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河顺文艺.第882期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近期文章预告

*纪实文学 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下)–王和岐

说明:发表先后以当天发布为准。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纪实文学】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红色之都长治对国家文化教育的

历史贡献

□ 王和岐

内容提要

太行山,英雄的山;上党盆地,金色的盆;长治古城,红色之城。
太行山区,红色之都长治市,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我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太行太岳军区、中共中央北方局、晋冀鲁豫军区等中央机关,都长期驻扎于此。
太行山革命老根据地,红色之都长治市,是当时中国北方政治、军事神经中枢,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大本营。太行山革命老区、今长治市人民,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承担承压奉献,夯土垒石奠基。
鲜为人知的是,太行山革命老区——今长治市,还是新中国诸多新型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很多大学的根和源,都会追踪到这里——红色之都长治市,太行山上党盆地。
抗大一分校、六分校和总校,都相继在此办学。人民兵工第一校——太行工业学校即八路军军工学校诞生于此。
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军区白求恩国际医院护士学校创办于此。
我党解放前创办的第一所新型综合大学——北方大学,在长治市今马厂乡高家庄办学。
前方鲁艺学校由延安鲁艺学校院来到长治市武乡县成立。
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晋冀鲁豫党校在此坚持办学。
八路军华北财经学校、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在长治黎城县成立和办学,等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全国解放。在太行山区、红色之都长治的这些红色革命学校,陆续搬迁,相继进入北京、太原、石家庄等大城市。这些红色革命大学快速发展、重组升级,开枝散叶,繁衍出许许多多的新中国红色革命大学。
现国防大学,其前身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抗大。
人民兵工第一校——太行工业学校,发展为两所大学,一所是太原中北大学,一所是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
北方大学衍生出一批新型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歌剧院、舞剧院,华北医科大学,华北大学,等等。
前方鲁艺学校,于1940年元旦,在长治市今武乡县下北漳村成立。其教职员工、毕业学生,成为新中国中央美院,中央戏剧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学院的骨干和前身,血脉源渊,紧紧相连。
今长治医学院,是唯一一所一直留在长治市的大学,即八路军晋冀鲁豫白求恩国际医院医学专科学校,这是党和国家留给太行山革命老区的一笔重要红色教育和文化遗产。
2022年,国务院批准二十个重点城市与二十个重要革命老区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确定首都北京市,对口帮扶太行山革命老区长治市。长治市虽然是山西省第二大经济城市,是这次合作的山西省唯一一个革命老区城市。但是长治市在教育事业等方面,还很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
太行山老区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胜利,为诸多红色革命学校、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独特的、重大的、历史性贡献。今天是国家教育反哺太行山革命老区长治市人民的最好时期,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应当有所作为。
笔者管见:能不能将长治医学院和长治学院升格为长治医科大学,长治大学?
能不能在疏散非首都功能时,从北京分流几所大学迁入长治市,以教育帮扶太行山革命老区红色之都长治市?
长治市是中国最美山水城市,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最适宜人居;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有高速、高铁和空港枢纽,交通四通八达。为此,能不能将长治市建成红色现代教育之城?
2009年8月,我们特邀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建功先生,来潞安讲学。我曾对他说:没有太行山革命老根据地,共产党可能不会于1949年建立新中国。他说你这个观点很重要,很有意思。
史料较多,篇幅较长,本文分为上下篇,以便读者阅览。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上   篇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北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但是,太行山区上党盆地长治,是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当时的核心区,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在敌人后方创建的最大、最重要的根据地。当时,晋冀鲁豫边区拥有2400万人口,80多所县城,30多万军队,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太岳军区、晋冀鲁豫军区等重要领导机关都长期驻扎在此地。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党中央和毛主席,历来重视教育和办学。毛主席有句名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用一年左右时间内进行了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最终成功跨越12省,总行程2.5万里长征,胜利在陕北会师,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陕北。
 
