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开基人—难忘人民群众的恩情

张镰斧:“1943年春,新一旅一部分与四分区合并,另一部分与五分区合并。张镰斧随何柱成、黄新友到四分区任政治部组织干事。


“1943年夏,一次到黎城独立团检查工作,突接分区来电,限张两天回到平顺县寺头村接受紧急任务。从独立团到寺头村要翻一座大山,还要过浊漳河。刚刚到达黎城路堡村时,浊漳河发大水,水流喘急,不能过河。张找到村委会,说明任务紧急,不能延误,请求设法帮助。村干部们说过河有危险,尤其是张不会水更危险。但张还是坚决请求。于是村里干部找来两名会游水的乡亲,张右手举着枪,左手举着包袱,两个老乡一人一手把张托过河去。由于水急,冲了五里多后才到达对岸。没有任何报酬,冒着生命危险护送过河,张镰斧对此刻骨铭心,每每念及激动不已。


“这正是人民热爱子弟兵,军民鱼水情的真实写照。人民不顾个人安危,帮助子弟兵解决困难,这是人民战争胜利的源泉,同时也说明张镰斧完成任务的坚决性。


“回到寺头村,第二天就随部队参加林南战役去了。”

又分兵了,八路军队伍在不停的壮大。


1941年1月,石志本担任太行第四军分区司令员,于一川、王谦先后担任政委、副政委。面对复杂的斗争形势,短短时间,石志本使不足200人的队伍发展为三个团,壮大了抗日武装,开辟了抗日根据地。1942年我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所在的根据地经过敌人大规模残酷扫荡后,1943年环境更加艰苦了。


那时,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地盘缩小,军民伤亡很大,军队供应受到影响,群众生活越发困难。为适应形势,八路军野战部队改编成为地方部队,当时管这叫“野战军地方化”。张镰斧随着老首长们,从新一旅调任黄新友转任司令员的太行四分区担任政治部组织干事,常住地是平顺县的寺头村。从1940年至1945年,寺头村先后驻扎过党政军和企业等单位48个,最多时达到千人,从这里走出许多新中国各个军地部门的领导同志。


1943年8月,张镰斧到黎城独立团(营)检查工作,住在乔家庄。突然接到分区通知,限时赶回寺头村,准备参加林南战役。


军令如山倒,接到命令的张镰斧又要放单飞,随时执行首长交予的任务,召集地方支前民兵和担架,支援前线战斗的任务,所以要在深夜用最快速度赶回四分区驻地。


从独立团驻地乔家庄到平顺寺头村要过浊漳河,还要翻座大山。原来这里有一个过河的小渡口,可是盛夏黑夜里的浊漳河正在发大洪水,天上乌云密布,到处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雷鸣电闪天空如闷鼓撕裂,主河道浪涛湍急,暗流汹涌,河滩地白浪滚滚,水下乱石撞击,咆哮的洪水水面足有两公里宽。


自小在北方农村长大的他不会游水。他找到路堡村村委会,说明任务紧急,请求帮助。尽管村干部一再劝说,可是任务紧急,他还是坚决请求帮助过河。

路堡村浊漳河河滩


最后,村委会找来两位会水的村民,硬是蹬着水把他托过了河。由于水急,他们被冲出了五里多,直到天色渐亮才到达对岸。


在人民群众的真诚帮助下,他按时投入林南战役。

(浏览 1,266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