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生

马克勤的南京户籍卡
1946年,国民党政府从陪都重庆开始返回首都南京。6月间,马克勤(笔者的岳父)乘美制军用专机降落在南京机场。马克勤是八路军太岳军区情报处特工,1938年参加革命,1944年奉命打入重庆国民党中央核心部门。长期潜伏在国民党“中央党政军联席会报秘书处”(办公处设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办公室”),是国民党的最高情报机关。“中央党政军联席会报秘书处”(联秘处)副秘书长(常务)徐复观(徐佛观)是蒋介石的侍从秘书,马克勤时任徐复观的少校副官。
到南京后,马克勤继续在“联秘处”任职,由徐复观任命担任总干事和会计主任,管理机要、官防和财务,成为徐复观的重要部属和“亲信”。联秘处改属国民党中央党部(部级机构),根据蒋介石要求,机构扩大并得以加强。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6月1日改组为国防部,马克勤到南京时,由于机构改组的时间差,“联秘处”仍归在国防部名下,办公地址在成贤街78号,父亲住在74号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宿舍(注:旧址已无存)。不久机构改组完成后,“国防部中央党政军联秘处”即归属国民党中央党部,仍保持了原名称。秘书长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长谷正鼎兼任,副秘书长是徐复观,负责常务。


国民党中央党政军联席会报秘书处“顶天、立地”,权利甚大,所涉皆为特密,国民党重要决策均出于此。联席会报分为甲种、乙种、丙种三层次,即中央、省(战区)、专署三级,后又有了县级(丁种)(注:由于时期不同,各种分类有交叉)。最顶层的是蒋介石的“官邸会议”,特别情况下中央党政军联席会报也按“官邸会议”进行。
“联秘处”直属蒋介石侍从室第六组(情报组)领导,主任唐纵(中将、军统局帮办、代局长,国防部保密局副局长、警察总署署长)。
抗战胜利,国民党还都南京后,在1947、1948年,首都警察厅对南京市进行了两次户口清查。包括“户口总清查”与“户口总复查”,以人口户籍卡为主的南京居民人口户籍档案达150多万份。
户籍卡档案分户卡和口卡两类,口卡按男、女分别登记、并按姓氏进行排列。口卡上填报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籍贯、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与户主关系等常规内容外,还包括了外貌特征、宣誓时期与地点、兵役、义务劳动、保甲番号等项。户主为上司领导或雇主。
户籍卡明确要求填写“宣誓时期与宣誓地点”。这种宣誓是国民党政权为强化社会控制,要求民众对政府效忠或履行特定义务的强制性程序。户籍卡还有一个隐密功能就是用于排查中共地下党员,宣誓内容则用于推测填表人的政治立场。
有关部门曾开展过“民国时期南京户籍卡档案”的研究,其中,对“中共南京地下党员户籍档案”进行了整理研究,找到了八百多名地下党员的线索。揭示了南京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员在敌后隐姓埋名、不惧牺牲、追寻真理的壮举。
但是,该研究仅涉及中共南京市委领导下的中共地下党员。由于隶属关系不同,相关资料并未包括军队情报人员和其他地区潜伏在南京的地下党员。马克勤的情况就是这样,尽管有南京户籍卡,但与中共南京地下党并无横向联系。

