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情怀

2022年2月4日夜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太行山区大山里的44名孩子用希腊语演唱了一曲奥林匹克会歌,他们稚嫩的童声、纯真的表演征服了所有观众的心,把世人的目光一下聚集到这支马兰花合唱团的发源地—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大家都很好奇,在大山里怎么有一群会唱歌的孩子?

故事要从合唱团的前身—马兰小乐队说起,从小乐队的老师邓小岚说起。

邓小岚今年78岁了,是北京市公安局的一名退休干部。从2004年起,她义务教村里的孩子们学习音乐,组织建立了马兰小乐队,往返奔波于北京、马兰村之间,迄今已经18个年头了!人们又会奇怪,她为什么要去马兰教孩子们学习音乐呢?

故事要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日报》以及邓小岚的父亲—报社社长邓拓说起。

《晋察冀日报》与马兰村

抗日战争时期,阜平曾经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边区政府所在地。为了向边区军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报道军民抗战的消息,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于1937年12月11日在阜平县城创办了《抗敌报》,1940年11月改名为《晋察冀日报》。从创刊到1948年6月14日终刊,它坚强地战斗了10年6个月,出版了2854期报纸,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在日寇一次又一次残酷的扫荡中,这支队伍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坚持游击办报,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行程累计上千公里,留下了不朽的足迹。

马兰村是《晋察冀日报》从创刊到终刊十年游击办报岁月中,驻扎次数最多,累计驻扎时间最长的一个村庄。1939年的春天,报社第一次来到深山中的马兰村,许多村民主动献地、捐木材、出工出力,在山沟里盖起了20几间厂屋供报社印厂使用。这年10月,日寇发起秋季扫荡,报社在撤离马兰前给村农会写了一纸“公证状”,对马兰村民在报社驻留马兰期间给予的大力支援“表示无限崇高之敬意与谢忱”,并按照人民军队的三八纪律,偿清民工的劳务费并归还借用村民的财物。农会主任白国泰把这张“公证状”细心地珍存了起来作为纪念,他的后代将这一珍贵的革命文物保存至今。

《晋察冀日报》社在出报的同时,还编印出版了大量革命书籍,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1944年就在马兰村印刷出版。

报社与马兰人民团结抗日亲如一家。战争年代,为了保护报社,马兰村19位乡亲惨遭日军杀害。反扫荡中,在报社遭遇日军的战斗里,有7位同志牺牲后埋葬在马兰的山崖下,在此长眠。

邓拓于1938年4月被派到晋察冀边区《抗敌报》社任报社主任兼总编辑直至《晋察冀日报》)终刊。马兰村留下了他和战友们的青春岁月,留下了战火中艰苦奋斗的记忆和军民之间的鱼水情谊,为此,他在发表著名杂文“燕山夜话”时为自己取笔名“马南邨”(邓拓是福建人,按照福建口音“南”和“兰”发言相同),以表达自己对马兰村深深的怀念。1964年,他在“忆晋察冀旧事”一诗中这样回忆道:

昭昭往史未成烟, 寄意游仙大雅篇。

午夜蹄声惊短梦, 山村灯火照无眠。

马兰路上青春影, 鹞子河边战斗连。

廿載艰辛回首处, 东风卷地换新天。


图1. 邓拓“忆晋察冀旧事”诗词手迹。
图1. 邓拓“忆晋察冀旧事”诗词手迹。

邓拓与邓小岚的母亲丁一岚相识、相爱在战争年代,1942年两人结婚,婚后丁一岚也调到《晋察冀日报》社工作。邓小岚就出生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

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出生

1943年秋季,抗日战争进行到最艰苦的年代。日军对边区实行“梳篦式”疯狂扫荡,晋察冀日报是敌人要坚决剿灭的眼中钉。报社按照游击办报的方针,200多人的队伍,牵着驮有印刷机、铅字和纸张的八匹骡子,撤离阜平县马兰村,避开敌人迂回转移,9月24日进入灵寿县。打前站的侦查人员回来,说北营村没有敌人,报社决定半夜出发,穿过北营村。队伍已经行军一整天了,深更半夜时正是人困马乏。没想到日军的一个运输队,白天被四分区的主力团狠狠地揍了一下,半夜才狼狈逃窜到北营,在村西的村公所东倒西歪刚躺下休息。正当报社大队人马从村东进入村庄后,敌人一下子被惊醒,以为被包围了,于是爬上房顶开起枪来。只见火光四射,听到子弹飞过的声音,三位同志不幸中弹牺牲,邓拓的坐骑中弹死亡。队伍赶紧后撤,沿着小河沟向山上摸去。

