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排序探秘

开国中将排序探秘

◆按姓氏笔画排序的开国中将(部分排名)。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175名高级将领被授予中将军衔。1956年1月和1958年7月,又有聂鹤亭、贺诚等两人先后被授予中将军衔。177名开国中将可以说是开国将军中的中坚力量,对于他们的排序,在不同的出版物及一些网络媒体上,却呈现出不同的方式。本文结合近年来披露的新史料,着力探究几种经常见到的开国中将排序的缘由。

按姓氏笔画排序的开国中将

1986年6月起,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1—3集》,其中的开国中将就是按姓氏笔画排序。2013年8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13—40卷》收录的开国中将也是按姓氏笔画排序。按姓氏笔画,177名开国中将的排序如下:

丁秋生、万毅、王诤、王必成、王近山、王尚荣、王宗槐、王秉璋、王恩茂、王道邦、王辉球、王紫峰、韦杰、文年生、方强、方正平、邓逸凡、孔从洲、孔石泉、孔庆德、甘渭汉、卢胜、田维扬、邝任农、皮定均、成钧、毕占云、匡裕民、朱明、朱辉照、向仲华、庄田、汤平、刘飞、刘忠、刘少文、刘西元、刘兴元、刘先胜、刘志坚、刘转连、刘金轩、刘昌毅、刘浩天、刘培善、刘道生、孙毅、孙继先、朵噶·彭措饶杰、杜平、杜义德、杨秀山、杨国夫、杨梅生、苏 静、李耀、李天焕、李成芳、李寿轩、李作鹏、李雪三、旷伏兆、吴先恩、吴克华、吴法宪、吴信泉、吴富善、吴瑞林、何德全、邱会作、邱创成、余立金、余秋里、张震、张藩、张才千、张天云、张仁初、张令彬、张达志、张池明、张贤约、张国华、张经武、张南生、张祖谅、张翼翔、陈康、陈仁麒、陈正湘、陈庆先、陈先瑞、阿沛·阿旺晋美、林维先、范朝利、欧阳文、欧阳毅、罗元发、罗舜初、周彪、周仁杰、周玉成、周希汉、周志坚、周赤萍、周贯五、冼恒汉、郑维山、胡奇才、赵镕、赵启民、钟汉华、钟赤兵、饶子健、饶正锡、饶守坤、姚喆、贺诚、秦基伟、袁子钦、袁升平、莫文骅、聂凤智、聂鹤亭、顿星云、晏福生、钱钧、倪志亮、徐立清、徐深吉、徐斌洲、郭 鹏、郭化若、唐天际、唐延杰、陶 勇、萧向荣、萧望东、萧新槐、黄火星、黄志勇、黄新廷、曹里怀、常乾坤、崔田民、康志强、阎揆要、梁从学、梁必业、梁兴初、韩伟、韩练成、韩振纪、彭林、彭明治、彭嘉庆、覃健、程世才、傅连暲、温玉成、曾绍山、曾泽生、曾国华、曾思玉、谢有法、赖 毅、鲍先志、詹才芳、蔡顺礼、廖汉生、廖容标、谭甫仁、谭希林、谭冠三、谭家述、赛福鼎·艾则孜、滕海清(备注:聂鹤亭为1956年1月授衔,贺诚为1958年7月授衔,其他均为1955年9月授衔)。

从以上开国中将的排序看,显然不是授衔时的最初顺序。如聂鹤亭和贺诚是后来补授为中将军衔,却依然按照姓氏笔画顺序排入1955年9月授衔的开国中将行列。不过,这种开国中将按姓氏笔画排序的方式为大多数官方出版物所采用,只是同一笔画时的个别排序上略有差异。

按呈报审批名单排序的开国中将

在开国中将的排序中,以徐立清为第一位的排序方式经常出现在一些出版物和网络媒体上,自然事出有因。1955年9月16日,国防部呈报国务院审批的中将人数为175人,国务院审议时通过了174人,同时新增加了1人,名单仍维持175人。在国防部呈报国务院的中将审批名单中,是按照他们在1952年军队评级中的级别确定顺序的。这也是以徐立清为开国中将第一位的排序方式的由来(《党史博采》“开国中将”系列采用了这个排序,作者注)。具体排序(不含聂鹤亭、贺诚)如下:

正兵团级中将1人:徐立清。

副兵团级中将22人:萧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刘道生、陶勇、吴法宪、成钧、程世才、李天焕、廖汉生、郭化若、唐延杰、张南生、杜义德、王必成、王近山。

