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 远 的 寄 语

——鲁瑞林《武乡烽火》代前言

 

为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中共武乡县委宣传部和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选编了《武乡烽火》,这部(分上、下两卷)反映武乡人民艰苦曲折战斗历程的革命斗争回忆录。当我一看到该书主编李志宽同志寄来的选题目录,虽然身居遥远的南国花城,但仿佛蓦地飞回到抗战年代生活、工作战斗了八个年头的太行山区武乡县,一幕幕血火连天,英勇悲壮的往事,一次次刀光血影的激战,一个个英姿勃勃的杀敌英雄,一位位倒在火线上的革命先烈……都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遥 远 的 寄 语

(1997年,鲁瑞林将军戎装照)

武乡县地处太行山西麓,浊漳河上游,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抗日老根据地。早在一九三三年八月即建立了共产党的地下组织,领导农民进行抗租抗债斗争。抗战开始,八路军总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一二九师师部、太行三分区司令部,以及抗大、鲁艺,北方局党校、华北《新华日报》社等党政军领导机关,与上述文教单位,长期驻扎在武()东山区的砖壁、王家峪和蟠龙、中村、上北漳、下北漳一带。因此这里成为华北抗日前线的指挥中枢,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罗瑞卿、陆定一、杨立三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武乡领导了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和政治斗争。具体来讲,朱彭总副司令和一二九师刘、邓首长在武乡期间,部署与指挥了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长乐滩战斗:磁()()()()反顽战役,和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中的关家歼灭战,以及后来围困蟠龙和解放县城等重大战役和战斗。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我军民在武乡境内共进行大小战斗六千三百六十八次,歼灭日伪军八千八百余人。英雄的武乡人民为革命贡献出了所能贡献的一切。我记的,当时只有十三万五千人口的武乡县,就有九万余人参加到工、农、青、妇和儿童团等各个抗日团体之中。先后有一万四千多青壮年,自告奋勇地参加了决死队、八路军。大反攻中为支援南下、北上派出干部五千三百多名。一九八二年国庆节,我回访武乡老区时,听县志办同志讲,现在全国各地工作的武乡籍干部,县团级以上的就达一千一百多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武乡军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被日伪杀害的干部群众二万余人,正式载入烈士英名录的三千二百多名。我军著名将领三八六旅政治部主任苏精诚,七七二团团长叶成焕,十六团团长谢家庆,决死一纵队二十五团政委凌则之,和我们太行三分区前司令员郭国言诸将军,都为保卫根据地人民的生命财产血洒武乡大地,他们的光辉英名辉映着巍峨的太行群峰。地方的著名烈士计有单身力敌数鬼子的壮士王尚元,在敌人刑场上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太行民兵英雄马应元;威武不屈的孤胆英雄程坦武志芳宁死不屈的女中之杰李馥兰、郝爱则;老共产党人,驰名太行的游击队长武华;临危斗敌的抗日儿童团长李爱民等等,他们用血肉铸造成的英雄业绩,充分显示了武乡人民不可侮,太行自有雄魂在。当年这个誉满太行的抗日模范县,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闪光的一页。

遥 远 的 寄 语

(晚年的鲁瑞林将军)

每每忆及武乡,更使我难忘的是那一支支出色的民兵游击队。当时,村村像军营,人人都是兵,田头和街前,一片练武声。到处出现“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事迹。说到民兵们的游击战术,有一首民谣作了概括:“男人挑一担,女人提一篮,临走门挂手榴弹,开展麻雀战。”英勇顽强的武乡民兵自卫队,在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引下,一手拿锄,一手拿枪,劳武结合,保卫武乡。在长期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中,男女老少齐上阵,山山岭岭摆战场,从武东到武西,反“清剿”,打“维持”。看吧,每年春、夏、秋三次较大的反“扫荡”战斗中,广大民兵群众,配合主力部队,在漳河两岸,在白晋沿线,在窑洞内外,在青纱帐里,到处为日本侵略者布下了游击战争的天罗地网。特别是武乡的窑洞战,在太行三分区是首屈一指的,既是保存自己的住所,又是消灭敌人的堡垒。再则是历时八个半月,拥有两万多军民参加的围困蟠龙敌人这场威武雄壮的人民战争,打出了民兵游击队的声威。总之,在漫长的对敌斗争岁月中,武乡民兵群众创造了麻雀战地雷战、窑洞战、围困战、破袭战、联防战、攻心战等各种各样巧妙的打法,机动灵活地运用了人民游击战争这一克敌制胜的法宝,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并涌现出全国民兵战斗英雄,威震太行的“地雷大王”王来法;太行神枪手、边区腹地民兵一等杀敌英雄关二如马应元;女民兵队长冯凤英;电线王乔猴儿;窑上沟民兵“张家班”;秦家烟李家俩弟兄;武西分水岭民兵“铁道飞行军”队长乔山流和凹里村母子杀敌英雄王贵女、段满青;还有边区女参议员、太行区拥军模范胡春花“八路妈妈”暴莲子,边区劳动英雄李马保、王海成;著名纺织能手石榴仙王桃梅和抗战功臣韩国栋等英雄人物,他们在八年抗战的艰苦斗争中,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绩和战争史上的奇观。

遥 远 的 寄 语

(2020年秋,鲁瑞林将军女儿鲁小云在武乡)


据我看,《武乡烽火》这部拥有七十多万字的革命回忆录,可以说是武乡人民革命斗争史的原型。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历史,是铄古灼今篇章;老一辈回顾过去,缅怀先烈,是为了使后来人知晓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也是为了把光荣的革命史迹,化作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的动力。因而,《武乡烽火》这部资料丰富、内容充实的回忆文章和重要史料汇集,不仅是一幅人民战争的壮丽画卷和编史修志的珍贵史料,而且也是一部向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所以说,武乡县委宣传部和史志部门,做了一件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大好事。

 

 

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于广州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武乡县党史地方志研究室):遥 远 的 寄 语

(浏览 1,405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