谆谆教诲寓深情——关于刘帅一封重要信件的回忆

吴忠

1947 年8 月27 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粉碎了蒋介石集团强大兵力的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了千里挺进大别山区的任务

这一大胆的战略突破行动,沉重打击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战略计划,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胜利来之不易,而要巩固和发展胜利,更是困难重重: 大别山区地形复杂,数不尽的高山密林,走不完的水网稻田地,使来自北方平原的我军,吃尽苦头;我军远离老解放区,处于无后方的外线作战,新区工作有待开展,部队粮弹匮乏,补给极端困难自6月末鲁西南战役之后,部队连续几个月的行军作战,特别是进入大别山区之后,敌人对我重点“围剿”,我军天天同敌人“捉迷藏”,疲惫不堪,减员严重,战斗力受到削弱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志见我们人少了,枪少了,山炮也精简掉了,大胜仗打得不多,便深感迷惘,认为进大别山“失算”了

有的甚至发牢骚讲怪话,说什么:“毛主席啊毛主席,你英明一世,这回可失策了吧?把一支好部队弄成这个样子,要是不来大别山,该打多少大胜仗呀!”还有的人过高地估计了敌人的力量,丧失信心,当了逃兵,其中竟有个别团、营干部,这是过去所未曾有的

针对部队存在的上述问题,刘邓首长在各种会议上一再要求大家:要多看进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要牢记自己的光荣职责,不要因部队眼前的一点暂时困难和损失,就看不到整个革命形势的发展,强调提高信心,增强斗志,反对右倾,严肃纪律,积极寻机歼敌

随着新区工作的逐步开展和部队对新环境的逐渐适应,并经过各级组织的艰苦工作,部队情况有所好转,但右倾情绪仍未完全克服为打破敌人对大别山区的“围剿”,建立巩固的中原解放区,刘伯承司令员于12月中旬率领我们1纵队,出敌不意,北渡淮河,进入淮西地区

12月24日,我所在的20旅在纵队统一指挥下,参加了汝南战斗,全歼守敌1700多人,俘敌河南省中将保安副司令温汉卿

这一胜利使部队情绪为之一振

纵队继而西出平汉路,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并于12月30日在确山地区与华野部队、陈谢兵团会师

蒋介石被迫从大别山区先后抽调整编第20师、10师、1师及9师一部增援平汉线,其全面围攻大别山的计划遭到惨败

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的中原解放区,纵队主力于1948年1月初奉命开往项城以北地区活动,我旅则南进到豫皖边的包信集、赵集一带,配合地方党委建立政权,发动群众

1月11日,旅主力于包信集以西活动时,与号称“五大主力”之一的敌整编第11师遭遇,敌逐次增加兵力向我攻击,尤以我58团正面打得最为激烈

敌人的各次进攻都被击退

由于敌人兵力过大,夜暗之后我军撤出战斗

转移中59团后卫营与一股开进的敌军相遇

该营麻痹大意,误认为是自己部队

敌先我开火,使该营遭到重大伤亡

这一挫折,又使部队情绪受到不小影响

当时,刘司令员率野战军后指驻新蔡县化庄以南地区,距我旅只有数十公里

因之,我旅还担负着保卫后指机关的任务,同后指建立了无线电通信

包信集战斗失利后,旅主力集结于赵集附近休整

我们对部队前段的作战行动及其他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

作为旅长,我对发生的问题主动承担了责任

我们将总结整理成书面报告,呈送给刘司令员

考虑到首长可能会要了解部队一些具体情况或对我们有所指示,我们决定派通信科长李国枢将报告亲自送去

1月31日一早,李国枢同志由一个骑兵班护送出发了

李国枢于当日黄昏回到旅部

这时我和旅政委刘振国同志已经等得有些焦急了,唯恐他在途中发生意外

当李国枢突然出现时,我们如释重负,急不可待地问他执行任务的情况

李国枢神彩飞扬地把一封沉甸甸的外面用毛笔写着“吴忠、刘振国同志亲启”字样的信递给我,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他谒见刘司令员的情况

他说,他是当面将报告呈交刘司令员的

首长先概略地看了一下我们的报告,然后又简单地询问了部队的一些情况,便叫人带他去休息、吃饭,并交代他等侯回信

回信很快便写好了

刘司令员亲自将信交给他,并亲切地嘱咐他要把装信的衣袋扣好,途中提高警惕,如遇严重敌情无法通过或部队转移时,可以再回后指机关

最后,李国枢发起了议论:“刘司令员真是平易近人,关心下级无微不至,这么大的首长,实在难得呀!”我不待李国枢同志讲完,急忙把信拆开,在昏暗的灯光下同刘振国同志一起阅读