准兵团级中将53人:万毅、王诤、孙毅、朱明、王宗槐、蔡顺礼、邱会作、张令彬、饶正锡、倪志亮、梁必业、李作鹏、赵启民、方强、罗舜初、王秉璋、罗元发、聂凤智、曹里怀、周赤萍、邱创成、匡裕民、向仲华、谭家述、李寿轩、崔田民、欧阳毅、冼恒汉、王恩茂、张国华、萧望东、丁秋生、赖毅、邝任农、林维先、周贯五、刘先胜、刘培善、彭嘉庆、黄火星、刘兴元、文年生、詹才芳、梁兴初、吴克华、毕占云、陈正湘、彭明治、姚喆、杜平、甘渭汉、曾思玉、郑维山。

正军级中将96人:王尚荣、苏静、刘少文、刘西元、孔石泉、袁子钦、傅连暲、韩振纪、李耀、邓逸凡、汤平、余秋里、陈庆先、刘忠、孙继先、张藩、徐斌洲、韦杰、滕海清、庄田、刘浩天、杨秀山、周希汉、顿星云、周仁杰、康志强、方正平、饶守坤、王辉球、常乾坤、曾国华、朱辉照、余立金、吴富善、黄志勇、胡奇才、周彪、彭林、刘昌毅、韩练成、张贤约、郭鹏、刘金轩、张达志、钟汉华、秦基伟、孔从洲、范朝利、谭冠三、李成芳、陈康、张才千、张翼翔、覃健、鲍先志、皮定均、周志坚、张祖谅、廖容标、刘飞、梁从学、钱钧、张仁初、饶子健、陈仁麒、杨国夫、晏福生、吴瑞林、杨梅生、田维扬、欧阳文、张池明、刘转连、孔庆德、谭甫仁、何德全、徐深吉、韩伟、袁升平、王道邦、王紫峰、赵镕、萧新槐、吴信泉、周玉成、曾泽生、温玉成、曾绍山、陈先瑞、旷伏兆、李雪三、谢有法、张天云、卢胜、黄新廷、吴先恩。

无军队级别中将3人:赛福鼎·艾则孜、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措饶杰。

在这份以徐立清为第一人的175名开国中将排名中,是依照1955年9月国防部呈报国务院审批中将的名单。自然,1956年授予中将军衔的聂鹤亭,1958年授予中将军衔的贺诚不在其中。

同时,在上述按授衔时级别排序的开国中将名单中,同一级别的开国中将内部也有个排序问题。从名单可以看出,同一级别的开国中将应是遵照军委及总部机关、军事院校、军兵种、大军区、志愿军的顺序排列,如在副兵团级干部中,政治学院莫文骅排在海军刘道生等人之前。此时,国防部作为新设立不久的部门,还没有排在第一位。副兵团级干部、国防部副部长廖汉生正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他是以西北军区副政治委员的身份列于大军区单位的干部之中。1955年3月后,西北军区等六大军区才先后改编为十三大军区。

另外,从同一级别的开国中将内部排序看,上述名单应是定稿于1955年初,不少在授衔前已有新军职的开国中将依然按原编制单位排列。如准兵团级干部郑维山、正军级干部吴先恩授衔前已先后离开朝鲜战场,调任北京军区,但按照国防部呈报国务院审批的中将名单中,依然归入志愿军干部序列。

按各大军事单位排序之一

在开国中将的排序中,以廖汉生为第一位的排序方式有多个版本。1955年9月正式授衔时,国防部排列在各大军事单位之首。廖汉生是时任国防部7位副部长中唯一的中将,故排在开国中将名单中的第一位。其中的两个版本最有代表性。一个是一位著名军史专家徐平所著《新中国实行军衔制纪实》(金城出版社2010年版)。该文中以开国中将所在大单位的顺序及任职顺序排名,具体排序(各大单位名称和人数由笔者整理添加)如下:

1、军委机关2人:

廖汉生、萧向荣。

2、总参谋部5人:

王尚荣、刘少文、王诤、万毅、苏静。

3、训练总监部4人:

谭希林、杨秀山、孙毅、李作鹏。

4、总政治部7人:

朱明、谢有法、刘志坚、蔡顺礼、王宗槐、孔石泉、刘西元。

5、总干部部2人:

徐立清、袁子钦。

6、总后勤部7人:

张令彬、邱会作、李耀、饶正锡、傅连暲、田维扬、张贤约。

7、总财务部3人:

余秋里、唐天际、汤平。

8、武装力量监察部1人:

阎揆要。

9、海军13人:

罗舜初、方强、刘道生、周希汉、顿星云、陶勇、周仁杰、康志强、饶守坤、赵启民、方正平、彭林、刘昌毅。

10、空军14人:

王秉璋、常乾坤、徐深吉、吴法宪、王辉球、朱辉照、邝任农、周赤萍、曾国华、聂凤智、余立金、曹里怀、吴富善、罗元发。

11、防空军3人:

成钧、谭家述、周彪。

12、公安军3人:

程世才、李天焕、欧阳毅。

13、炮兵2人:

邱创成、匡裕民。

14、装甲兵1人:

向仲华。

15、工程兵2人:

胡奇才、黄志勇。

16、铁道兵2人:

李寿轩、崔田民。

17、军事学院9人:

张震、唐延杰、陈庆先、徐斌洲、孙继先、滕海清、韦杰、张藩、刘忠。

18、政治学院2人:

莫文骅、梁必业。

19、后勤学院2人:

张池明、倪志亮。

20、总高级步兵学校3人:

姚喆、庄田、刘浩天。

21、高级炮兵学校和军事法院(因排在总高级步校后不好归类,故单列)2人:

孔从洲、钟汉华。

22、沈阳军区10人:

杜平、甘渭汉、吴信泉、曾思玉、周玉成、曾绍山、杜义德、刘转连、曾泽生、刘金轩。

23、北京军区11人:

郑维山、王近山、陈正湘、韩伟、袁升平、吴先恩、赵镕、彭明治、王道邦、王紫峰、萧新槐。

24、济南军区3人:

吴克华、张仁初、彭嘉庆。

25、南京军区23人:

郭化若、张才千、张祖谅、萧望东、丁秋生、覃健、鲍先志、赖毅、刘飞、饶子健、王必成、刘先胜、黄火星、梁从学、林维先、钱钧、周贯五、廖容标、刘培善、皮定均、周志坚、张翼翔、卢胜。

26、广州军区12人:

文年生、梁兴初、詹才芳、刘兴元、温玉成、陈仁麒、张天云、欧阳文、杨梅生、晏福生、何德全、吴瑞林。

27、武汉军区5人:

孔庆德、李成芳、谭甫仁、毕占云、杨国夫。

28、昆明军区4人:

秦基伟、陈康、范朝利、钟赤兵。

29、成都军区1人:

黄新廷。

30、兰州军区3人:

张达志、冼恒汉、韩练成。

31、新疆军区3人:

王恩茂、赛福鼎·艾则孜、郭鹏。

32、西藏军区5人:

张国华、谭冠三、张经武、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措饶杰。

33、其他和志愿军6人:

韩振纪、邓逸凡、张南生、李雪三、陈先瑞、旷伏兆。

34、补授2人:

聂鹤亭(1956年)、贺诚(1958年)。

在1955年9月授衔前的一段时间,解放军的编制体制调整较大,总部、军种、军区体制都作了调整,而且一度编制顺序并不十分固定。在《纪实》一文的开国中将排序具有以下特点:一、各大军事单位按军委及总部机关、军兵种、军事院校、各大军区、志愿军和其他等分类排序,军事院校列在军兵种之后。二、解放军八总部的开国中将是依次按总参谋部、训练总监部、总政治部、总干部部等部门排列;这种排序尽管不为一般大众熟悉,但确实反映了当时的编制序列情况;虽然八总部格局存在时间不长,其编制序列在当时也不是前后完全一致,即使在目前官方的权威出版物,也有不同排序。三、各大军事单位同一职务的中将原则是按当时的实际任职顺序排名,和个人级别关系不大。四、一些中将的排序也不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如刘转连、温玉成、黄新廷、李成芳等部分军事学院学员是按毕业后的任职列入各大军事单位。

按各大军事单位排序之二

在以廖汉生为开国中将第一位的排序中,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版本是一位著名军旅作家欧阳青所著《大授衔:1955共和国将帅授衔档案》(长城出版社2011年版)文中的排序。该书中也是以开国中将所在大单位的顺序排名,但和上述《纪实》一文中的排序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具体排序(各大单位名称按原文引用)如下:

1、中央军委3名:

廖汉生、张经武、萧向荣。

2、总参谋部7人:

张震、王尚荣、刘少文、苏静、万毅、王诤、韩振纪。

3、总政治部9人:

朱明、谢有法、刘志坚、王宗槐、蔡顺礼、刘西元、孔石泉、钟汉华、欧阳文。

4、总后方勤务部(1960 年 4 月,总后方勤务部改称总后勤部)9人:

