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突围,我军保留了多少兵力

黄大姐有话说

对于中原突围,学术界已发表或出版了以《中原突围史》为代表的一大批有关研究成果。

但是,对于突围前后及其最终保存兵力仍然没有统一而可信的说法。

有部分人认为,中原军区主力成功甩开了国民党3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保存了未来反攻的实力。也有部分人认为中原突围损失巨大,得不偿失。

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原突围的评判定论,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因为中原突围是解放战争第一场重大战役,本人对此颇感兴趣,也很想了解。

经过翻阅大量原始电文,并进行初浅考证,笔者按突围前、突围后和坚持开展战争或转移到其它解放区的时序分三部分对此问题进行动态考察。

为了使读者在阅读中有自己的判断,笔者在本文还综合分析了各家之说,通过比较、判别,得出了中原突围部队在各阶段保存的兵力数字。

一、突围前中原军区的兵力

突围前中原军区的兵力,是中原军区所有的兵力减去1946年6月以前复员的年老体弱人员和合法转移的大部分伤病员以及化装转移的部分干部后所剩余的精干力量。

因此,本部分将分别考察中原军区原有兵力和复员、转移人数。

关于中原军区原有总兵力,目前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近4万人说,由李先念当年的随从参谋肖健章提出。他认为在突围前战略坚持的10个月中,中原军区仅有兵力近4万人,占当时我军总兵力的1/20。

众所周知,在内战爆发时我军总兵力120万,其1/20应为6万人。因而,肖健章先生这句话笔者认为很可能是回忆有误,弄错了比例或人数。

而且,早在1943年冬天,五师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就已发展到近4万人了。

半年多后,当中原军区成立时,又有其他部队加入,故中原军区原有总兵力肯定不止4万人。

实际上,肖先生自己在前引文第二部分和其他文章中也提出过6万余人的说法。由此看来,近4万人说恐怕是笔误所致,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种是5万余人说。刘光明在《郑位三传记》里讲,李先念部和王震部、王树声部会师后,中原军区组成了2万多人的野战军和近3万人的地方军。

笔者认为这一说法也是值得商榷的。理由有二:

一是在1945年8月,新四军五师兼鄂豫皖军区部队已发展到5万余人;

二是据《新四军第五师抗日根据地史稿》,日本投降时五师主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5万余人,民兵达30余万。

而同年10月中原军区成立后,则拥有3万余人的主力军和将近3万人的地方军。

《中原突围史》里讲,中原军区成立后有野战军和地方军6万余人。这一种说法是包括笔者在内的绝大多数人认同的说法,是有充分根据的。

早在突围前的1946年4月,突围发生后的1947年,周恩来、毛泽东、李先念、陈毅在不同的场合都使用了”6万人”这一概念。

八、九十年代,李先念、王震、任质斌等当年的领导者也都回忆是6万人。

此外,湖北省档案馆保存的中原军区1946年1月15日制的统计表,十分具体地列举了中原军区各组成部分的力量,得出了总兵力为62197人的精确数字。

所以说,中原军区原有总兵力应为62000余人,称6万余人也可。

关于复员和转移的伤病员、干部人数。1946年初,中原军区主力被压到以宣化店为中心的方圆不足两百里的狭小区域,在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包围和侵扰下,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险。

因而,中央决定尽力争取和平转移,如果和平转移不行就实行突围。

据此方针,中原军区计划自3月中旬起一个月内迅速复员2万人,送走3000名伤病员和地方干部。到4月中旬时,实际只复员了8000多人。

稍后,由于国民党的破坏和”五·五”进攻令的下达,中原军区被迫停止复员工作,实际只复员万人左右。

北运伤病员根据《汉口协议》进行,计划遣返伤病员(1000人)连同家属(100人)及医护人员(60人)共1160人到华北解放区的,最终因国民党方面的阻挠,只运送了740人。

部分研究者认为此数字是1000余人或1200人,大概是混淆了计划运数和实际运数。

化装转移干部工作由中原局组织部统一负责,以各种渠道分散进行,到突围前共转移了1000余人。

还没来得及转移的干部,加上非战斗单位的人员共1000余人,突围时编为干部旅跟随主力突围。

综上所述,中原军区原有约6.2万人,突围前复员了1万人左右,并运送了740名伤病员北上,化装转移了1000余名干部,到突围时仍有5万左右的兵力。

李先念使用的”五、六万中原英雄儿女”这一概念,反映了他所领导的部队由1945年8月新四军五师的5万余人发展到10月中原军区成立时的6万余人。

再到1946年6月突围时的5万余人的动态过程,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二、突围后保存的兵力

