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云浦:冀鲁豫的战斗历程概述(一)

紅色傳承:永遠的冀魯豫

申云浦:冀鲁豫的战斗历程概述(一)

申云浦在冀鲁豫党史工作干部会上讲话

申云浦:冀鲁豫的战斗历程概述(一)

鲁豫的战斗历程概述(一)

    最近,山东省委河南省委河北省委这三省协商,下决心整理冀鲁豫的党史,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冀鲁豫在战争年代是一个完整的战略区,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单位

    自从全国解放以后,一直到一九五二年平原省撤销,原来的冀鲁豫鲁西豫北直南等这些部分都各自归还了建制。归还了建制以后,各省只能写其本省的党史,冀鲁豫的党史就没人写了,就落空了。

    所以趁着冀鲁豫老一代的同志还健在的时候,对于冀鲁豫的党史资料进行抢救,这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事情。否则,晚几年,这些老同志百岁之后那就更困难了,因此在历史上曾经起了相当重要作用的这么一个地区的历史,就非记载下来不可。

    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段党史搞起来,这不是哪几个人的问题,而是冀鲁豫广大军民以自己的战斗谱写的历史,我们这一代人整理起来,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都是很有意义的。

    为了同志们工作的方便,我只能谈个概略,作为一个线索。我想谈这么几个问题:首先是冀鲁豫这个地区所处的战略地位;第二个问题就是冀鲁豫时期的对敌斗争形势;第三是冀鲁豫的历史沿革;第四是冀鲁豫的大事记要。

申云浦:冀鲁豫的战斗历程概述(一)

一、冀鲁豫的战略地位

    冀鲁豫地区是包括这三个省的结合部,山东鲁西河南豫北河北直南等部分。地处津浦线以西(齐河禹城以南德州都不是)。京汉线以东,陇海线以北,陇海线以南,水东地区,即雎杞太那个地区也归过冀鲁豫。这个地区大体上包括一千三百多万人口,当时一百多个县,现在归还原建制了,还有八十多个县。这个地区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西至太行,东至泰山,再往南越过陇海线,就进入大别山了。我们党中央抗战初期战略部署就要力争控制这三个点:一曰太行;二曰泰山;三曰大别山。夸大一点说,谁能控制这三山,就可以得天下,这个地方是一马平川。黄河横贯其间,那个时候我在运西地委工作,我常开玩笑说:“我们是黄河两岸度春秋”。那个时候黄河是个干河,过河也是“骑马过黄河”。我们在敌后,利用敌人的结合部,利用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我们可以钻空子跳来跳去。大凡几省的结合部,政治、经济一般地说比较落后,人民比较贫困。

    我们党自从建党以来,自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蒋介石叛变,国共破裂,在毛主席领导之下,走向农村搞土地改革。那个时候就是利用结合部,创造苏区。什么闽浙赣啊!鄂豫皖啊!我们战争年代同样的还是利用结合部来创造抗日根据地。因为国民党在旧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稳,利用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利用这个结合部行政区划之间的矛盾,在敌人方面都不是一个战略区,你扫荡山东,我就向河北跑了。你扫荡河南我又上山东跑了。在这样一个地方开发敌后游击战争,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特别是保持华北的联系,也就是说保持华中华北的走廊,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了。

    一九四二年刘少奇同志从华中延安去,就是经过我们那个区域嘛!经过地下航线到太行山的嘛!刘少奇同志一九四二年经过冀鲁豫的时候,区党委的领导同志给他汇报了工作。他当时对我们冀鲁豫的工作有一个评价,他是这样说的,(大意)“你们在冀鲁豫这个地区坚持五年的对敌斗争没有被敌人斗倒没有斗跑保持了华中和华北的联系和大后方的联系这是你们的成绩”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重要来了。接着也批评了冀鲁豫的工作,“但是五年的根据地没有进行减租减息发动群众真丢人哪!”这就说明这个地方的战略地位,我们可以西出太行,东下泰山,南下越过陇海,就可挺进大别山,俯瞰武汉,进窥中原。溯江而上可以进入巴蜀,顺江而下可以东下吴越之地,所以冀鲁豫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抗日战争期间也好,解放战争也好,历史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确实发挥了这样一个作用。当然我们现在写党史,不能夸大这个地方的作用,但是它应有的地位还是应该说清楚的。说起来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春秋时期孙膑大战庞涓马陵之战,就是这个地区嘛!晋国战败楚国城濮之战,也是这个地区嘛!这是历史上的问题了。民国以后军阀混战,也是在这个地方,阎冯战争蒋冯阎战争都是这个地方,我们这个地方是个喷火口哇。刘邦起兵于沛还是这个地方,丰沛萧砀嘛。我们作为冀鲁豫的一个工作人员,冀鲁豫的共产党员,而且我们又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们也可以引为自豪啊。冀鲁豫的战略地位,就说这么多。

