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求援贺龙,焦急等待时,迎面走来一人,头戴礼帽、脚穿草鞋

走进航空史

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9000多人,由江西遂川横石和新江口地区出发,踏上了艰辛的西征之路。任弼时任军政委员会主席,萧克任军团长兼第十七师师长,王震任军团政委兼十七师政委,李达任军团参谋长,张子意任军团政治部主任。

红六军团出发时,中革军委下达任务,让红六军团到湖南找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红二军团到底在湖南什么地方,作为军团参谋长的李达并不清楚,只估计在湘西和川、贵交界处一带,因此,他带领部队大致朝这一方向前进。



后接中革军委领导电,说红二军团在铜仁、江口地区。为了到达这一地区找到贺龙的红二军团,红六军团首长命令李达带领四十九、五十一两个团和机枪连组成先遣队,担任前卫任务。10月6日,李达率部进至石阡地区,7日继续进至甘溪时,与桂军廖磊部十九师遭遇,当发现桂军前卫时,已经陷入湘、桂、黔三省敌军24个团的包围中。

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李达率领先头部队与敌苦战,坚持周旋到夜幕降临,才带领机枪连冲出敌围。随之,两个团也相继冲了出来。冲出来的人会合到一起后,李达清理人数,只剩下两个团的团部和机枪连400人左右。



李达带领突围出来的部队迅速地转移,钻进了一处林深草密、地形复杂,便于隐蔽的山沟。李达机智地带领部队同敌人周旋了两昼夜,声东击西,忽左忽右,终于摆脱了敌人的追击。李达带领的先头部队与军团首长失去联系,得不到军团首长的指示,下一步向哪里走,怎么办?



李达和四十九团政委晏福生、五十团团长苏杰等人研究,大家认为如果折回找军领导、找主力,他们绝对不可能停留在原地,这样不但不可能找到主力,反而有可能途中重陷敌围,亦有被歼灭的危险,这一步走不得!李达想到自己带领先头部队出来是寻找二军团的,便说:”我们应继续执行出来时的任务,如果能找到贺龙的二军团,请他派部队接应红六军团主力,比我们这400人作用更大。”



大家的意见达成一致后,李达把突围出来的人员临时编成一个先遣支队,直奔江口地区。部队急速行军,10月10日到达江口后,没有发现红二军团的踪迹。李达带领部队继续寻找,几天后,在沿河县枫香溪镇附近得到有红军活动的消息,这出其不意的收获,使大家如释重负,巴不得马上见到红二军团的战友们。李达重新向部队作了动员,带领部队直奔枫香溪,大约走了半天多的路程,看到前面一座小山坡上面有部队在活动。



李达进一步观察,看到山上的人群在实施戒备动作时,像经过正规军事训练,便断定他们是二军团的部队,于是命令人向山上喊话:”我们是从根据地来的六军团,来找二军团会师的,请不要误会!””你们是二军团的吗?我们是来找贺龙总指挥的!”

喊了一阵后,山上的人听清了,派人下来联系,经过交谈后,李达参谋长取出随身携带的纸和笔,挥笔写下:”贺总指挥:我们是六军团,奉中革军委命令,从湘赣边根据地出发,前来寻找二军团会合的。我是六军团参谋长李达,率先遣支队走在前面,希望同您会面。”



信交给来人带走后,李达坐在一块石头上,焦急地等待回音。忽然,山上有几个人朝他走近,走在前头的是一位身材魁梧,头戴礼帽,脚穿草鞋的人,他紧紧握着迎上去的李达手,笑着说:”误会了,误会了。我就是贺龙啊!你们六军团来了,我们十分欢迎!你们辛苦了!弼时同志来了吗?”李达急切地说:”任弼时、萧克、王震等领导同志,还在后面同敌人作战,情况有点不好。”贺龙对李达说:”李参谋长,你先把部队带上山休息。”

李达急不可待地说:”我还是先向首长汇报我们部队被围困的情况吧!”于是,李达边上山,边向贺龙汇报六军团寻找二军团的艰苦经过,特别是在甘溪遭敌军袭击的情况,作了汇报。贺龙听后说:”你们遇到了桂、湘、黔军,能突围出来,很不容易啊!黔军也天天找我们,刚才你们一到山下,我们的哨兵还以为是黔军来了。我观察后,判断你们是六军团。”



李达诚恳地说:”贺总,我们是来找您搬救兵去接应我们主力的!”贺龙高兴地答应说:”我们抓紧研究一下,做些准备。”他随即转身对部队说,”同志们,我们明天出发,去接应六军团。”

这是李达第一次见到贺龙总指挥。贺龙平易近人,见微知著,明见万里,泰然自若,顾全大局,处事果断,给李达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浏览 562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