东德的苏军四个师和一个东德师迅速切断捷克斯洛伐克与西德交界地区。

苏军八个师、匈牙利两个师和保加利亚军部分从南攻战斯洛伐克地区。

苏波合成军四个师进占北部地区。

奇妙的是,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北约和捷克军队竟一无所知。苏军首次开展了电子战。大批电子干扰飞机发射强大的电子干扰信号,使北约和捷克军队的雷达全部迷茫。车载式大功率通讯干扰机随入侵部队开进,干扰和抑制捷克军队的指挥通讯。

821日拂晓,布拉格市民被苏军坦克的轰鸣吵醒。收音机里首次广播告诉他们“不要采取无益的对抗行动”。

当晚未出24小时,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处于苏军控制之下,捷克军队根本来不及反应。

英国闪电战专家维格尔赞到:“华约部队在1968年夏季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入侵,是所有战争形式中最成功、最好的战力。在这场战争中,苏军几乎不费一枪一弹便达到了其政治目的。”他还认为:“苏军向西欧发起进攻时,会从这个成功的战例中汲取经验。”

苏军的创举,激发着军事家、文学家的灵感,一个个欧洲大战的预案出台了。最有意思的是这一个:

20世纪末的某年圣诞节前夜11点钟。

华约联军大演习开始。

按照双方约定,华约事先邀请北约军官参观演习。

由于主人分外殷勤,北约的部分战地指挥官也来了。留在家里的,此时正在舞会上。英军第一军司令来到了苏军第三集团军司令部,他想就近观察这只本军对面的敌军。

主人慷慨地让他看到了一切。而他看到的一切都令自己震惊:作战图上标示的北约防御同北约地图一样详细准确。而苏军的部署则分明已经改变,他们已经占领进攻出发地域。

这是演习司令先生。苏军政委解释道。

当他看到红箭头已经楔入蓝色防御时,坐不住了。他暗嘱随身副官与部队联系。副官告诉他,从11时开始出现强烈干扰,无线电与卫星通讯全部中断。

在苏军总总司令部视察的美军第七军参谋长被告知:“太阳黑子正在活动”。然而,美军通讯参谋发现,每隔25分钟,太阳黑子就按时静止,苏军大量收发电讯,等美美军也想试试的时候,黑子又出现了。这分明是电子干扰战。

苏军和华约各军在整个东西欧绵长的战线上同时展开多路进攻。驻东德的五个集团军一直处于齐装满员的临战状态,此时潮水一般漫向北德平原,似乎忘记那里埋设着大量炸坑50公尺的核地雷。

另一支部队强攻富尔达山口,他们将北约最强大的第七集团军分隔于南线,掩护北路的主攻。

驻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华约联军也向奥地利发起了两路进攻。这里的地形易守难攻,并非北约防御重点。

北约边境守卫部队响起了枪声,但他们也不明白苏军怎能恰到好处的选择雷场的结合部,损失不大的突入防御地带。

与支援部队的联系全部中断,无线电干扰不说,连有线电话也全部。

留守营房的军官不是笨蛋,听到炮声听不到无线电讯号,这是典型的敌人进攻征兆。他立刻派人去城里的舞会找人,同时命令部队紧急集合。睡梦中的部队拿起武器领取弹药抛下了外出人员乘车向前线开进,半路上发生了和苏军的遭遇战,这绝非防御一方的理想作战形式。

与北约部队的举举止失措相反,苏军部队井井有条地发起进攻。指挥官开启早已下达的命令,中断无线联系,也知道该怎么打。演习部队从行进间发起进攻。住营房部队从驻地直接发起进攻。这种非传统进攻样式是苏军近些年来军事科研的杰作。能够掩蔽己方的进攻意图,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

进攻异常顺利。在11时前以伞降的特种突击部队身着北约军服,袭占了重要的山口、桥梁和交通要道。苏军坦克兵团长驱直入。

多年前已渗透入西德境内的总参谋部。战略特务网率领18个情报站从“睡眠”中奋起,爆炸敌后方的发电厂,油气管道、隧道和桥梁,煽起一片混乱。

特种部队甚至还占据了一个废弃不用的小机场,引导苏军空降师实施机降。

掌握核按钮的北约战场指挥官手在哆嗦,他不知道当前的进攻是小冲突还是大战,仓促行事引起核大战,岂不是千古罪人?当他千方百计与上级联通之时,苏军第一梯队已通过核布雷区域向纵深发展。