一般数,中据原突围战役起于1946年6月26日,止于7月底或8月初,历时36天左右。

本文这一部分的考察时限及方向除少数地方与此略有出入外,大多地方也遵循着这一时限,按照突围的方向分别进行考察。

(一)北路军

北路军由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等率中原局、中原军区直属队和二纵队主力组成。

关于这一支部队出发时的人数,一般都认为是1.5万人。他们于6月29日夜分两路越过平汉路后,向西急速前进。

7月上旬,经天河口等地,抢在国民党军队合围之前渡过了唐河、白河,于11日到达内乡师岗一线。

在这里,北路军分为左右两翼,分别由李先念、王震率领,取道南化塘、漫川关进宁陕和经紫荆关、山阳进柞水。

13日、14日,两路人马同时强渡丹江。其中,右翼淹死300余人。17日,左路血战南化塘,伤亡200余人;右路被围困于鲍鱼岭,经力战得脱。

而后,右路军转战口头坪、长沟口。途中,补充后达到3000余人的干部旅被分作三部,一部化装转移,一部留在原地坚持斗争,另一部随359旅西进,结果大半损失。

8月1日,王震率部解放镇安。同时,李先念率左翼经东赵川(是役伤亡400余人)、梁家坟战斗后,于8月2日与陕南游击队巩德芳部会合。

这时,北路军奉命结束突围,转入创建豫鄂陕根据地。

总的来看,北路军此一阶段损失不大,约4000人。如果加上巩德芳游击队的1000人,李先念、王震所率领人马仍有1.2万余人。如果不把巩部计算在内,此数字约为1.1万余人。

(二)南路军

南路军由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缺皮定钧的一纵一旅)组成。

6月29日,王树声率南路军1.1万余人出发,7月1日在15旅44团的接应下越过了平汉路。该团1500人,两部合并约1.3万人。

笔者所见的另一种材料也显示,南路一纵2、3旅和纵直共9000人,15旅旅直和其44、43团共约4000人,总数仍为1.3万余人。

也有笼统讲南路军为1万余人的,但与此相比过于粗略,自不可取。

7月10日,南路军到达襄河,在宜城流水沟过河时和追堵敌军展开了激战。结果王树声率7千余人得以过河继续西进,而在襄河西岸阻击敌人的15旅44团的一个营大部分牺牲;

在河东阻击敌人的3旅8团和2旅6团两个营没能过河,其余约2500人在闵学胜率领下沿河北上,8月初在豫西与河南军区部队胜利会师。

6团另一个营约500余人与主力失去联系,转入大洪山后编入了黄民伟的江汉支队。

另外,在雅口地区没过河的15旅43团一部和旅直警卫营一部约1000余人大部分被打散,少数转入桐柏山区,汇入了豫鄂游击支队。

王树声率部于21日进至石花街,和敌人遭遇后经力战突破截击,抵达房县青峰镇。

在这里,中央指示他们停止西进,会合江汉部队开辟鄂西北根据地。8月27日,两军在房县上龛会师,并成立了鄂西北军区。

根据王树声8月1日致中共中央电,南路军一纵部队减员800人,保存兵力8200人左右,除去未过河的约3000人外,到鄂西北的实有5200人。

至于随其行动的15旅,除去1000余人被打散外,应该保存约3000人。两者合计,南路军在突围结束时尚保存兵力约1.1万人。

(三)一纵一旅

关于皮定均率领的一纵一旅出发时的人数,现有5000、6000、7000三种观点。但在谈到保存兵力时,都引用皮定均回答陈毅的一句话,认为是5000人。

笔者认为,皮旅在东进过程中历经20余次战斗,不可能一点损失都没有。原有5000人,到达苏皖解放区时仍为5000人不足为信。

持7000说者认为东进时战斗减员300人,非战斗减员1700人。这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其一,非战斗减员为战斗减员的近6倍,在当时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其二,和主力相比,一纵一旅突围时损失较小,以致有人怀疑主力向西突围的正确性。

如果它损失2000人,占2/7,而如前述,南北两路主力共损失6千人左右,只占2/7弱,岂不还大些?所以,相比之下6000人说较为可靠。

(四)鄂东独二旅

关于张体学部鄂东独二旅的原有人数有两种意见。一是包括《中原突围史》编纂者在内的大多数人认为是6000余人;

另一是由《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提出的5000人说。

鉴于两种说法的提出者实为同一集体,自应以后提出的6000余人为准。

这6000人在向东突围时,苦战20余天,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封锁,于7月17日到达皖西冶溪河。

