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河顺文艺.第865期】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周恩来总理

【岁月拾零】

【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周总理与红旗渠

【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编辑絮语

亲们,今天发表的是原人民日报社记者郭林吉先生的一篇遗作。郭先生原是林县县委干部,后为人民日报社记者、河南省委《党的生活》杂志社总编室主任。参与编写了报告文学集《红旗渠颂》一书,该书颇受读者喜爱。
本月农历十四日是作者郭林吉先生逝世一周年忌日,兹发表其遗作以表纪念。
每当提到周总理或“周恩来”三个字,国人的敬慕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周总理成了“亲民、爱民,为党为国鞠躬尽瘁”的代名词。林县的老百姓说:“周总理慈眉善目,是个大善人。”“文化大革命”中,他力挽狂澜,保护了一大批遭受“四人帮”迫害的干部。他逝世后,不仅举国痛悼,甚至全球洒泪惊呼“巨星殒落”。

【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周总理对林县“红旗渠”和“红旗渠工程”的总设计师杨贵同志的保护,那真是尽心竭力。
1966年红旗渠初步建成后,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红旗渠》电影。周总理亲自审看了样片,并对电影解说词作了重点修改。

【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据“新影”的编导们讲,解说词中原来有这样一段话:
“红旗渠保灌面积30万亩,可灌面积59万亩。”
周总理问:“怎么有两个浇地面积呢?
“新影”的编导解释说:“这是科技人员提供的数据:保灌面积是说,如果全县一年滴雨不下,按浇一亩地用水80立方米计算,可保证30万亩农田稳产;可灌面积是说,正常年景,可以浇地59万亩。”
周总理以他一向平易近人的口吻笑问:“一个县整年滴雨不下可能吗?
编导们都说“不可能”。
周总理与大家商量道:“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最好不要让观众摸不着头脑。这句话是否可缩略为可浇地近60万亩?’”

【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编导们对总理的细心审慎无不佩服。于是,便将解说词中的这段话改为“可浇地近60万亩。”这个数字后来收入了《辞海·红旗渠》词条。
《红旗渠》电影播出后,周总理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是南京长江大桥;二是林县的红旗渠。”

【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后来,在一次全国县委书记会议上,周总理特邀杨贵同志到家里吃饭。餐桌上,周总理问杨贵:“红旗渠引的是浊漳水还是清漳水?
杨贵回答说:“引的是浊漳水。”
周总理又问:“听说林县食管癌发病率很高,什么原因呢?
杨贵回答:“有说是吃腌酸菜,有说是生闷气,到底什么原因还未查清。”
此后,周总理同有关部门协商,向林县派出了一支“北京医疗队”,专门研究食管癌发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如今,林县的食管癌发病率已大为降低。

【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周恩来派遣的北京医疗工作队在林县

“红旗渠”初步建成后,河南省委擢拔杨贵为安阳地委副书记,对此,安阳地委中有人耿耿于怀,认为地委书记崔光华重用杨贵了,常“怀恨在心”。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四人帮”阴谋策划在全国煽起的“揪斗领导干部”邪风初露端倪,就被安阳地委的那个人“利用”了。1966921日,此人挑动安阳地直机关数百名干部乘大轿车到林县“揪斗杨贵”,遭到林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对,双方展开了激烈辩论。这就是当时的“九·二一”事件。
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记者联合向周总理汇报后,周总理十分生气,马上安排谭震林副总理通知河南省委,让杨贵同志去北京参加当年的国庆观礼,以此暗示河南省委:
“杨贵同志在林县是有贡献的,安阳地直机关干部去林县揪斗杨贵是错误的!
然而,由于安阳地委那人的阻挠,杨贵同志没能参加当年的国庆观礼。
1967年“四人帮”在全国挑起了“武斗”。杨贵同志被“夺权者”拉着在十五个公社和厂矿、农村轮番批斗,迫害、摧残,胳膊被拧断。当他们准备进一步对杨贵下毒手时,有好心人向外透露了消息,林县的群众冒险把杨贵同志抢出来,夜行晓宿,经山西省平顺县等地辗转护送到北京。先藏在新华社一名记者家里,后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记者们联名写信告诉了周总理,周总理马上通知北京部队把杨贵接走保护起来。1968年春天,周总理在与河南省委联系后,又派直升飞机,由北京市委的干部薛双庆同志护送到安阳,由安阳驻军某部负责保护,并于当年4月参加了林县革命委员会的组建工作。

【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1971年,河南的党政军大权仍被“造反派’控制,河南当时那个领导诬蔑红旗渠是“黑渠”,“死人渠”“林县红旗渠、粮食上纲、储备粮是杨贵捞取政治资本的三大件’、 修红旗渠不是自力更生,而是动用了国家金库’”(实际情况是1958年大办钢铁,在山上砍了群众不少树,后来中央在纠正大办钢铁的错误时,给群众拨来一笔赔偿款。当时县里考虑,究竟砍了谁家多少树,一时很难查清,于是就把60万元赔偿款先放在了县银行国库里)。修红旗渠初期,因国家没有立项,上边不拨款,当工地遇到资金困难时,县里就决定把那60万元赔偿款用到了修渠工地。后来林县些人一直告状,李先念副总理说,“赔偿款放在国库里,并不属国家金库的钱,用在修渠上是合情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河南当时个领导还在多次会议上骂杨贵“一条小小红旗渠有什么了不起”,“林县红旗渠是对外惊天动地——很凶,对内灰心丧气——很空’”。于是,县委领导班子又一次被洗劫,杨贵再一次被免职。
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京西宾馆主持会议解决河南问题时,严厉批评了河南那个领导。总理气愤地质问:
“你说一条小小红旗渠有什么了不起?那我问你,小小红旗渠你修了几条?
……”不回答。
周总理把杨贵同志喊到身边问:“杨贵同志你今年多大了?
杨贵回答:“四十四岁。”
周总理又指着河南那个领导说:“像杨贵同志这么年轻的县委书记,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啊,你为什么要迫害他,我心理难过极了!这时,周总理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京西宾馆

京西宾馆会议解决河南问题后,中央于1972114日发了四十二号文件。接着杨贵同志被任命为河南省委常委、省生产指挥部副指挥长。
此后不久,“文化大革命”的阴风仍笼罩着河南。在“四人帮的授意下,杨贵同志又被免去职务,下放到洛阳地委,不给分配工作,“挂”了起来。杨贵同志默默忍受着屈辱,一个人在洛阳山区农村搞调查研究。
周总理知道后,又通知河南省委,让杨贵同志到北京参加中央中青年干部学习班。期间,“四人帮”从上海调他们的死党祝家耀到公安部任副部长。那时,公安部部长华国锋同志已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周总理担心他一人斗不过祝家耀,便与李先念副总理商量,调杨贵同志去公安部任副部长,他在公安部抵制了“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对祝家耀进行了坚决斗争,保护了一大批老干部。

【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 作 者 简 介

【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End-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岁月拾零】周总理与红旗渠 | 原人民日报社记者 郭林吉

(浏览 8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