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之子刘蒙谈“立马太行的一代儒将”

2017080109: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关注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刘伯承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现代军事家。他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的迈进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刘伯承元帅之子、原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刘蒙少将做客人民网将帅后人访谈。刘将军您好。

刘蒙:谢谢。网友们好。

     主持人:在人们的眼中,您父亲刘伯承元帅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军事家。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刘伯承元帅为何能取得赫赫的原因呢?

刘蒙:在战争年代,有一个说法,国共两党有两个半军事家,这其中只有一个军事家是公认的,那就是父亲。父亲确实在军事上做过一番事业。人民英雄纪念碑,解放以后想立这么一个碑,纪念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解放109年的历史。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七个画面,这七个浮雕雕什么,当时总理就请示毛主席,主席就讲了,第一届政协这些老人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所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开始无疑是鸦片战争。清朝政府两个画面,国民党包括武昌起义在内两个画面,这就四个画面了。表现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的一共有三个画面,第一个是南昌起义,第二个就是抗日太行,第三个是渡江战役。最正面那幅大的浮雕是渡江战役,等于占了别的浮雕的两个的位置。这三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父亲都是军事指挥负责人。

     南昌起义的时候,他是参谋团团长,整个负责军事指挥。在太行抗日的时候,他是司令,是晋冀鲁豫军区的司令,129师师长。到解放战争的时候,特别是渡江战役的时候,他是两个半野战军总指挥,就是二野三野和四野的一部,成立了渡江总指挥部,他是总指挥部的总指挥。在关键的历史时刻,他确实为中国的革命历史做了伟大贡献。

     今年是建军90周年,我可以简单地讲几句南昌起义。为什么定南昌起义为建军节?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难回答的。这之前有共产党领导的泸顺起义,在这之后有很多起义,比如说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等很多很多起义,为什么定南昌起义为建军节呢?是有它的道理的。我要提到一个历史事件,就是马日事变马日事变象征着大革命失败了,而且国共彻底分裂了。马日事变以后,蒋介石就提出所有共产党人在国民党队伍里的人都要杀头,但是只有一个部队是很难做到的,或者是根本做不到的,这就是北伐的主力军四军。因为四军里的共产党人太多,要全杀了,肯定会哗变。所以四军的军长张发奎当时放宽了政策,提出来只要放弃中国共产党党籍,就既往不咎。四军24师的师长是叶挺,叶挺当时和11个共产党员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建议起义。在报告里叶挺讲到,他掌握24师,同时掌握25师的一个团,周士第为团长。这个报告写了以后交给了周恩来。当时大革命失败以后,原来的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离开中国,新派来一个代表叫罗明那兹。罗明那兹是捷克人,是共产国际暴动小组组长,很懂得如何暴动,也比较欣赏暴动。他住在庐山一个小红楼上,周恩来带着这个报告去跟他商量。当即在庐山上定了一个基本原则,他认为中国革命马上就要胜利了,以南昌起义为核心的发动全国的起义,最后汇成起义大军,再开始国共合作,苏联的共产党再支持在南昌建立新的政府。这是一个想法。

     当时在南昌的部队有好几个部队,最大的部队就是叶挺的部队,叶挺的部队是要起义的部队,即24师和25师的一部分,还有一个就是贺龙的部队。叶挺大概有5500多人,贺龙也有5000人左右,是挺大的部队。还有朱老总的300人的教导团,有陈潜的一部分,蔡廷锴的一部分部队,周恩来去找贺龙谈。回来以后,就成立了两个机构,一个叫前敌总指挥部,一个叫做总指挥部,最上面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军事指挥的机构,只管军事指挥。所以这个机构就是参谋团。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参谋团。参谋团一共有5个人,有我的父亲、参谋团团长, 以及周恩来、叶挺、恽代英、朱德。这就是当时的参谋团,主要负责军事指挥的工作,不是其他的工作,不是整个起义的领导,是军事指挥工作。

