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抗战老歌《在太行山上》的歌词,瞬间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八路军挺进山西,开辟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此后八年,巍巍太行见证了一场又一场艰苦鏖战,也见证了伟大的太行精神的诞生。

在太行山上打响的众多战役中,平型关大捷是一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经典战役。本篇让我们一起透过由孙浩创作的油画作品《平型关大捷》,回顾这场惊心动魄的血战,致敬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的八路军战士!

《平型关大捷》

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孙浩|油画

2009年

270cm×420cm

中国美术馆藏

1

历史背景

平型关,内长城的一处关隘,坐落于太行山、五台山和恒山三大山脉交汇处,四面环山,地势险峻。卢沟桥事变后,八路军誓师出征,挺进华北抗日前线,出师第一战就是平型关战役。

1937年9月24日夜,在林彪、聂荣臻的领导下,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冒着倾盆大雨悄然进入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高地设伏。次日凌晨,日军进入八路军布设的“口袋阵”,被打得措手不及。然后,八路军如猛虎下山,和敌人血战,从早晨打到下午,最终大获全胜。

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平型关战役中第一一五师某部的机枪阵地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抗战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2

作品赏析

作品《平型关大捷》再现了八路军战士于平型关同日寇展开激战的场景。

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作品《平型关大捷》左右滑动,开启沉浸观赏模式)

进行创作前,画家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并冒雨深入平型关战役最激烈处乔沟考察,最终将画面定格为八路军战士与日寇于乔沟短兵相接、肉搏拼杀的场面。

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作品《平型关大捷》局部

画面场景宏大,人物众多。画家选择以低视角切入,还原了战役的特点和细节:画面左上方,八路军战士不断从山崖上奋身跃下,投入战斗;画面中间,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与装备精良的日寇展开激烈厮杀;画面右侧和前景,则是殊死搏斗、尸横遍野的惨烈场景。

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作品《平型关大捷》局部

诗有诗眼,画有画眼。本幅作品的画眼是中间两个人物的对视。一位刚跳到沟底、手拿红缨大刀的八路军战士,一边目光坚毅地望向手持战刀的日本军官,一边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四目相对间,战斗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作品《平型关大捷》局部

作品笔触豪迈奔放,环境氛围渲染得当。中远景的虚化处理,滚滚硝烟和险要地形的巧妙结合,都展现出画家很强的塑造能力。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讴歌了八路军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作品《平型关大捷》局部

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作品《平型关大捷》局部

红色加油站

《忆平型关大捷》

聂荣臻

集师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

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

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

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北几春秋。

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人民艺术家杂志):流金岁月|在太行山上(一)

(浏览 11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