1936年6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即在陕北瓦窑堡开学。简称“红大”。1937年,国共双方确立了第二次合作的方针,红军大学迁往延安。1937年1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一、抗大第一分校,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区办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简称抗大第一分校。1938年11月25日,抗大第一分校创办于陕北延长县,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所属13所分校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行军转移和参加战斗最多的一个分校。而抗大第一分校,最重要的基地就在太行山上党区——长治市原潞城县(今潞州区)黄碾镇西部和屯留县(今屯留区)东部境内。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抗大一分校由以下各大队组成。原驻甘肃省庄阳的抗大第五大队,陕北省洛川县的抗大第六大队,驻延安的抗大第三、第四大队各一部,驻陕西省旬邑县看花宫一带的、陕西公学旬邑分校大部分,陕西省三原县安吴堡的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一部。以上各部合并组成抗大一分校,共计3000余人,其中女学员80人。抗大一分校校长是何长工同志,副校长为周纯全,黄欧东为政治部主任,抗大一分校的代号编为“何纵队”。抗大一分校党委会组成人员:书记黄欧东,委员何长工、周纯全、韦国清、刘浩天。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抗大一分校校长何长工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抗大一分校副校长周纯全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抗大一分校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黄欧东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抗大一分校党委委员韦国清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抗大一分校党委委员刘浩天

 

1939年1月3日,代号为“何纵队”的抗大一分校,从陕北延长县出发,向山西省晋东南——今长治市出发。抗大一分校全体学员在何长工校长、周纯全副校长率领下,从延水头渡口东渡黄河进入山西。
 
他们在沿线地下交通站向导的带领下,经过6天时间,跨越吕梁山、蹚过汾水河,昼伏夜行,穿越同蒲铁路,跨越白雪皑皑的介休绵山,然后进入晋东南境内。之后,抗大第一分校全体学员,经过今长治市沁县、襄垣县,于1939年1月21日,到达预定目的地——今长治市原潞城县(今潞州区)黄碾镇故县村为中心的周围一带乡村。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黄碾镇故县村

 

抗大一分校校长何长工同志,提前已派贾若瑜同志,到达潞城县北村八路军总部,向朱德总司令作了汇报。朱德总司令已对抗大第一分校学员的食宿,粮食供应等后勤保障问题都做出了妥善安排。
 
朱德总司令决定,把原驻今长治市潞州区黄碾镇故县村东二仙大庙里的、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特务团调走,把大庙腾出来,作为抗大第一分校校部办公室使用。同时把抗大第一分校各营安排在故县村周围的十几个农村里。战争时期,根本不可能建设专门的校舍,只能利用乡村民房民舍。农村中最大的建筑,就是庙宇。抗大一分校各营及驻扎情况如下:
 
抗大一分校第一期学员开始编为七个营,二十九个队。1939年5月,抗大一分校又增设2个营,组成三个支队,下设九个营。其中,第一支队下辖第一、二、三营;第二支队下辖第四、五、六营;第三支队下辖第七、八、九营。第八营为校直属队学员,营长韩忠。第九营是两个工人队。
 
抗大一分校第一营(营长徐国夫)、第二营(营长杜义德),驻今长治市原潞城县今潞州区黄碾镇故漳村;
 
抗大一分校三营(营长徐克勤),驻今长治市原屯留县今屯留区东古村;
 
抗大一分校四营(营长芦迪),驻今长治市原屯留县今屯留区崔蒙村:
 
抗大一分校五营(营长张殿福),驻今长治市原潞城县今潞州区黄碾镇西沟村、西旺村;
 
抗大一分校六营(营长李绍桥),驻长治市原潞城县今今潞州区黄碾镇东旺村;
 
抗大一分校七营是特务营(营长黎有章),驻今长治市原屯留县今屯留区岗上村;
 
