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牧野||视角】抗战实物进校园 红色基因永相传——牧野区烈士纪念日红色宣讲活动在我校举行

新乡市牧野区解放大道中学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这一日期的选择,既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日(1949年9月30日)相呼应,又紧邻国庆节,既是对人民英雄的永远铭记,也是对共和国历史的郑重回眸体现“国庆勿忘祭先烈”的深意。

      这一天,国家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公祭仪式,全国各地同步开展纪念活动,进一步强化纪念日的法律地位和仪式规范。

2025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与奋斗之志,9月30日下午,新乡市牧野区“抗战实物进校园,红色基因永相传” 红色宣讲在牧野区解放大道中学举行。

活动特邀请中国好人、河南省劳动模范、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馆长耿风泉来到牧野区进行红色宣讲,共青团新乡市委少年部部长李慧磊,牧野区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洁,第九届全国少工委委员、新乡市少先队总辅导员王莹莹,牧野区少先队总辅导员王青,全国文明家庭秦瑞霞,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代表张瑞琴、郑荣新,抗战老兵后代秦志刚以及解放大道中学(河南师大附中牧野校区)、解放大道小学、解放大道第二小学(育才小学牧野校区),牧野区第二实验小学师生代表共计24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解放大道中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王洋洋老师主持。

活动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拉开帷幕。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国旗护卫队队员升旗,全体师生肃立注目,少先队员敬队礼,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烈士纪念日的庄重氛围瞬间浸润人心。

升旗仪式后,牧野区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洁致辞。她表示,烈士纪念日不仅是缅怀先烈的 “致敬日”,更是青少年传承红色精神的 “成长课”,此次耿风泉老师带着抗战实物进校园,就是希望通过 “实物讲史” 的方式,让孩子们跳出课本,在触摸历史中读懂先烈的牺牲与担当,把 “爱国” 二字刻进骨子里、融入行动中。今后,牧野区教育体育局会继续落实好“红色教育”的育人理念,推动国防教育和党史学习在青少年教育中走深走实。

随后,解放大道中学的队员们带来红色朗诵《盛世如愿,不语归期》。深情的朗诵将现场师生的思绪拉回战火纷飞的岁月,也为接下来的核心宣讲铺垫了浓厚的情感基调。

紧接着,由少先队员代表为今天的红色宣讲嘉宾耿风泉老师敬献鲜花和红领巾,牧野区少先队总辅导员王青为耿老师颁发校外辅导员聘书,并希望日后能和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更多牧野区青少年能持续聆听红色故事、触摸抗战实物。

宣讲环节,耿风泉老师以《寻父辈的足迹——抗战记忆与精神传承》为题,将精心挑选的百余件抗战实物 —— 从 “死字雷” 、缝补多次的军用帆布包,到战地交通员用过的旧手册、青年学生兵的日记本,一一呈现在师生面前。他结合每件实物背后的故事,从 “太行军民造雷御敌” 讲到 “青年学子投笔从戎”,从 “村民昼夜支前” 讲到 “先烈舍身护粮”,生动的讲述与鲜活的实物相互印证,让原本抽象的抗战历史变得可触、可感、可共情。

在宣讲结束后的互动交流环节中,各校少先队员代表积极参与,踊跃提问。“耿爷爷,当年的学生兵和我们一样大,他们害怕吗?”“这些实物您是怎么收集到的?” 面对队员们的好奇,耿风泉老师耐心解答,还分享了自己祖孙三代从军、80余年收集2万件抗战实物的经历,并鼓励队员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长大做对祖国和社会有用的人。

互动结束后,解放大道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马思羽老师带领全体师生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校园上空,成为烈士纪念日里最动人的 “红色承诺”。

活动最后,耿风泉老师为解放大道中学赠送了红色书法家李孟强老师的作品。他希望,学校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深挖红色资源,通过家校社多方合作,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厚植家国情怀,肩负时代使命;而自己也会继续将太行山的红色文化宣传出去、将抗战精神传承下去,不忘初心,做弘扬抗战精神的排头兵。
图片

活动结束,队员们逐一参观陈列在校园中的抗战实物,在志愿者的讲述中了解本土革命历史的故事,汲取先辈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最后,全体嘉宾与师生代表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下这场 “实物与精神交融” 的红色教育课。

近年来,牧野区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通过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开发本地化德育课程等主题活动,持续打造高质量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同时,依托区域内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等优质红色资源,将主题活动、德育实践等项目常态化开展,此次活动便是牧野区烈士纪念日系列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后,我校也将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思政教育,引领青少年志存高远、成长成才,坚定履行育人使命,让红色种子在校园内生根发芽、让学生们茁壮成长。

(浏览 5 次, 今日访问 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