信是用六七张毛边纸写的,有两种笔迹:写在信纸中间的字迹工整,行距很大,显然是参谋人员起草,准备刘司令员修改的;信纸的四周和各行空间,则是刘司令员的亲笔,有几处写得密密麻麻,原稿已勾画得所剩无几了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回信并未就我们的报告作具体批示,却就当前部队建设和战略、战术方面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讲了许多重要看法

看完遍之后,我和刘振国同志简单交换了一下意见

我们俩都认为,根据当时部队的处境,刘司令员的这一封信是为我们指点迷津摆脱困境的有力武器,应组织全旅干部认真学习,旅的领导干部尤应首先学好

我们立即把副旅长李觉、参谋长李明和政治部主任康健同志请来,大家连夜进行学习

下面是刘司令员信的全文:“敌人战略防御重点(主要方面)在大别山,其他则为次要方面

在这两段之轴心,则为平汉南段与武汉

现在国民党加美国,不如当时国民党加日本

首先世界力量(民主力量)与我们力量强大多了,强大多了

大别山之重点防御,系冈村宁次在华北那一套老调,如大扫荡、分区清剿、挺身队、公路、铁路、据点等

而铁路、江淮为“扫荡”之补给基地,信(阳)潢(川)公路及信阳的大血管,即暴露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如使其重点防御方面,不断受到小的歼灭、饿困,逐渐蔚成大的歼灭,以配合友邻大的歼灭,则三五个月内,反攻战局又将有大的发展

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工作作风)而促进思想、组织与纪律三方面整党,划清敌我界限,以清除歼敌、土改两大任务的障碍,实为必要,务望估计情况耐心而有步骤地进行,并且必须从解放思想入手,才能处理好这一根本问题

斗志与斗法(战术)是用兵的把柄,要善于贯彻运用之

如无斗志,则不但一切谈不上,而且有覆灭的危险

斗法是建立在斗志之上的东西,军队无斗志,是自己宣布了死刑

蒋贼的庐山训练团及现在南京的训练团,就是要解决斗志与斗法问题

同时,敌我双方互为盈虚、消长,即是此盈彼虚,此长彼消,如两相长则强者终长,弱者终消;如两相消,则消极者必败

敌整编11师在包信集夜战之怕我,惜未乘其怕而痛击之

可作为教训,可作为教训!土改布局,要善于背靠背地向各方面扩张成面,成面的力量才大,才易于有所作为

我们的斗法(战术)已告,我们的斗志必须强化

须知蒋贼败局已定,我们的胜利信心是有科学根据的,唯在我们努力而已!敌58师在潢川、固始间之春河集,似向北进;10师,确山75师补充团两个营,阜阳;保安团,正阳;11 师18 旅在商城以北之上石桥;其他两旅自宣化店、经扶后(22日)即不知其行踪

”信后还有两个简短附件

其一是《我军合击战法的研究》“敌集结合击我主力,其后方第二线兵力分散、薄弱,当以一个营一个连驻守一地之方针

我第一步以一个旅,两个旅分别歼灭敌一个营;第二步再迫使敌人一个团不敢驻守或出扰

达到这步,我们才能机动自如,或集中休息,打较大歼灭战

如此必须:一,各纵队和各军分区联系,取得敌人分布及工事等准确情报

二、适时避开敌之主力,过早过迟都不利(在新区保密很难)

三、攻击目标以远离敌人(主力)者为好

四、确定目标后,以急行军猛袭之

五、攻击任何敌人,都不可使敌人注意

六、得手之后,迅速处理伤员,部队转移他地休息,并再准备攻击第二个目标

”其二是《匪(蒋)军战法》“搜索‘匪军’以特选精干,加以特殊训练与突击训练

其战术:一,以分路分区剿之,便衣远探,夜出奔袭

二、每到一地逐渐扩张,使“匪’无法隐藏活动

三,各团营连组织竞赛,论功给奖

四、特别注意夜间动作和收容还乡团

(此系敌之分进合击、夜行晓袭加冈村宁次之挺身队战法)

”可以看出,因为这信是参谋人员起草后又经首长作了重大修改的,且篇幅较长,时间又很紧迫,不可能字斟句酌,属于“急就章”,但这毫不影响信的鲜明思想性和对事理的精辟论述

大家就信展开了热烈讨论,都认为刘司令员的指示既有很强的针对性,符合部队现实情况,又高瞻远瞩,不就事论事,抓了带根本性的问题;指示言简意赅,又富哲理性

李觉和康健同志立即掏出笔记本,将信抄录下来

大家散去,已是午夜,我仍毫无倦意

一个多月之前,我们旅为野战军后指机关担任警卫,从大别山北渡淮河,一路上多次同刘司令员接触的情景,又一一浮现在我眼前

那时,尽管刘司令员行军十分辛苦,到宿营地后工作又很繁重,仍不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示,非常关怀