处于纵深地带的战术核导弹旅已受到空降兵的袭击,无法发射。

11时发起进攻,圣诞节凌晨二时,苏军第三集团军已越过西德布伦瑞克城,4时越过汉诺威市直扑;莱茵河。

苏军坦克在遭遇中战中碾碎敌军,绕过坚固要塞挺进。天刚破晓,苏军的各路大军已经在德国腹地左右冲撞,这里已是北约防御的薄弱地带。

超级大军的兴衰---原苏军揭秘(三)

性能更优越的北约空军起飞轰炸,但已来不及改变地面的大势。苏军坦克大军在七到十天内蹂躏鲁尔工业区、比利时和荷兰,直抵英吉利海峡。他们迅速占领各口岸,绝不允许敦克尔克大撤退重演。

被分割包围的北约军零星抵抗,一部大胆突围,进入法国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山。苏军气焰高涨。

弥尔顿写到:“我们所能希望的最好的情况是,苏军的入侵终于使抗击其进攻的北约部队败北。苏军占领英吉利海峡以东、松姆河以南的欧洲、欧洲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另一方面,北约军队在法国西南部坚守一个据点儿。英国虽然遭受袭击,仍能作为共西方国家作战之用的中间整备区域,或许作为将来对大陆作战的一块基地。”

世界经济的重心欧洲就这样落入苏军当中。这两次大战的策划、策源地,又一次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恐怖笼罩世界

日本作家对亚洲战区更感兴趣,请看他们的战争幻想: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苏军坦克部队和摩托化步兵冲进内蒙古草原。与中国边防军相比苏军火力优势极大。

苏军坦克师编制三个团,三个坦克团,一个摩步团,有325辆主战坦克。30个这样的师,火力和突袭力均超过中国华北守军。

70个师攻向中国东北,基本上沿袭当年打关东军的路线,只是兵力今非昔比。中国军队殊死抵抗。

对日本作战是从空战开始的。30分钟内,苏军战术导弹摧毁了日本北海道的三个空军基地和九个雷达站。从桦太南部、滨海边疆州和国后择捉岛起飞的苏联航空兵,超低空袭击了全日本航空基地。装备由美军先进的战斗机F15的日本航空兵,依然不是苏军飞机的对手。

27的设计要求就是打F15。它曾创造27项爬升和平飞高度的世界纪录。在战斗机中,他首先飞出“大榔头”特技。平飞中遇敌机自后攻击,立刻拉起机头上升,当敌机随之拉起时,它就像榔头一样落下,使敌机骤然失去目标,而后一个筋头,反手为攻,从敌机后部攻击。

眼镜蛇动作更是惊心动魄。平飞中忽然拉起机头,但并不爬升,而是像眼镜蛇一样昂首前行一段距离后,再低首平飞。这种失速操作法,是世界航空界苦求不得的境界。

米格31战斗机有八个武器挂架,可同时携带近、中、远三种导弹。机载雷达可脱离地面雷达引导,独立遂行截击任务。可同时跟踪十个目标,一次发射四枚导弹,各自奔向不同目标,可称以一敌三的新一代战机。

完全失去制空权的日本很快又从海上被封锁起来。苏军太平洋舰队作战舰只420艘。与日本海上自卫队数量差不多,但大舰85艘,实力大胜日本的58艘。加上绝对制空权的配合,日本的民用、军用船只都不敢再出海了。

石油储存流量仅够100天,武器弹药急需补充。对于一个岛国来说,被切断海空对外联系,无异于“扼杀战”。

日本被苏军占领。无论是东线还是西线原苏军都是巨大的军事威胁。巨鹰的利爪按住两只羊羔,展开翅膀遮住太阳。

东线西线的战争幻想故事,本来会写成精彩的小说儿,而后拍成恐怖电影,或许最终在某一刻化为现实。然而戏剧的高潮尚未到来。主人公却提前辞退角色,自己解体,顾不得有什么精神打别人。战争、恐怖文艺随之贬值。

但是国际军事家和小说家却不肯承认自己的设想已经失去了价值。主角的名称前尽管加了一个“原”字。但总兵力仍在前出部署尚有,谁敢说进攻之心已死?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一个军事大国的灭亡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在打世界大战者的资格未被剥夺前,不可轻言世界大战不再爆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老兵读史):超级大军的兴衰—原苏军揭秘(三)

阅读更多:超级大军的兴衰—原苏军揭秘(三)
(浏览 120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