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太行军区成长起来的部队

王晓建

今天,我谈谈八路军太行军区成长起来的部队。

太行军区成长起来的部队,我主要指抗日战争后期组建的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丶第六纵队丶第九纵队。后来,在解放战争中改称晋冀鲁豫野战军丶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丶第六纵队丶第九纵队。再往后全军统一番号,又改称第二野战军的第十一军丶第十二军丶第十五军。

太行军区成长起来的部队是很有些特点的,我觉得,比较明显的有四个。

第一个特点,具有强韧的战斗力。

比如抗日战争中期,八路军部队实行主力地方化,一二九师丶太行军区的部队大多化身为军分区部队,不怎么集中起来打大仗了。可是一旦需要,还是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起来投入大战的。

1945年6月,太行军区就集中了第三丶第四丶第五丶第七丶第八军分区部队,及八路军总部警卫团(特务团),再加上5个县的独立营和3万余民兵丶自卫队,组成3亇支队发起了安阳战役。安阳战役打了十几天,全歼战斗力极强的日军独立第一混成旅团士官训练大队,击毙大队长大泽,毙伤俘伪军4000余人,抜除日伪军据点30余处。

在战役后期,日军以为太行军区部队已是强拏之末,但不料太行军区部队不顾疲劳,超出了原定作战范围,又向鹤壁以南发展,攻克十几个据点,收复了平汉铁路(今京广铁路)以西大片敌占区,破坏了观台至丰乐的观丰铁路,横扫观丰铁路沿线的日伪军。

开封当时是河南省省城,是日军统治河南沦陷区的军事丶政治中心。

据守开封的日军判断不清八路军的动向,到底还能打多久?惧怕开封有失,下命令白天关闭开封城门。

安阳战役共收复国土1500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5万。延安《解放日报》详细报道了安阳战役的战况,还转载了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与《新华日报》(太行版)记者关于安阳战役的谈话。

大汉奸丶豫北伪军头目李英曾给他的部下打气说:八路军沒有重武器,攻城打据点是"行不行,两点钟”,你们只要撑过两个钟头,他们就得撤。在太行军区部队的沉重打击下,李英的诡话再也沒人信了。

淮海战役中围歼国民党军黄维兵团,也凭的是一股韧劲。

黄维兵团的兵力特别是装备都比中原野战军强,但却反被中原野战军包围,缠斗多日,进退不得,突围又突不出去,只能坐等援兵。

最后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一部支援下发动围歼黄维兵团的总攻时,第三纵队和第六纵队都是主攻部队。这两支太行军区成长起来的部队虽已鏖战多日,进攻的矛头仍锋利无比,最终与兄弟部队一起全歼了包括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第十八军在内的黄维兵团。充分展示了强韧的战斗力。

抗美援朝战争中,1952年坚守上甘岭的部队,志愿军十五军和十二军,都是太行军区拉出来丶组建于太行山区的部队。

在持续43个昼夜的激烈战斗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先后投入美七师丶美空降一八七团,南朝鲜军第二师丶第九师等部,共11个团另两个营,总兵力6万余人。对阵志愿军第十五军丶第十二军等部共4万余人。

结果联合国军付出伤亡2万5千余人的代价,仍然遭到失败。

作战过程中,志愿军部队白天退入坑道,夜晚出击恢复山头表面阵地,这种强韧的战斗力,让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吃尽了苦头。

第二个特点,不怕吃苦,从不叫苦。

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战史故事大片《大决战-淮海战役》中,有一个引起争议的情节。

在中原野战军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最激烈时,第六纵队领导因为部队伤亡太大,找到刘伯承丶邓小平丶陈毅请求派援兵,结果援兵沒要到,反而挨了一顿批评。

邓政委说:援兵沒有,要就是我们三个人!

这部八一厂摄制的电影上映后,引起原第六纵队许多老同志的气愤,他们给总政治部写信说:我们六纵打仗从来不叫苦,不讨援兵,你们这样拍是瞎编!