丁一岚回忆说,在北营与日军的深夜遭遇战是她一生中最惊心动魄、最危险的一夜。“那时我正怀着8个月的身孕,跟着队伍实在跑不动了,邓拓回来找我,我说不要管我了,决定和队伍分手。邓拓坚决不同意,说‘一岚,一定要坚持住,决不要掉队。我让我的警卫员来帮助你。’他的果敢和坚定,给我增添了不少力量。他一边跑还一边指挥着队伍。黑暗中一个战友递过来枪背带,拉着我上了山头。”队伍沿山间溪谷奋力攀爬,登上千米高山玫瑰坨,在只有三户人家的小山村日卜驻扎下来。大家架起电台,安装机器,在食物短缺、物资匮乏的条件下,从10月4日-15日,奇迹般地印发了12期报纸。然后,队伍继续向灵寿深山无人区龙耳清一带转移。

丁一岚因身孕无法再继续跟随队伍行军,卫生员把她掩蔽在灵寿一个村子的寒窑里,从附近老乡家找来一些干粮,留下自己的水壶,用蒿草遮掩了一下千疮百孔的窗户,就追赶队伍去了。大山里时而传来野狼凄厉的嚎叫,远处还不时响起枪声,她孤身一人在寒窑与瑟瑟秋风中,手里紧紧攥着一颗随时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手榴弹,内心感到非常孤独。可是,想到分别时邓拓的嘱托,“要保护好自己,也要保护好我们的孩子!”她相信报社会很快派人来接她的。

离12月的预产期只有半个月时,报社警卫员终于来接她回报社驻地雷堡村。正值隆冬时节,她骑的马在冰坡上一步一滑,颠的肚子开始疼起来。半路走到易家庄,村里正好有一对医生夫妇,本想接上他们一块儿走,女医生检查后说快生了,不能再走了。在一间门窗都被鬼子烧光的空房内,拿个床单遮上窗户,抱把柴也是湿的,烧得满屋子都是烟,丁一岚冻得浑身瑟瑟发抖,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那一天是12月24日。

丁一岚回忆说,“村里刚刚被日军扫荡过,什么营养品都没有。村里有一个老乡的儿子被敌人抓走了,他曾给土地爷许愿,说如果儿子回来了给土地爷供上一只鸡。于是我买了一只鸡,炖得半生不熟成了贡品,等贡完了再煮给我吃,已经煮不烂了,只能喝鸡汤了。产后,当地老乡用四根木头扎了个担架,把我们娘儿俩担上送到了雷堡村。”

因为妈妈的名字叫丁一岚,邓拓给女儿起名叫小岚。

次年,邓拓曾写下一首《忆北营之变》,记录下这次难忘的遭遇:

客秋三月战云迷, 苦忆北营遇变时。

弹火燃眉随突阵, 田梯诀别痛牵衣。

出围结屋依崖冷, 怀孕离群入穴危。

最是寇氛纷扰日, 相逢举案又齐眉。

太行山干娘的乳汁哺育了她

女儿出生后,丁一岚又投入到报社紧张的编辑工作中,身处战争环境,无法自己带孩子,于是把她托付给了麻棚村村长陈守元一家。陈守元的妻子刚生了孩子,有奶水,身体也很好,他们夫妻便成了小岚的干爹干娘。

小岚在麻棚的干爹干娘家生活了两年多。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接受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晋察冀日报社的工作人员陆续迁往张家口市,接管了当地的报社和电台,创建了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丁一岚担任播音科长,从此走上了广播之路。