抗大一分校八营(营长韩忠),原校直属各队学员与女生队学员一起,驻今长治市原屯留县今屯留区岗上村。
 
抗大一分校九营是两个工人队,驻原屯留县今长治市屯留区寺底村。
 
另外,抗大一分校五营二十一队驻原潞城县今潞州区魏村、西沟村。
 
抗大一分校女队驻地在原屯留县今屯留区鱼泽镇岗上村周文宪和周迎吉院内。周文宪当时是抗日村长。抗大一分校女生队队长是陈彤,政治指导员是王宏,副队长是刘抗,副政治指导员是孙敏、邵黎、林英,文书由学员张志专兼,通信员由学员齐心同志兼任。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1939年2月23日,抗大一分校在故县村隆重举行开学典礼大会。八路军总部朱德总司令,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莅临大会,热烈祝贺抗大一分校在太行山上党地区正式开学。大会宣布,抗大第一分校对外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随营学校”。
 
抗大第一分校在太行山上党地区办学的第一期学员,在抗大总校序列中属于第五期学员,共有3237人。
 
1939年1月25日,抗大第一分校在今长治市潞州区黄碾镇故县村东二仙庙内,隆重召开了抗大一分校东迁胜利庆祝大会。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主持大会并表示热烈祝贺。左权将军激情洋溢地作了《敌后斗争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抗大一分校校长何长工作了《抗大一分校胜利东迁总结》报告。抗大第一分校全体学员,群情激昂,不断高呼口号,欢庆东迁胜利。他们从此扎根太行山区,在上党盆地安营扎寨,书写革命大学的红色历史。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何长工雕像

 

抗大一分校驻各村学员,与所住村的乡亲们关系十分融洽,互帮互助,互敬互谅,宛如一家人。屯留县、潞城县的抗日政府和村党支部、干部、妇救会等,用鸡蛋、猪肉、白面、小米等慰问学员。学员们帮助村里乡亲挑水、洒水、扫地、干农活,关系十分融洽亲密。利用乡亲们原有民房民舍,一下子安排三千多人的住宿、学习和生活,就在今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当时太行山区的党组织和老百姓,就这样毫无怨言地办到了、办妥了。
 
抗大一分校东进山东。抗大第一分校被誉为“敌后办学的先锋”。1939年11月上旬,为了巩固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中央军委决定抗大一分校到山东省敌后办学,就地培养山东部队的军政干部,并下达了关于抗大第一分校迁往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命令。
 
抗大一分校东进队伍,由周纯全、李培南、韦国清带队率领。抗大一分校东进队伍包括3个行军大队和1个由女干部、女学员与文工团组成的宣传大队,共计1370人。
 
抗大一分校经过短暂而紧张的准备,于1939年11月中旬,从太南——今长治市壶关县神郊村出发,到1940年1月5日,到达河北省涉县西井镇集中。
 
他们经过冀南、鲁西,横穿平汉铁路和津浦铁路,历时40余天,行程3000余里,于1940年1月5日,到达山东抗日根据地沂南县孙祖一带,胜利完成第二次东迁。抗大一分校在这里掀开了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办学的新的一页。
 
抗大一分校师生离开太行山根据地时,沿途受到学校留守人员和驻地村庄乡亲的热情欢送。大家依依不舍地道别,互相安慰和祝福。抗大一分校的师生冒着鹅毛大雪,沿途经过黎城县西井镇,平顺县虹梯关,涉县西井镇,山西、河南、河北“三界首”的峻极关。乡亲们用当地特产“柿糠炒面”、“软柿子”等招待他们。太行山老区人民与抗大第一分校师生的深情厚谊,就象自己动手炒制的“柿糠炒面”一样,甜甜蜜蜜,韵味无穷。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为了抢占东北,1945年11月1日,在山东的抗大第一分校部分师生又乘机帆船和木船,北渡渤海湾,到达东北安东(今丹东),为整个东北的解放做出了新的贡献。
 
