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建伟

2020年5月20日,是皇甫束玉先生诞辰102周年纪念日。皇甫束玉生前好友与东隘口村干部一行到先生墓地进行了祭扫。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办了“纪念皇甫束玉先生诞辰102周年座谈会”。皇甫束玉女儿皇甫夏和女婿陈恳到先生2015年11月30日病逝的北京医院附近寄托了哀思。本文刊发先生逝世后,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悼词《沉痛悼念皇甫束玉同志》,来怀念先生。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党委书记、副社长、副总编辑、离休干部皇甫束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1月30日22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皇甫束玉,名瑾,字叔瑜,1918年5月20日生于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东隘口村。1935年7月于山西省省立八中以长治考区会考第一名的成绩初中毕业。后考入太原成成中学高中部,因抗日战争爆发,中止学业。1936年7月在辽县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皇甫束玉于1937年10月在左权县三区战地动员委员会参加革命工作,至1949年9月先后担任县第二和第三高小教师、教导主任、代校长,辽县《抗战报》社编辑,抗日县政府教育科科长兼左权剧团团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编审委员、秘书,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教处科长等。194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至1960年12月,先任中央教育部工农业余教育司处长、后于1955年3月由周恩来总理签发任命状,担任中央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室主任。

1961年1月至1964年12月,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1965年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分立后,任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副社长、副总编辑。1972年2月至1978年7月在安徽省皖南医学院任筹建领导小组和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978年7月至1983年6月,任人民教育出版社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书记。1983年7月离休。
皇甫束玉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加革命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宣传、文艺与教育工作。期间,他对传统左权民歌和左权小花戏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全面改造,创作了《左权将军》(合作)、《土地还家》、《四季生产》等20余首新民歌,还参与编写出版或上演了20多部新剧本。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皇甫束玉创作了自由体诗集《左权抗战歌记》,展现了抗战时期,太行革命根据地军民与日寇斗争及根据地建设等多方面的历史场景。他为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受到党和人民的表彰。曾被评为太行抗日根据地文教模范工作者。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时,两次获得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皇甫束玉是名副其实的老一辈革命者。
新中国成立后,皇甫束玉进入教育部工作,为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付出了大量辛勤的汗水。他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上世纪60年代初、 70年代末,皇甫束玉亲历了两次中央组织的高等学校教材建设,参与了“高校教材大会战”的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次“教材大会战”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发展壮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65年 和198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次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分立,皇甫東玉是主要负责人之一,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建制独立和恢复重建,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历史上,书写了值得铭记的篇章。在出版社工作的20多年里,他参加和领导了一次又一次的教材建设和出版攻坚战、大会战,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两社的艰巨任务,不愧为优秀的出版家。1987年, 皇甫束玉获得了中国出版界最高荣誉奖-首届中国韬奋出版奖。2010年, 他又获得“新中国60年100名优秀出版人物奖”,这足以彰显他为我国的新闻出版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皇甫束玉离休后,仍心系党和国家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心系高教社改革发展。他倾心关注高教社,积极支持社领导班子工作。他不顾自己年迈多病,为高教社社庆撰写文章和祝词,参与了教育部的《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三卷,任副主编)、《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和高教社的《三十春秋》等15本专著的编撰。他还积极投身革命老区和家乡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工作。从1983年到2006年的二十余年间,参编、审定了《左权县党史》、《左权县志》、《左权县教育志》、《左权县文化志》、《左权历史》 、《左权地理》(补充教材)、《左权抗战民歌选》、《左权小花戏》等十几本专著。
2012年5月20日, “皇甫束玉文化教育艺术馆”在晋中师范专科学校开馆。他把积累的图书、书画、历史资料等全部捐赠给了艺术馆。
1989年,他获国家教育委员会“老有所为精英奖”。2009年,经中央组织部批准享受副部级医疗待遇。皇甫束玉热爱文学艺术,诗书画创作成果丰硕。他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1997年自费出版诗集《丁丑杂咏》至今,每年都坚持编印一本《杂咏》。2007年5月,还出版了《诗画情缘》。他从事诗歌创作近80年,发表作品千余首,是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他的书法造诣颇深,深受业内外人士赞誉。有爱好者求字,总计约1300多人次,他有求必应,分文不取。他在96岁高龄时还写下反腐诗作《斥贪官》:“腰插两把刀,贪官胆敢逃。四周尽是眼,法网天上抛。”他老年时身患癌症,仍始终保持不屈的精神和乐观的心态,“日走万步,勿忧勿恼,少荤多素,用脑适度”,“莫嗟夕阳短,旭日出东方”的诗句即为体现。他的崇高精神、坚韧毅力和修为品行令人敬仰和称颂。


皇甫束玉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党性原则,一生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平易近人、谦虚和蔼、生活简朴、乐观豁达。他淡泊名利,从不贪图享受,更不愿躺在功劳簿上。在病重住院期间,还提出回家休养,为的是不给单位增加医药费负担。他临终前留下遗言:告别仪式上不播放哀乐,播放由他编写的民歌《土地还家》。“春蚕丝尽何曾死,化作飞蛾育后昆”,皇甫束玉的诗句,是他对生死哲学的最好诠释,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皇甫束玉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尊重和爱戴的老领导,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九十七年的人生,为党和国家、为出版事业、为家乡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他的逝世,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重大损失,是中国教育出版事业的重大损失,他的音容笑貌永远铭记在我们的脑海里,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皇甫束玉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