张家口是大城市,生活相对安定,丁一岚决定把小岚接回身边。于是,干爹干娘赶着毛驴从麻棚出发,走了两天两夜,把小岚送到300多公里外的张家口。小岚到的第一个晚上跟妈妈睡一个屋,干爹干娘住在隔壁。小岚习惯了和干娘睡在一起,一夜哭个不停;干娘在隔壁听着小岚的哭声,也不停地落泪;最后,干爹只好来敲门说,“一岚,还是让孩子过来睡吧,她干娘快哭死过去啦!”在张家口,小岚和干爹干娘留下了她有生以来第一张照片,她与干爹干娘的感情和交往持续了一生。


图2. 1945年秋干爹干娘把邓小岚送到张家口时的合影。
图2. 1945年秋干爹干娘把邓小岚送到张家口时的合影。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丁一岚带着小岚和小云两个孩子跟随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队伍进入北平,陕北台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对全国广播。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邓拓作为解放区新闻工作者代表出席会议。这次会议肩负着建立新中国的重要使命,会议选举了国家领导人,定国旗、代国歌、定国都北平,改名北京。在开幕式上,北海幼儿园的小朋友向出席政协会议的国家领导人敬献鲜花,邓小岚排在队伍的第一个,向毛主席献花。


图3. 1949年邓小岚(孩子左一)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给毛主席献花。
图3. 1949年邓小岚(孩子左一)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给毛主席献花。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丁一岚和齐越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做实况转播。那天丁一岚穿了一件蓝色双排扣列宁服,留着齐耳短发,精神焕发。她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向世界,保存至今。

可以说,邓小岚一家人都亲身参与到了新中国成立的盛典与欢庆中!

1997年,邓小岚、邓小虹姐妹两人第一次到河北阜平寻找父母过去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汽车行驶在去马兰村的路上突然爆胎了,恰好停在一个村庄的路旁,带路的人说这里是麻棚村,正是邓小岚随干爹干娘居住过的村庄。见路旁的碾盘上坐着一位妇女在纳鞋底,于是邓小岚上前去打听:

“请问这村里有叫陈守元的吗?”

“他早就不在村里住了,跟儿子搬到山西太原去了!”

“我知道他现在不在村里住了,我小时在他家长大,想看看住过的房子。”

这位妇女放下手中的鞋底,盯着邓小岚,突然双手紧紧握住她的手,惊喜地喊道:“小岚子!你是小岚子吧?”

邓小岚一下愣住了!当年她离开麻棚时还不到3岁,如今50多岁了,没想到村里人还能认出她,居然能一下就叫出她的名字,此情此景,怎能不让她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位妇女当年是村里的一个小媳妇,报社在麻棚村驻扎期间,她也给报社的几个孩子当过奶妈。她紧紧拉着邓小岚的手不松手,把她一路带到儿时住过的院落,当年同住一个院落的媳妇们闻讯也都赶来问长问短,亲热得就像一家人!


图4. 1997年邓小岚在麻棚村被村民认出。
图4. 1997年邓小岚在麻棚村被村民认出。

父辈艰苦奋斗的历史赋予她力量

1982年,曾经在晋察冀日报工作过的103位老同志从四面八方聚会于北京,成立了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丁一岚被推选担任研究会副会长,大家决定在有生之年,抢救亲身经历过的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游击办报史,把那一段用青春热血书写的历史记忆保留下来并永远流传下去。

当时,许多老同志都还在职,丁一岚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他们只有利用业余时间写回忆录,收集材料。一有休假日,他们就一次次结伴到山西、河北的报社旧址寻访,找到有距离标注的旅行地图来仔细研究,回忆当年“游击办报”的行程和路线……

于是,邓小岚每天下班后,就去母亲那里帮忙做些抄写、校对的工作。从那些发黄的故纸堆里,她走进了父辈“游击办报”的峥嵘岁月……

邓小岚说,“我对父母曾经为之献身的新闻事业有了更深刻、更感性的了解。我以父辈战斗的青春骄傲,接过他们手中的火炬,也照亮我的人生之路。”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无论环境多么残酷,物质条件多么恶劣,交通运输怎样困难,报社都千方百计坚持出报,邓拓发出号召,“只要有24小时驻地时间,就要争取出一期报纸”。报社同志每人发两颗手榴弹,在遭遇敌情时是战斗员,而在非战斗时期则各司其职,编印报纸。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10年里,晋察冀日报牺牲以及劳累病故的同志有59人,最小的仅有15岁!