二、抗大第六分校在太行山区建校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是由抗大第四团大部,第一团一部,和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合编组成的抗大重要分校之一。1940年11月,抗大第六分校成立。1941年4月,抗大第六分校并入抗大总学校,1943年冬结束。抗大第六分校,在太行山抗日斗争最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近万名革命军政干部,为我党我军坚持太行山抗日游击战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0年6月3日,抗大总校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关于扩大抗大培养干部的指示,派出抗大第一团第三营,第四团第一、二营,共9个队1000余人,由第四团团长洪学智,政治委员穰明德率领,前往河北涉县五堡,与八路军第129师随营学校合并,筹建抗大第六分校。1940年6月下旬,由于八路军第129师进行武(安)沙(河)战役,后又参加百团大战等,抗大第六分校的筹建工作暂时停止。此期间,抗大第三团的教职员于8月30日,从冀中到达山西省今长治市黎城县抗大总校驻地,随抗大总校进行反“扫荡”战斗行动。
 
1940年11月初,八路军反“扫荡”战斗结束。抗大总校从山西省黎城县西井镇、霞庄村一带,转移到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一带。随后,中央军委命令抗大第三团团长刘忠,留在晋冀鲁豫军区筹建抗大第六分校。1940年11月30日,抗大总校派出的9个学员队与八路军第129师随营学校,在河北省涉县固新镇会合,并组建成抗大第六分校,刘忠任校长,黄欧东任政委,负责培训八路军第129师和晋冀鲁豫军区的初、中级干部。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抗大第六分校校长刘忠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抗大第六分校政委黄欧东

 

第六分校组建后,奉命到山西省今长治市武乡县一带选择校址。1940年12月中旬,抗大第六分校进驻武乡县东沟村。1941年1月,日寇对太行山区进行春季“大扫荡”,抗大第六分校转移到今长治市黎城县东黄须、西黄须一带。1941年2月,春季反“扫荡”结束后,抗大第六分校,由长治黎城县转移到山西省今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及其附近地区。
 
1941年3月18日,在今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义安村,抗大第六分校召开了成立暨开学典礼大会。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治部主任蔡树藩,抗大总校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吴格成等出席大会。刘伯承师长作了关于敌后干部培训问题的讲话。此后,上级又从抗大总校转来部分学员,抗大第六分校学员达到2700多人,编为4个营,其中党员1406名。
 
1942年2月,日寇纠集1.2万兵力,对太行山、太岳山区进行春季“扫荡”,对八路军总部驻地辽县(今山西省左权县)、和顺县、武乡县等地进行反复“辗转抉剔”的“三光政策”。抗大第六分校奉八路军第129师命令,以第四营(即特科营)为基础,增配步枪数百支,组建了一个加强营。该营在营长谢光辉、政委邢亦民带领下,分散于今长治市武乡县、襄垣县和晋中市榆社县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活动。
 
由于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日寇垂死挣扎,疯狂频繁地进行“扫荡”。抗大第六分校师生的生活异常困苦。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他们需要经常组织人员,步行二百多里的崎岖山路,到达太行山区深部,今长治市平顺县等地去背粮食。有时抗大分校的学员与敌人遭遇,即与日寇英勇搏斗,有的学员壮烈牺牲。
 
我的故乡是现长治市潞州区黄碾镇西沟村,解放前属于潞城县黄碾区(五区)。我从小就经常听父母讲述八路军随营学校学员的故事。我家住在西沟村南街一个四合院内。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八路军来到晋东南驻扎,八路军随营学校的学员很多,都分散住居在农村农民家中。我家的东屋是两个两间,也住满了八路军随营学校的学员。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我父母常说,八路军随营学校的学员对老百姓很好,有糖块时就给孩子分吃。当时我大哥4岁,他吃过学员给的糖块。学员们生活很艰苦,大家吃饭洗脸用一个盆子。学员们刚洗罢脸,把洗脸盆洗干净就去打饭。过去,我只记得父母讲是八路军随营学校的学员。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的学员,对外称第十八集团军随营学校,老百姓俗称八路军随营学校,称谓没有毛病。后来,我查阅研究相关资料才知道,驻扎在我们村和邻村西旺村的八路军随营学校学员,就是抗大第一分校第五营的学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村与西旺村、东旺村、故漳村、故县村等邻村,都属潞城县黄碾区,后来成立人民公社都划归故漳人民公社,曾归属长治市郊区,后来撤乡并镇,划为长治市潞州区黄碾镇是近些年的事。我们这些村里,当时都住过抗大第一分校的学员。
 