国民党中央党部旧址

国民党中央党部旧址
户籍卡显示,1946年国民党中央党部回迁南京后,马克勤住过成贤街74号和高岗里19号,在高岗里住的时间较长,一段时间,其山东新泰老家的亲戚也在这里同住。笔者曾实地去看过高岗里19号,发现此处小巷曲曲弯弯,很是隐蔽。为什么户籍不填新泰而填济南呢?查了一下,原来,新泰早先曾属济南管辖。
马克勤户籍卡中,户主姓名:谷正鼎;服务处所:中央党部;业别:总干事。在特征一栏中填有:右手中食指各少一节。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要从1942年说起了。当时,马克勤根据组织安排,从重庆到河南洛阳“中国工合晋豫办事处”做统战和情报工作,办事处主任是孟用潜。马克勤到工合“晋豫办事处”所属的“鲁山工合事务所”当主任。孟用潜经周恩来同意,将晋豫办事处的中共党员关系落在了“洛阳八路军办事处”。未料,八路军办事处主任袁晓轩叛变投敌,到重庆当了军统重庆特别组上校组长。袁晓轩叛变使河南中共党组织招致严重破坏,马克勤因此被捕,关押于西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北青年劳动营”。
在“青年劳动营”,马克勤遭到严刑拷问,被打成了严重脑震荡,双耳听力受损,当场失去知觉。右手受电刑后双指致残,两节手指坏死被截去。这就是户籍卡特征一栏中“右手中食指各少一节”的原因。敌人之残酷,可见一斑。
通过中共党组织和有过“生死之交”的国民党上层人物徐复观营救,马克勤于1944年春出狱。根据八路军前总情报处的要求,要选拔一些有文化、头脑灵活、处事沉稳、和国民党上层有关系的人员,争取打入国民党上层,为我党我军做战略情报工作。马克勤正好符合这个条件,于是在太岳军区情报处安排下,马克勤再次到了重庆。经徐复观安排,马克勤进入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办公室,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央党政军联席会报秘书处。在重庆,马克勤获取了大量重要的情报。
特别是在1945年8月10日,日本已接受投降之时,在徐复观的家里,马克勤获取了徐复观写给蒋介石关于战后对付中共的十几项建议的绝密报告,此报告得到了蒋介石的批复同意。其中第一条就是邀请毛泽东来渝协商。这个情报极为重要,极少有人知道,此情报的获取为党中央、毛主席提前做好战略决策,为“重庆谈判”、“上党战役”的“打和谈”做好了充分准备。
在南京,马克勤又投入到了极为紧张的情报工作之中。大家都知道,在国民党高层“卧底”决非易事。有可能一天无事,也可能一年无事,但五年、十年能不出事吗?每天接触到的都是国民党党政军警特宪高层,还会见到中共的叛徒,稍有不慎,就有暴露之可能。其中有一次遇险,个人并无问题,但千里之外,却出了纰漏。虽侥幸脱逃,但这样的机会能有多少呢?
马克勤作为秘密情报员,其面临敌情之复杂、处境之危险,真是难以言表。尤其是孤身一人在国民党核心机关潜伏时间长达近十年,获取情报难以数计。
1949年5月,南京刚解放,马克勤、马克余兄弟即奉二野命令去了港台,为解放台湾作情报准备。1949年11月,新中国刚建立,马克勤、王芸仙夫妇接三野命令再赴港台。1952年初,马克勤又再次领命经澳门偷渡入港执行任务。多次遇险,九死一生!
为了国家安全、祖国解放,岳父岳母深入虎穴、视死如归,何等壮烈!尤其是在中共台湾地下党被国民党全部破获的紧急情况下,马克勤毫不退缩、舍身忘死,和妻子王芸仙一起,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军队交给他们的特殊任务,为民族解放和祖国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1950年8月马克勤和王芸仙在香港
回忆历史的曲折、隐秘战线的凶险,我们常常感叹不已!当国家和军队需要有人去从事这种具有巨大危险的任务时,父辈们这种“一不怕死、二不怕苦、三不为钱、四不为官”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今天需要弘扬的吗?
1987年,国家安全部专函表彰了马克勤的功绩。
满江红·追念
张东生
国破家亡,西南去,凄凄苦长。
天地怒,枕戈杀鬼,铁血刀狂。
牢狱坐穿七百日,王朝卧底十年光。
破危局、情报隐身劫,敌万枪。
赴台港,潜海防。无间道,哪堪藏?
巧入军机处,佯会群狼。
早挂兵营八角马,晚出深港闲棋王。
日沉兮、谍影夜难归,一路霜。
《满江红·追念》发表于2024年《诗人十二家》第五辑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特撰文纪念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纪念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牺牲的隐蔽战线的革命先辈!