18日,中央令该部停止东进,留在大别山区开展游击斗争。此前两日,张体学在报告中央时称只伤亡了100余人,非战斗减员较多,达500人。

因此,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该部在结束突围时仍有5000余人。

(五)江汉军区部队

江汉军区兵力一般认为是6000人,但也有持近万人说方。

近万人说只出现了一次,且与一般说法多出4000人,在其他部队兵力数目没太大分歧时,参加突围的中原军区部队总数将达5.6万余人,显然不符事实,故不可取。

江汉军区部队突围时司令部遗址(今在保康)
江汉军区部队突围时司令部遗址(今在保康)

而据《中原突围史》所讲,江汉军区在其6000余人主力和军区直属队突围西进前派有一支先遣队,但数目不详。

既然这支部队是先遣的,为控制渡口,保证主力顺利渡河而派,数量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估计有数百人。

因此,笔者认为,江汉部队突围西进的兵力约6000多人,不超过7000人。

该部6月30日在罗厚福、文敏生的率领下向鄂西北转移,7月5、6日渡过襄河后连克南漳、保康、竹山等城,于7月底进至川鄂边境。

罗在此时致电中共中央,称其所部6000人,问是入川还是在原地开展斗争。后来,中央指示该部东返,与后续的南路军会合。

由于东返时比较顺利,故可认为在8月下旬两军会师时江汉部队仍保存了6000兵力。

另需指出的是,江汉军区突围时留下一支1000余人的江汉支队在原地坚持斗争,后来还收留了南路军被敌打散的一个营。

他们在原地坚持了月余后,大部800人也被迫转移到了鄂西北,只有四支总数不到100人的队伍被留在原地活动。

这样,到鄂西北参加根据地建设的江汉军区部队应有近7000人。

(六)河南军区部队

关于河南军区原有人数也有两种不同意见。较为普遍的意见是4000人说,另一种是2000余人说。由于前者得到了原军区领导黄林回忆录的支持,故较为可信。

黄林少将
黄林少将

黄林称该部西进时留下了1/3约1000余人由宁淮、张波率领开展游击,大部约3000余人比较顺利地到达了豫陕边,于8月初和闵学胜部会师后共同参加了豫鄂陕根据地建设。

可见,黄林部在开始建设根据地时仍保存有4000人左右的兵力。

综合以上六支部队的情况,到突围结束,或开始建设根据地时,中原军区突围部队仍保存了42000余人。

此外,还有巩德芳部1000余人,留在桐柏山、大洪山的豫鄂游击支队和江汉支队共1000余人。

因而可以说,经过20多天的艰苦卓绝斗争,中原解放军跳出包围圈,保存了80%以上的有生力量,取得了中原突围战役的巨大胜利。

比较而言,突围结束保存1万余人说者成倍地缩小了数字,显然是错误的。

持4.4万说者,稍嫌夸大,但若把陕南原有的巩德芳部和留在桐柏山、大洪山的游击队包括在内,无疑也是正确的。

三、最终保存的兵力

中原突围战役结束后,由于皮旅已转入了苏皖解放区,江汉军区和河南军区大部也西进参加了鄂西北和豫鄂陕根据地建设。

而留在原地游击的小部队后又与李人林所率东返部队会合,笔者只分别考察豫鄂陕和鄂西北两军区以及大别山张体学部的最终保存兵力情况。

(一)豫鄂陕军区

如前所述,参加豫鄂陕根据地建设的部队有李先念、王震部保存下来的1.1万人,巩德芳游击队1000余人,以及闵学胜部2500人和黄林部约3000人,总计约1.75万余人。

此外,随一纵行动的15旅大部1300人也于9月中旬奉命北渡汉江,归还二纵建制,并于下旬顺利抵达了宁陕。

因此,全部参加建设这一根据地的兵力将近1.9万人。经过1946年秋和1947年春的大半年艰苦斗争,最终仍保存了以下几支力量:

1. 回到延安的约1490人。王震部在陕南镇安、柞水、宁陕地区为胡宗南军紧紧缠住,不能立足,被迫北返陕甘宁边区。1946年9月27日该部抵达延安时仅剩1414人。

另外,13旅39团一部,被打散后冲破层层封锁线,到达延安的也有70多人。

2. 转移到山西晋城休整的有7000人。

1946年冬到1947年春,豫鄂陕军区敌情日趋严重,斗争环境不断恶化。

1947年3月,胡宗南调集重兵对鄂豫陕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军区主力被迫先后组成5000人和1500余人的两个野战纵队,北渡黄河到山西晋城解放区休整。

1947年4、5月份,李先念、郑位三等中原局领导从延安出发赴晋城,随行者600人。这样,前后到达晋城的中原军区干部、战士共约7100人。

与此同时,毛泽东指示刘伯承、邓小平,抽调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分骨干补充这支原五师的精锐部队。该部补充1200余人后,达到了8300人,恢复了原来3个旅的建制。