1942年4月28日,太行山区八路军春季反“扫荡”胜利结束,学员全部毕业后,都分配到部队或地方机关工作。抗大第六分校奉命调回总校归建,教职员工大部分返回总校。6月间合编完毕,第六分校暂告结束。
 
三、抗大第六分校在太行山区重建
 
1943年1月,抗大总校奉命返回陕北。为了保留一部分教学力量,继续为八路军第129师、太行山抗日武装培养军政干部,上级决定以总校基本科第一、二、三营为基础,并从校直属机关和分队中抽调部分干部,组建新的抗大第六分校,归八路军第129师直属领导。抗大第六分校校长徐深吉,政委袁子钦,教育长胡汉标。新的抗大第六分校编为第一、二、三大队,全校共有教职员工1600余人,校直属机关驻河北省涉县南边的原曲镇。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抗大第六分校校长徐深吉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抗大第六分校政委袁子钦

 

1943年5月,抗大冀南大队从冀南区来到太行区今长治市,归第六分校建制,编为第四大队,大队长孙三。此外抗大太岳大队亦归第六分校建制,大队长、政治委员李良汉。该大队辖5个中队,仍留在太岳军区,为太岳军区和山西决死纵队培训武装工作干部。
 
抗大第六分校的师生学员,在抗日战争最后最残酷的阶段,边学习、边战斗,经常直接参加游击战,直接对日寇作战。1943年5月,日伪军数万人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 “大扫荡”。日伪军从山西长治、河南林县、河北邯郸、武安等处,合围驻扎在河北省涉县的八路军第129师师部和抗大第六分校驻地。
 
抗大第六分校根据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的指示,以大队为单位,组织学员分散寻隙跳出日伪合围圈。他们及时转移到山西省今长治市平顺县、壶关县地区,在敌伪后方展开游击战,最终迎来胜利。抗大第六分校学员毕业,校领导以校部教职员工为主组建了“八路军第129师补充团”,进行改造俘虏工作。
1943年冬,八路军第129师补充团圆满完成任务。太行军区进行整编,扩大第六分校,除保留下的第二大队改编为“抗大太行大队”外,其余人员都分配到太行军区各部队工作。抗大第六分校宣告结束,胜利完成历史使命。
 
抗日军政大学第六期学员,是抗大总校开赴太行山区敌后,来到长治黎城县的第一期,也是在战争中学习的一期,时间是1940年4月15日至12月。学员成分都是由八路军、新四军、山西青年决死纵队等选送来的军政干部组成,共计4900人。同时编入抗大第一分校第二期学员,总数达到6000余人。后因罗瑞卿校长调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任主任,滕代远接任校长,何长工任教育长,张际春任政治部主任。
 
抗大第六分校两次建校,两次胜利完成历史使命,两次在太行山创造辉煌。太行山上的小米、漳泽河水养活了他们。长治市太行山老区人民用自己的深情厚谊和心血汗水培育了他们。这也是太行山革命老区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又一种沉甸甸的奉献。
 
我退休前原籍平顺县的两个同事,曾给我讲过他们故乡抗大第六分校的故事。一个是原潞安矿务局工会文体部部长李民耀,一个是潞安集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原秘书长王爱平。他们的故乡是现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和峪村。
 
他们长期在潞安矿务局工作,村里的老百姓对历史上的故事已不甚了了。前些年,北京举办抗日战争纪念展览,刘伯承元帅的儿子刘太行,向大家讲述起抗大第六分校学员,在平顺县石城镇和峪村的动人故事,才引起了山西省委宣传部,长治市委和平顺县委有关领导重视。
 