这封信由几位老将军签名,引起了总政治部的重视,便派人与八一厂领导登门向老将军们道歉,并解释说:军史上的确沒有这么回事,这样表现是为了"艺术效果"。

从太行山拉出来的部队,是非常不怕吃苦也从不叫苦的。

刘伯承司令员说:太行山区处四战之地,是很确切的。看看刘邓大军的作战地域,1945年8月还在山西打上党战役,10月就开始在河北打平汉(邯郸〉战役,紧接着在河南打豫北战役,在山东打鲁西南战役。

再接下来,挺进大別山丶决战淮海丶强渡长江丶进击浙赣线丶解放大西南丶奔赴朝鲜战场。

太行山区拉出来的部队是四处出击,无役不与,一声令下就行动,从不找客观叫困难。

八一厂那处为了"艺术效果”而虚构的情节,真是应该改一改。

第三个特点,顾全大局,不讲价钱不争功。

1947年8月挺进大别山之前,鲁西南战场形势很好,原本有许多"油水大”的仗可以打。

这时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给刘伯承丶邓小平发来电报,称"陕北局面,极为困难”,希望刘邓率部尽快向大别山挺进,以改变战局。

刘邓首长顾全大局,立即率领第一丶第二丶第三丶第六纵队准备出发。

在征求意见的会议上,一些纵队领导有想法:我们依托老根据地作战,也可以大量歼灭敌人嘛,而且粮草丶给养丶伤员都好办,为什么非要去千里之外的大别山呢?

但当刘邓首长讲出了党中央的困难,讲出了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纵队领导们再无异议,在刘邓首长指挥下坚决地踏上了进军大别山的征途。

在大别山站住脚丶打开局面后,刘邓大军主力于1948年陆续离开大别山参加中原战场作战。

近几年来网上有一种说法,说刘邓大军进大别山时12万余人,出山时仅剩6万余人,损失一半。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离开大別山的每个纵队,都留下了2一3个团,作为新组建的鄂豫军区5个军分区的基本武装。

留下坚持大别山的部队,有力地牵制了武汉的白崇禧集团,使其不能策应蒋介石部署的"徐蚌会战",即我军战史上的淮海战役。

在淮海战役开打之际,刘伯承司令员看到了安徽宿县的战略价值,决心派第三纵队和第六纵队尽快攻取宿县城。

这两支太行山拉出来的部队克服重炮少丶弹药不足等困难,一举攻下1万余名国民党军据守的宿县城。

拿下宿县城,切断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与徐州重兵集团之间的联系,这一着堪比辽沈战役中的攻克锦州,一下子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徐州"剿总"和各兵团军心大乱,南京统帅部更是昏招迭出,先后做出令黄维兵团夺回宿县城招致被围,杜聿明集团放弃徐州坚城南撤,南撤途中又改道增援黄维兵团等等致败决策,为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夺取淮海战役的胜利,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虽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攻占宿县被提及的不多,但战斗的亲历者们并不以为意。

说到这里,不妨重温上甘岭战役指挥者之一李德生将军的一番话:上甘岭之功,十二军丶十五军都不必计较,人们记住是志愿军打的就行了。

第四个特点,纪律性强。

在太行军区成长起来的部队,纪律性是很强的。

由于作战地域广,行军路线长,开辟新区多,遇到的困难也大。

但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部队指战员都做到了严守纪律,决不侵害群众利益。

解放大西南途经鄂西北,粮食奇缺,第三纵队指战员往往只能用红苕(即红薯)充饥。

纵队领导强调,吃了老百姓的红苕,就一定要付钱,并且必须付银元,还只能多付,不能少付。

就是对大户人家,也必须讲政策。

坚持大别山区期间,眼看就要入冬,棉衣却还沒有着落,各纵队都千方百计征集布匹缝制棉衣。

黄冈县林家大湾是东北野战军林彪司令员的老家,开设有织布厂,存布不少。是否可以征集?团里丶旅里向第六纵队领导请示。

六纵领导研究,鉴于织布厂是工商业,不能沒收,但可以用现款按市价收买,现款不够可以打条子,要向林家的人讲淸楚,以后定会还钱。

俘虏政策也是认真执行的。

1948年打的襄樊战役,第六纵队俘虏了国民党军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康泽丶副司令官郭勋祺。

由于康泽是国民党的大特务,杀害过不少共产党人;而郭勋祺在红军长征途中指挥川军顽固阻击中央红军,致使中央红军遭遇伤亡惨重的土城失利,不得不绕道云南才过了金沙江;这次打襄樊,六纵丶陕南独立旅等部共700余人牺牲。

鉴于此,有人主张严惩这二人。

但第六纵队领导强调,一定要严格执行俘虏政策,不能乱来。

康泽和郭勋祺都被护送到中原野战军司令部。

后来,郭勋祺被争取过来,为策动川军起义做出了贡献。

康泽在北京功德林改造期间,也写了一些有助于研究民国史的资料。

拉拉杂杂讲了这么多,无非是希望我们人民军队的老传统丶好作风能够得到继承和弘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浏览 42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