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的老同志在编簒历史资料的同时,更加深切怀念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不忘为保护报社安全撤离被日军残酷杀害的父老乡亲,陆续在当年游击办报的地区为牺牲的烈士和死难的乡亲们立碑以示怀念之情。

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陪同当年晋察冀日报社的老同志再次回到马兰,为1943年反“扫荡”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扫墓,并在“马兰惨案”发生60周年时为19位死难的乡亲竖立纪念碑,寄托他们对英勇的马兰村民的怀念。

走在胭脂河畔,遇到了村里的一群小学生。邓小岚问孩子们:“你们会唱什么歌呀?给爷爷奶奶们唱首歌吧!”没想到,孩子们满脸羞涩,竟然唱不出一首歌。邓小岚提示了好几个经典的儿童歌曲,如《小燕子》《我爱北京天安门》等,甚至连少先队队歌都问到了,但孩子们依然只是茫然地摇头。

邓小岚回忆说,“我原本是随口一说,就为了和孩子们互动一下,没想到却是这个尴尬局面。虽然我知道这里地处深山,依然属贫困地区,但孩子们连一首歌都不会,还是令我很震惊,当时我的心里特别凄凉,说不出的难受。”

邓小岚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上小学时就加入了北京市少年宫合唱团;中学时代,她热衷参加各种文艺活动,还师从广播交响乐团的老师学习拉小提琴。业余文艺活动没有影响她的学业,1963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学习。在她的成长过程中,音乐带给她很多美好的回忆,她坚信音乐是打开人心灵的钥匙,是重要的精神食粮,她不敢想象没有歌声的童年是多么地苍白无趣。

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马兰的孩子们学会弹琴唱歌!”

音乐给山里的孩子插上翅膀

于是,从2004年开始,邓小岚退休后就踏上了让马兰孩子学会唱歌的路。

18年前在北京和马兰间往返一次,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先在北京坐火车,再倒汽车,一般早上8点出发,晚上8点才能到马兰。这几年通了高速路,可以坐长途大巴车,节省了不少时间,下午3点就能到马兰了。

刚到马兰小学教音乐课时,简陋的学校只有4间危房。为了建音乐教室并改造危房,她不仅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而且动员弟弟妹妹们一块儿捐钱,共凑了4万块钱,一间四五十平方米的音乐教室终于建成了。后来,她又四处“化缘”,将亲友家闲置的乐器要过来,并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陆续置办了架子鼓、电子琴、钢琴、长笛、黑管等乐器。从那以后,无论春夏秋冬,她经常奔波往返在北京到马兰的路上,一坚持就是18年!如今村里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称呼她为“邓老师”。

邓小岚坚持用五线谱教孩子们学习音乐。在她的一个笔记本中,记录着马兰村小乐队练过的几十首歌曲,有《送别》、《龙的传人》、《雪绒花》、《山楂树》等中外民歌,也有波切里尼的《小步舞曲》这样的古典音乐,还有《马兰童谣》、《美丽的家园》等自己创作的歌曲。


图5. 2005年邓小岚教马兰的孩子唱歌。
图5. 2005年邓小岚教马兰的孩子唱歌。

马兰村地处太行山深处,交通不便,村里很多小学生从小生活在大山里,连离村35公里的阜平县城都没有去过,很少接触外人,生活环境也很简单,所以常常害怕面对复杂的交往,对陌生人,甚至是自家以外的人都表现得胆小、羞涩。2008年10月,邓小岚带领马兰小乐队的6个孩子第一次走出大山,坐火车上北京,在北京中山公园的长廊前为晋察冀日报社的老人们举办了一次音乐汇报演出。面对一群在报社工作过的老战士,孩子们奏响悠扬的乐曲,稚嫩的歌声在空中飘荡,赢得了老人们由衷的夸奖!孩子们见到了真实的北京,见到了向往已久的天安门、鸟巢,这让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自信。

2010年,音乐人阿里为邓老师成立的马兰小乐队和孩子们快乐生活拍摄的记录片在电视台播放,获得了社会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小乐队开始受邀频频走出大山,参加各种演出活动,孩子们锻炼得愈来愈开朗大方,愈来愈神采飞扬!