为此,李民耀和王爱平同志回到故乡平顺县石城镇和峪村。他们在村里走访当年的老人,调查研究,挖掘出抗大第六分校学员的许多感人的英雄故事。
1942年,河北省的日伪军,对八路军129师驻涉县总部和抗大第六分校反复进行 “大扫荡”。山西省今长治市平顺县地理位置距离涉县很近,又是山区。所以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指示抗大第六分校的学员,分散突围,化整为零,跳出日伪包围圈,到山西省今长治市平顺县、壶关县大山里乡村老百姓家中隐蔽。于是平顺县石城镇和峪村也住进不少抗大第六分校学员。平顺县属于太行山革命老区,这里群众基础好,是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申纪兰同志的故乡。李民耀、王爱平村里的党支部,村委、贫协等,组织村民热情接待、安置了许多抗大第六分校的学员。
 
但是,由于平顺县石城镇和峪村位置比较特殊,加上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曾在这个村子里老百姓家中住宿过。日伪敌军就来到和峪村重点搜查“扫荡”。有些抗大分校学员被敌人发现追赶,村里老百姓就积极掩护学员,并与敌人英勇斗争。有一个老人赤手空拳与日本鬼子搏斗,他抱住一个日本少佐军官跳下万丈深沟,与敌人同归于尽。抗大第六分校的学员有一次被鬼子紧追到悬崖边,有五个学员携手跳下深沟,宁死不屈,全部壮烈牺牲。他们的英雄事迹象河北省易县狼牙山五壮士一样英勇壮烈,可歌可泣。后来,村民们到深沟里找回他们的尸体,像埋葬亲人一样隆重安葬,让他们长眠在太行山平顺县石城镇和峪村大山的黄土地里。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1941年1月,抗大第六分校又转移到黎城县东黄须村、西黄须村和霞庄村一带。一直到1942年4月28日,抗大第六分校奉命调回总部,在黎城县的办学活动一年有余。他们的足迹遍及霞庄村、东黄须村、西黄须村,以及周边十几个村庄。抗大总校在非常艰苦复杂的条件下,培养了我军上万名优秀军政干部。其中当然也包括部分今长治市黎城县籍的县区优秀抗日军政干部,为巩固发展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太行山老区人民,也为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第一分校、第六分校,在敌后坚持办学,克己为校,从物质、精神等诸方面,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帮助和奉献,军民结下的深情厚谊,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红色革命大学办学史上的不朽篇章。
 
四、抗大总校,在太行山区今长治市黎城县办学
 
现国防大学的前身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即抗大。2012年7月27日,国防大学政治部副主任李天佑将军,率领国防大学中青年教研干部考察团,来到太行山长治市,追寻抗大当年的足迹,弘扬抗大精神。
 
李天佑将军考察团一行40余人,莅临抗大总校旧址——长治市黎城县霞庄村。李天佑将军一行瞻仰了霞庄村抗大旧址,向纪念馆赠送了“万里长城铜雕”纪念品。
 
2012年7月26日,新华网公布了全国抗日军政大学七个旧址,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霞庄村抗大旧址赫然位列其中。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今黎城风光

 

1939年7月,抗大总校在罗瑞卿校长率领下开赴太行山山区,同年10月间到达晋冀鲁豫边区。1940年元旦过后,抗大总校又转移到晋东南今长治市境内,驻扎在今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一带。1940年6月2日,抗大总校转移到黎城县西井镇,校部设在北桑鲁村,7月26日,又转移到黎城县霞庄村一带。抗大总校校部设在霞庄村,学员驻扎在霞庄村及周边的东黄须、西黄须、苏村、古停河、北停河、元村、西宋村、靳家街、庄头等十几个村子里。当年9月13日,潞城县微子镇日军进犯黎城,抗大总校转移到曹庄。
 
1940年11月,抗大总校从延安迁到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并在前南山峪村设立了校部,大约持续2年。这个地区是当时太行军区的一部分。
1939年11月至1942年4月,抗大总校,第一分校、第六分校等,先后在黎城县驻扎两年半。
 