8月,该部改建为12纵,随刘邓大军南下。到年底时,12纵发展到了12000人。

有些研究者没有注意到这支部队的发展过程,以致误把8300人甚至12000人当作转移到晋城时的兵力。

晋城整军遗址
晋城整军遗址

3.留在陕南坚持原地斗争的约千余人。鉴于诸研究者对此数字一致认同,兹不赘述。

(二)鄂西方北军区部队

到达鄂西北的南路军和江汉部队会师后,于9月1日成立了军区,总兵力约1.5万人。

9月中旬,15旅1300人归还二纵建制和李人林率500人东返大洪山后,仍应有13000人左右。

同年11月该军区反清剿失利,被迫撤出一、三、五军分区。入冬后,形势更加严峻。

12月7日,王树声、罗厚福在给中原局的报告里称:”自军区成立后损失了人员2000,枪支1000,减员达1/3,尚存7000人,未能立足而流动就食。

“两个月后,鄂西北军区部队全被压到了荆当远四分区。

鉴于形势严峻,军区老观窝会议决定只留少数原地斗争,主力跳到外线,王树声、文敏生等生病领导化装转移。

会后,部队分作四支。其中张才千率1200人南下,寻找李人林部;刘昌毅率领七八百人回师大别山;

杨秀坤、刘健挺率800余人也东进大别山,后在黄安七里坪等地被全部打散;

罗厚福率主力一部及各游击队约800余人坚持原地斗争。

李人林部东返后,沿途游击,伤亡了部分人员,但在汇合宁淮和张波的豫鄂边游击队后,又达到了400多人。

1947年元月这支部队打过长江,在鄂湘川黔边境游击。2月24日,张才千部和其会师于红鱼坪后,改番号为江南游击纵队,有1600余人。

李人林
李人林

5月,张、李在北返鄂西北途中,先是会合了留在原地的罗厚福部,接着又会合了曾昌华、王鸿荣、黄民伟、张绍武、沈甸之、江贤玉等几支游击队,集中了约3000人的力量。

6月,这支部队进入豫皖苏军区并改建为该军区的中原独立旅,兵力仍是3000余人。

刘昌毅部5月份回到大别山后,与熊作芳、桂林栖的皖西支队会合,整编为皖西人民自卫军,约1000余人。到月底汇入刘邓大军时,该部发展到了4000人。

(三)大别山区

1946年7月张体学奉命在大别山游击后,把部队分作6股,分散活动。

但随着敌人清剿的加强,生存仍受到严重的威胁。仅半个月,就非战斗减员近1000人。到8月上旬,部队被迫以营为单位独立活动。

31日,张体学报告说4团原有1400余人只剩600余人,6团原有1500余人只剩500余人,5团原有1200余人只剩800余人。而且,他和其他领导人已失去联系20多天。

1946年冬季来临后,情况更为恶化。到11月上旬时,张部加上原新四军七师、二师在大别山的游击队200多人,总共才1000人左右,二三十人一股打游击,完全便衣化了。

11月下旬时,主力已失,分散隐蔽活动的约300多人。

12月上旬张体学等团以上干部被迫离队以后,在大别山坚持斗争的还有:

熊作芳、桂林栖领导的300多人的皖西支队,易鹏、何耀榜、漆少川等分别领导的三个县委地方武装,两者总共近1000人。

桂林栖
桂林栖

皖西支队后与刘昌毅部会合,已如前述。易、何、漆等领导的地方游击队到1947年7、8月时发展到1200余人。

至1947年夏,中原军区最终保存的兵力计有豫鄂陕军区8500人,中原独立旅3000人,张体学部300人,皖西支队和地方游击队1000人,皮旅5000人,共约1.78万人.

和突围前5万余人的总兵力相比,到1947年夏中原军区仍保留了35%左右的兵力。

如果把战略大反攻前皖西人民自卫军、大别山游击队发展的力量也算上,则达2.3万余人,约占中原突围前总兵力的46%。

笔者的这一结论也得到了中原突围的一些普通参加者和领导人的回忆印证。

熊作芳
熊作芳

杜中原和缪经中在他们的回忆文章里就认为,中原突围“保留下来近2万人的干部和武装力量”。

李先念在80年代初的谈话《关于编写五师战史和鄂豫边区革命史的几个问题》和《要正确评价中原突围》里,两次也都说最终保存了近两万人或两万多人。

因此,实事求是地讲,中原突围最终保存了2万人,损失了3万余人。

(浏览 297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