    所以,在整个南昌起义中,有两个战役是比较大,值得一提。一个是番台子战役,把南昌的敌军打败了,占领番台子,宣布起义胜利了,这是一个很标志性的战役。当时他是带着贺龙的部队去打的番台子,取得了胜利。第二个就是我们起义胜利以后,准备往广州靠,想到广州再次成立国民革命政府,所以在路上遇到整个南昌最大的一仗,就叫做会昌战役,会昌战役也是父亲指挥的,带着叶挺部队去打的。会昌战役是整个南昌起义中最大的一个战役,歼灭敌人5000多人。所以我讲父亲一直在历史上主要是做军事工作的一个人。人家说他军神,说他军事家,有人说他常胜将军,他都不喜欢,他说我就是一个做军事工作的专业的人才。他从事过很多很多重要的军事工作。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在中国革命史上,刘邓大军书写了辉煌的历史,您能不能跟我们讲一下这支大军在历史上的贡献呢?

    刘蒙:因为我是搞历史的,所以我讲的东西都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各种各样的问题。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我们国共合作,国民党给了我们三个师的编制,就是115师、120师、129师,当然后来我们又争取了一个新四军,一共有4支部队。当时最早开始的时候都一样,都是9000多人,这四支部队一样大,1159000多人,1209000多人,1299000多人,新四军9000多人,四支部队都是这么一个数。

    中央的指示下,父亲就入太行。具体地理位置也不是完全按照蒋介石说的,是按照中央指示进了太行。就形成了三个师在山西站住脚了,实际上都是属于第二战区,第二战区司令是阎锡山。第一战区司令是蒋介石,他的副司令是卫立煌。因为他对阎锡山不是特别信任,不是他的嫡系,所以他把卫立煌放在第二战区做总指挥。所以,当时八路军是18集团军,是在第二战区底下的一支部队。是这么一支部队进入太行了。

     我举一个例子,129师发展到晋冀鲁豫大军区是很快的,人家说9000人出征,30多万人出太行。你想这是个什么局面?翻了30多倍。除了这儿还有四五十万民兵,一下变成很壮大的队伍。这就是刚才讲到的,为什么叫刘邓大军,因为变得非常大。当然这是一个艰苦奋斗的结果,也不是哪一个人的结果。比如很多战役不是一个人能够决定的,打一场胜仗是大家的智慧和努力。

     还有一个,我顺便提一下,一个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没有的事情。就是这些老将军后来把自己的骨灰都放在涉县这个地方了,涉县是当年他们的前线司令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一个人或者一些将军作战生前在一起作战,死后又自己回到同一个地方去,至少在历史上我从来没看见过这样的事,但他们做到了,而且这么做了。为什么?没有人要求,实际上我想,我对他们的理解,第一个是他们在这儿做了一番可歌可泣的事业,在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族侵略,我指的是抗日。另外,他们团结非常好。如果团结不好,也不愿意最后回到一起去。这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一段历史。里面有很多仗,刚开始去的五战五捷,打得那么漂亮,连日本人都惊呼,是世界一流的游击战,真是这样的。

主持人:您刚刚给我们介绍了不少重要战役。我们也知道,刘伯承元帅有一个重要的军事思想,就是敌进我进,请您为我们网友介绍下这个思想。

     刘蒙:没错。原来主席在井冈山时期提出敌进我退,但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敌进我进变成了整个八路军的一个广为运用的作战原则。这个作战原则,因为父亲说他是做一个研究军事、指挥军事斗争的人物,他自己讲是这么一个工作。这个过程实际上他也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和作战思想。八路军出征以后,日本人针对129师进行了很多大的扫荡,比如说日军的六路围攻,又上升到九路围攻,一开始就想把129师给吃掉。日本人从装备和作战能力来讲是很强的,他打过来我们有时候很难一下挡得住的。有什么办法呢?你打过来,我把我的部队放到你后面去,成立游击集团。不是跟日本人正面顶牛角,而是我在你后面建立游击集团。