申云浦:冀鲁豫的战斗历程概述(一)

二、冀鲁豫时期的对敌斗争形势

    冀鲁豫区党委成立前后的历史背景。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占领了我国的大部河山,除了重庆这个地方,蒋介石偏安一隅以外。下江呀,华北呀,东北呀早已沦陷了嘛。敌人利用城市、交通沿线作依据,妄图消灭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武装,那时真正抗日的只有我们啊。接二连三实行了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在一九四二年的时候,已经是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了,一次厉害似一次,而当时敌人标榜着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总体战,对我们进行总体战,他也搞政治攻势,争取民心那。对于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实行定期扫荡,大扫荡,开始叫分进合击,而后就是铁壁合围,而后就是梳篦扫荡,像刮头篦子一样向里边进军,所到之处,杀光、烧光、抢光。一九四一年对原冀鲁豫区沙区有个四·一二”扫荡,在我们冀鲁豫区是最残酷的一次。这一次确实是杀光、抢光、烧光。

    一九四三年我带领报社反扫荡到井店这一带去,只见断壁颓垣,没有一家是完整的院墙,没有一个完整的房子。当时有些解放区(当时叫根据地)也已变质,就是敌人三里一楼,五里一堡,铁路沿线挖了封锁沟、封锁墙,再加铁丝网,过封锁线可难了。一九四四年,我到太行山党校学习,是从卫辉过路的,就是经过封锁沟,跳进去再爬上来过去的。像在冀中这个地方已经转入三地”斗争,即地道地洞地雷三结合,那里已经转入地下了。那时,咱鲁西个别地方也挖了地洞,也有地道,不过我们不像冀中那样普遍就是了。冀中县与县、村与村之间都挖通了。到现在还保留遗迹,让后人去参观。那时候,泰西这个地方已经开展了地洞斗争。那时我们也是到处破路,使敌人的汽车不能走嘛!当时我们坚持对敌斗争,三日一搬家,一日一搬家。

    在自然条件方面,那二年连续发生旱灾,严重的旱灾,一九四一一九四二年是旱灾最艰苦的时候。连年大旱,太行山这个地方除了旱灾以外还有蝗灾,我到太行山去的时候,到汲县这个地方,没有一棵完整的树,树皮都吃光了。咱冠县这个地方,也是吃红薯秧,红薯叶子这是甲等饭。吃红薯秧,甚至把花生皮烙干以后磨成面,拿榆树皮水沾到一块,我吃过实在难吃。堂邑一带旱得最厉害,有的妇女都逃跑到外地跟人家结了婚。那时保命要紧哪!后来环境好转了,她们又跑回去,有的在这边又生了孩子。这成为一个重要的民事纠纷。当然,主要是敌人造成的,因为敌人的骚扰,我们就不能抗旱救灾,当时敌情那么严重,灾荒又是这么严重,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党领导冀鲁豫的广大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一直坚持下来了,坚持到日本投降,坚持到解放战争,坚持到夺取全国政权,那是不容易的。

    这是当时的历史背景。除了这个还不算,国民党一九四○年就开始搞摩擦了。其实,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顽固派从跟我们讲合作之日起,就没有一点诚意。我们党坚持了在统一战线之下的独立自主原则,保持我们的武装,政权和根据地,对国民党一面联合一面斗争,坚持有理有理有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在当时我们的处境是十分困难的。前门打虎,后门拒狼。这又是一个方面。从整个冀鲁豫边区来讲,我们面对石十军团,他们盘踞于濮县濮阳八公桥柳下屯一带。

    一九四○年初,程子华宋任穷同志指挥讨叛战役把他们赶走了,后来他们又回来了。那时南有石友三,北有文大可文大可朝城文大可的部队可以骚扰到观城洪庙洪庙那时候是中心区石友三的部队可以骚扰到颜村颜村铺是我们的军区司令部区党委常活动的地方。颜村铺玉皇庙高庄张大庙郭麻口等一溜麻口,都是区党委常驻的地方。还有樱桃园张青营将军寨史家楼洪庙这一带,都是中心区,而中心区除了日伪不断地进行扫荡之外,还有叛军石友三文大可的骚扰,当时的形势是很严重的。

—— 未完待续 ——

申云浦:冀鲁豫的战斗历程概述(一)

  GAOJIAN 根据《申云浦纪念文集文章编辑整理。

                       2024.12.01.

申云浦:冀鲁豫的战斗历程概述(一)

申云浦:冀鲁豫的战斗历程概述(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雲見長鋒):申云浦:冀鲁豫的战斗历程概述(一)

(浏览 27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