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但他却十分谦逊,从不张扬,总是把成绩归功于党和人民。苏联记者K·西蒙诺夫曾评价刘伯承:“他的谦逊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只能说他是谦逊的人中最谦逊的一个。”
1947年8月,刘邓大军解放了河南新集地区。当地老百姓为表达对人民解放军和刘伯承的感激之情,一致同意将原来的县名“经扶县”改为“伯承县”。可刘伯承听到消息后,却坚决不同意。他说:“我们共产党人不能突出个人,革命是人民的革命、阶级的革命,革命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无产阶级的胜利、共产党的胜利,是集体的奋斗成果,绝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些人的功勋。用个人名字命名,没有任何好处。”于是,在刘伯承的建议下,“经扶县”最终改名为“新县”,取人民获得新生、过上幸福生活之意。
1949年12月,刘伯承率领二野部队解放了成都,取得了西南战役的最终胜利。在胜利面前,刘伯承保持了一贯谦虚礼让的美德,他不抢功,不争利,带领二野部队在成都城外守了3天,直到兄弟部队赶到成都后,他才命令二野部队同兄弟部队一起进城。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编写《大百科全书》,其中有一个条目介绍刘伯承,开头是这样写的:“刘伯承(生于1892年)四川开县人,革命军事家。”当中宣部拿着初稿去征询刘伯承本人的意见时,他拿起毛笔,毫不犹豫地把“革命军事家”后面的两个字勾掉了,并恭恭敬敬地写上了一个“人”字。这样一来,“革命军事家”就变成了“革命军人”。当时秘书就在旁边提意见说:“我们都是革命军人,您这么一改,那还有什么区别?”刘伯承严肃而幽默地回答道:“大家都是革命军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区别嘛。不要说自己是军事家,我们都是在毛主席军事思想指导之下,才打了胜仗的,是靠了许多革命军人英勇奋斗才取得胜利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革命军人。”
(摘自2020年第8期《党史纵览》,原标题为《刘伯承元帅的家风》)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2年10月31日第7版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学习时报):刘伯承:谦逊的人中最谦逊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