    可能对游击战大家没有概念,因为我是做军事工作,我讲一点游击战,游击战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一个是高机动性,就是你很难抓住他。另外一个就是突然袭击,所以叫游击两个字,这个字也是父亲翻译的。从外文来翻译叫guerrilla warguerrilla war是黑猩猩战,中国人没法理解,父亲把它翻译成游击战,是根据军语辞典定义的,两个东西,一个是High mobility,很快的行动,另外一个是sudden attack,突然性的袭击。把这两个字结合起来。游击战是你打他的时候你看不到他在哪,他藏起来了,你不打他的时候,他集结起来成为一个相当大的力量来袭击你,对你进行突然袭击。所以,很重要就是在敌人后方成立游击集团。

    19391月份的反扫荡命令中就明确地提出了这种想法,我要在敌人后方成立游击集团,看起来看不见,但是集中起来就可以打你。这里面有民兵,有武工队,还有游击队。比如这个地方共用一个武工队,武工队是相对比较正规的部队,又有游击队,还有民兵,我们需要集结起来打一个相对大一点的战役,我们就合起来了,如果敌人来了,我们就把它散开了,就找不着了,就是这么回事。

     毛主席在抗日战争中有两篇重要的军事论文,第一个从哲学角度把抗战讲清楚了,就是《论持久战》。还有一篇文章只有我们做军事工作的人了解。就是抗日战争中游击战的战略问题。这实际上是当年的洛川会议的决议,把游击战提到战略高度认识这个问题。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82年前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传为佳话,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这个故事呢。

   刘蒙:从前年开始我和导演王伟民和著名电影演员刘之冰,我们一起合作,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把这段历史做了一个回顾,而且编了一个很好的片子,名字就叫《彝海结盟》,34集很好看,可以在网上下载,是一段很感人的故事。因为这段历史,国民党把它叫做大渡河会战,用了50多万兵力,红军不到三万的兵力,但是打破了敌人的重围,北上抗日。这是一段很光辉的历史。客观地讲,不见得每个人都了解长征的历史。经过湘江战役,我们损失很大,从瑞金出来的时候有8万多人,经过湘江战役,就剩下三万人左右,损失是非常大的。当然,这一段我父亲也被李德撤职50来天。

    湘江战役之后有一个黎平会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会议。黎平会议就作了北上抗日的决定,就是我们长征一般都是从黎平会议算起,两万五千里从黎平开始,到延安。当然后来我们就不太用这二万五千里长征了,用红军长征,因为这里面包括二方面军、四方面军的长征,如果讲二万五千里就是这段历史。在黎平会议上,父亲恢复了职务,就是恢复了总参谋长的职务,又重新是整个全军的总参谋长。同时,他是中央纵队的司令员,中央纵队就包括底下四支部队,一个是一军团,一个是三军团,一军团就是林彪,三军团就是彭德怀,还有五军团董振堂,还有罗炳辉,四个军团。从这儿就开始了正式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刚才你讲到的彝海结盟正是这里面的一段。从渡过金沙江到大渡河这一段。所以我有时候开玩笑讲,这段写的是从金沙水拍云崖暖,写到大渡桥横铁索寒,写的是这段,国民党叫它大渡河会战,它想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因为石达开当年就是在这个地方被清政府灭掉,国民党也想让我们重蹈覆辙。我们不仅要很有智慧、很有谋略地跟敌人斗争,同时还要做好民族工作。

    过了金沙江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叫做会理会议,会理会议是我党第一次完全正面地提出自己的民族政策和工作方针,这个在会理会议是有文件可查的。在会理会议之后,就成立了先遣支队,父亲任先遣支队的司令。当然也派出侦察分队,怎么样做彝族的工作,我不多讲了,大家可以看。