邱会作、张令彬、李耀、张池明、饶正锡、傅连暲、张贤约、田维扬、贺诚(1958年补授)。

5、总干部部2人:

徐立清、袁子钦。

6、武装力量监察部1人:

阎揆要。

7、训练总监部2人:

孙毅、杨秀山。

8、总财务部3人:

余秋里、唐天际、汤平。

9、军事学院7人:

唐延杰、陈庆先、徐斌洲、刘忠、张藩、韦杰、孙继先。

10、政治学院3人:

莫文骅、梁必业、邓逸凡。

11、后方勤务学院1人:

倪志亮。

12、总高级步兵学校5人:

姚?喆、庄田、刘浩天、滕海清、李作鹏。

13、海军13人:

方强、罗舜初、刘道生、周希汉、顿星云、陶勇、康志强、赵启民、周仁杰、方正平、彭林、刘昌毅、饶守坤。

14、空军14人:

王秉璋、徐深吉、常乾坤、吴法宪、王辉球、罗元发、聂凤智、余立金、曹里怀、吴富善、周赤萍、曾国华、邝任农、朱辉照。

15、防空军3人:

成钧、谭家述、周彪。

16、炮兵3名:

邱创成、匡裕民、孔从洲。

17、装甲兵2人:

聂鹤亭(1956年补授)、向仲华。

18、工程兵2人:

胡奇才、黄志勇。

19、铁道兵2人:

李寿轩、崔田民。

20、公安军4人:?

程世才、李天焕、欧阳毅、刘飞。

21、沈阳军区9人:

杜平、甘渭汉、吴信泉、周玉成、曾绍山、杜义德、温玉成、曾泽生、刘金轩。

22、北京军区11人:

王近山、陈正湘、郑维山、?韩伟、袁升平、吴先恩、赵镕、王道邦、萧新槐、王紫峰、彭明治。

23、济南军区3人:

彭嘉庆、谭希林、张仁初。

24、南京军区21人:

郭化若、张才千、萧望东、覃健、张翼翔、鲍先志、丁秋生、赖毅、王必成、林维先、周贯五、钱钧、刘先胜、黄火星、刘培善、皮定均、廖容标、梁从学、周志坚、饶子健、张祖谅。

25、广州军区13人:

文年生、詹才芳、梁兴初、刘兴元、陈仁麒、杨梅生、晏福生、何德全、刘转连、吴瑞林、吴克华、张天云、杨国夫。

26、武汉军区3人:

孔庆德、谭甫仁、毕占云。

27、昆明军区5人:

秦基伟、李成芳、钟赤兵、陈康、范朝利。

28、兰州军区3人:

张达志、冼恒汉、韩练成。

29、新疆军区3人:

王恩茂、郭鹏、赛福鼎·艾则孜。

30、西藏军区4人:

张国华、谭冠三、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措饶杰。

31、志愿军7人:

张南生、李雪三、旷伏兆、曾思玉、陈先瑞、黄新廷、卢胜。

在《大授衔》一文的开国中将排序中,具有以下特点:一、各大军事单位按军委及总部机关、军事院校、军兵种、各大军区、志愿军等排序,军事院校的位置和上文《纪实》中的排序略有差异。二、解放军八总部是依次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方勤务部、总干部部等部门排列,和上文《纪实》中排序有不小的差异;这种排列更为大家熟悉,按原四总部在前排序,也为不少官方出版物采用。三、各大军事单位同一职务的中将不少是按当时个人职级排名,如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一职按个人职级排序为王近山、陈正湘、郑维山,当时实际任职顺序为郑维山、王近山、陈正湘;海军、空军、广州军区等大单位也有类似情况。四、开国中将所在单位的划分更详细,任职情况更精准一些,基本反映了授衔时的当月任职情况;不过,这和授衔命令上的任职未必完全一致。五、一些开国中将如张经武、钟汉华、刘飞及部分军事学院学员排序和上文《纪实》中的排序也有不小的差异;在《大授衔》一文中,张震等南京军事学院学员都是按入学前的职务排入原所在单位。

由于很长一个时期,解放军档案馆涉及到1955年授衔的大批资料尚未解密,这也给研究开国将帅授衔等问题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2015年9月,为纪念解放军首次授衔授勋60周年,解放军档案馆联合军队有关刊物做了一期专题报道,文中披露的一些新史料颠覆了过去不少说法。我们相信,随着解放军首次授衔相关材料的逐渐解密,会有更多客观准确的信息呈现在读者面前。

开国中将排序探秘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党史博采):开国中将排序探秘

(浏览 9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