现在,首长又写信从全局范国和理论高度,向我们提出一些重要问题

一定不能辜负首长对我们的教诲与期望

我反覆思索琢磨,认为要特别领会和贯彻好如下几个问题:第一、要充分认识解决“斗志与斗法”间题,是建设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英勇善战部队的关键所在,即刘司令员所说的“把柄”

这是刘司令员的一贯思想

记得部队进入大别山区不久,在王大湾召开的高级干部会议上,刘司令员便针对有的高级指挥员对无后方作战顾虑太多,畏首畏尾,决心不硬的问题,进行了尖锐批评,说他们象是深闺里的大姑娘,缺少男子气,并结合几个不太成功的战例,讲了有关战术问题

那次会议实际就是为了解决“斗志与斗法”这一重大课题的

看来刘司令员认为这一问题在那以后仍解决得不够理想,还须突出加以强调

我们报告中所反映的包信集战斗后的部队情况,对他日益考虑成熟的思想、观点或有引发作用,因而首次明确提出了“斗志与斗法”问题

应该认真地组织部队学习,使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能深刻领会,并象刘司令员所要求的那样“善于贯彻运用之”

第二,明确斗志与斗法的相互关系

刘司令员信中不但指出斗志与斗法(战术)是用兵的把柄,更强调“斗法是建立在“斗志之上的东西”,“如无斗志,则不但一切谈不上,而且有覆灭的“危险”,因而要求“我们的斗志必须强化”

这里深刻揭示了斗志与斗法的主从关系,批判了单纯军事观点

当时部队的许多事实都充分证明,倘若士无斗志,军心不固,纵有再好的战术,也都无济于事,实际上等于宣布了自己的死刑

第三,敌我双方“盈虚、消长”的关系

刘司令员的信中对此讲得极为简明透彻

他说:“敌我双方互为盈虚、消长,即是此盈彼虚,此长彼消,如两相长,则强者终长,弱者终消;如两相消,则消极者必败

”就是说,两军对垒,双方实力的盈虚、消长,都是变化不定的,要使强者终强,盈者终盈,或者转弱为强,化虚为盈,主要在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即“强化斗志”

我们同蒋介石集团的斗争,正处于重大转折关头,敌人败局虽定,但是,反动势力绝不会自行消亡,要防止松懈斗志,功亏一篑,只有坚持奋斗,才能夺取最后胜利

第四,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

学习是探索客观世界并掌握其规律的实践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无论知彼或知已,都靠艰苦勤奋的学习

一个高级指挥员,知彼固然困难,知己也很不易

刘司令员是公认的常胜将军,他就是一位最善于学习,既明于知己又明于知彼的人

正因他善于学习,所以他能见微而知著,见人之所不能见,能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要害

如我旅在包信集战斗中,我们只考虑敌众我寡、敌强我弱,且已和敌人打了一天,如继续与敌纠缠,将会造成被动,因而急于摆脱敌人

部队转移时又缺乏高度警惕和严密组织,结果59团后卫营为敌所乘受了损失

而刘司令员则不仅看到敌人实力强大的一面,更看到它“夜战之怕我”的虚弱本质,批评我们“惜未乘其怕而痛击之”,可谓鞭辟入里

倘若我们也能认识到这点,完全可以利用敌人怯于夜战的弱点,在天黑后向敌发起一次有限度的反击,歼敌一部,再从容组织转移,结局就会大不一样了

时光流逝,往事如烟

但是,刘司令员写给我们的这一封信,却时时萦绕脑际,此情此景,宛如昨日

因为那信讲的并不是我们旅所独有的问题,不久我们即将原件报送纵队首长

我将全信恭整地抄录在自已的笔记本上

40 多年来,这本不起眼的小册子(它是一件战利品)跟随我走了大半个中国

无论在战争年代或和平时期,无论是指挥作战或管理部队,刘司令员的教诲都使我受益匪浅

刘伯承同志是我最崇敬的党的高级领导人之一

他的超人才智、非凡气度、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宽厚大度的长者之风,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他是我学习的楷模,我对能在他领导下工作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伟人虽逝,风范长存

每当我轻摩挲那本抄有刘伯承同志指示信的笔记本时,它不仅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也引起我对现实的思考:那封写于战争年代的信中就作战和部队建设等问题提出的许多精辟见解,岂止适用于当时,岂止适用于作战和部队建设!我们今天所进行的事业其艰巨性和复杂性都不减于当年的武装斗争,我们这支11 亿人口的庞大队伍,不也需要“斗志与斗法”来统一和指导我们的意志与行动吗?!1989年8月24日

(浏览 510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