    我可以给你讲一个消息,就是我们去年还在美国十二届的中美电影节得了最佳电视连续剧奖,这是一个很难得的事。证明它的艺术性也能把美国人打动。我们去之前,他们就跟我讲,咱们这个红色题材,能不能打动美国人,能不能让美国人认可?因为我们的评委中间有60%以上是好莱坞的,所以,他的看法肯定不一致。我就跟他们开玩笑,我说不用担心,我们想个办法,怎么能打动。就是美国人特别喜欢英雄主义,喜欢英雄,这是毫无疑问的。另外,民族问题,也是世界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和课题之一。所以,那天去了以后,我用英文讲了三次话,当然片花做得也很好,人家看了以后觉得片子很好,做得很精细,片子一看就看得出来做得好不好。我开始跟美国人讲了一段话,一片掌声,有很多艺术的东西,或者是你只要把你的创作讲出来以后,照样能打动不同文化的人。所以最后我们得奖了。你有空可以看一看,真是挺好看的片子。

    我讲的是什么呢?我说你们美国有一个《谍中谍》,它的英文叫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说你们有个电影叫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说这是一个纯粹你们想象的故事。今天,我把一个真实的故事给你们带来了。我们只有三万人,而敌人五十万,我们打破了敌人的重围,到了中国的北方,加入了抗日战争。一下底下就非常感动。对这个事件本身就非常感动。有很多东西是人类的共性。

主持人:通过您的讲述,我们这个片子非常有吸引力。您用英文给他们介绍了这样一段内容,这是不是也是受您父亲的影响,我了解到您父亲也是文武兼修,也有儒将的美名。

   刘蒙:我们军队里,有两个人是晚清秀才,成为了军人,一个是朱老总,一个是父亲。其实,父亲经常讲,他只是一个具体做军事工作的人,实际上你想把军事工作做好,我客观地讲,你必须有别的领域的知识,否则不可能把工作做好。父亲的俄文很好,在这么多战争忙碌之中,他仍然给我们留下了190万字的翻译作品,所以这是很难做到的,没有第二个人这么做,就是在战争年代他做了。他英文也很好。刚才我举个例子,实际上游击战这个词就是他首翻的。确实他也很喜欢书画,他年轻的时候,做过四川有名的书法家叫赵禧的学生,不管到哪,都带着赵禧给他的信,老师给学生的信件他都带着,对老师的敬仰和对老师的尊重。

     我可以稍微讲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就是在他眼睛没坏之前,他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第一,他要打一套他的拳,他自己设计的拳,主要为了锻炼身体,他自己讲,这不是真正的拳术,是为了锻炼身体。第二,要大声朗读外文。我当时很吃惊,因为后来我做过一些年的翻译,我就自己体会,我为了翻译流畅,我早上有时候一起来读读英文。父亲那么大岁数,他还给谁做翻译,不可能的事,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然后要练书法。练书法完了以后才开始吃饭,才开始正式办公。每天这样规律的生活。他一生学问很好,应该是文武兼修,实际上也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要求。

主持人:今年是建军90周年,您有没有什么感想可以和网友分享一下。

    刘蒙:有的网友可能是军人,跟我一样是军人,有人可能是老百姓。我想分享的就是,我们想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觉得军人很需要向刘帅学习,真正踏下心来研究军事工作,建设我们强大的国防。他做事能做出成就,除了天分之外,主要是认真。他做事非常非常认真,非常非常精细。我多少受了他一点影响,总想把事情做好。我希望分享的就是这个。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刘将军做客我们的专访,感谢您的关注,再会!   

刘伯承之子刘蒙谈“立马太行的一代儒将”  长按以下二维码并识别,进入《北京瞧办主任》公众号,可以放心审阅精彩内容

刘伯承之子刘蒙谈“立马太行的一代儒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瞧办主任):刘伯承之子刘蒙谈“立马太行的一代儒将”

(浏览 64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