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部队系列故事(13)
《沙家浜》剧照郭建光
(郭建光:经辉、宋长彬,阿庆嫂:汪丽娟丶包明月,沙奶奶:张子华、黄伟,刁德一:于安有 ,胡传魁:张自清)
郭建光扮演者:经? 辉
阿庆嫂扮演者:汪丽娟(第一代)
柯湘扮演者:周? 红
(队长周佳虎,指导员张凤俊,副队长李如平与宣传的大学生合影。一排左起:冯伟岑,张怀田,二排左起:张凤俊,周佳虎,李如平,三排左起:张子华,范月琴包明月,汪丽娟)
人间纵有千般情万般爱,,但有哪种友情能比得上战友情!在共同战斗中,这些不穿军装的战友们与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让我们永远珍藏这份永不褪色的战友之情吧!
告别了样板戏的全剧演出,宣传队又回到了兵写兵、兵演兵的小节目时代……
说到写兵、演兵,这可是我师多年的光荣传统。从这支部队诞生的那一刻起,不论是在长征路上,在太行山麓,在淮海战场,还是在上甘岭前沿阵地。演兵颂兵的小节目始终与部队形影不离。它成了鼓舞战士冲锋杀敌的第二支武器。进入和平年代,小节目更是以多种形式活跃在练兵场、战备工地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部队从浙江金华移防到苏北,师直工兵一连演唱组,就因自编自演,成了全军的典型。
陈亚林吹奏单簧管
徐和桃二胡独奏
为了传承这份荣誉和传统,师宣传队的战友们半年分散,下连队与战士们同甘苦,体验生活,搜集素材,半年集中,搞创作,排练节目下连队演出。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初春寒意正浓,就挽起裤管下地,平田播种,冷水刺骨,逼得人直打寒颤,酷暑烈日当头,下田收割、脱粒,收了工,挑灯熬夜搞创作。
宣传队员下连体验生活,参加生产劳动
宣传队员在田间地头创作排练
拉练途中来上一段快板,给战士们加油鼓气!
著名笛子演奏员:马宗诚
著名軍旅作家:戴庆中
部分沙家浜剧组成员杭州合影
2007年11月,宣传队战友淮安聚会,下一张系在涟水师部幼儿园合影
这里,师部幼儿园!曾经是宣传队居住的地方,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2009年,战友们上海聚会
战友鲁迅纪念馆前留影
以下是部分宣传队员2015年11月在合肥聚会时的留影
宣传队部分队员在合肥原12军大门前合影留念

演出队员戴飞鹰高歌一曲
90年前后演出队部分队员,在原师文化干事、直工科长海真带领下,表演集体诗朗颂(左起:彭建群、陈诚、姜维克、海真、周晓红、戴飞鹰、徐婷、张亚群、马晓青)
年轻战友们的加入,使聚会增添了新鲜光彩!
2017年,战友们山东曲阜聚会
左起,戴庆中,陆明生,郑建华,周佳虎,殷怀祥,刘德平
(吴宪民、李勇、周佳虎供稿)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维克音乐小屋):老部队34师的故事:请看70年代师宣传队的火样年华!满满的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