当时抗大总校教师学员的学习生活非常艰苦。但是大家坚持发扬抗大“三八”作风,积极开展生产节约运动,自力更生,开荒种地,种粮种菜,养鸡喂猪,开办作坊,保证生活和学习。抗大老师学员还参加了对日寇的反“扫荡”,百团大战,以及发生在长治黎城县的著名“黎城洪岭阻击战”等。
 
刘伯承元帅,曾对何长工分校长说:“抗大抗大,越抗越大;雄赳赳,气昂昂,又说又唱,歌声嘹亮;走到哪里,哪里变了样。”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刘伯承在太行

 

1940年8月,抗大总校在黎城县东长垣村成立了敌军工作训练队(简称敌工队)。学员主要从总校各团军事队毕业学员中,共选拔出130余人,编为一个连,即2团8连。1941年10月,敌工队毕业停办。
 
齐心同志在《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中这样记载:
 
“1940年1月,我们被调回抗大一分校留守处,不久即和总校合并。当时抗大总校也转移到太行根据地,校部驻地先是在武乡县蟠龙镇,后转移到黎城县霞庄村。”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习仲勋夫人齐心

齐心同志在回忆录中,还满怀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在抗大总校当文书时的见闻和经历:
 
“我在抗大总校校部总务处当文书时,曾住在一个道观里。道观里的主持是一位老道士,我常帮他扫院子。他还给我吃过当地最好吃的焖面。那是把豆角切成丝,和面条放在锅里焖熟,当地叫炉面。”
 
“抗大总校选中并驻黎城县霞庄办学,是由于霞庄是一块老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里先期成立了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性组织。八路军总部第129师、第115师,晋冀豫区党委等先后在这里驻扎。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晋冀豫省委党校,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即抗大第一分校),都曾在此办学。各校学生,有的来自沦陷区,有的来自大后方,有的由八路军各部队选送。成千上万的有志爱国青年来到太行山区,在这里学政治,学军事,然后投身抗战斗争中。”
 
革命大学的红色圣地长治市黎城县霞庄村,自古是人文风水宝地,文明礼仪之乡。仅明清两朝,霞庄读书人考取的处士、痒生、廪生、增生、贡生、太学生、解元、进士、举人不下三百余人,七品以上官员25人。霞庄村“狗看广告”,“牧羊人授课,震惊乡绅”,等传说成为美谈。霞庄村地理形势独特,三面环沟,背靠大山,驻军办学,进退自如,农田广博,家户众多,是抗大办学的有利条件,得天独厚。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今长治市黎城县成为革命大学的红色殿堂。长治市黎城县霞庄村留下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薄一波、徐向前、聂荣臻、杨秀峰、王树声、左权、陈赓、宋任穷、韦国清、李雪峰、蔡树藩、李达、陈锡联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众多足迹,遍布太行山区的山山水水。著名作家赵树理,李季、力群、赵子岳、冼星海、阮章竞、陈荒煤等,众多著名文化人均曾在此居住活动,进行艺术创作。
 
1946年2月,何长工校长又率抗大总校,抵达东北通化,奉命改编成东北军政大学,抗大一分校立即归属抗大总校建制,并编成东北军政大学第三支队。不久,抗大总校转移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抗大一分校由山东带到东北的第八期学员,先后毕业分配工作。抗大一分校胜利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综上所述,抗大一分校、第六分校、抗大总校,以太行山革命老区为基地,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不断前进,辐射全国。抗日战争哪里需要,抗大就到哪里办学。抗大一分校,第六分校、抗大总校,也成为山东、东北革命大学的播种机和奠基者。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 作 者 简 介

【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王和岐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黄碾镇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国家煤炭行业高级职业经理人,国际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曾任山西潞安集团副总经济师,调研室与史志委员会主任,兼史志办主任,兼任档案馆馆长,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篆刻委员会主任。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山西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山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

王和岐从事书法、篆刻、文学艺术活动50余年,书法作品经常参加省市部全国展览并获奖。广州亚运会期间曾创作发表百米草书长卷《广州赋》,及百米行书长卷《中国潞安赋》。

-End-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纪实文学】太行山,革命大学的红色摇篮(上) | 王和岐

(浏览 62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