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从云南陆军讲武堂到南昌起义

朱德从云南陆军讲武堂到南昌起义

?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 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朱德从云南陆军讲武堂到南昌起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他在云南学习和战斗了13年,把云南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在云南的革命生涯和军事斗争实践,也为他作为南昌起义的组织者、领导者之一,筑牢了根基。

01

从云南陆军讲武堂走出来的护国名将

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次年夏,因学习成绩优秀,被选送特别班。云南陆军讲武堂是朱德军事生涯和革命生涯的起点,他在这里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秘密阅读了《云南》《警世钟》《革命军》《猛回头》等进步刊物,受到了爱国主义、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并秘密加入同盟会,逐步成长为一名民主主义革命者。?

1911 年8月辛亥革命前夕, 朱德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分配到新军担任班长、排长。1911年10月30日爆发的昆明“重九”起义战斗中,朱德在火线上被起义军总指挥蔡锷提升为连长,率部进攻云贵总督署,立下战功。1912年秋,朱德参加滇军援川军返回云南后,晋升为少校,担任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改名)教官兼学生队区队长。1913年后,朱德调往滇南部队,先后任营长、副团长、团长,在滇南边境剿匪作战中屡立奇功,逐渐摸索总结游击战经验。?

1915年底,袁世凯复辟帝制,云南宣布独立,护国讨袁。朱德奉命调入以蔡锷为总司令的护国军第一军,任支队长。在四川纳溪激战中,朱德支队被派往棉花坡阻击北洋军。棉花坡是纳溪通往泸州的咽喉,双方争夺十分激烈。朱德支队英勇善战,坚持一个多月,终于守住了阵地,为全局赢得时间。棉花坡之战成为护国战争中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朱德声名大振,被称为“护国名将”。

护国战争结束后,朱德率部驻扎四川泸州,升任少将旅长兼泸州城防司令。1920年,朱德率部返回云南后,历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云南省禁烟局长等职。?

1922年5月,朱德离开云南。朱德在云南学习、战斗 13 年,他的成长与云南不可分割,他也把云南视为第二故乡。

朱德从云南陆军讲武堂到南昌起义

朱德(前排左三)与云南陆军讲武堂同窗金汉鼎(前排左一)、胡瑛(前排左四)等合影

02

朱德在南昌起义前后作出的贡献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朱德在南昌起义前后做了大量工作,为起义的胜利和保存革命力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22年8月,朱德为寻求革命真理远赴欧洲考察,在德国结识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7月到苏联学习军事,1926年夏回国,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四川军队中进行革命工作。1926年12月,四川军阀杨森公开反共,朱德秘密离开四川来 到武汉,接受中共中央军委指派,去江西做滇军的工作。当时在江西任第三军军长兼江西省省长的朱培德及王均、金汉鼎等将领,都是朱德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学。朱德在滇军中的声望极高,故交很多,他利用朱培德急于扩充部队、需要大量军事骨干的机会,在南昌创办“第三军军官教育团” 并任教育团团长,这实际上是受中共中央军委、江西省委领导,为中共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滇军各部队的进步青年军官和江西各地进步青年纷纷要求入校学习。到1927年2月中旬,接收学员1000多人,编为3个营,滇军学员多是排、连级军官,其中一部分学员是共产党员,大部分是倾向革 命的青年学生。在军官教育团里,还秘密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朱德还派一、二营的学员到万安、泰和、萍乡、九江等地,支持工农革命运动。到南昌起义前夕,军官教 育团每个连队都有10多名中共 党员。

1927年7月21日,朱德受党组织指派由武汉返回南昌,主要任务是了解南昌的敌情,准备发动武装起义。朱德将敌人的兵力、部队布防情况和指挥官特点了解得一清二楚,并绘制了详细的敌兵力部署图,向周恩来汇报情况。8月1日凌晨,起义爆发, 贺龙指挥二十军攻打驻藩台衙门的朱培德第五路军总指挥部时,就是按照朱德画的图进行作战,很快就将目标攻克。起义前夕,朱德领受特殊使命,设宴拖住了滇军的两个团长和一个团副,使滇军的两个主力团失去了指挥。在得知有叛徒告密后,朱德立即将消息报告起义总指挥贺龙。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决定提前两小时发动起义。朱德领导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第三营的3个连近 400 人,以及由他兼任局长的南昌市警察局的部分警察参加了起义。周恩来称赞朱德:“为南昌暴动立了头功!”

8月2日,朱德被任命为第九军副军长。后来军长韦杵因病未到职,朱德升任第九军军长。?

8月3日,起义军开始撤离南昌,向广东进发。?

8月26日,朱德率领第九军教导团为前卫,与敌激战于瑞金北面重镇壬田。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他沉着指挥,拖住敌人,等贺龙率二十军赶到后,迅速将敌人击溃,乘势攻下瑞金。27日,敌人以 10 个团的兵力阻击起义军南下,朱德率部向会昌 东北高地之敌进攻,他亲临前线指挥,与敌殊死搏斗,钳制了敌人,有力地配合了右纵队主力的进攻。?

起义军到达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后,11月1日至3日,朱德指挥起义军打退了敌军的三次强渡与偷渡。朱德率部从三河坝撤出,行至饶平时,得知主力部队失利,处境极其险恶。就在这生死存亡的严重时刻,朱德挺身而出,担起历史的重任,他说:“我们共产党员有责任把南昌起义的种子保存下来。我完全有信心把大家带出敌人的包围圈,找一块落脚地。过去我们一心想出海,今后我们就一心去山上,上山打游击。积 蓄力量,再举义旗。”之后,朱德、陈毅将这支孤立无援的部队,带出绝境,踏上新途。在千里转战途中,这支部队进行了天心圩整顿、大庾整编和上堡整训。朱德在整军中把思想教育、组织整顿和军事训练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部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又将剩下的近800人整编为一个纵队,朱德任纵队司令,陈毅任纵队指导员(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

这时,部队仍面临着严重困难,临近冬天还穿着南昌起义时的单衣,弹药、药品、补给都十分困难。面对危局,朱德和陈毅、王尔琢等同志研究后认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率部驻防于湖南郴州,范石生是朱德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班同学,此时与范石生合作是可能的,有利于隐蔽目标,待机发展。朱德向全体党员讲明了同范石生合作的目的和意义,大家统一了认识,同意与范石生合作。于是,朱德所率部队使用第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〇团番号,朱德化名王楷,任四十七师副师长兼一四〇团团长,起义军隐蔽于范石生部队中,得到了休整的机会。1928年初,蒋介石获得 情报,下令范石生抓捕朱德,范石生拒绝了蒋介石的命令,赠送给朱德部队几万元银圆及各种给养、装备,并让朱德带走范部一个营,全部撤离。朱德带领的起义部队,为革命保存了火种,为湘南暴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朱德率部上井冈山与毛 泽东会师建立人民军队创造了条件。(作者:陈国勇??单位: 中共昆明市委党 史研究室)

- END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德武阁):朱德从云南陆军讲武堂到南昌起义

(浏览 434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