2012年,邓小岚带着马兰小乐队的孩子们登上了北京电视台的春晚舞台。将军后代合唱团中很多人的父辈在晋察冀边区战斗过,正如主持人引用诗人艾青的一句名言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们专门登台为孩子们伴唱“我们的田野”。孩子们纯朴稚嫩的歌声打动了所有观众的心,很多人都说,这是那台晚会上最感人的节目!

马兰村位于太行山深处。春天来了,桃花杏花点缀着山谷,当梨花开放时,如歌中唱的“河上漂着柔曼的轻纱”,盛开的槐花把整个山谷都熏香了!夏季一到,阳光明媚,山披绿色,溪水清清,没有城市的喧嚣杂乱,也没有空气污染。邓小岚一直幻想着,要在这样美好的山野间给孩子们举办一个儿童音乐节。她说,“一说音乐节,都是大人的音乐节多,我就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自己的音乐节,用歌声给孩子带来快乐和希望,让他们在阳光中成长。”

在她执著的努力下,依靠各界朋友的帮助和保定市、阜平县政府的支持,2013年夏天,第一届马兰儿童音乐节终于开幕啦!许多社会爱心人士,大人孩子中的音乐爱好者受到邓老师精神的感召,在音乐节时都聚集到马兰来了。到2021年,“马兰儿童音乐节”举办第五届了,衷心希望这个为山里孩子带来快乐的儿童音乐节能够成为一个当地的传统节日,永远举办下去!


图6. 在山谷里举办的马兰儿童音乐节。
图6. 在山谷里举办的马兰儿童音乐节。

马兰歌声越传越远,邓小岚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网、新浪网、河北日报等媒体、网站上均有专题报道。在2008年阜平县委宣传部等七部门举行的德信人物评选中,她还被评为“十大德信人物”之一。2009年1月,保定阜平县人大授予人民新闻家邓拓长女邓小岚“阜平县荣誉公民”称号。

邓老师初到马兰开始教孩子们唱歌学音乐时,不少家长担心学习音乐会耽误孩子的文化课学习。十多年过去了,马兰小乐队的孩子一批又一批长大。小乐队第一批学习音乐的六个孩子相继顺利升入高中、大学,大学毕业后,他们走上了理想的工作岗位,开始为祖国建设出力了!在这些年里,经常参加小乐队学习和活动的20多个高中生纷纷步入大学殿堂,其中有三人考取了音乐相关专业,还有学习经济、电子、自控、会计、园林、医护专业等等,他们唱着歌,弹着琴弦奔向自己的理想!


图7. 马兰小乐队学习音乐的孩子们一批一批成长着。
图7. 马兰小乐队学习音乐的孩子们一批一批成长着。

从此村里人相信:学习音乐可以使孩子更聪明好学,更健康地成长!一旦孩子就业有了收入,一个家庭就有望脱离贫困了。

每当孩子们放假回到家乡,都要回到马兰村看望带他们走上音乐启蒙道路的邓老师,大家聚在一起,快乐地奏响乐器唱起歌,共同回忆快乐的童年时光!

冬奥会场飘来大山里孩子的歌声

冬奥会开幕式上,马兰花合唱团的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张艺谋导演在解读他的创作思想时说,“由山区的孩子用希腊语唱会歌,我觉得很美!”“中国现在脱贫了,中国山区的孩子跟过去不一样了!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他们站在奥运舞台上用希腊语大声地唱会歌,那真是能说明一切!”

于是,助理团队开始寻找大山的孩子。他们从网上搜索到邓小岚在马兰村教孩子们唱歌的小视频,沿着这条线索,联系上了马兰村,因为孩子太少,又扩大到城南庄镇其他几所学校,选拔了50名孩子。经过了几个月的练习,当导演团队第一次看到孩子们的演出时,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容,张艺谋导演更是开心极了,坐在孩子们中间与他们合影留念。


图8.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马兰花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奥运会歌
图8.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马兰花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奥运会歌

马兰的歌声还在继续……

邓小岚在太行山区出生,干妈的乳汁喂养她长大,父母在这片土地上度过战斗的青春岁月,这些都使她对这块土地怀有特殊的感情,她用自己的全部精力与热情无私回报着这块生她养她的土地!

(浏览 798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